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云雁 尚方明 宗振勇 《常州实用医学》 2012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以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华佗夹脊穴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传统针刺选穴及西药组进行对比,系统观察此疗法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针刺1组采用华佗夹脊穴直刺... 目的以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华佗夹脊穴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传统针刺选穴及西药组进行对比,系统观察此疗法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针刺1组采用华佗夹脊穴直刺,进针0.8—1cm,采用捻转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针刺2组选用百会和四神聪,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地西泮,每晚临睡前服用2.5~5mg。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后及半年随访,分别对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并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结果分析。结论针刺及药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但是针刺1组及药物组优于针刺2组,且针刺1组在远期疗效及对患者伴随症状的改善上明显优于针刺2组及药物组,且针刺无药物的依赖性及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华佗夹脊穴 治疗 失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出血致外地口音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宗振勇 尚方明 张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477-477,共1页
1病案举例 赵某,女,55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流利2h”收入院。入院前2h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头胀痛,无意识不清及恶心呕吐。查头CT示右基底节区出血,量不足2mL,查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比约3mm:3mm,光反射... 1病案举例 赵某,女,55岁。因“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流利2h”收入院。入院前2h活动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头胀痛,无意识不清及恶心呕吐。查头CT示右基底节区出血,量不足2mL,查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比约3mm:3mm,光反射(+),眼动、视野未见异常,伸舌略左偏,颈软,左肢体肌力4级,腱反射(++),左巴氏征(+)。予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地口音综合征 脑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 肢体乏力 行走不稳 恶心呕吐 意识不清 肢体肌力
下载PDF
华佗夹脊穴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宗振勇 尚方明 赵云雁 《国医论坛》 2012年第6期54-56,共3页
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从古至今备受历代医家重视,其临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卓著,且针刺安全。现就近年有关文献对其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现代研究1.1华佗夹脊穴与脊神经的关系田氏等经过研究发现,躯干部和四肢部的循... 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从古至今备受历代医家重视,其临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卓著,且针刺安全。现就近年有关文献对其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现代研究1.1华佗夹脊穴与脊神经的关系田氏等经过研究发现,躯干部和四肢部的循经感传路线及循经感传形成过程是沿脊髓节段扩散,针刺夹脊穴,能使感受器兴奋,产生冲动沿躯体传人神经传到脊髓的相应节段,经过换元,再沿脊髓丘脑束传到丘脑,最后到达皮层感觉区。陈氏认为,华佗夹脊穴的临床治疗作用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通过华佗夹脊穴的定位、脊神经的解剖生理等方面的论述,从而了解脊神经节段性的分布是以头、颈、胸腹、背、上下肢部的投影而形成的。而在相关的华佗夹脊穴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能够使其周围的脊神经根通过脊髓内传导通路传达至中枢系统,从而起到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夹脊穴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痰湿淤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宗振勇 耿连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5期666-66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服中药治疗痰湿淤阻型急性期中风病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学、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湿淤阻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中成药活血化...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服中药治疗痰湿淤阻型急性期中风病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学、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湿淤阻型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中成药活血化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调神"针刺法联合口服自拟中风3号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医证候学评分、血脂检查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健脾调神"针刺法联合口服自拟中风3号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淤阻型急性期中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痰湿淤阻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利咽通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宗振勇 赵云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5期616-617,共2页
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可直接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或因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及时而有效的处理。笔者采用"利咽通窍"头-体针联合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可直接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或因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及时而有效的处理。笔者采用"利咽通窍"头-体针联合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皆为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咽通窍针刺法 中风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眼球活动障碍1例
6
作者 宗振勇 刘艳秋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1期58-58,共1页
笔者在脑血管内科工作期间发现部分脑梗塞患者伴有以眼球活动障碍为主的伴随症状,经过针灸药物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眼球活动障碍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眼球活动障碍/针灸疗法 眼球活动障碍/中医药疗法 眼肌麻痹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宗振勇 耿连岐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痰湿瘀阻型急性期中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痰湿瘀阻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眩晕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宗振勇 耿连岐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方法:7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醋调贴敷双侧足底涌泉穴联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 目的:探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方法:7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醋调贴敷双侧足底涌泉穴联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外敷涌泉对眩晕在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涌泉穴 眩晕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80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宗振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9期1168-1169,共2页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针灸对中风病...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医针灸对中风病的治疗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我院针灸科应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病
下载PDF
温经泻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10
作者 宗振勇 赵云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温经泻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面瘫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1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半天,随机分...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温经泻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面瘫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1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半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1)病史:起病急,发病前有受风寒或病毒感染史。(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皱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颊、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残渣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可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多泪等。(3)脑CT、MRI检查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泻血法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脑出血致同侧肢体瘫痪1例
11
作者 宗振勇 赵云雁 张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7期2091-2091,共1页
脑出血致同侧肢体瘫痪非常罕见,现报告1例。 1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女性,60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d”收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人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可,双瞳孔直径比约3:3,对光反射(+),眼动可,复视(... 脑出血致同侧肢体瘫痪非常罕见,现报告1例。 1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女性,60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d”收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人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可,双瞳孔直径比约3:3,对光反射(+),眼动可,复视(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肢体瘫痪
下载PDF
桥臂梗死综合征1例
12
作者 宗振勇 赵云雁 刘西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1期1345-1345,共1页
1.病案举例 患者庞某,男性,52岁,主因"眩晕,恶心,呕吐伴复视1d"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瞳孔直径比约3mm: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复视(+).双眼左视可见水平眼震.右侧颜面部痛觉减... 1.病案举例 患者庞某,男性,52岁,主因"眩晕,恶心,呕吐伴复视1d"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瞳孔直径比约3mm: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复视(+).双眼左视可见水平眼震.右侧颜面部痛觉减退,右角膜反射迟钝.右耳耳鸣伴听力减退.右鼻唇沟浅,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颈软,四肢肌力5级,右肢共济失调.四肢感觉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患者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臂梗死综合征 讨论
下载PDF
“恶血归肝”理论及其在痛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宏伟 耿连岐 +2 位作者 宗振勇 刘西贤 张静莎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60-63,共4页
根据古代医家对恶血归肝理论的论述,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恶血归肝"的含义及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形成机理和致病特点。结合"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特性以及痛经与肝的关系,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气滞、不通则痛... 根据古代医家对恶血归肝理论的论述,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恶血归肝"的含义及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形成机理和致病特点。结合"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特性以及痛经与肝的关系,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治疗上采用疏肝理气、化瘀止痛法,从肝论治痛经,并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血 痛经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疏肝理气
下载PDF
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方明 宗振勇 +1 位作者 赵云雁 郭笑东 《国医论坛》 2013年第1期63-64,共2页
失眠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本病的病因有虚有实,涉及到人体的多个脏腑以及气血... 失眠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本病的病因有虚有实,涉及到人体的多个脏腑以及气血阴阳等方面,临床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颇多论述,现就近7年来临床对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