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范伟森 周光辉 +3 位作者 刘云胜 宋秉熠 张坤 李牧真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自建库至2020年1月有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文献,依...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自建库至2020年1月有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建立数据库,并对中药与腧穴进行规范化,运用Microsoft Office 2016软件对腧穴与中药频次进行排序,并统计中药归经性味。运用SPSS软件对高频腧穴与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并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腧穴与中药处方进行新方组合。结果:最终纳入69篇文献,涵盖29个腧穴和75味中药,涉及腧穴和中药总频次分别为409、442次。核心腧穴为肺俞、天突、膻中、定喘等,多集中于任脉与膀胱经。核心中药为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等,性味以辛温为主,多归属于肺、肾、心、脾经。对高频腧穴及中药进行功效的聚类分析,皆聚为四类。腧穴与中药新方组合各得出5个。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以肺俞为主穴,可依据症、证、病位配合定喘、膻中、心俞、肾俞等穴;选药时以白芥子、甘遂、延胡索与细辛为主,配伍具有化痰、理气、助阳与泻热功效的中药。此外,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时,除助阳补阳外,仍要养护阴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儿 数据挖掘 穴位贴敷 规律 新方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探讨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宋秉熠 孙绪光 +1 位作者 赵颀涵 李姗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162-169,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探讨中药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查找荜茇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收集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探讨中药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查找荜茇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收集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对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表达差异及生存预后分析;通过TIMER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获得荜茇抗血吸虫病及肝细胞癌潜在靶点11个,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环加氧酶2(PTGS2)等可能是荜茇发挥作用的潜在靶点;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可能在荜茇治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荜茇抗血吸虫病相关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细胞癌 荜茇 免疫浸润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伟森 宋秉熠 +3 位作者 刘云胜 张坤 郭凯新 井珊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古代医家治疗不育症的中药组方特点,为临床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提高药物选择。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有关不育的古籍条文,进行筛选并录入表格,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3.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 目的:探讨古代医家治疗不育症的中药组方特点,为临床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提高药物选择。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有关不育的古籍条文,进行筛选并录入表格,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3.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涉及211首古方,共有313味中药,总频次为2 534次。经统计频次大于20的32味中药可知,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中药以甘味药为主,药性多温和。其归经多为脏经,以肾、肝、脾、心为主。功效聚类得出治疗不育症药物主要有滋阴温阳、益精养血、补肾养肝、健脾、安神和补气等功效。三阶关联共35条。四阶关联共86条。并且通过中药频数发现古代医家在治疗男性不育时,除基本的补肾养肝外,仍有精血同治、温阳重阴、健脾强精、宁心安神四条治疗男性不育的思路。结论:数据挖掘可充分反映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的处方用药规律,可为临床用药与中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古代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