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红色茎秆花青素苷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宗亚倩 段玉雪 +2 位作者 匡倩 何承刚 姜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为研究空间诱变紫花苜蓿茎秆呈红色的原因,以空间诱变的紫花苜蓿红色茎秆和未诱变的紫花苜蓿绿色茎秆(CK)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测定茎秆中花青素苷成分和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ELISA试剂盒进行酶活... 为研究空间诱变紫花苜蓿茎秆呈红色的原因,以空间诱变的紫花苜蓿红色茎秆和未诱变的紫花苜蓿绿色茎秆(CK)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测定茎秆中花青素苷成分和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ELISA试剂盒进行酶活性测定,并分析各花青素苷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红色茎秆中矢车菊素、飞燕草素、天竺葵素、芍药花素及总花青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绿色茎秆(P<0.05)。同时,红色茎秆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查尔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高于绿色茎秆(P<0.05),且矢车菊素、飞燕草素、天竺葵素、芍药花素和总花青素苷含量与PAL、C4H、CHS、F3H和GST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综上,花青素苷的种类和含量可能是紫花苜蓿茎秆呈红色的主要原因,PAL、C4H、CHS、F3H和GST活性的提高促进了紫花苜蓿茎秆由绿色变为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空间诱变 花青素苷 关键酶活性
下载PDF
空间诱变对‘德钦’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匡倩 宗亚倩 +3 位作者 杨文 黄鹤平 何承刚 姜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1967,共6页
空间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一种新型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载人飞船搭载的‘德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处理组,以未搭载的‘德钦’紫花苜蓿为对照组,从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后‘... 空间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一种新型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载人飞船搭载的‘德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处理组,以未搭载的‘德钦’紫花苜蓿为对照组,从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后‘德钦’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柄长、茎粗、分枝数、叶重、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观测指标中鲜草产量的变异比例最大,粗蛋白的变异比例次之;空间诱变后‘德钦’紫花苜蓿在叶面积、叶柄长、茎粗、分枝数、产草量、叶重、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等性状上出现了显著变异。本研究表明,空间诱变可提高‘德钦’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紫花苜蓿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红茎与绿茎紫花苜蓿色素及缩合单宁含量的比较分析
3
作者 宗亚倩 全伟 +2 位作者 李建平 何承刚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探究红茎紫花苜蓿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方法】以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化学显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茎和叶中的色素种类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红茎紫花苜蓿茎中主要含... 【目的】探究红茎紫花苜蓿的色素成分和呈色机理。【方法】以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化学显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茎和叶中的色素种类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红茎紫花苜蓿茎中主要含花青素苷和类黄酮,绿茎紫花苜蓿茎中不含花青素苷;红茎和绿茎紫花苜蓿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P<0.05),但不同颜色茎间、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红茎紫花苜蓿茎中的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及花青素苷与总叶绿素比值均显著高于绿茎紫花苜蓿茎中的对应指标(P<0.05)。【结论】花青素苷和缩合单宁含量增加是紫花苜蓿茎秆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苷 缩合单宁
下载PDF
青贮玉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宗亚倩 鲁洪智 +4 位作者 段新慧 周凯 单贵莲 何承刚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从青贮玉米中分离和筛选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青贮饲料提供优良菌种,对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青贮60 d的全株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MRS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 【目的】从青贮玉米中分离和筛选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青贮饲料提供优良菌种,对改善青贮饲料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青贮60 d的全株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MRS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产酸速率和生长曲线筛选优质乳酸菌,并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株乳酸菌(Z1~Z7)。生理生化分析表明:Z2和Z4菌株产酸能力较低,Z5和Z6菌株虽然产酸能力强但菌株生长速率缓慢,而Z1、Z3和Z7菌株产酸能力强且生长速率快。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Z1、Z3和Z7菌株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相似度均达99%以上。【结论】Z1、Z3和Z7乳酸菌具有良好的青贮潜力,可作为制备青贮添加剂的备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乳酸菌 产酸 16S rDNA
下载PDF
混合青贮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宗亚倩 韩博 +3 位作者 段新慧 周凯 何承刚 姜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5-2540,共6页
青贮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整个青贮饲料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和利用青贮有益微生物已成为提升发酵品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同类型的混合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种类差异较大,从而使发酵特性多样化。发酵微生物的演替过程及其群落结构往... 青贮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整个青贮饲料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和利用青贮有益微生物已成为提升发酵品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同类型的混合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种类差异较大,从而使发酵特性多样化。发酵微生物的演替过程及其群落结构往往决定了发酵品质,通过监测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动态变化,可以为调控青贮饲料的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青贮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不同混合青贮类型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影响混合青贮微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乳酸菌抗菌性、混合青贮推广和混合青贮对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为青贮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微生物多样性 演替过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核型分析
6
作者 宗亚倩 吴晓祥 +3 位作者 李荣 马庆兵 段新慧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是南方种植较为广泛的豆科绿肥作物。对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从细胞水平上研究其染色体特征,为揭示野豌豆属的染色体进化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根尖... 【目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glabrescens)是南方种植较为广泛的豆科绿肥作物。对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从细胞水平上研究其染色体特征,为揭示野豌豆属的染色体进化规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根尖染色体制片法,对供试材料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4M2+2M1+4S,数目为2n=2x=14,核型公式为2n=14=14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9%,染色体类型为“1B”型。【结论】光叶紫花苕臂比指数主要集中在中部着丝粒m,属于进化上较为原始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绿肥作物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下载PDF
转LeNCED1基因对白三叶ABA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昌耀 闫尔俊 +4 位作者 常凯 宗亚倩 鲁洪智 周凯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研究LeNCED1基因对白三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白三叶的节水抗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分别以7株含转SAG13-LeNCED1基因白三叶和非转基因白三叶的老叶和嫩叶为材料,研究其ABA的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水分利用效... 【目的】研究LeNCED1基因对白三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白三叶的节水抗旱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分别以7株含转SAG13-LeNCED1基因白三叶和非转基因白三叶的老叶和嫩叶为材料,研究其ABA的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转SAG13-LeNCED1基因显著提高了白三叶老叶的ABA含量(P<0.05),却显著降低了白三叶老叶的叶绿素b、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转LeNCED1基因显著降低了白三叶嫩叶叶绿素a、叶绿素b、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P<0.05),却显著提高了白三叶嫩叶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P<0.05)。【结论】转入LeNCED1基因能显著提高白三叶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LeNCED1基因 脱落酸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