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中原油的多相平衡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文龙 宋硕硕 +3 位作者 李长俊 吴瑕 张员瑞 杨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1-649,共9页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中原油的热力学本质是各组分在多相体系中相互传递并达到多相平衡的过程。准确预测萃取体系相态、相边界是萃取工艺条件优化的基础。原油中沥青质、H 2O等极性分子间的氢键缔合是影响多相平衡过程的关键因素,...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中原油的热力学本质是各组分在多相体系中相互传递并达到多相平衡的过程。准确预测萃取体系相态、相边界是萃取工艺条件优化的基础。原油中沥青质、H 2O等极性分子间的氢键缔合是影响多相平衡过程的关键因素,但传统基于立方型状态方程的相平衡方法忽略了上述缔合作用,导致多相平衡预测偏差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考虑缔合项的立方型状态方程,提出了含极性组分原油的特征化方法及多相平衡算法,分析了CO_(2)-油、CO_(2)-油-溶剂、CO_(2)-油-溶剂-H 2O的相平衡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58%~11.81%,相比于SRK-HV状态方程的平均相对偏差最大可降低10.20%。实例分析表明:当萃取体系中CO_(2)、油、H 2O的摩尔分数分别为70%、28%、2%时,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2000 kPa、温度323.15 K;不含H 2O萃取体系(CO_(2)、油的摩尔分数分别为70%、30%),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1000 kPa、温度323.1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含油污泥 萃取 相平衡 缔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高速交换网络的软件化宽带数字阵列处理架构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晓峰 张家沂 +2 位作者 宋硕硕 孔繁 盛卫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46,共8页
针对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高速路由交换网络与高速点对点数据传输网络为基础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和可重构的软件化通用宽带数字阵列处理架构,并结合某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实际需要,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组成、... 针对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高速路由交换网络与高速点对点数据传输网络为基础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和可重构的软件化通用宽带数字阵列处理架构,并结合某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实际需要,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组成、控制信息和海量数据传输的方式、相关功能实现方案和实测验证结果。该系统实现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软硬件协同开发效率,便于新技术快速应用以及雷达系统功能性能的灵活扩展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数字阵列处理架构 高速交换网络 模块化 软件化 可拓展 VPX总线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文龙 宋硕硕 +3 位作者 李长俊 吴瑕 杨帆 张员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3-6585,共13页
含油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有机物、絮状体的复杂多相稳定乳化胶体体系,主要来源于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污泥中的含油量一般为10%~30%(体积分数),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CO_(2))提取和回收其中的油基成分可实现污泥的... 含油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有机物、絮状体的复杂多相稳定乳化胶体体系,主要来源于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污泥中的含油量一般为10%~30%(体积分数),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CO_(2))提取和回收其中的油基成分可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scCO_(2)萃取原理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分析了萃取条件及携带剂对萃取率的影响,重点论述了scCO_(2)萃取含油污泥的相平衡热力学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应坚持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着重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①针对含油污泥组成复杂、极性组分含量高的特点,结合scCO_(2)与含油污泥多组分复杂体系相平衡实验,建立scCO_(2)萃取含油污泥的相平衡模型,阐明scCO_(2)萃取含油污泥的相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②考虑不同分子间的键结合能与非键结合能,从scCO_(2)萃取油基的微观效应出发,探究油基与污泥基质间的吸附、解吸及扩散规律,定性描述、定量揭示scCO_(2)萃取油的动力学特征与作用机制;③考虑萃取工艺的经济性,以萃取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萃取条件优化模型,为scCO_(2)萃取含油污泥工艺的设计、优化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含油污泥 溶剂萃取 回收 相平衡 动力学
下载PDF
稠油热采污水预氧化工艺结垢机理及阻垢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硕硕 贾文龙 +2 位作者 王博 张超逸 廉明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06-2210,共5页
为解决稠油热采污水站采用预氧化工艺后污水易结垢问题,采用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水采用预氧化工艺后的结垢机理,评价了聚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等6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与复配方案。结果表明,高含成垢离子的污水经预氧化流程... 为解决稠油热采污水站采用预氧化工艺后污水易结垢问题,采用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水采用预氧化工艺后的结垢机理,评价了聚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等6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与复配方案。结果表明,高含成垢离子的污水经预氧化流程后,pH值升高,CaCO3结垢反应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促进了垢的生成;模拟水中,PAA单剂以12 mg/L注入时阻垢率为82.3%,KR928以10 mg/L注入时阻垢率为92.4%;HPMA与PAA按1∶2复配后以15 mg/L注入,阻垢率在85%以上;复配阻垢剂在真实水样中阻垢率虽有所降低,但仍在80%以上;聚马来酸酐与聚丙烯酸复配的阻垢剂可有效抑制稠油热采污水因采用预氧化工艺引起的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污水 预氧化 结垢机理 阻垢剂
下载PDF
乾隆朝殿试策问中的史学考题
5
作者 宋硕硕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9-60,共2页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清乾隆朝殿试策问中史学考题的内容、出题形式及特点,揭示出乾隆时期一系列大规模官方学术活动的开展,是造就这一阶段史学繁荣的根本原因,此正是统治者高度重视史学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效用所致。由此笔者提出结论:当下的...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清乾隆朝殿试策问中史学考题的内容、出题形式及特点,揭示出乾隆时期一系列大规模官方学术活动的开展,是造就这一阶段史学繁荣的根本原因,此正是统治者高度重视史学的政治功能与社会效用所致。由此笔者提出结论:当下的科举史研究,大多探讨科举考试的历史背景、考试程序,殿试对策的语言艺术和试卷的文献价值,较少关注殿试策问本身的内容、思想倾向、命题技巧,及其中所体现的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如能从这一角度入手,不仅能丰富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且必能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学术史和科举制度史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朝 殿试 史学考题 科举史 学术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