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退行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与趋势
1
作者 宋跃明 丰干钧 《西部医学》 2024年第8期1093-1096,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增加,腰椎外科治疗技术也逐渐向微创化发展。传统开放手术虽然疗效稳定,但可能导致脊柱后方结构的破坏和瘢痕化。目前微创腰椎手术的焦点包括单纯减压、镜下融合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持续增加,腰椎外科治疗技术也逐渐向微创化发展。传统开放手术虽然疗效稳定,但可能导致脊柱后方结构的破坏和瘢痕化。目前微创腰椎手术的焦点包括单纯减压、镜下融合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三个方面。对于单纯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可以通过显微镜、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ED)、单侧双通道内镜(UBE)及全内镜(FE)等方式实施。其中FE创伤最小,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ETD)和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EID)各有优势,UBE技术则因其灵活性和清晰视野成为近年来的优势技术。对于镜下融合,其主要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恢复正常腰椎序列。其中FE-TLIF和UBE-TLIF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融合率高。相比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和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OLIF具有创伤小、植骨面大、矫正脊柱畸形等优点,能有效减少腹腔血管损伤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体来看,腰椎微创技术发展迅速,结合机器人和导航技术将提高手术精准性和微创程度,有望推动腰椎退行性疾病向精准化、个体化治疗发展,并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外科治疗 腰椎微创手术
下载PDF
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0
2
作者 宋跃明 饶书城 +3 位作者 代禧祚 胡云洲 石道原 李志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随访了1982~1989年间因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而施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患者12例,平均随访7.4年。结果发现12例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而随访时有11例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占91... 随访了1982~1989年间因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而施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患者12例,平均随访7.4年。结果发现12例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而随访时有11例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占91.7%。随访结果分析表明:枕骨大孔扩大术仍是一种治疗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但应强调在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后必须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颅底 先天性畸形 枕骨大孔 扩大术
下载PDF
经枕颈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治疗寰枢椎陈旧性脱位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跃明 黄思庆 +1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 为解决难复性寰枢椎陈旧性脱位的外科治疗,探索手术入路措施。方法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并一期行枕颈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陈旧性脱位5例。结果5 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力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无感... 目的 为解决难复性寰枢椎陈旧性脱位的外科治疗,探索手术入路措施。方法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并一期行枕颈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陈旧性脱位5例。结果5 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肌力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无感染及死亡。结论 对难复性寰枢椎陈旧性脱位,尤其是压迫因素来自前方者,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切除齿状突和颈2 椎体后上份,能同时达到脊髓前、后方彻底减压及一期枕颈融合。此手术入路齿状突显露清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脱位 陈旧性脱位 脊柱重建 关节脱位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在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宋跃明 刘晓光 +2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邓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制成不同规格的多孔长四方椎台体 ,在颈椎椎板双开门后将其植于劈开之棘突间 ,并用 7号丝线或钢丝固定。结果 :临床应用于颈椎管狭窄...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制成不同规格的多孔长四方椎台体 ,在颈椎椎板双开门后将其植于劈开之棘突间 ,并用 7号丝线或钢丝固定。结果 :临床应用于颈椎管狭窄症共 14例 ,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无感染及HA脱落。术后 10~ 18个月随访 ,X线片及CT显示HA与棘突紧密愈合 ,无移位 ,颈椎管扩大良好。结论 :应用HA代替髂骨行颈椎双开门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可有效扩大颈椎管 ,以达到脊髓充分减压 ,无再关门之虑 ,减少了术后硬脊膜粘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颈椎 椎管扩大术 应用
下载PDF
心功能状态与心肌超微结构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宋跃明 何作云 +1 位作者 孟素荣 林春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正常心肌及风心病心衰患者心肌标本超微结构特点并探讨心功能状态与心肌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20例正常心肌作为对照,40例风心病心衰患者按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心肌标本超微结构并探讨...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正常心肌及风心病心衰患者心肌标本超微结构特点并探讨心功能状态与心肌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20例正常心肌作为对照,40例风心病心衰患者按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三组,分别观察其心肌标本超微结构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溶解,线粒体肿胀变性,肌质网扩张及细胞内水肿加重,LVEF及左室平均周边缩短率(mVcf)则降低。肌原纤维容积密度与1.VEF、左室平均周边缩短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是0.856,0.864,P均<0.001)。结论:心功能状态与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关系密切。提示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与患者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微结构 心功能 患者 风心病 左室 LVEF 正常 心衰 相关性 观察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宋跃明 杨志明 +1 位作者 雷骥 刘立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1-265,共5页
为探索甲基强的松龙(MP)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选用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B)、实验组(C、D)。实验组于伤前30分钟一次静脉缓慢推注MP30mg/kg;伤后15分钟开始,每1小时静脉滴注MP... 为探索甲基强的松龙(MP)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选用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B)、实验组(C、D)。实验组于伤前30分钟一次静脉缓慢推注MP30mg/kg;伤后15分钟开始,每1小时静脉滴注MP5.4mg/kg,持续5小时。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CEP)监护、组织形态学、脊髓组织生化测定、运动功能评定等方法评价。结果表明,C组、D组较A组、B组SCEPP1波波幅恢复快速、稳定;伤后8小时及14天运动功能评定其障碍率低于A组、B组(P<0.05);脊髓前角灰质神经元体积密度及100μm白质范围内有髓神经纤维数高于A组、B组(P<0.05);丙二醛含量低于A组、B组,过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A组、B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灰质出血范围及脊髓微血管痉挛程度明显轻于A组、B组。认为,在脊柱畸形矫正术前应用大剂量MP,具有预防牵张性脊髓损伤的作用;伤后及时给予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牵张性损伤
下载PDF
USS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6
7
作者 宋跃明 刘立岷 +2 位作者 岑石强 龚全 李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USS(universal spine system)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滑脱患者行椎管减压,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碎块或取髂骨通... 目的:探讨应用USS(universal spine system)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滑脱患者行椎管减压,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碎块或取髂骨通过椎间盘后方进行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38个月,所有患者的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腰椎滑脱复位率95%.术后4~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45例达到椎体间骨性愈合.其中1例单侧固定螺钉松动,经腰部支具制动3个月后达骨性愈合,3例复位有Ⅰ度丢失.结论: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力强;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操作简便.采用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可有效提高植骨融合成功率,增强术后融合节段腰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植骨 USS系统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跃明 杨静 +2 位作者 徐成君 饶书城 石道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宋跃明,杨静,徐成君,饶书城,石道原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44例。本文就其再手术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4年1月~1...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宋跃明,杨静,徐成君,饶书城,石道原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44例。本文就其再手术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再手术
下载PDF
5·12汶川大地震老年人脊柱骨折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宋跃明 龚全 +4 位作者 刘立岷 李涛 曾建成 刘浩 周春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5·12汶川大地震老年脊柱骨折类型构成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将119例伤员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组78例,≥60岁组41例。收集其骨折类型、神经损害程度、复合伤及多个部位脊柱骨折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生地震伤时老年人与中... 目的分析5·12汶川大地震老年脊柱骨折类型构成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将119例伤员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组78例,≥60岁组41例。收集其骨折类型、神经损害程度、复合伤及多个部位脊柱骨折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生地震伤时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结果≥60岁组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最多见(占所有骨折类型的48.8%),其次是爆裂骨折(占46.3%),仅有2例骨折脱位,未发现有安全带骨折,其骨折类型的总体构成情况与<60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例伤员伴发了较严重的神经损害(24.4%),29例伴发其它部位损伤(70.7%),16例出现多个椎体损伤,发生率为39.0%,与<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0岁组中神经功能发生A级损伤2例,B级损伤2例,C级损伤6例,D级损伤8例,神经功能正常(E级)的伤员有23例。发生复合伤的29例伤员中,并发肢体骨折20例,并发肋骨骨折11例,并发挤压综合征、肺挫裂伤、肠梗阻的伤员各有1例,并发两种以上复合伤5例。发生多个椎体损伤的部位以T12、L1、L2最多见,16例伤员中发生两个以上椎体压缩骨折10例,两个以上椎体爆裂骨折2例,1个椎体爆裂骨折及另1个椎体压缩骨折4例。结论汶川大地震老年人脊柱骨折类型以压缩骨折和爆裂骨折为主,其类型构成与中青年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中青年脊柱骨折伤员相比,老年人发生严重神经损伤的比例低,发生复合伤和多个椎体损伤的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老年人 脊柱骨折 骨折类型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枕寰区腹侧病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跃明 黄思庆 +3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刘立岷 邹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枕寰区腹侧病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31例枕寰区病变患者 (枕寰区畸形 2 3例 ,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寰枢脱位 8例 )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先行枕骨大孔扩大及寰椎后弓切除减压 ,然后经枕颈区硬脊膜侧方显露齿突及C...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枕寰区腹侧病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31例枕寰区病变患者 (枕寰区畸形 2 3例 ,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寰枢脱位 8例 )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先行枕骨大孔扩大及寰椎后弓切除减压 ,然后经枕颈区硬脊膜侧方显露齿突及C2椎体的后方 ,达到脊髓前、后方同时减压并一期植骨枕颈融合。结果 :全组病例无术中死亡及术后感染。 1例术后 10d作石膏外固定时突然呼吸停止死亡。余 30例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患者躯体感觉恢复接近正常 ,四肢肌张力明显降低 ,肌力均有 1级以上改善。结论 :该术式手术视野开阔 ,脊髓前、后方减压及枕颈融合可一期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寰区 腹侧病变 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宋跃明 杨志明 雷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于伤前12、8、4h各肌注65421mg/kg;伤后15min开始每1h静脉滴注654203m...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于伤前12、8、4h各肌注65421mg/kg;伤后15min开始每1h静脉滴注654203mg/kg,持续5h,此后每间隔4h肌注65421mg/kg到2d。对照组用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替代6542。采用脊髓功能监护、形态学、脊髓组织生化测定、运动功能评定等方法评定6542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实验组动物伤后8h运动功能障碍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过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灰质出血范围轻于对照组。结论:伤前应用6542能保护脊髓微血管,抑制脊髓继发病理损害,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牵张性损伤 山莨菪碱 治疗
下载PDF
枕颈腹侧病变行枕颈前、后方减压一期内固定手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跃明 黄思庆 +2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刘立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索和完善枕颈腹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2年6月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枕颈前、后方减压的同时应用AO重建钢板行枕颈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枕寰区畸形伴寰枢脱位14例及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脱位6例.结果... 目的:探索和完善枕颈腹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2年6月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枕颈前、后方减压的同时应用AO重建钢板行枕颈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枕寰区畸形伴寰枢脱位14例及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伴寰枢脱位6例.结果:无手术后死亡和感染发生.19例术后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加重,术后2周开始恢复.平均随访6个月,内固定无松动,均获枕颈植骨融合.结论:枕颈腹侧病变经前、后方减压的同时应用重建钢板作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枕颈部可获即刻稳定,有利于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并可促进枕颈部植骨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脱位 枕寰区畸形 钢板 内固定 枕颈融合
下载PDF
前后方一期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跃明 刘立岷 +2 位作者 李涛 龚全 刘浩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截骨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跃明 饶书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脊柱 外科学
下载PDF
短节段脊柱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跃明 沈怀信 +2 位作者 饶书城 杨志明 李志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257-260,288,共5页
自行设计的一种可调式脊柱前路固定器,以粗大螺纹钉置入椎体和坚强螺棒作支柱,结构简单稳固,易于操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新固定器抗压平均屈服强度为1.67KN,轴向抗扭平均屈服强度为8.7Nm。并与其他4种短节段脊柱固定... 自行设计的一种可调式脊柱前路固定器,以粗大螺纹钉置入椎体和坚强螺棒作支柱,结构简单稳固,易于操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新固定器抗压平均屈服强度为1.67KN,轴向抗扭平均屈服强度为8.7Nm。并与其他4种短节段脊柱固定器在新鲜冷冻人体腰椎制成的前中柱损伤模型上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表明:(1)对于脊柱前中柱损伤,前路固定器更有利于重建其稳定性。(2)综合比较,新固定器在各个方向稳定性均较好,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可供选用的脊柱前路固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速、室颤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跃明 何作云 +1 位作者 孟素荣 李隆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目的:观察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 目的:观察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反复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植入型ICD患者监测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及心功能。结果:经8个月疗效观察,ICD感知、起搏、转复除颤功能正常。院内外共转律、除颤5次,其中1 次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次为心室颤动,2 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另1次为心房颤动心室快速反应伴室内传导阻滞。8个月后患者心脏功能及除颤前后心肌酶谱无明显改变。结论:ICD对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转复的疗效是肯定的,能杜绝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的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下载PDF
如何理解脊柱结核病灶彻底清除? 被引量:19
17
作者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798,共1页
自1956年Hodgson开创的香港术式(anterior radical surgery)应用于治疗脊柱结核以来,“彻底病灶清除”已经被大量的文献所强调,但是对于“彻底病灶清除”的标准,各位医生的认识不尽相同。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病灶 病灶清除
下载PDF
我国脊柱微创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跃明 孔清泉 《西部医学》 2016年第8期1037-1041,共5页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中国脊柱微创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脊柱微创技术在中国目前的普及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与国外脊柱微创技术发展水平的异同,指出我国脊柱微创的重点发展方向,建议应在建立健全脊柱微创技术的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基础上...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中国脊柱微创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脊柱微创技术在中国目前的普及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与国外脊柱微创技术发展水平的异同,指出我国脊柱微创的重点发展方向,建议应在建立健全脊柱微创技术的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基础上,逐步将脊柱微创技术发展为日间手术,以促进脊柱微创的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经皮脊柱内窥镜
下载PDF
浅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发展与趋势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9-200,198,共3页
OPLL是引起颈脊髓病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继发椎管狭窄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进而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1960年,日本学者Tsukimoto根据尸检结果对此进行了描述,1964年,Terayama将其正式命名为OPLL。亚洲国家... OPLL是引起颈脊髓病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继发椎管狭窄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进而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1960年,日本学者Tsukimoto根据尸检结果对此进行了描述,1964年,Terayama将其正式命名为OPLL。亚洲国家人群患病率为1.9%~4.3%,北美人群为0.12%[1]。目前关于颈椎OPLL的手术入路和方式仍存在一定争议。近年来国内同行学术交流中有关于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的争论,往往过于强调各自的经验与特色,忽略了手术应简单、安全、有效的原则。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对OPLL这一脊柱常见疾病的正确认识,易对基层医务人员产生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神经根受压 后纵韧带 尸检结果 椎管狭窄 人群患病率 手术入路 异位骨化
下载PDF
早发性脊柱侧凸对肺组织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特点、为何会对患儿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应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及其适应证是什么等问题,根据目前国际动态及专家们的个人经验进行了讨论,供同道们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心肺功能 早发性 组织发育 治疗效果 矫形技术 手术治疗 国际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