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宗国宾 崔建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微波治疗仪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于本院接受乳腺微波治疗仪治疗的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自拟的中医清肝解郁、活血祛瘀、通径导滞、化痰散结方治疗,观察用药后对乳腺增生的治... 目的探讨乳腺微波治疗仪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于本院接受乳腺微波治疗仪治疗的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自拟的中医清肝解郁、活血祛瘀、通径导滞、化痰散结方治疗,观察用药后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用药物7 d以上开始见效,大部分主要临床表现减轻或消失。一型和二型患者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4%和94.1%。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随访复发率为5%。结论乳腺微波治疗仪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平衡、消除疼痛和增生肿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是较为理想的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治疗仪 乳腺增生 中药辨证治疗
下载PDF
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宗国宾 李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8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手术类型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刀,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手术类型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刀,对照组接受传统电刀。对比:1两组术后低钙发生率及肿瘤最大直径。2两组手术时间、切除甲状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大小分别为(3.2±1.8)cm、(3.3±1.7)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低钙发生率分别为3.3%(1例)、10%(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切除甲状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传统电刀,超声刀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低钙发生率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电刀 甲状腺 手术
下载PDF
胸膜摩擦联合滑石粉固定在肺大疱微创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建国 宗国宾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5期3118-3120,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胸膜摩擦联合滑石粉固定对肺大疱微创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香河县人民医院接受肺大疱微创切除术治疗的210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各70例。胸膜摩擦组术中采用胸... 目的探究胸膜摩擦联合滑石粉固定对肺大疱微创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香河县人民医院接受肺大疱微创切除术治疗的210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各70例。胸膜摩擦组术中采用胸膜摩擦固定,滑石粉组术中采用滑石粉固定,联合组术中采用胸膜摩擦联合滑石粉固定,比较3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滑石粉组和胸膜摩擦组[(43.22±6.13)min比(53.62±8.32)min,(54.25±8.62)min](P<0.05);胸膜摩擦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联合组和滑石粉组[(7.02±1.75)d比(5.13±1.70)d,(5.62±1.46)d](P<0.05);3组术后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石粉组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显著高于胸膜摩擦组和联合组[(4.61±0.89)次/例比(2.57±0.45)次/例,(2.68±0.52)次/例](P<0.05)。3组肺炎、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石粉组高热发生率显著高于胸膜摩擦组和联合组[72.9%(51/70)比44.3%(31/70),45.7%(32/70)](P<0.05);胸膜摩擦组胸部残腔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组和滑石粉组[15.7%(11/70)比2.9%(2/70)、4.3%(3/70)](P<0.05)。结论在肺大疱微创切除术中采用胸膜摩擦联合滑石粉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疱微创切除术 肺大疱 胸膜固定术式 滑石粉 并发症
下载PDF
肺大疱微创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建国 宗国宾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9期3946-3949,共4页
目的比较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肺大疱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分别经物理固... 目的比较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肺大疱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胸膜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分别经物理固定法(48例,物理固定组)或化学固定法(31例,化学固定组)做术后胸膜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的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事件(持续漏气、转至ICU治疗)的发生率、气胸复发方面的差异。结果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06±8.55)mL和(19.11±8.61)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固定组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化学固定组[7.63(3.18,11.45)d比13.31(5.74,19.55)d,9.08(4.84,11.97)d比14.20(11.33,18.77)d](均P<0.01)。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3.44±1.09)分比(7.60±1.03)分,(2.50±1.23)分比(7.59±1.10)分](P<0.01),其中化学固定组术后VAS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1)。术后物理固定组和化学固定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6/48)和9.68%(3/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经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并施行化学胸膜固定术,为安全、有效的外科处理方法,可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气胸 肺大疱切除术 胸膜固定法
下载PDF
肺大泡切除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建国 宗国宾 +1 位作者 孙长星 刘永刚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0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分析肺大泡切除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香河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胸膜固定模式将其分为机械组(43例)与化学组(43例),机械组应用胸膜剥脱术进行胸膜... 目的分析肺大泡切除不同胸膜固定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香河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胸膜固定模式将其分为机械组(43例)与化学组(43例),机械组应用胸膜剥脱术进行胸膜固定,化学组应用红霉素法进行胸膜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差异。结果机械组的镇痛剂用量、胸管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化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组的VAS评分低于化学组,且SF-36评分高于化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红霉素法相比,胸膜剥脱术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泡切除术 胸膜固定术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雷 宗国宾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8期79-80,共2页
目的: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EMI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行EMIC 和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和切口... 目的: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EMI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行EMIC 和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EMIC组术中出血量20.7±3.9 ml,手术时间45.6±5.7分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3.9±2.6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2.3±4.9小时,止痛剂使用率0.1%,切口感染率0.03%;LC组术中出血量46.4±7.2ml,手术时间56.7±8.5分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7±4.7小时,肛门排气时间24.9±7.3小时,止痛剂使用率0.26%,切口感染率0.11%,2组各指标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EMIC组低于LC组(p<0.05);EMIC组随访期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EMIC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微创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