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候显著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苏莉 梁宝云 宋潇宵 罗伟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统计分析。结果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I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显性模型),且与IS痰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血瘀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及气虚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P<0.01)。另外,rs16981448多态性与IS患者尿酸(UA,显性模型)、同型半胱氨酸(Hcy,加性模型、显性模型)、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和三酰甘油(TG,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IS常见危险因素(UA、Hcy及血脂代谢)而影响IS痰证、血瘀证和气虚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KL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载脂蛋白C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血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赵万燊 古联 +4 位作者 朱路路 宋潇宵 覃瑞 梁宝云 苏莉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1(apolipoprotein C1,APOC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易感性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科5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或骨科及其他病势...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1(apolipoprotein C1,APOC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易感性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二科5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或骨科及其他病势较轻的外伤患者531例为对照组。应用Sequenom技术对APOC1基因rs442063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rs4420683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25 P=0.013);在显性模型、隐形模型、加性模型中,APOC1基因rs442068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发生风险的关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关联仍无统计学意义(P_(adj)>0.05);按性别分层分析,在男性、女性受试者中,APOC1基因的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发生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后,关联仍无统计学意义(P_(adj)>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结果显示,APOC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_(adj)>0.05);APOC1基因rs442068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_(adj)>0.05);APOC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显性模型:β=0.09,95%CI(0.02,0.16),P=0.010)]、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显性模型:β=0.25,95%CI(0.03,0.46),P=0.025)]显著相关;rs4420683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HDL[显性模型:β_(adj)=0.08,95%CI adj(0.01,0.15),P_(adj)=0.021]、LDL[显性模型:β_(adj)=0.23,95%CI adj(0.01,0.44),P_(adj)=0.037]也具有相关性。结论:APOC1基因rs4420638的多态性可能会对缺血性中风痰瘀证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血脂代谢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痰瘀证 载脂蛋白C1 血脂代谢
下载PDF
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古联 林爱桃 +4 位作者 苏莉 郭晓婧 陈敏丽 宋潇宵 黄捷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72-2577,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EGR3)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病例组774例IS患者、对照组793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SNP基... 目的旨在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EGR3)rs1113609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病例组774例IS患者、对照组793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运用Massarray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后,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OR(95%CI)=0.82(0.68~0.99),P=0.041;隐性模型:OR(95%CI)=0.67(0.49~0.91),P=0.010];EGR3基因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评分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隐性模型:β(95%CI)=-0.81(-1.49~-0.13),P=0.019];rs11136094多态性与IS风证患者的血小板(PLT)水平显著相关[隐性模型:β=(95%CI)=24.68(4.37~44.99),P=0.018]。结论EGR3基因rs11136094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IS风证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风证
下载PDF
WD重复结构域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不同证候及其血糖、血脂的关联
4
作者 古联 宋潇宵 +4 位作者 苏莉 陈卓 林爱桃 陈敏丽 胡恕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90-5996,共7页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及临床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IS患者及同期健康对照共1567例。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的基因分型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WD重复结构域(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及临床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选择IS患者及同期健康对照共1567例。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的基因分型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等位(A/G):P=0.037;显性(AA+GA/GG):P=0.043;加性(AA/GG):P=0.041]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显性(AA+GA/GG):P=0.032;加性(AA/GG):P=0.032]发生风险显著相关。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患者的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风证的发生风险,且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患者餐后2 h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重复结构域5B 缺血性脑卒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同病异证
下载PDF
从瘀论治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潇宵 古联 +1 位作者 韦宇音 韦宇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0-994,共5页
脑出血是指非颅脑外伤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周期长,住院时间较长,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脑出血属于中医学的“中风... 脑出血是指非颅脑外伤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周期长,住院时间较长,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脑出血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髓海空虚,气不摄血,血溢出脉外,离经之血无法归经,淤积于脑,导致经脉弊阻,压迫神机。其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都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变,血肿是脑损伤的病理基础,清除血瘀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瘀血 活血化瘀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外泌体及其环状RNA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宝云 杨怡冰 +3 位作者 严雁 王伟涛 宋潇宵 古联 《中国医药》 2023年第7期1089-1093,共5页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并携带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内容物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促进细胞间的通讯,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过程密切相关。环状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RNA转录物,具有稳定性、...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可以穿越血脑屏障,并携带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内容物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促进细胞间的通讯,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过程密切相关。环状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RNA转录物,具有稳定性、丰富性、普遍性等特征,可作为临床中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标。外泌体环状RNA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外泌体、环状RNA及外泌体环状RNA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环状RNA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lncRNA SH3BP5-AS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显著相关 被引量:1
7
作者 古联 陈敏丽 +5 位作者 郭晓婧 林爱桃 宋潇宵 陈卓 黄先利 苏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遗传易感性及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研究包括774例IS患者和793例对照组。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中风病...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遗传易感性及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研究包括774例IS患者和793例对照组。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中风病中医辨证诊断标准》量表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鉴定。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在隐性模型下,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显著相关[OR(95%CI)=0.52(0.29-0.93),P=0.028],在校正了包括性别和年龄在内的协变量后,结果依然有统计学意义;而rs11713836与缺血性中风易感性及风、痰、火热、气虚证等中医证候易感性无相关性。此外,rs11713836与血清APO-B[隐性模型:OR(95%CI)=0.09(0.02-0.17),P=0.032]、VLDL[加性模型:OR(95%CI)=0.09(0.04-0.14),P<0.001;显性模型:OR(95%CI)=0.09(0.02-0.16),P=0.011;隐性模型:OR(95%CI)=0.19(0.09-0.30),P<0.001]、TG[加性模型:OR(95%CI)=0.15(0.05-0.24),P=0.003;显性模型:OR(95%CI)=0.14(0.01-0.27),P=0.041;隐性模型:OR(95%CI)=0.31(0.11-0.50),P=0.003]、FIB[显性模型:OR(95%CI)=0.20(0.04-0.35),P=0.012]显著相关,调整性别年龄后以上关联依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SH3BP5-AS1多态性rs11713836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发生,有望作为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生物标志物与潜在治疗靶点,并且可能影响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3结构域结合蛋白5反义RNA1 缺血性中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医证候 同病异证
下载PDF
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8
作者 林爱桃 古联 +5 位作者 陈敏丽 宋潇宵 梁一帆 黄先利 唐略均 杨俊威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212-1214,1224,共4页
目的观察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组给予眩晕汤治疗,C组给予眩... 目的观察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组给予眩晕汤治疗,C组给予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3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1 d、治疗7 d和14 d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以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 d后,B组和C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A组;治疗7 d后,C组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和B组,而B组优于A组(均P<0.05)。治疗7 d、14 d后,DHI得分均A组>B组>C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组的复发率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其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残留眩晕 甲磺酸倍他司汀 眩晕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