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伯英的帖跋研究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宗成振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张伯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碑帖研究学者。他的娟去帖提要》是目前刻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堪称近代法帖考释著作翘楚。2006年整理出版的《张伯英碑帖论稿》是近些年出版的一部最为全面重要体现张伯英先生碑帖研究思想和成果的著述,不仅... 张伯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碑帖研究学者。他的娟去帖提要》是目前刻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堪称近代法帖考释著作翘楚。2006年整理出版的《张伯英碑帖论稿》是近些年出版的一部最为全面重要体现张伯英先生碑帖研究思想和成果的著述,不仅对碑帖学研究的完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对书法史论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分3册,前两册为张伯英手稿墨迹,第3册为前两册的释文并附录《法帖提要》。手稿内容由《帖平》《庚午消夏录》(碑帖部分)《说帖》《清芬阁米帖刊误》《心香阁集帖》《碑帖考释评鉴文稿》《阅帖杂咏》《碑帖题跋》《右军书范》(校记本)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出版 参考价值 碑帖 第3册 近代 成果 提要 考释
下载PDF
惟德者馨——欧阳中石先生的学术人生 被引量:1
2
作者 宗成振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共6页
欧阳中石先生是著名的艺术家、书法家、教育家,在国学、书学、戏曲、教育学等多领域成就斐然。他创建和完善了中国书法学科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接受正统书法教育的人才。在几十年的书法教育工作中,他坚持推行"书法文化... 欧阳中石先生是著名的艺术家、书法家、教育家,在国学、书学、戏曲、教育学等多领域成就斐然。他创建和完善了中国书法学科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接受正统书法教育的人才。在几十年的书法教育工作中,他坚持推行"书法文化"的教育和研究理念,坚持"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里研习书法"。欧阳先生在学术上造诣精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高度的自信,对社会、民族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德行上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后学仰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中石 书法文化 书法教育
下载PDF
书法教育引领大众审美的为与不为 被引量:1
3
作者 宗成振 《大学书法》 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
书法教育引领大众审美涉及书法教育和大众审美两个概念。书法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类,本文探究书法教育与大众审美的关系,关注大众审美的多向度性、从众性、直觉性、娱乐性和短暂性等突出特征。大众审美的这些特征... 书法教育引领大众审美涉及书法教育和大众审美两个概念。书法教育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类,本文探究书法教育与大众审美的关系,关注大众审美的多向度性、从众性、直觉性、娱乐性和短暂性等突出特征。大众审美的这些特征在书法领域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书法教育在引领大众审美的过程中,哪些可为、应该为、不可为或者该为但不具备为的条件和时机,对此我们形成六条基本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大众审美 为与不为
下载PDF
“主题性创作”与“主题性展览”笔谈
4
作者 张冰 杨勇 +10 位作者 于有东 祝帅 虞晓勇 宗成振 冉令江 王谦 李阳洪 杨二斌 王子微 朱友舟 李瑞振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51,共32页
主题性创作的边界与方向张冰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 主题性创作的边界与方向张冰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创作 中国书协 当代书法 展览机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传统经典 主流趋势
原文传递
唐 冯承素墓志
5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冯承素墓志》,二〇〇九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志主冯承素,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一说长安下无信都,长安乃长乐之误)人。墓志志文记载了冯承素家族世系、生平经历、仕宦功业以及夫妻合葬原委。冯承素生于隋大业十三年(六一七),卒于... 《冯承素墓志》,二〇〇九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志主冯承素,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一说长安下无信都,长安乃长乐之误)人。墓志志文记载了冯承素家族世系、生平经历、仕宦功业以及夫妻合葬原委。冯承素生于隋大业十三年(六一七),卒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经历 墓志 十三年 陕西西安 长安 夫妻合葬 家族世系
原文传递
是非功过议王著
6
作者 宗成振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108,共1页
刻帖是书家书迹的再现。丛帖是书家书迹的集成。《淳化阁帖》不管是否为“祖刻”,千余年来,它的确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有心书学的人们。其作者王著也随《阁帖》的流传而名垂千古。对于王著,有赞赏者,有诘责者。且从可见文献看,诘责... 刻帖是书家书迹的再现。丛帖是书家书迹的集成。《淳化阁帖》不管是否为“祖刻”,千余年来,它的确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有心书学的人们。其作者王著也随《阁帖》的流传而名垂千古。对于王著,有赞赏者,有诘责者。且从可见文献看,诘责似多于赞赏。诘责集中在“瑶珉杂糅,论次乖讹”和“标题多误,临摹失真”这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过 是非 《淳化阁帖》 家书 赞赏
原文传递
刻帖著录中的谱系检要
7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在流传至今的几百部刻帖中,[1]以《淳化阁帖》为首的阁帖系统是最为庞大的"刻帖家族",影响最为深远。其间的传承关系最为庞杂。宋代学者就已经注意到并在著述中将所见各种丛帖之间的关系以图谱的形式形象的展现出来。《法帖... 在流传至今的几百部刻帖中,[1]以《淳化阁帖》为首的阁帖系统是最为庞大的"刻帖家族",影响最为深远。其间的传承关系最为庞杂。宋代学者就已经注意到并在著述中将所见各种丛帖之间的关系以图谱的形式形象的展现出来。《法帖谱系》和《石刻铺叙》两书中均有帖谱出现。《法帖谱系》成书略早,在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其中图谱前标注"法帖谱系",《石刻铺叙》成书在淳祐八年(一二四八),其中图谱前标注"帖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帖谱系 淳化阁帖
原文传递
刻帖帖目辑录的难题
8
作者 宗成振 《艺术教育》 2007年第7期114-114,共1页
帖目之载,自宋已有,若论丛帖中子目之录,以目前所见,始自清代程文荣《南村帖考》。其余可见者,沈复粲《鸣野山房汇刻帖目》、惠兆壬《枫树山房汇刻帖目》又名《集帖目》,杨葆光《丛帖目》、黄屿《帖目稿》、王存善《宋拓绛帖目录》、... 帖目之载,自宋已有,若论丛帖中子目之录,以目前所见,始自清代程文荣《南村帖考》。其余可见者,沈复粲《鸣野山房汇刻帖目》、惠兆壬《枫树山房汇刻帖目》又名《集帖目》,杨葆光《丛帖目》、黄屿《帖目稿》、王存善《宋拓绛帖目录》、容庚《丛帖目》。其中以容庚《丛帖目》规模之巨、子目之细、考证之凿为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录 集大成者 丛帖 子目 容庚 清代
原文传递
《叔孙协墓志》解析
9
作者 宗成振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0年第4期47-56,共10页
《叔孙协墓志》是民国时期出土的一方北魏后期墓志。其笔力刚健,用笔灵活,字形大小参差错落,结体活泼,变化多端,篇章排布疏密变化明显,自然洒脱,显现出一派质朴率真的气息。由于出土时间较晚,拓本流传不广,没有得到学书者的重... 《叔孙协墓志》是民国时期出土的一方北魏后期墓志。其笔力刚健,用笔灵活,字形大小参差错落,结体活泼,变化多端,篇章排布疏密变化明显,自然洒脱,显现出一派质朴率真的气息。由于出土时间较晚,拓本流传不广,没有得到学书者的重视。本文从墓志的基本状况及其用笔、结字和章法对《叔孙协墓志》进行细致深入的解析,或对楷书学习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解析 出土时间 北魏后期 民国时期 用笔 学习
原文传递
金石学的分途发展与碑帖学的学术使命 被引量:2
10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2期200-201,共2页
金石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中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宋清两代尤其是清代乾嘉以后一度成为文人士大夫竞相追逐的显学。清末民国以来,伴随着西学的渗入而逐步建立的分科而治的学科体系对金石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和消解。
关键词 学术体系 金石学 帖学 清末民国 学科体系 士大夫 乾嘉 清代
原文传递
公平、公正、阳光、干净——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笔谈(续)
11
作者 宗成振 李松 +10 位作者 王志安 米闹 韩清波 李逸峰 张志庆 田熹晶 白锐 吴东民 柯云瀚 李金豹 杨天才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3期20-22,25,27-28,31-34,37-38,41-42,45-47,49,51,54,58-60,62-64,66-67,共48页
从"乌海论坛""绍兴论坛"到十二届国展:书法回归文化本位的三部曲二〇一八年九月至二〇一九年九月,一年的时间,"现状与理想"——乌海论坛、"源流·时代"——绍兴论坛、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 从"乌海论坛""绍兴论坛"到十二届国展:书法回归文化本位的三部曲二〇一八年九月至二〇一九年九月,一年的时间,"现状与理想"——乌海论坛、"源流·时代"——绍兴论坛、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当代书坛三件现象级事件,成为中国书协成立以来浓墨重彩的华章,也必将被载入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作品 中国书协 文化本位 当代书坛 国展 三部曲 第十二届 浓墨重彩
原文传递
当代书法创作的批评与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7期180-182,共3页
今年五月,中国书协启动了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即"现状与理想—当代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参评书家遴选工作。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陈洪武提出了学术批评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是人书兼善,名实相副;二是诸体兼备,风格多样;三是关注现... 今年五月,中国书协启动了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即"现状与理想—当代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参评书家遴选工作。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陈洪武提出了学术批评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是人书兼善,名实相副;二是诸体兼备,风格多样;三是关注现状,体检把脉;四是重振批评,陶铸理想。学术批评展的启动在当下的社会进程和文化生态下,可谓是切实如需。新时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批评 书法创作 当代 反思 遴选工作 党组书记 文化生态 社会进程
原文传递
众说纷纭话帖袓——对刻帖起源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起源问题是刻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各家著录观点不一。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刻帖始于唐《弘文馆帖》,即世人所称的《十七帖》,二是南唐刻帖为刻帖之始,其中有主张《昇元帖》,有言《保大帖》,有言《澄清堂帖》,三是以北宋《淳化阁帖》为... 起源问题是刻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各家著录观点不一。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刻帖始于唐《弘文馆帖》,即世人所称的《十七帖》,二是南唐刻帖为刻帖之始,其中有主张《昇元帖》,有言《保大帖》,有言《澄清堂帖》,三是以北宋《淳化阁帖》为丛帖之始。关于《十七帖》,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录了原帖的细节特征,“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后主 淳化阁帖 昇元帖 法帖之祖
原文传递
当前国展创作中坚力量的现状与心态
14
作者 宗成振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1X期32-37,共6页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算起至今,书法经历了几乎是单边上扬的快速发展,书法有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可以进入主流的展览场馆进行展示供人观赏,大众习字热情髙涨,受众群体爆发式增长,展览场次密如雨下,书法市场从渐趋活跃到缺乏理性再到从业者...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算起至今,书法经历了几乎是单边上扬的快速发展,书法有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可以进入主流的展览场馆进行展示供人观赏,大众习字热情髙涨,受众群体爆发式增长,展览场次密如雨下,书法市场从渐趋活跃到缺乏理性再到从业者近乎疯狂,这其中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会让人产生在新时期书法走向繁荣的判断。批评展和新人展的作者可以看作书法创作中坚力量的新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专业 综合得分
原文传递
金石拓片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发微
15
作者 宗成振 《书法》 2021年第11期148-155,共8页
拓片作为金石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拓片兼具学术与审美、文物与商品、技艺与雅玩的多重属性,串联起了制作者、研学者、收藏者、鉴赏者、流通商等多个紧密关联的群体。汗牛充栋的金石著述从不同的视角以丰富多样... 拓片作为金石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拓片兼具学术与审美、文物与商品、技艺与雅玩的多重属性,串联起了制作者、研学者、收藏者、鉴赏者、流通商等多个紧密关联的群体。汗牛充栋的金石著述从不同的视角以丰富多样的叙述方式对金石拓片进行评论和批评。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些批评话语的立场、观念、对象、方法及价值取向,从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话语中逐步建构拓片批评的话语体系,以助于详解古人之要旨,推进金石碑帖研究在现代学术体系中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片 批评 金石学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