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术后屈光状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勋 项道满 +3 位作者 胡兰香 陈锋 龙静姬 宋生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9-651,共3页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1000 g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经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后矫正胎龄6个月大时的眼位、注视功能及屈光状态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出生体质量<1000 g、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接受抗血管... 目的研究出生体质量<1000 g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经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后矫正胎龄6个月大时的眼位、注视功能及屈光状态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出生体质量<1000 g、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的32例(64眼)患儿,于矫正胎龄6个月大时检查其注视功能、眼位,并散瞳验光。按治疗前眼底有无纤维增殖进行分组,观察两组屈光性弱视发生风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矫正胎龄6个月大时,32例64眼中近视眼者29眼(45.3%),近视度数为-0.75^-4.00(-2.03±0.71)DS;远视眼32眼(50.0%),远视度数为+1.00^+4.00(+1.78±0.76)DS;存在或合并散光者28眼(43.8%),散光度数为1.00~6.00(2.39±1.13)DC。所有患儿均为正位眼且中心注视,无注视抑制;治疗前眼底纤维增殖组中,有屈光性弱视风险的比例为75.0%(12/16);无纤维增殖组中,有屈光性弱视风险的比例为25.0%(4/16),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出生体质量<1000 g早产儿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内注射术后矫正胎龄6个月大时,表现出中心注视及正位眼,无注视抑制。治疗前眼底纤维增殖组发生屈光性弱视的风险大于无纤维增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屈光不正 超未成熟儿 婴幼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静 宋生芳 项道满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3~15岁屈光不正患儿的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方法对223例(共423只眼)屈光不正且因视力降低需配镜的患儿给予阿托品眼膏或复方托吡卡胺眼水充分散瞳,对其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3例屈光不正配镜患儿中,... 目的分析3~15岁屈光不正患儿的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方法对223例(共423只眼)屈光不正且因视力降低需配镜的患儿给予阿托品眼膏或复方托吡卡胺眼水充分散瞳,对其屈光不正特点及配镜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3例屈光不正配镜患儿中,自觉视力下降者99例,体检异常124例。配镜处方中,近视80只眼,占全部眼数的18.91%;远视25只眼,占全部眼数的5.91%;散光318只眼,占全部眼数的75.18%。散光318只眼中复性散光113只眼,占散光眼的35.53%;单纯性散光163只眼,占散光眼的51.26%;混合散光42只眼,占散光眼的13.21%。按照散光程度:轻度散光(≤1 D)93只眼,中度散光(1<D≤2)90只眼,重度散光(2<D≤3)82只眼,高度散光(>3 D)53只眼。223例患儿中伴有斜视者20例,屈光参差者18例,弱视者88例。结论本次研究的屈光不正患儿,体检发现以散光多见,弱视患儿所占比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近视 远视 散光 儿童 配镜
下载PDF
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3
作者 黄业贤 周瑾 +2 位作者 胡兰香 宋生芳 项道满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0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特点,评估P—VEP对上睑下垂患儿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3例2~4岁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进行P—VEP检查,比较双眼P—VEP的P100潜伏期及振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特点,评估P—VEP对上睑下垂患儿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对53例2~4岁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进行P—VEP检查,比较双眼P—VEP的P100潜伏期及振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上睑下垂眼VEP P100波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P〈0.01),振幅低于正常眼(P〈0.01)。轻度上睑下垂眼P—VEP P100波振幅与中度及重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与重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上睑下垂眼P—VEP P100波潜伏期与中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重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双眼P—VEP P100波振幅及潜伏期存在差异,根据患儿视觉发育程度进行手术时机选择的同时,应注意术后矫正弱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视网膜电生理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Welch Allyn Suresight 1和2视力筛查仪与Topcon电脑验光仪及视网膜检影屈光检查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生芳 项道满 +2 位作者 胡兰香 王建勋 范雅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研究Welchallyn Suresight一代(SS1)和二代(SS2)对屈光不正进行测量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评价SS1和SS2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1例2~16岁(平均年龄10... 目的研究Welchallyn Suresight一代(SS1)和二代(SS2)对屈光不正进行测量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评价SS1和SS2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1例2~16岁(平均年龄10.26岁)屈光不正患者,排除其他眼疾。先在自然瞳孔状态下用SS1和SS2视力筛查仪,Topcon电脑验光仪进行检查,后用0.5%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30—45 min,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记录屈光状态。可重复性研究采用个体分别测量,三次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以及重复系数作为重复测量精确性的分析指标。SS1、SS2和Topcon电脑验光仪三组数据,和视网膜检影比较的95%一致性界限,作为一致性的指标。结果(1)在球镜(-5D至+5D)和柱镜度数测量方面,SS1、SS2和Topcon电脑验光仪三组与散瞳后检影结果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镜(-10D至+5D)和柱镜轴向测量方面,SS1、SS2和Topcon电脑验光仪三组与散瞳后检影结果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可重复性:SS1、SS2及Topcon电脑验光仪三者在球镜方面ICC均〉0.75,有很好的可重复性;柱镜度方面SS1的ICC为0.66,SS2和Topcon电脑验光仪ICC分别为0.88和0.99,SS2可重复性较SS1好;柱镜轴向方面SS1和SS2ICC分别为0.73和0.74,在除去柱镜度数小于0.5D的数据后SS1和SS2的测量可重复性有提高,分别为0.85和0.73。(3)95%一致性界限:SS1与视网膜检影法比较的95%一致性界限球镜(-5D至+5D)方面为(-3.09,1.94)D,柱镜方面为(-1.76,1.75)D,柱镜轴向(组内全部数据)方面为(-41.66,53.02)°,柱镜轴向(柱镜度数≥0.5D)方面为(-33.55,32.31)°;SS2与视网膜检影法比较的95%一致性界限球镜(-5D至+5D)方面为(-3.15,1.83)D,球镜(-10D至+5D)方面为(-2.96,2.23)D,柱镜方面为(-1.26,1.27)D,柱镜轴向(组内全部数据)方面为(-44.69,68.35)°,柱镜轴向(柱镜度数≥0.5D)方面为(-38.86,45.50)°;Topcon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法比较的95%一致性界限球镜(-5D至+5D)方面为(-2.57,0.94)D,球镜(-10D至+5D)方面为(-3.10,1.25)D,柱镜方面为(-0.61,0.54)D,柱镜轴向(组内全部数据)方面为(-31.92,36.35)°,柱镜轴向(柱镜度数≥0.5D)方面为(-22.97,19.75)°。SS1和SS2的95%一致性界限均较Topcon电脑验光仪宽。结论自然瞳孔状态下SS1和SS2的屈光检查结果对于初步了解儿童屈光状态,发现可能导致弱视的严重屈光不正并指导下一步的临床处理有很大的意义。虽然在柱镜测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不影响它在群体性筛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筛查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 屈光不正 一致性 可重复性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兰香 项道满 宋生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的屈光状态的差别.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80例高危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并成功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或...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的屈光状态的差别.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80例高危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并成功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早产儿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记录验光结果.80例160只眼中,经激光光凝成功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者41例82只眼(光凝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成功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39例78只眼(注射组).结果 光凝组和注射组比较,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2.32 D和-0.07 D,近视发生率(SE≥-0.50 D)分别是60.98% (25/41)和43.59% (17/39),高度近视发生率(SE≥-5.00 D)分别是28.05% (23/82)和11.54% (3/26),两组间近视和高度近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5,x2=6.811,P<0.05);平均散光度数分别是-0.92 D和-0.69 D,散光(≥0.50 D)发生率分别为64.63% (53/82)和62.82% (49/78),高度散光(≥3.00D)发生率分别是13.41% (11/82)和11.54% (3/26),两组间散光和高度散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7,x2=0.129,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的ROP患者较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ROP患者更易发生近视及高度近视,散光及高度散光发生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 屈光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