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s在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宋维文 安铁洙 王春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50,共7页
microRNAs(miRNAs)是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s,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病变、修复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是指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m... microRNAs(miRNAs)是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s,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病变、修复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是指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miRNAs在多能干细胞中表达丰富,并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其自我更新及分化.由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拟胚体形成法、与内胚层细胞共培养法和特定诱导物添加法.虽然这3种方法均可成功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但重复率很低.所以,人们把研究的视野逐渐转向miRNAs——这个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小分子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在多能干细胞中,不同的miRNAs可通过打靶不同基因影响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中,miR-1、miR-133和miR-499可分别打靶Hes-1、SRF和Pdcd4;而在胚胎干细胞中,miR-1和miR-499分别打靶Hand2和Pacs2促进其向心肌细胞分化.miRNAs在多能干细胞向心肌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必将促进再生医学在心脏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多能干细胞 心肌细胞
下载PDF
青海黑白花奶牛乳蛋白的多态性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才骏 王应安 +4 位作者 李清军 巩俊安 安邦 宋维文 杨育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2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西宁市奶牛场自繁的272头青海黑白花泌乳奶牛乳样的四个乳蛋白多态性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α-乳白蛋白位点只有α-LaBB 型,β-乳球蛋白位点有β-LgAA、β-LgAB 和β-LgBB 三型,α_(S1)-酪蛋白位点有α_(S...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西宁市奶牛场自繁的272头青海黑白花泌乳奶牛乳样的四个乳蛋白多态性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α-乳白蛋白位点只有α-LaBB 型,β-乳球蛋白位点有β-LgAA、β-LgAB 和β-LgBB 三型,α_(S1)-酪蛋白位点有α_(S1)-CnBB 和α_(S1)-CnBC 两型,β-酪蛋白位点有β-CnAA 和β-CnAB 两型,同时还对青海黑白花奶牛两个群体之间每一个等位基因的固定指数、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黑白花奶牛 多态性
下载PDF
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青年母牛发情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应安 宋维文 王玉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对20头黑白花青年母牛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诱发发情。结果:处理后1~9d内出现发情的有18头,发情率为90%,未发情率为10%;5头对照牛发情率为10%,未发情率为90%(P<001)。
关键词 青年母牛 PMSG 诱导发情 母牛
下载PDF
应用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黄不孕试验
4
作者 张寿 王应安 +4 位作者 高金海 安帮 宋维文 巩俊安 路秉钧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1年第3期11-12,共2页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持久黄体患牛日趋增多。选用新型畜用前列腺素——氯前列烯醇治疗患持久黄体的108头奶牛,消黄率为100%,总的受胎率达60.18%,其中第一情期受胎率23.15%(25/108),第二情期受胎率37.03%(40/108)。对正常情期漏配的6...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持久黄体患牛日趋增多。选用新型畜用前列腺素——氯前列烯醇治疗患持久黄体的108头奶牛,消黄率为100%,总的受胎率达60.18%,其中第一情期受胎率23.15%(25/108),第二情期受胎率37.03%(40/108)。对正常情期漏配的6头奶牛,于上次发情后第6天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缩短了发情周期,提前10多天发情,第一情期受胎率10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持久黄体 前列腺素 不育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法在奶牛超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学峰 王应安 +3 位作者 张寿 宋维文 曹福泰 王玉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8年第3期4-6,共3页
对20头未孕母牛血小板正常值的测定结果为496.5×109/L±66.5×109/L;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血小板值变化和最佳血检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22头妊娠母牛于配种第7天血小板值明显减少(P<0.0... 对20头未孕母牛血小板正常值的测定结果为496.5×109/L±66.5×109/L;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血小板值变化和最佳血检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22头妊娠母牛于配种第7天血小板值明显减少(P<0.01);而8头未妊娠母牛则无明显变化(P>0.05)。根据妊娠母牛配种前后血小板值差>192.3×109/L为妊娠标准,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了超早期妊娠诊断试验,经直检妊娠母牛符合率为86.36%,空怀母牛符合率为87.5%,总符合率为86.6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血小板 超早期妊娠诊断 活化因子
下载PDF
LRH-A和HCG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的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宋维文 《中国奶牛》 1992年第6期42-43,共2页
我们在临床健康的6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了LRH-A和HCG提高奶牛情期1次输精受胎率的试验。试验牛在发情期输精的同时肌注LRH-A200微克(试验Ⅰ组,n=24),或HCG1000国际单位(试验Ⅱ组,n=21)。对照牛只输精不作其他处理(对照,n=24)。配种后2—... 我们在临床健康的6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了LRH-A和HCG提高奶牛情期1次输精受胎率的试验。试验牛在发情期输精的同时肌注LRH-A200微克(试验Ⅰ组,n=24),或HCG1000国际单位(试验Ⅱ组,n=21)。对照牛只输精不作其他处理(对照,n=24)。配种后2—3个月,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配合直肠检查表明,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牛的情期1次输精受胎率分别是79.1%、66.6%和33.3%。经X^2检验,试验Ⅰ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应用LRH-A和HCG处理能明显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生殖激素 情期受胎率
下载PDF
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发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4 位作者 柴兆钦 郜志勇 宋维文 曹福泰 王玉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7年第6期10-11,共2页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前列烯醇 黑白花乳牛 同期发情 乳牛
下载PDF
西宁奶牛场荷斯坦奶牛乳脂率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历新 王应安 宋维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6期21-22,共2页
对西宁奶牛场327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的乳汁进行乳脂率测定。结果:乳脂率平均值为3.49%,变动范围1.2%~6.8%;乳脂率在2.7%以下的牛31头,占全群牛的9.5%,2.8%~3.2%的牛67头,占20.5%,... 对西宁奶牛场327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的乳汁进行乳脂率测定。结果:乳脂率平均值为3.49%,变动范围1.2%~6.8%;乳脂率在2.7%以下的牛31头,占全群牛的9.5%,2.8%~3.2%的牛67头,占20.5%,3.3%~3.9%的牛163头,占49.8%,4%以上的牛66头,占20.2%;不同胎次、产奶量及不同泌乳期乳脂率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乳脂率 泌乳期 产奶量
下载PDF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9
作者 宋维文 《西宁教研》 2002年第4期33-33,共1页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 学科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情境 小学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西宁地区黑白花奶牛隐性酮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何宝祥 张生福 +5 位作者 王应安 高金海 宋维文 安邦 张历新 徐庆林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57-60,64,共5页
198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血、尿、乳酮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宁地区(包括大通县)五个奶牛场的61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隐性酮病调查,旨在查明该地区黑白花奶牛隐性酮病和可疑隐性酮病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结果查明:隐性酮病和可疑... 1988—1990年期间,我们采用血、尿、乳酮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宁地区(包括大通县)五个奶牛场的61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隐性酮病调查,旨在查明该地区黑白花奶牛隐性酮病和可疑隐性酮病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结果查明:隐性酮病和可疑隐性酮病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4.55%和19.16%。患病特点是:检出的67.9%的隐性酮病牛处在产后60d 以内,产奶量较高的奶牛场患病率较高。患病率还与上胎产奶量、检前日产奶量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花奶牛 隐性酮病 胴体
下载PDF
黑白花奶牛血尿乳中酮体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宝祥 张生福 +4 位作者 王应安 安帮 高金海 宋维文 张历新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2年第7期37-38,共2页
作者于1988~1990年,对西宁地区(包括大通县)5个奶牛场的黑白花奶牛进行了血酮、尿酮和乳酮含量测定。初步查明了本地区黑白花奶牛血酮、尿酮和乳酮的正常值及部分病理值。
关键词 奶牛 血尿乳 胴体 测定
下载PDF
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宝祥 王应安 +3 位作者 王晓荣 李吉秀 宋维文 曹福泰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4期42-42,共1页
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何宝祥王应安王晓荣1)李吉秀1)(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宋维文曹福泰(西宁奶牛场)有关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许多方法,如血浆P4、乳汁P4测定... 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何宝祥王应安王晓荣1)李吉秀1)(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宋维文曹福泰(西宁奶牛场)有关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许多方法,如血浆P4、乳汁P4测定,血清早孕因子分析,血浆妊娠特异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妊娠诊断 血清酸滴定法
下载PDF
硫酸铜法对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应安 李吉秀 +2 位作者 王晓荣 宋维文 曹福泰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2-34,共3页
采用硫酸铜法对人工授精后16—40 d 的74头荷斯坦奶牛的124份乳样进行早期妊娠检测,其结果与人工授精后40—60 d 经直肠触诊结果核对,阳性符合率88.37%,阴性符合率87.09%,总符合率87.84%。此法对于判断胚胎早期死亡,亦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荷斯坦乳牛 早期 妊娠 诊断 硫酸铜
下载PDF
盐酸土霉素及清宫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3 位作者 杜志权 宋维文 梁锦荣 田华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
对77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试验,其中46头患牛采用盐酸土霉素治疗,31头患牛采用清宫液治疗。治疗结果:土霉素治疗组治愈率80.43%,好转率10.86%,无效8.6%;清宫液治疗组治愈率87.09%,好转率6... 对77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试验,其中46头患牛采用盐酸土霉素治疗,31头患牛采用清宫液治疗。治疗结果:土霉素治疗组治愈率80.43%,好转率10.86%,无效8.6%;清宫液治疗组治愈率87.09%,好转率6.45%,无效6.45%。试验洁果表明:盐酸土霉素及清宫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显著,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盐酸土霉素 清宫液 子宫内膜炎 牛病
下载PDF
不同剂量HCG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建霞 王应安 +3 位作者 张寿 祁秀玲 宋维文 王玉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8年第1期8-9,共2页
在80头临床健康的黑白花奶牛中探讨了不同剂量HCG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试验1、2、3组母牛(各20头)在人工授精前分别肌注500IU、1000IU和1500IUHCG,对照组母牛(20头)不作处理。试验结果:试验1、2、3组母牛一次输精的受胎率分别... 在80头临床健康的黑白花奶牛中探讨了不同剂量HCG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试验1、2、3组母牛(各20头)在人工授精前分别肌注500IU、1000IU和1500IUHCG,对照组母牛(20头)不作处理。试验结果:试验1、2、3组母牛一次输精的受胎率分别为45%、65%、70%,对照组为35%。试验3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HCG的最佳剂量为1500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花乳牛 HCG 受胎率 繁殖
下载PDF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3 位作者 杜志权 宋维文 梁锦荣 田华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4年第6期25-26,共2页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生殖激素 繁殖力
下载PDF
microRNA-133诱导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
17
作者 杜文敬 宋维文 +3 位作者 陈胜男 朴善花 王春生 安铁洙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0-12,264,共4页
为了探明microRNA-133(miR-133)在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脂质体法以化学合成的miR-133转染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续培养。当细胞呈现成肌细胞的形态特征时,采用qRT-PCR法、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 为了探明microRNA-133(miR-133)在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试验采用脂质体法以化学合成的miR-133转染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续培养。当细胞呈现成肌细胞的形态特征时,采用qRT-PCR法、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成肌细胞特异性基因Desmin与Myf5mRNA的相对表达量、成肌细胞标记蛋白Desmin与MyoD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成肌细胞标记蛋白的细胞比率。结果表明:转染并续培养后第28天,续培养的细胞有序生长并呈现融合趋势;qRT-PCR检测可见,转染细胞中成肌细胞特异性基因Desmin及Myf5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提高;与未转染细胞相比,转染细胞特异性表达成肌细胞标记蛋白MyoD和Desmin;此外,转染细胞中表达MyoD和Desmin的细胞比率分别为99.3%和99.0%。说明miR-133在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3 绵羊 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成肌细胞
下载PDF
应用生殖激素治疗奶牛持黄不孕和提高情期受胎率的试验
18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5 位作者 高金海 安帮 宋维文 张历新 巩俊安 路秉钧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9-31,共3页
给53头因持久黄休、黄体囊肿引起长期(8个月以上)不发情的奶牛一次肌注0.2mg新型畜用前列腺素一氯前列烯醇,2-6d后发情率达96.23%。将供试牛分为两组(n_1=23头,n_2=30头),直检触诊,当卵泡发育到第二期时,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前,1组肌注... 给53头因持久黄休、黄体囊肿引起长期(8个月以上)不发情的奶牛一次肌注0.2mg新型畜用前列腺素一氯前列烯醇,2-6d后发情率达96.23%。将供试牛分为两组(n_1=23头,n_2=30头),直检触诊,当卵泡发育到第二期时,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前,1组肌注促排卵素2号200μ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IU,2组肌注促排卵素8号200μ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IU。授精后24b再直检,对仍未排卵者进行第二次授精。经上述处理后,情期受胎率分别达78.26%和8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性激素 不育 情期 受胎率
下载PDF
西宁市奶牛场三分场荷斯坦奶牛繁殖性能调查
19
作者 才多杰 祁延鸿 宋维文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3-45,共3页
根据中国奶牛协会繁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对西宁市奶牛场三分场334头荷斯坦奶牛1993—1994年度繁殖性能及饲养管理的调查结果:该场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2.8%,一次配种受胎率为67.96%,总受胎率为92.51%,胎间距407±55.7d,配种指数1.5... 根据中国奶牛协会繁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对西宁市奶牛场三分场334头荷斯坦奶牛1993—1994年度繁殖性能及饲养管理的调查结果:该场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2.8%,一次配种受胎率为67.96%,总受胎率为92.51%,胎间距407±55.7d,配种指数1.59±0.55次,怀孕期279+11.09d,繁殖率8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 荷斯坦乳牛 繁殖性能
下载PDF
促排卵素2号、氯前列烯醇处理对产后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
20
作者 王应安 张寿 +3 位作者 杜志权 张历新 高金海 宋维文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促排卵素2号(LRH—A)、氯前列烯醇(ICI 80996)处理173头产后14—20d 的奶牛,探讨两种生殖激素对奶牛产犊间隔和其它繁殖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处理组奶牛的产犊间隔分别为360.3±27.67d 和353.30±36.05d,明显少于对... 采用促排卵素2号(LRH—A)、氯前列烯醇(ICI 80996)处理173头产后14—20d 的奶牛,探讨两种生殖激素对奶牛产犊间隔和其它繁殖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处理组奶牛的产犊间隔分别为360.3±27.67d 和353.30±36.0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4.73±63.32d(P<0.01)。两组分娩至第一次配种间隔分别为59.66±22.58d 和54.19±14.25d;分娩至受胎间隔分别为79.98±27.67d 和73.73±36.85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7.11±37.47d 和114.36±53.7d(P<0.01)。空怀时间在85d 以内的比率Ⅰ、Ⅱ组奶牛分别占60.00%和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0%(P<0.05,P<0.01)。产后150d 时的受胎率两组分别为95%和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犊间隔 乳牛 氯前列稀醇 促排卵素2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