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典型黑土耕层颗粒组成与腐殖质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旭艳 王志强 +2 位作者 宋维念 张光辉 张万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39-44,共6页
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为了了解东北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与土壤颗粒组成的关系,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选择典型坡面,调查不同地貌部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测定耕层土壤的颗粒组成,分析腐殖质层厚度和耕层土壤颗粒组... 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为了了解东北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与土壤颗粒组成的关系,通过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选择典型坡面,调查不同地貌部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测定耕层土壤的颗粒组成,分析腐殖质层厚度和耕层土壤颗粒组成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趋势,以及土壤颗粒组成与腐殖质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由上坡至坡脚有显著增加的趋势,沙粒质量分数在坡顶较低,但耕层土壤颗粒组成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和颗粒组成受局部地形变化的影响较大;耕层土壤颗粒组成主要由腐殖质层厚度决定,随着腐殖质层厚度的增加,黏粒和粉粒质量分数呈指数曲线增加,而砂粒质量分数则呈指数曲线递减,当腐殖质层厚度大于60 cm后,耕层土壤颗粒组成随腐殖质层厚度的继续增加变化缓慢。研究结果对于了解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导致的土壤退化机制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腐殖质层厚度 颗粒组成 地貌部位 土壤侵蚀
下载PDF
近30年来渭河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维念 占车生 +2 位作者 李景玉 徐宗学 王会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1,F0002,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近30年来渭河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过程。研究方法:目视人工遥感解译,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渭河关中地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是耕地,1980—1990年、1990—2000年两个时期,草地、林地、水域、城... 研究目的:分析近30年来渭河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过程。研究方法:目视人工遥感解译,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渭河关中地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是耕地,1980—1990年、1990—2000年两个时期,草地、林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转移的主要方向都是耕地。耕地面积在1990—2000年之间大幅增加,在2000—2005年、2005—2007年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近30年均持续增大,且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水域面积在1990—2000年大幅减小,其中以河渠面积减小最为剧烈。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变化幅度、方向是区域生态系统演变强度和方向的体现,也是该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程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格局 转移矩阵 变化幅度 状态指数
下载PDF
“低冲击开发”模式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多栋 高金晖 +1 位作者 宋维念 刘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78,共3页
从现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不足出发,通过介绍低冲击开发模式的特点、内涵及实现手段,分析其运用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可行性,提出定性指标系数限制和专项技术设计两种应用方式,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低冲击开发 水土保持方案 水资源
下载PDF
深圳市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维念 高金晖 党晨席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深圳市属于城区型水源地,部分饮用水源水库处于城市包围之中,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复杂,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事关全市饮用水安全。文章旨在分析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为深圳市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此,... 深圳市属于城区型水源地,部分饮用水源水库处于城市包围之中,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复杂,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事关全市饮用水安全。文章旨在分析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为深圳市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此,收集、整理现有土壤污染对水质的影响研究成果,土-水交界面污染流是土壤污染物迁移并污染水体的重要途径,污染物的迁移受到水源地土壤侵蚀、地表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因此,应从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调查,污染物存在形式及迁移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修复,阻断入河入库污染;污染地块绿色修复,源头控制土壤污染等3方面防治深圳市饮用水源地土壤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深圳市 土壤污染 污染防治
下载PDF
深圳市水库消涨带水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党晨席 郭睿 +2 位作者 宋维念 刘静 郑佳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328,共5页
消涨带问题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生态难题,水库消涨带所造成的库岸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对水库安全运行及水质危害明显。对深圳地区水库消涨带现状及生态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恶劣的库岸土壤环境和稀缺的两栖植物品种,是导致修复困难的... 消涨带问题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生态难题,水库消涨带所造成的库岸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对水库安全运行及水质危害明显。对深圳地区水库消涨带现状及生态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恶劣的库岸土壤环境和稀缺的两栖植物品种,是导致修复困难的核心因素。从水库消涨带可修复范围论证、水库消涨带类型划分着手,针对水库实际运行高水位和低水位及上下各2m高差范围提出了消涨带水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提出了"6类整地+6种两栖植物群落"的修复模式,采用工程辅助措施营造岸坡植被生长的土壤环境,选择适生两栖植物进行造林复绿,以实现库岸造林的高成活率和植被的高覆盖度。该修复模式在深圳地区尚属首例,可为深圳及南方红壤地区水库消涨带水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消涨带 可修复范围 消涨带类型 岸坡土壤环境 两栖植物 修复措施体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水土流失区域性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凤伟 高金晖 +2 位作者 马浩 宋维念 蔡晓玲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5期50-51,共2页
生态文明已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区域评估作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面对的项目经常是几百甚至上千公顷规模,面积大,工期长,加之有入驻项目穿插其中,导致了水土流失防控难度加大,然而... 生态文明已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区域评估作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面对的项目经常是几百甚至上千公顷规模,面积大,工期长,加之有入驻项目穿插其中,导致了水土流失防控难度加大,然而,目前已有成果的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基本都与水土保持方案相差不大,对于开发区这样大规模范围的项目,未体现“区域”和“整体”的水土流失控制思路,笔者从建立区域控制性目标、建立土石方区域调配、建立区域措施体系,建立动态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立项目承诺制管理模式等几方面探索区域水土流失的防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评估 水土保持 土石方 措施 控制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