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下逐瘀汤抑制NOD1/RIP2/NF-κB通路调控EMT大鼠卵巢功能影响病灶修复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婷 朱雨洁 +3 位作者 宋纪池 曾叶芝 艾珏萍 李碧慧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08-110,133,共4页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抑制NOD1(含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蛋白1)/RIP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NF-κ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继而调控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卵巢功能,并最终影响病灶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只正常大鼠和30只成功...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抑制NOD1(含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蛋白1)/RIP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NF-κ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继而调控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卵巢功能,并最终影响病灶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只正常大鼠和30只成功造模的气滞血瘀型EMT大鼠进行分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干预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连续干预14 d,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后信号通路指标、卵巢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气滞血瘀型EMT造模大鼠的NOD1、RIP2、NF-κB均有增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对应增加、卵泡刺激素(FSH)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干预,NOD1、RIP2、NF-κB均下降,E2和LH对应下降、FSH增加(p<0.05)。中药组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NOD1、RIP2、NF-κB均有下降,E2和LH对应下降、FSH增加(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能通过抑制NOD1/RIP2/NF-κB信号通路而导致E2和LH激素下降、FSH激素升高,且随着用药剂量增加,疗效相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功能 NOD1/RIP2/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抑制XOD和GLUT9分别发挥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双重途径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桐 梁宝月 +7 位作者 刘晗 方少婷 张茗杰 罗婧 陈品诺 宋纪池 初晓 黄春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分析葛根异黄酮抑制XOD和GLUT9分别发挥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的可能机制。方法:2021年8月~2022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健康组(1次d频率250 mg/kg剂量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HUA小鼠1次d频... 目的:分析葛根异黄酮抑制XOD和GLUT9分别发挥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的可能机制。方法:2021年8月~2022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健康组(1次d频率250 mg/kg剂量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HUA小鼠1次d频率250 mg/kg剂量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低(HUA小鼠1次d频率125 mg/kg剂量灌胃葛根异黄酮)、中(HUA小鼠1次d频率250 mg/kg剂量灌胃葛根异黄酮)、高(HUA小鼠1次d频率500 mg/kg剂量灌胃葛根异黄酮)剂量组,每组各8只。比较各组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血清和尿液中尿酸(SUA)、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的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干预后(30 d)肾脏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人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1(IL-1β)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干预后比较,模型组肾脏炎症因子(COX-2、TNF-ɑ、IL-1β);血液和尿液3项指标(SUA、BUN、SCr);XOD、GLUT9含量均高于健康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肾脏炎症因子(COX-2、TNF-ɑ、IL-1β);血液和尿液3项指标(SUA、BUN、SCr);XOD、GLUT9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且有低>中>高剂量组,两两分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比干预前,血液或尿液3项指标(COX-2、TNF-ɑ、IL-1β)含量均有下降,组内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能治疗HUA小鼠能通过抑制XOD、GLUT9表达,继而发挥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同时有利于缓解疾病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异黄酮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人葡萄糖转运蛋白9 炎症 减少生成 促进排泄
下载PDF
安肠止泻方剂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对炎症因子的效果
3
作者 赵舒婷 李婷 +3 位作者 宋纪池 朱雨洁 曾叶芝 初晓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安肠止泻方剂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对炎症因子的效果。方法:50只SPF级SD大鼠(2周龄)分为健康组(未造模,日常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予其他干预,日常灌胃生理盐水)、方剂组(造模成功后予... 目的:分析安肠止泻方剂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对炎症因子的效果。方法:50只SPF级SD大鼠(2周龄)分为健康组(未造模,日常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予其他干预,日常灌胃生理盐水)、方剂组(造模成功后予以安肠止泻方剂)、针刺组(造模成功后予足三里、关元、内关穴针刺干预)和联合组(联合使用方剂组、针刺组干预方式),干预周期均为14 d。比较各组造模前和造模后(造模14 d)、干预前和干预后(干预14 d)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造模后,模型组IBS-D大鼠IL-1、IL-6、TNF-α含量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方剂组、针刺组、联合组IBS-D大鼠干预后的IL-1、IL-6、TNF-α含量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除联合组针刺组TNF-α含量、针刺组和方剂组IL-6和TNF-α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IL-1、IL-6、TNF-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止泻方剂联合针刺干预IBS-D效果优于单种干预措施,能明显控制体内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肠止泻方剂 针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白藜芦醇联用电针干预对骨骼肌钝性损伤过程中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肖锐华 艾珏萍 +5 位作者 彭炼 宋纪池 岑依阳 郑涵文 阿迪力亚尔·阿不都艾尼 曾叶芝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白藜芦醇联用电针干预骨骼肌钝性损伤对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健康组(非造模白兔,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骨骼肌钝性损伤白兔模型,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条件对照组(骨骼肌钝性损伤... 目的:分析白藜芦醇联用电针干预骨骼肌钝性损伤对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健康组(非造模白兔,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骨骼肌钝性损伤白兔模型,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条件对照组(骨骼肌钝性损伤白兔模型,予以电针干预)和实验组(骨骼肌钝性损伤白兔模型,予以白藜芦醇联用电针干预)。比较各组白兔静脉血造模前后或干预前后主要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造模后组间比较,模型组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均高于健康组(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模型组、条件对照组、实验组白兔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实验组<条件对照组<模型组。结论:电针干预骨骼肌钝性损伤疾病基础上,联用白藜芦醇能更好地改善原发疾病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钝性损伤 电针 白藜芦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泽泻汤联合二陈汤以喷雾形式治疗晕动病的短期效果分析
5
作者 曾叶芝 郑新元 +4 位作者 李美玲 王博 宋纪池 张伊敏 向忠军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泽泻汤联合二陈汤以喷雾形式治疗晕动病的短期效果。方法:筛选75例晕动病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泽泻汤组、二陈汤组、联合组。乘车前30 min连续喷雾2次,单次时间间隔1 min。治疗结束后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眩... 目的:分析泽泻汤联合二陈汤以喷雾形式治疗晕动病的短期效果。方法:筛选75例晕动病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泽泻汤组、二陈汤组、联合组。乘车前30 min连续喷雾2次,单次时间间隔1 min。治疗结束后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眩晕障碍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2.30±0.46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26.71±3.56分)、全血高切黏度(3.23±0.17 mPa·s)、全血低切黏度(4.28±0.89 mPa·s)显著低于泽泻汤组(7.71±1.65分、33.63±4.20分、5.12±0.30 mPa·s、7.25±1.13 mPa·s)和二陈汤组(7.64±1.52分、34.50±4.01分、5.24±0.26 mPa·s、7.20±1.45 mPa·s);三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评分、心理评分、精神状况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联合组生理机能评分(73.45±6.21分)、心理评分评分(87.03±5.55分)、精神状况评分(79.52±3.24分)显著高于泽泻汤组(64.73±5.13分、78.30±3.59分、68.98±8.33分)和二陈汤组(66.92±8.80分、79.46±4.50分、70.25±9.59分)(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88.00%)高于泽泻汤组(68.00%)和二陈汤组(72.00%)患者(p<0.05)。结论:泽泻汤合二陈汤治疗晕动症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循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二陈汤 喷雾剂 晕动病 短期效果
下载PDF
白藜芦醇联合针刺干预IBS-D大鼠对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肖锐华 艾珏萍 +3 位作者 彭炼 宋纪池 岑依阳 曾叶芝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白藜芦醇联合针刺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对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均分为5组——健康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针刺组、联合组,比较各组造模前后、干预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促肾上... 目的:分析白藜芦醇联合针刺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对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均分为5组——健康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针刺组、联合组,比较各组造模前后、干预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差异。结果:造模后模型组5-HT含量高于健康组,而CRH、ACTH含量低于健康组(p <0.05)。模型组造模后5-HT含量高于造模前,CRH、ACTH含量低于造模前(p <0.05)。干预后的白藜芦醇组、针刺组、联合组5-HT含量低于干预前。造模后四组5-HT、CRH、ACTH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联合针刺干预IBS-D效果优于单种干预措施,能明显控制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针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中药材大黄、五倍子、知母浸出液体外抑菌效果的比较
7
作者 江水芳 朱雨洁 +3 位作者 宋纪池 康杰 曾叶芝 艾珏萍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材大黄、五倍子、知母浸出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用水提法对大黄、五倍子、知母进行提取,将各提取液浓缩成不同浓度后制成药敏片,通过不同作用时间、作用浓度以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观察3味中药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目的:研究中药材大黄、五倍子、知母浸出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用水提法对大黄、五倍子、知母进行提取,将各提取液浓缩成不同浓度后制成药敏片,通过不同作用时间、作用浓度以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观察3味中药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大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程度属于中度敏感和高度/极度敏感;五倍子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程度属于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知母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程度属于低/中度敏感。3味中药材的抑菌效果均存在时效性。五倍子、大黄、知母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 mg/mL、45 mg/mL、6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效果最好的是大黄,MIC为38 mg/mL。结论:大黄和五倍子提取液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知母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五倍子 知母 体外抑菌
下载PDF
湖南某地熟食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可昕 何震 +2 位作者 宋纪池 贾庆辉 初晓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7期66-6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某地熟食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污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湖南某地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购置的40种不同的熟食(凉拌菜、卤味、袋装熟食等),检测其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量。结果:40份熟...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某地熟食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污染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湖南某地各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购置的40种不同的熟食(凉拌菜、卤味、袋装熟食等),检测其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量。结果:40份熟食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2.5%、7.5%、12.5%。3类食物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凉拌菜(40%)、卤味(20%)、袋装熟食(10%)。3类食物沙门氏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凉拌菜(10%)和卤味(10%)、袋装熟食(0%)。3类食物李斯特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凉拌菜(30%)、袋装熟食(10%)、卤味(5%)。结论:受凉拌菜制作条件及销售环境易遭受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熟食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为常见,其中又以凉拌菜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食 细菌污染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黄连素干预牙周炎小鼠对炎症基因和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9
作者 朱雨洁 康杰 +5 位作者 赵宁 李昕吉 曾多 宋纪池 初晓 贾波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干预牙周炎小鼠对病灶局部炎症基因表达和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21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健康小鼠)、模型组(牙周炎小鼠)和干预组(黄连素连续干预4周),每组7只小鼠,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组织切片的变化... 目的:探讨黄连素干预牙周炎小鼠对病灶局部炎症基因表达和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21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健康小鼠)、模型组(牙周炎小鼠)和干预组(黄连素连续干预4周),每组7只小鼠,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组织切片的变化、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牙周组织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黄连素治疗后,干预组牙周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干预组小鼠的牙槽骨吸收量低于模型组;干预组的炎症因子基因IL-1β、TNF-α、IL-10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显著抑制效果,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牙槽骨的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菌斑 黄连素 牙槽骨吸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过敏性肺炎患者对食物相关过敏原及饮食禁忌的认知调查
10
作者 彭可昕 何震 +2 位作者 宋纪池 贾庆辉 初晓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a,HP)患者对食物相关过敏原及饮食禁忌的认知现状,为指导该类疾病患者健康饮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2023年4月,对长沙市望城区某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HP患者(HP组)、同科室... 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a,HP)患者对食物相关过敏原及饮食禁忌的认知现状,为指导该类疾病患者健康饮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2023年4月,对长沙市望城区某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HP患者(HP组)、同科室同期匹配的非HP患者(非HP组)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调查对象对食物相关过敏原认知(鱼虾螃蟹、热性水果、牛奶鸡蛋、产气食物)和饮食禁忌认知(禁止食用海鲜、禁止热性水果、减少高蛋白食物、禁忌多糖食物、忌刺激油腻食物、忌产气食物)构成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对象对食物相关过敏原认知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对食物相关过敏原认知“不清楚”的比例为鱼虾螃蟹27.78%、热性水果54.17%、牛奶鸡蛋55.56%、产气食物65.28%。对饮食禁忌认知构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对饮食禁忌认知“不清楚”的比例为禁止食用海鲜37.50%、禁止热性水果65.28%、减少高蛋白食物70.83%、禁忌多糖食物63.89%、忌刺激油腻食物22.22%、忌产气食物38.89%。结论:HP患者对食物相关过敏原及饮食禁忌虽有一定认知,但完全不清楚患者依然有较高占比,强化该群体饮食健康宣教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过敏性疾病 食物过敏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的临床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杨晓玲 庄丽萍 +3 位作者 蔡美施 林珊珊 李瑞蓉 宋纪池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某部队医院耳鼻咽喉科38名护理人员先后应用传统转运车(对照组)和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观察组)的主观体验情况,比较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 目的分析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某部队医院耳鼻咽喉科38名护理人员先后应用传统转运车(对照组)和新型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送车(观察组)的主观体验情况,比较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的满意程度、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护理人员应用两组装置转运物品的时间、器械回收时间。结果护理人员对两种装置“转运物品方便”“储物空间充足”“灭菌器械清洁放置”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装置使用过程中“灭菌器械混合放置导致交叉污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转运物品时间、器械回收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转送车相比传统转运车应用于临床耳鼻咽喉内镜器械转运,具有转运物品方便、储物空间充足和灭菌器械放置清洁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内镜 器械转送车 满意度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