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西德 侯琳 +4 位作者 罗伟祥 穆兴民 许学选 王文龙 张国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7,27,共4页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 林分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与小叶杨纯林相比,混交林能够 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能有效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为40.442t/hm2,小叶杨纯林的生物量为20.710t/hm2,混交林是纯林的1.95倍;小叶杨、沙 棘混交林的生产力比纯林小叶杨生产力提高了40.9%。小叶杨、沙棘混交林是适于黄土丘陵 区发展的混交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沙棘 混交林 生产力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物量
下载PDF
臭柏的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宋西德 张永 +1 位作者 周锋利 马建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6,共4页
对臭柏的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细胞学特性和臭柏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
关键词 臭柏 生物生态学特性 生理学特性 生长发育规律
下载PDF
城市不同绿地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西德 王得祥 +1 位作者 刘粉莲 张永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8,共5页
 作者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选择了单株林木、片林、灌木林、草坪四种典型绿地,以裸地为对照,对不同绿地在中心点、不同距离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进行了观测与研究,对城市不同绿地的生态效应作出了比...  作者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选择了单株林木、片林、灌木林、草坪四种典型绿地,以裸地为对照,对不同绿地在中心点、不同距离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进行了观测与研究,对城市不同绿地的生态效应作出了比较,以此指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效应 单株 草坪 灌木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木 校区 水平方向 中心点
下载PDF
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网络体系概念及其配置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宋西德 刘粉莲 +2 位作者 罗伟祥 侯琳 张永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88,共4页
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恶劣,是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防护林网络体系概念,浅述了防护林网络体系配置的原理,较详细地论述了... 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恶劣,是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防护林网络体系概念,浅述了防护林网络体系配置的原理,较详细地论述了防护林网络体系配置模式,同时也提出了适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 丘陵沟壑区 防护林网络体系 配置模式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西德 刘粉莲 张永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 立体经营 类型 模式
下载PDF
近5年沙棘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宋西德 周松坤 +2 位作者 张宗勤 张永 周锋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从沙棘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褐化预防、试管苗移栽等方面评述了沙棘近5年的研究进展,并就有关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沙棘 组织培养 研究现状 前景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宋西德 叶存望 +4 位作者 张海 张永 王延平 王迪海 杨荣惠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 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对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提出了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包括适宜优良树草种选择及造林技术... 目的 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对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提出了陕北地区退耕坡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包括适宜优良树草种选择及造林技术、林种树种的水平和垂直配置技术、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造林技术和混交林营建技术等,并对预期达到的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结论 该方案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坡地 植被恢复 效益评价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景观界面土壤养分、水分和微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西德 叶彦辉 +2 位作者 张永 曾德慧 韩艳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60,共6页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景观界面(包括林地、草地和林-草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的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pH)含量、水分含量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其养分、水分和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草景观界面...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景观界面(包括林地、草地和林-草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的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pH)含量、水分含量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其养分、水分和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草景观界面3种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在0~40 cm土层的平均含量为林地>草地>林-草界面;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林-草界面>草地;速效磷平均含量为草地>林地>林-草界面;全钾平均含量和pH为林-草界面>草地>林地;各种养分含量在各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表层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基本上高于20~40 cm土层;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随着水平距离梯度的变化表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草地和林地内水分变化不显著,而在林-草界面内不同距离梯度上的含水量变化极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平均含水量在草地区逐渐升高,在刺槐林地中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在林-草界面区域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林草景观界面下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总体数量上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98%以上,微生物总数量为林-草界面>草地>刺槐林地;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动态明显,林-草界面和草地0~20 cm土层数量较20~40 cm土层显著增多,而林地0~2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少于20~40 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界面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微生物
下载PDF
农业标准系统与标准化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西德 李鑫 +1 位作者 杨继涛 刘光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4-18,共5页
从农业系统过程及其特点出发,依据标准基本理论,研究农业标准的类型、体系建立及运作方式,提出6大农业标准体系及其5大亚系统,阐述了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元素组成、相互关系及标准综合体的表达,认为农业标准化系统由5大亚系统和11个子系统... 从农业系统过程及其特点出发,依据标准基本理论,研究农业标准的类型、体系建立及运作方式,提出6大农业标准体系及其5大亚系统,阐述了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元素组成、相互关系及标准综合体的表达,认为农业标准化系统由5大亚系统和11个子系统构成,并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化 标准综合体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西德 刘粉莲 +2 位作者 罗伟祥 侯琳 张永 《陕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8-42,共5页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2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以及乔灌混交等。各种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各种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2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以及乔灌混交等。各种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各种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造方法等,可供有关方面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 沟壑区 混交林类型 造林模式 生长发育 抗逆性 生态功能
下载PDF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西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分析了森林植被不同层次对降水影响所引起的径流量、径流能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及其减小的效应。研究得出 :植被保持水土主要是由其不层次同时连续消耗径流量所致 ;不同的效应叠加使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小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森林植被 水土保持功能 冠层 地被物层 根系层
下载PDF
杨凌示范区农(林)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西德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2-26,共5页
通过对我国农(林)业科技推广的历史回顾和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分析,提出了创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林业科技推广模式,对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林业 科技 推广 模式
下载PDF
研究生班级与党支部协同共建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西德 《管理观察》 2015年第34期113-115,共3页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迈入快车道,研究生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个体培养转变成规模培养。研究生数量的急速膨胀,强烈冲击着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班级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班级建设...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迈入快车道,研究生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个体培养转变成规模培养。研究生数量的急速膨胀,强烈冲击着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班级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班级建设和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研究生班级和支部协同共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基层党支部建设 班级和支部协同共建
下载PDF
百合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5
14
作者 翟彦 张宗勤 +3 位作者 贾敏 王岩 宋西德 周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4-841,共8页
以切花百合(Lilium)品种‘黄天霸’(‘Manissa’)花器官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花器官、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均具有显著影响。花丝为最佳外植体,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效应为NAA>6-BA>2,4... 以切花百合(Lilium)品种‘黄天霸’(‘Manissa’)花器官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花器官、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均具有显著影响。花丝为最佳外植体,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效应为NAA>6-BA>2,4-D,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NAA+0.2 mg.L-16-BA;激素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效应为2,4-D>KT>6-BA,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 mg.L-12,4-D+0.2 mg.L-1KT+1.0 mg.L-16-BA;MS培养基添加IBA可促进体细胞胚萌发成苗,体细胞胚芽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16-BA+1.0 mg.L-1I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外植体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状体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林草景观界面雨后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尤文忠 曾德慧 +3 位作者 刘明国 宋西德 叶彦辉 张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91-1596,共6页
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上雨后土壤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草地两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林地;林草界面两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为弱变异程度,并具有明显的生态梯度.... 对黄土丘陵区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上雨后土壤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草地两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林地;林草界面两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为弱变异程度,并具有明显的生态梯度.移动窗口法分析表明,林草界面对土壤表层和亚表层的水分影响范围为边界两侧4 m、3 m,影响域分别为8 m、6 m.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草地两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均表现为纯块金效应,林地两层均可拟合成线性模型,而林草界面两层均可拟合成球状模型;林草界面土壤表层、亚表层水分空间依赖性和空间自相关较强,其空间结构异质性明显高于林地和草地.克立格制图描述的林草界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从边界处向两侧的一定距离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呈条带状分布,而在较远的距离,水分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几个明显的斑块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地界面 土壤水分 地统计学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恩田 赵忠 +4 位作者 宋西德 张永 张晶晶 严尚凯 李玉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5,共9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进行健康评价,为该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和白水...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进行健康评价,为该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和白水县方山林场的刺槐林选设样地进行调查,共设置样地79块。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从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稳定性3个方面遴选林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刺槐林进行健康评价,并利用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调查的刺槐林中,健康林占46.84%,亚健康林占13.92%,不健康林占39.24%,整体上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验证,该评价结果是正确合理的。【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科学实用,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林 森林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健康评价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林草景观界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叶彦辉 宋西德 +4 位作者 张永 刘莉丽 曾德慧 尤文忠 赵阿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泾河流域林草景观界面的土壤养分测定,分析比较界面中养分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该流域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除钾素含量(22.977~25.183 g.k-g1)富足外,其他养分含量都很低;林地内养分含量高于草地(有机质含量高16... 通过对泾河流域林草景观界面的土壤养分测定,分析比较界面中养分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该流域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除钾素含量(22.977~25.183 g.k-g1)富足外,其他养分含量都很低;林地内养分含量高于草地(有机质含量高16.310%;水解氮含量高19.570%),在界面上养分变化较大,林内和草地内养分变化较小;界面上养分时空差异不明显,而层次之间差异显著。无论是林地还是草地,土壤各养分的变化是确定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确定性的变化规律往往控制一定范围内土壤养分的变化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地界面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植物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晶晶 赵忠 +2 位作者 宋西德 张永 刘恩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90-2496,共7页
以陕西省永寿县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研究了人工刺槐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渭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下植被的演变依次经历了艾蒿(水蒿)、葎草、葎草+糙苏3种主要类型;主... 以陕西省永寿县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法,研究了人工刺槐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渭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下植被的演变依次经历了艾蒿(水蒿)、葎草、葎草+糙苏3种主要类型;主要建群种表现为一年生向多年生、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趋势。(2)Patrick、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随刺槐林龄级的增加均呈现二次函数变化,说明该地区刺槐林林下植被通过自然恢复可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该过程比较缓慢。(3)阴坡的各个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阳坡,说明阳坡生态修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土壤水分条件)更差,植被自然恢复的速率更缓慢。研究表明,渭北黄土高原阳坡的生态修复应以选用耐旱植物或者以保护和恢复草本群落为主,仅在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乔木或灌木生长的小地形内进行适当比例的乔、灌、草复合配置,以丰富群落层次结构,优化群落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黄土高原 人工刺槐林 植物多样性动态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晶晶 赵忠 +1 位作者 宋西德 张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健康评价方法,为渭北地区人工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以永寿县槐平林场为例,利用21个刺槐林小班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该林场人工刺槐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参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根据投影值的大小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并对小班的健康状况进行排序。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永寿槐平林场的评价表明,研究区健康的刺槐小班约占样本总数的38.10%,亚健康、不健康的刺槐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9.05%和42.85%,表明该区域人工刺槐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差,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结论】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所调查森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投影法 渭北黄土高原 人工刺槐林 健康评价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永 宋西德 +2 位作者 叶彦辉 曾德慧 尤文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得出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为林内4 m到林外12 m之间,宽度16 m,为渐变型界面,由此可将刺槐林—草地景观划分为3个... 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得出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为林内4 m到林外12 m之间,宽度16 m,为渐变型界面,由此可将刺槐林—草地景观划分为3个区域:草地区、界面区和刺槐林区。经典统计分析表明,历经3个区域,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随着水平距离梯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界面区域土壤含水量变化最为显著。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可将草地和林地区域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化划分为4层,界面区域划分为3层。3个区域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基本一致的“高-低-高”规律,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4~5月中旬为土壤水分贮存期,6~7月中旬为土壤水分消耗期,8~10月中旬土壤水分恢复期。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这种变化主要受植被类型、根系分布、降水资源再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地 景观界面 界面影响域 移动窗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