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并发感染时细胞因子以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宋达琳 郭建 康维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4-1065,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细胞凋亡 并发感染 糖尿病患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主要死亡原因 mRNA表达 胰腺组织
下载PDF
Gemstone能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达琳 徐余鸣 +1 位作者 马千里 张庆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Gemstone能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使用Gemstone能谱CCT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76例。根据重构指数(RI)将患者分为三组,正性重构组(RI>1.05)44例,无重构组(RI0.95~1.05)21例,负性... 目的:探讨Gemstone能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状动脉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使用Gemstone能谱CCT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76例。根据重构指数(RI)将患者分为三组,正性重构组(RI>1.05)44例,无重构组(RI0.95~1.05)21例,负性重构组(RI<0.95)11例,另外,又根据斑块负荷(PB)将患者分为四组,PB21%~40%组30例、PB41%~60%组30例、PB61%~80%组14例和PB>80%组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PB、RI、近端及远端参考段外弹力膜直径差异。结果:正性重构组、负性重构组、无重构组患者的病变处外弹力膜直径与近端参考段外弹力膜直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性重构组和无重构组病变处外弹力膜直径明显大于负性重构组,无重构组近端参考段外弹力膜直径均明显大于正性重构组和负性重构组(P均<0.05);PB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B组RI、远端及近端参考段外弹力膜直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处外弹力膜直径、病变管腔直径在不同P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BP>80%组外,其他PB组(PB从20%到80%变化时)病变处外弹力膜直径和管腔直径都随PB增加而降低。结论:Gemstone能谱CCTA能精确测量与重构性质相关的各种参数,反映PB从20%到80%不同分组的冠状动脉重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重构 Gemstone能谱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斑块负荷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伴外弹力膜扩张性血管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达琳 祝庆 +1 位作者 刘国树 康维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冠脉)管腔狭窄伴外弹力膜扩张性血管重构的临床研究。方法:10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男68例,女35例,年龄平均(60±11)岁;常规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测103处靶病变和参考血管处动脉粥样斑...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冠脉)管腔狭窄伴外弹力膜扩张性血管重构的临床研究。方法:10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男68例,女35例,年龄平均(60±11)岁;常规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测103处靶病变和参考血管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参数。将重构指数>1为正重构组(n=67),重构指数≤1为负重构组(n=36);计算靶病变处管腔面积与平均参考段的管腔面积的比值(称为管腔狭窄比值)。比较分析重构分组之间的斑块形态学特点,比较两组在病变处与参考段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管腔狭窄、外弹力膜扩张与斑块负荷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有5例ACS患者靶病变的管腔面积与平均参考血管的管腔面积相同,1例患者未见参考血管段的病变。102例存在参考血管段病变患者的资料统计显示,靶病变处与近端和远端参考段比较,斑块负荷的明显增加[依次为(71.76±9.17)%,(39.76±12.54)%,(32.38±13.97)%];管腔面积缩小[依次为(3.81±1.09)mm^2,(8.91±2.43)mm^2,(9.03±2.16)mm^2];靶病变处与远端参考段比较,病变处外弹力膜(EEM)面积缩小[(14.71±2.89)mm^2 vs(28.37±4.4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管腔狭窄比值与斑块负荷呈负相关性(r=-0.84,P<0.001)而与管腔面积呈正相关性(r=0.70,P=0.007);重构指数与其他参数未见相关性。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着管腔狭窄伴外弹力膜扩张的双向重构,管腔狭窄比值可能是评估重构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双向重构 管腔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循环标记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达琳 初建华 +1 位作者 滕金龙 康维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颈动脉斑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标记物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循环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感染时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宋达琳 郭建 梅少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5年第4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在链佐菌脲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法诱发DM模型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动物模型,另外设立单纯DM组、感染组和正常组。采用了mRNA半定量...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在链佐菌脲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法诱发DM模型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动物模型,另外设立单纯DM组、感染组和正常组。采用了mRNA半定量分析鸦酶联免疫反应检测细胞因子蛋白水平鸦胆管内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胰岛细胞鸦胰岛细胞进行半定量细胞凋亡率分析。结果胰腺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在DM合并感染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DM组血浆TNF-α未见显著性升高;细胞凋亡率DM合并感染组也有显著性升高,两者之间Pearson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结果可能反映了DM合并感染时扩大的炎症反应和胰腺损伤,可能潜在着胰岛细胞凋亡与TNF-α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细胞凋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血T_3、T_4、TSH及总胆固醇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达琳 梅少平 《青岛医药卫生》 1997年第3期16-16,共1页
我院自1991~1995年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8例,其中16例合并甲减性心包积液,对这类患者血T<sub>3</sub>、T<sub>4</sub>、TSH及总胆固醇的变化,以及对心包积液形成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6... 我院自1991~1995年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38例,其中16例合并甲减性心包积液,对这类患者血T<sub>3</sub>、T<sub>4</sub>、TSH及总胆固醇的变化,以及对心包积液形成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甲减性心包积液组中男3例,女13例;年龄50~72岁,平均62.5岁。将22例无心包积液的甲减患者做为对照组,男2例,女20例,年龄32~72岁,平均5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总胆固醇 促甲状腺素 甲减患者 代替治疗 三碘甲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缺乏 生化学检验 显著差异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感染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达琳 郭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4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感染的动物模型,模型是在键佐菌脲菌素(STZ)诱发血糖升高的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CLP)术,对大鼠的胰岛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胰岛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感染的动物模型,模型是在键佐菌脲菌素(STZ)诱发血糖升高的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CLP)术,对大鼠的胰岛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胰岛细胞凋亡,之后做胰岛细胞凋亡的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胰岛细胞DNA显基因组条带位于加样孔的附近,疾病组胰岛细胞DNA呈现为梯状条带。糖尿病合并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性升高(均P<0.05);糖尿病组的细胞凋亡率与感染组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和/或感染产生的复杂的诱导因子作用下发生胰岛细胞凋亡以及功能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动物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感染 胰岛细胞凋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宋达琳 康维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CICs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以及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几种血管因子;... 目的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CICs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以及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几种血管因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并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56个靶病变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及性质特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易损斑块与非易损斑块组、发生斑块破裂时CICs的改变;以及与斑块形态学指标及血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CICs和各血管因子浓度在AMI组与UA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均P>0.05);斑块破裂与非斑块破裂者比较CICs浓度有显著性差异(287±26比170±31mg/L,P=0.018);易损斑块与非易损斑块两组CICs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238±29比253±29mg/L,P=0.78)。ACS患者CICs浓度与斑块形态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除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外,CICs与其他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不同阶段的炎症因子间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性;CICs与ox-LDL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r=0.591,P=0.005)。结论CICs结合其他因素对于ACS患者冠脉斑块破裂和AMI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循环免疫复合物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的获益性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玉玲 玉波 +1 位作者 康维强 宋达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29-3832,共4页
目的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性评估。方法将108例研究对象应用单纯随机单盲法分为LGI膳食组(54例)、非GIL膳食即对照组(54例);以60岁为年龄分界,LGI组老年亚组〔26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 目的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性评估。方法将108例研究对象应用单纯随机单盲法分为LGI膳食组(54例)、非GIL膳食即对照组(54例);以60岁为年龄分界,LGI组老年亚组〔26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8例,平均年龄(54.7±4.3)岁〕;对照组老年亚组〔25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9例,平均年龄(70.7±4.3)岁〕。观察期为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膳食结构,观察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HbA1c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 LGI组膳食结构具有明显变化;LGI组患者血脂、BMI、HbA1c和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TG、TC和HDL-C可见改变(t=7.51、6.78和7.06,均P<0.05),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t=1.64,P>0.05);干预后两亚组比较,老年人LDL-C水平明显高于中年组(t=8.52,P<0.05);HbA1c和ISI指标表现为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明显改善(t=6.59,P<0.05)。LGI膳食干预后老年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χ2=7.05,P<0.01),心衰发生率也在老年组偏高且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而脑卒中、心绞痛发作和血压波动发生率未见差异。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LGI膳食利于血脂,特别是TG、体重、HbA1c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控制,但潜在低血糖和心功能变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 糖尿病 低血糖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双梅 宋达琳 +2 位作者 李梅 牛力 蔡尚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及2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血浆...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及2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血浆溶血磷脂酸、hsCRP和Hcy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sCRP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磷脂酸与hsCRP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33,P=0.04。急性冠脉综合症组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溶血磷脂酸与Hcy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作为血小板早期释放的标记物溶血磷脂酸的增高与hsCR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对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溶血磷脂酸与Hcy两者水平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浆 溶血磷脂酸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胺酸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荣瑗瑗 宋达琳 +2 位作者 王丽霞 陈效安 康维强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伴MS高血压组(38例)及单纯高血压组(4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4小时AB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ABP和BPV。结...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伴MS高血压组(38例)及单纯高血压组(4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4小时AB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ABP和BPV。结果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合并MS的高血压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升高;日间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显著增大(P<0.05);而舒张压变异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日间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较单纯高血压组增高,相应的变异性增大,这可能是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梅 宋达琳 康维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细胞因子作为多种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物质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其检测方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些检验技术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了可靠、方便的数据。从生物活性检测到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各个方面进展显著,该文... 细胞因子作为多种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物质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其检测方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些检验技术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了可靠、方便的数据。从生物活性检测到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各个方面进展显著,该文较全面地将其原理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生物学 免疫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白介素-8基因与早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康维强 李梅 +1 位作者 宋达琳 张七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介素-8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无并发症新诊断的T2DM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白介素-8(IL-8)mRNA转录半定量水平和蛋白表达;并观察T2DM组患者口服75g葡萄... 目的研究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介素-8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无并发症新诊断的T2DM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白介素-8(IL-8)mRNA转录半定量水平和蛋白表达;并观察T2DM组患者口服75g葡萄糖2小时后IL-8的变化;分析血糖以及血浆真胰岛素水平对IL-8的影响。结果IL-8mRNA半定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两组血浆中IL-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糖后血糖与IL-8mRNA呈相关性。T2DM患者IL-8与血浆真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单纯血糖升高可以引起IL-8介导单核细胞的粘附及通过内皮细胞这一过程,血糖可能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血糖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初建华 申瑞娟 宋达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移植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移植效果、辅助方法及移植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自体干细胞经过24~48h低温净化的方法处理后,恶性干细胞明显减少。在... 目的: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移植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移植效果、辅助方法及移植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自体干细胞经过24~48h低温净化的方法处理后,恶性干细胞明显减少。在移植过程中加入纤维蛋白基质比单纯干细胞移植组织再生程度和新生血管形成增多。②利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明显提高,静息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症状明显缓解,有新的侧枝循环形成,动脉血流明显增加。③采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干细胞移植,充分发挥了细胞因子的生物反应调节效应;超声消融术等辅助方法结合干细胞移植治疗,使腘动脉断端下侧支循环较移植前明显增多。④自体干细胞移植短期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结论:①自体干细胞经低温净化的方法处理后,能够有效净化骨髓干细胞移植中的恶性干细胞;在移植过程中加入纤维蛋白基质可提高移植效果。②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辅助方法可增强疗效。③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糖尿病足 方法 血管新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其与循环标记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孟竹 梅少平 +1 位作者 李梅 宋达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0-282,2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循环标记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可溶性CD40L配体(sCD40L)和可溶性P-选择素(s P-selectin)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2016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市立医院的56例ACS...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循环标记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可溶性CD40L配体(sCD40L)和可溶性P-选择素(s P-selectin)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2016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市立医院的56例ACS患者,根据颈动脉是否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阳性组18例和颈动脉斑块阴性组38例,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t PA、sCD40L、sP-selectin,对颈动脉斑块阳性与循环标记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阳性组血清t PA水平明显低于颈动脉斑块阴性组[(1359.2±714.6)pg/mL vs.(2052.8±1700.4)pg/mL,P<0.05)],而两组的sCD40L和sP-selectin水平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t PA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颈动脉斑块 循环标记物
下载PDF
假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维强 宋达琳 刘国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21-3822,共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患者是由老年期前的各种高血压延续而来;还有一些患者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在此基础上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其大动脉的顺应性和弹性减低.使血管壁的纤维增生,致使血压增高。
关键词 假性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 高脂血症 粥样硬化 纤维增生 血压增高 大动脉 老年期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易损性与sCD40配体等血管因子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娜 宋达琳 +2 位作者 康维强 李梅 郭新贵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判定]和可溶性黏附分子CD40配体(sCD40L)及其他血管因子的定量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ACS患者,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sCD40L及相应的...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判定]和可溶性黏附分子CD40配体(sCD40L)及其他血管因子的定量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ACS患者,发病时取血,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sCD40L及相应的炎性因子水平;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IVUS检测42个靶病变处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学及性质特征。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CD40L浓度在易损斑块破裂组高于非破裂组[(474±126)pg/mlvs(238±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P选择素(sPE)在易损斑块破裂组高于非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白介素-8(IL-8)和IL-6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sCD40L与sPE、MCP-1呈高度正相关(依次为r=0.93,P<0.01;r=0.57,P<0.01),而与IL-8和IL-6未见相关性。sCD40L在ACS中合并高血压组(279.8pg/ml±95.7pg/ml)较非合并高血压组(99.2pg/ml±56.4pg/ml)升高(P<0.05)。结论sCD40L、MCP-1和sPE可能是冠脉易损斑块发生急性破裂的血清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斑块破裂 可溶性黏附分子CD40配体
下载PDF
查体人群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年龄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冬 魏美连 +2 位作者 李娟 宋达琳 王爱民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通过分组比较年龄差异、年龄分层各参数、年龄与超声检测参数,探讨年龄与颈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查体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1094人,利用彩超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颈总动... 目的通过分组比较年龄差异、年龄分层各参数、年龄与超声检测参数,探讨年龄与颈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查体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1094人,利用彩超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并观察有无斑块。分组比较年龄差异、年龄分层各参数、年龄与超声检测参数,对<60岁和≥60岁两组参数分别进行Pearson直线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组的平均年龄比无斑块组的年龄大。不同年龄段的CIMT值差异有显著性。≥60岁组CIMT、CCA-IMT、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斑块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斑块与年龄均呈正相关,且CIMT值较低年龄段明显升高。结论年龄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的重要因素,查体中的老年人可能存在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查体 年龄 特征
下载PDF
黄芩苷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效安 宋达琳 康维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411-4413,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黄芩苷对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AFI)及血脂凝血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的新西兰大耳白兔先适应性喂养7 d,然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药物治疗组和低剂量药物治疗组... 目的通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黄芩苷对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AFI)及血脂凝血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的新西兰大耳白兔先适应性喂养7 d,然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药物治疗组和低剂量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后三组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三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以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mg·kg-1·d-1的黄芩苷、50 mg·kg-1·d-1的黄芩苷灌胃,正常对照组亦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喂养12 w。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血脂系列,用全自动凝血仪测定凝血指标,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的活性,实验结束处死动物,留取主动脉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1)各模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TAFI水平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药物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组则无差别。(2)黄芩苷治疗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TC、TG、LDL-C、Fib和TAFI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DL-C、PT、APTT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与低剂量药物治疗组比较,高剂量组TC、TG、LDL-C、Fib、APTT水平明显不同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HDL-C、PT和TAFI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TAFI参与了兔AS的形成过程。黄芩苷治疗组中TC、TG、LDL-C、Fib、TAFI的活性水平明显降低,说明其延缓了AS的发生发展,提示黄芩苷可用来干预AS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凝血酶活化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 黄芩苷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保护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效安 胡孟芬 宋达琳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1期23-26,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当前世界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溶栓或者介入方法及时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是限制梗死面积、保存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衰发生率的主要策略。但心肌再灌注本身可以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当前世界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溶栓或者介入方法及时有效地恢复血流灌注是限制梗死面积、保存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衰发生率的主要策略。但心肌再灌注本身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预防再灌注损伤。之前有研究试图将心肌保护性的治疗(如抗氧化治疗、运用钙通道阻滞剂和抗炎剂)运用于临床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但都没有成功。随着对再灌注损伤潜在机制的深入认识,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几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如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药物后处理等。为将来预防再灌注损伤和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了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