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涵云 王元林 +5 位作者 徐述雄 储铸钢 王晓东 姜浩 王强 宋赏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期111-114,120,共5页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肾功能、肌酐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切缘阳性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GFR水平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肌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对照组高,症状领域、单项项目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切缘阳性及转移情况(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治疗中可行性高,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开发性手术 小肾癌
下载PDF
经皮肾镜术通道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宋赏 裴军 +3 位作者 罗光恒 石华 李凯 徐述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处理复杂型和大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金标准。PCNL的主要步骤包括穿刺点定位、肾造瘘通道建立及碎石取石。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是实现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关键步骤,安全、确切的通...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处理复杂型和大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金标准。PCNL的主要步骤包括穿刺点定位、肾造瘘通道建立及碎石取石。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是实现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关键步骤,安全、确切的通道,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梗阻因素引起的肾积水、感染,有助于梗阻肾的功能恢复。本文就经PCNL的通道建立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穿刺 通道 一步到位扩张法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文饶 吴义坤 +5 位作者 杨超 陈伟 龚茂迪 宋赏 裴军 徐述雄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77-682,共6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是UTU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超过50%患者术后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对UTUC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是UTU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超过50%患者术后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对UTUC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UTUC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辅助治疗 放疗 化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在猪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元高 裴军 +6 位作者 宋赏 冯梅 李凯 徐述雄 罗光恒 王元林 石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建立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在猪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头贵州小型猪,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暴露一侧肾脏,在不阻断肾动脉的情况下于中极剪下约2 cm×2 cm×2 cm肾脏组织,单极电钩电凝止血,不缝合肾脏创... 目的建立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在猪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头贵州小型猪,行与腰骶肌平行切口,暴露一侧肾脏,在不阻断肾动脉的情况下于中极剪下约2 cm×2 cm×2 cm肾脏组织,单极电钩电凝止血,不缝合肾脏创面。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及肾脏出血量。术后3只猪饲养1个月,观察尿液颜色、毛色、行动反应能力等变化。3只猪于术后第7天处死,取术肾观察手术创面病理改变。结果6头猪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单极电凝功率越大,止血效果越好,调试到100 W时电钩呈喷凝状态,所有创面出血完全停止。术中平均手术时间60 min(30~90 min)、平均出血量约42 ml(30~60 ml)。术后3头猪观察1个月,均存活。尿槽均未见肉眼血尿,毛色有光泽,反应敏捷,无明显失血性表现。术后第7天,3头猪取术肾,肾周无血肿,术肾创面无血凝块;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创面从外至内分为凝固层、坏死层和水肿层。结论以小型猪为实验对象,在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单极电凝免缝合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零缺血 免缝合 电凝
原文传递
猪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中不同功率单极电凝对术肾病理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徐元高 宋赏 +6 位作者 裴军 李凯 徐述雄 罗光恒 王元林 孙发 石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SFPN)中不同功率单极电凝对猪肾的病理损伤程度。方法2018年4—7月,选取贵州小型猪9头,平均年龄3岁,平均体重48 kg。9头猪均行开放式SFPN,根据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功率不同分为60W、80W、100W 3组,每组各3头。... 目的探讨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SFPN)中不同功率单极电凝对猪肾的病理损伤程度。方法2018年4—7月,选取贵州小型猪9头,平均年龄3岁,平均体重48 kg。9头猪均行开放式SFPN,根据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功率不同分为60W、80W、100W 3组,每组各3头。手术取左侧与腰骶肌平行切口,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于左肾中极切除约2 cm×2 cm×2 cm肾组织,分别采用60W、80W、100W单极电凝止血,然后松开动脉夹观察创面出血情况,如有出血继续夹闭动脉夹后电凝止血,直至松开动脉夹后肾脏创面无出血,肾动脉夹闭总体阻断时间均控制在20 min。术中应用多路测温仪探针于距离单极电凝钩2 mm、5 mm、10 mm处和远离操作区域的肾上极垂直肾脏切面插入正常肾组织,测量温度。记录手术时间、肾脏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和上述测温部位的温度。术后第7天取术肾行病理检查,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9头猪手术均顺利完成,60W、80W、100W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1.2±5.5)min、(35.1±3.7)min、(31.3±2.2)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出血量分别为(35.3±4.1)ml、(21.4±4.7)ml、(15.3±4.1)ml,100W组和80W组出血量少于60W组(P<0.05),100W组出血量少于80W组(P<0.05);止血时间分别为(15.2±1.9)min、(10.1±1.4)min、(6.4±0.8)min,100W组和80W组止血时间少于60W组(P<0.05),100W组止血时间少于80W组(P<0.05)。3组距离电凝钩2 mm、5 mm、10 mm处的温度均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离电凝钩10 mm处60W、80W、100W组的温度分别为(33.1±1.1)℃、(34.0±1.0)℃、(34.3±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与各自肾上极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离电凝钩5mm和2mm处,100W组[(41.7±1.3)℃、(61.4±6.4)℃]和80W组[(38.6±2.4)℃、(50.3±6.0)℃]的温度高于60W组[(36.9±4.1)℃、(42.0±4.7)℃],且100W组温度高于80W组(P<0.05)。病理检查60W、80W、100W组创面病理损伤总深度分别为(7323±50)μm、(8119±100)μm、(8896±40)μm,100W组和80W组深于60W组(P<0.05),100W组深于80W组(P<0.05)。结论在SFPN中,使用60W、80W、100W功率单极电凝对创面止血的效果均较满意。随着电凝功率的增加,止血速度更快,但是周围正常猪肾组织的温度更高,病理损伤总深度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免缝合 电凝 功率
原文传递
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中的应用
6
作者 宋赏 石华 +7 位作者 裴军 文饶 余丹丹 杨超 徐元高 李凯 孙发 徐述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RPUUO)模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将成年健康雄性贵州小型猪9只(贵州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所提供)切除左肾,随机抽签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 目的探讨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RPUUO)模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将成年健康雄性贵州小型猪9只(贵州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所提供)切除左肾,随机抽签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CPUUO组)和RPUUO组,每组3只。RPUUO组和CPUUO组用套管法造成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术后第14天,RPUUO组解除梗阻,CPUUO组不解除梗阻。术前和术后第3、7、14、28天,抽血查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超声扫描观察肾脏集合系统分离程度(DRCSS)。术后第28天处死全部猪,取右肾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RPUUO组SCr和BUN在术后第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第14天达最高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高[SCr:(133.11±14.73)μmol/L比(114.43±4.40)μmol/L、(169.13±13.68)μmol/L比(115.53±5.90)μmol/L,t=19.374、24.267,P<0.05),BUN:(5.81±0.85)mmol/L比(5.81±0.85)mmol/L、(7.96±0.41)mmol/L比(7.96±0.41)mmol/L,t=18.083、30.760,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SCr:(111.33±12.02)μmol/L比(268.03±14.84)μmol/L,t=16.683,P<0.05),BUN(5.10±0.15)mmol/L比(15.21±0.54)mmol/L,t=22.408,P<0.05)。RPUUO组DRCSS在术后第7天增加,第14天达最大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增大[(2.23±0.18)mmol/L比(0.61±0.09)mmol/L、(3.90±0.19)mmol/L比(0.60±0.08)mmol/L,t=20.308、28.675,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0.94±0.39)mmol/L比(5.93±0.23)mmol/L,t=16.474,P<0.05]。S组肾脏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CPUUO组肾脏组织结构重度异常,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肾小管大面积萎缩消失,残存肾小管明显扩张,肾间质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RPUUO组肾小球变化不明显,肾小管轻度扩张,肾间质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套管法在小型猪上建立RPUUO模型,这种动物模型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 动物模型 可逆性 肾积水
原文传递
常压高浓度吸氧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裴军 宋赏 +9 位作者 余丹丹 杨超 徐元高 李凯 罗光恒 王元林 孙发 石华 冯梅 徐述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吸氧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8只,均予切除左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1周后数字随机分配到3个组中,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吸氧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8只,均予切除左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1周后数字随机分配到3个组中,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E组)。S组仅钝性分离右肾肾蒂,但不予缺血处理;C组和E组均以动脉夹夹闭肾蒂致右肾缺血40 min。24 h后3组均置于密闭氧舱中,S组和C组吸入常规浓度氧气(21%),E组吸入高浓度氧气(50%~55%),每天1次,每次2 h,持续7 d。缺血前及缺血后第2、4、6、8天,取大鼠尾静脉血测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术后第8天测量大鼠体重,并取右侧肾脏行病理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肾小管损伤评分评估肾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吸光度(A)值评估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水平。BUN和Cr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缺血前3组大鼠BUN及Cr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体重、肾小管损伤评分、吸光度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缺血前3组大鼠BUN及Cr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其中BUN分别为(8.99±0.35)、(8.87±0.28)、(9.07±0.78)mmol/L(F=0.259,P>0.05);Cr分别为(63.02±1.67)、(64.28±2.01)、(65.56±3.07)μmol/L(F=0.195,P>0.05)。术后第2、4、6、8天,S组大鼠BUN[(9.65±0.60)、(9.02±0.67)、(8.18±0.43)、(8.12±0.66)mmol/L]及Cr[(64.25±2.63)、(62.50±2.84)、(60.60±1.83)、(56.40±3.21)μmol/L]无明显变化;C组大鼠BUN[(24.47±2.06)、(52.91±1.38)、(32.69±1.76)、(13.99±1.38)mmol/L]及Cr[(215.16±3.63)、(265.16±5.25)、(208.69±6.18)、(157.02±6.83)μmol/L]与E组大鼠BUN[(15.65±1.19)、(35.64±2.13)、(16.36±0.55)、(10.72±1.37)mmol/L]及Cr[(164.98±2.88)、(214.40±3.55)、(123.45±3.85)、(100.80±3.92)μmol/L]逐渐升高,于第4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其中,C组与E组大鼠BUN及Cr在上述时间点均显著高于S组,而E组大鼠BUN及Cr在上述时间点均显著低于C组(F=315.569、2298.200,P<0.05)。术后第8日,S组大鼠体重为(224.33±5.43)g,C组[(209.50±4.09)g]与E组[(221.00±2.53)g]大鼠体重均较其轻,但E组大鼠体重比C组重(F=22.447,P<0.05)。镜下观察,S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为(7.50±2.25)分,C组[(74.33±5.16)分]和E组[(40.83±5.04)分]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均较其高,但E组大鼠比C组大鼠低(F=385.282,P<0.05)。S组肾脏皮质中HO-1吸光度值为12.17±3.24,C组(20.21±2.45)和E组(31.37±2.87)均较其高,而E组明显高于C组(F=40.951,P<0.05)。结论常压高浓度吸氧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肾脏组织中HO-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浓度吸氧 血红素氧化酶-1
原文传递
常压高浓度吸氧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8
作者 裴军 宋赏 +2 位作者 冯梅 徐元高 徐述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吸氧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 均切除左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 1周后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到3个组, 每组6只, 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E组)。...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吸氧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 均切除左侧肾脏建立孤肾模型, 1周后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到3个组, 每组6只, 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E组)。S组仅钝性分离右侧肾蒂, 但不予缺血处理;C组和E组均以动脉夹夹闭肾蒂致右肾缺血40 min。24 h后3组均置于密闭氧舱中, S组和C组吸入常规浓度氧气(21%), E组吸入高浓度氧气(50%~55%), 每天1次, 每次2 h, 持续7 d。术后第8天取大鼠右侧肾脏, 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Nrf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组和E组大鼠肾脏皮质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高于S组(12.18±1.82、3.96±0.99比0.74±0.20, F=145.003, P<0.05)。C组和E组大鼠肾脏组织MDA含量高于S组[(15.20±0.84)、(8.33±0.33) μmol/L比(5.53±0.38) μmol/L, F=465.303, P<0.05]。C组和E组大鼠肾脏组织SOD含量低于S组[(5.72±0.39)、(10.71±0.65) nmol/L比(14.20±0.52) nmol/L, F=381.495, P<0.05]。C组与E组中Nrf2 mRNA表达水平高于S组(3.01±0.28、6.23±0.60比1.00, F=469.948, P<0.05)。C组与E组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组(0.79±0.03、1.03±0.02比0.56±0.02, F=1 095.493, P<0.05)。C组与E组肾脏皮质中肾小管上皮细胞Nrf2吸光度(A)值高于S组(14.58±1.73、23.95±2.38比7.45±1.05, F=292.009, P<0.05)。结论常压高浓度吸氧能够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