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收纪实文学的“崇高美学”与记忆景观——以《西长城》为例
1
作者 邹赞 宋骐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91-97,共7页
丰收是当代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其创作始终坚守人文情怀,注重将个体的人生命运故事有机融入大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以丰收荣膺鲁迅文学奖的纪实文学《西长城》为文本对象,叙事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发现《西长城》是一幅布满新疆屯垦戍边... 丰收是当代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其创作始终坚守人文情怀,注重将个体的人生命运故事有机融入大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以丰收荣膺鲁迅文学奖的纪实文学《西长城》为文本对象,叙事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发现《西长城》是一幅布满新疆屯垦戍边历史记忆的景观地图。在这纵横交错、五彩斑斓的记忆拼图中,那些以口述史为创作素材的个案呈现,有意打破时序与空间,串联起兵团自成立至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成为兵团记忆的当代文化生产范本。此外,《西长城》借助评论干预、“图—文”叙事等叙述手法,在充分展示具有地域风情的屯垦文化传承的同时,讴歌兵团人“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收 《西长城》 屯垦戍边 崇高美学 记忆景观
下载PDF
试析格雷姆·特纳的电影文化理论
2
作者 宋骐远 邹赞 《艺苑》 2020年第6期25-27,共3页
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格雷姆·特纳在文化研究学术史、电影理论及文化政策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电影作为社会实践》是格雷姆·特纳论电影文化的经典之作,集中呈现了他从文化研究视域观照电影艺术的思考和创... 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格雷姆·特纳在文化研究学术史、电影理论及文化政策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电影作为社会实践》是格雷姆·特纳论电影文化的经典之作,集中呈现了他从文化研究视域观照电影艺术的思考和创见。格雷姆·特纳将电影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文化再现与观看实践,从电影产业、电影史、电影语言、电影叙事、电影观众、意识形态批评等多维视角展开综合分析,为新媒介语境中的电影文化研究提供了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姆·特纳 电影研究 文化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述略
3
作者 宋骐远 邹赞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2年第1期56-69,共14页
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 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并对新疆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新疆 传播 发展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述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宋骐远 邹赞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9,共10页
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以及苏联的文艺工作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 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以及苏联的文艺工作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并对新疆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新疆 传播 发展实践
原文传递
《声音乐团》的叙述特色
5
作者 宋骐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第31期107-109,共3页
颜歌是一位当代女性小说家,1984年出生。她的家乡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截至目前,她出版了多本小说,包括《五月女王》、《声音乐团》、《我们家》等。作品也刊登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杂志上,并获得了《人民文学》“... 颜歌是一位当代女性小说家,1984年出生。她的家乡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截至目前,她出版了多本小说,包括《五月女王》、《声音乐团》、《我们家》等。作品也刊登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杂志上,并获得了《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潜力新人等奖项。她的作品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韩文,匈牙利文等介绍给外国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特色 乐团 声音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人民文学》 当代女性 《收获》 外国读者
原文传递
传主形象的多维建构——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传》
6
作者 宋骐远 《传记文学》 2021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她在1940年为好友罗杰·弗莱(Roger Fry 1866-1934)撰写的传记向读者展示了罗杰·弗莱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罗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她在1940年为好友罗杰·弗莱(Roger Fry 1866-1934)撰写的传记向读者展示了罗杰·弗莱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罗杰·弗莱是与伍尔夫同时期的英国艺术史家、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在艺术研究领域引起高度关注。《罗杰·弗莱传》(Roger Fry:A Biography)为研究罗杰·弗莱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伍尔夫在这本传记中不是对罗杰·弗莱的生平进行简单的梳理,而是通过突出传记主人公的核心地位、主人公身边他者的显影以及描写生活中"存在的瞬间",建构起罗杰·弗莱的主体形象,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的传主 存在的瞬间 主体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