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2a东北地区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炜 汪晓梅 +1 位作者 宗振涛 李茂仑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1979—2020年中国逐日雪深、积雪日数和积雪覆盖率等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积雪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79—2020年无论是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年内积雪覆盖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 利用1979—2020年中国逐日雪深、积雪日数和积雪覆盖率等数据,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积雪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79—2020年无论是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年内积雪覆盖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平均积雪日数为89 d,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山区多、平原少的特征,由北向南随纬度降低而逐渐递减;积雪日数的变化存在多层次时间周期的特征,2014年前后积雪日数序列发生突变;年平均积雪深度分布非常不均匀,等值线分布走向与积雪日数的分布较为类似,大值区基本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一带,干舌位于东北平原一带;年平均积雪深度在2.5~3.2 cm波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积雪 覆盖率 积雪日数 积雪深度
下载PDF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
2
作者 张炜 汪晓梅 +1 位作者 宗振涛 李茂仑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54-61,共8页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性,分春秋冬3季探讨了各个季节积雪深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积雪偏多、偏少年的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认为前秋累积雪深对冬季累积雪深的影响较为明显;春秋季积雪偏多年时极地南下的冷空气活动偏强,配合低层西南...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性,分春秋冬3季探讨了各个季节积雪深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积雪偏多、偏少年的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认为前秋累积雪深对冬季累积雪深的影响较为明显;春秋季积雪偏多年时极地南下的冷空气活动偏强,配合低层西南和东南方向的水汽输送较常年更加明显,易造成春秋季东北地区降雪偏多。冬季积雪增量偏多年时低层水汽通道主要有2条,冬季积雪偏少年时高空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水汽条件较常年偏弱,导致东北地区气候干冷降雪少。分析对于春季农业生产科学利用桃花水和适时开展春播抗旱人工增雨作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积雪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吉林地区“7·1-2”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及演变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炜 宗振涛 《气象灾害防御》 2018年第2期18-22,43,共6页
采用多种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吉林省中部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环流背景、水汽来源及输送、中尺度系统发展条件及过程、云图及雷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典型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产... 采用多种观测资料,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吉林省中部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环流背景、水汽来源及输送、中尺度系统发展条件及过程、云图及雷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典型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产生在极为有利的水汽、不稳定层结及低空地面触发条件下,具有雨量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降水时段集中的特点。从大尺度环流系统可以看出本次过程主要受到贝湖阻高、副热带高压、鄂霍次克海低涡的共同影响,低空西南急流稳定维持并且在2日重建,将渤海、黄海的暖湿空气大量输送至吉林地区;低空切变线始终在吉林省中西部维持,另外2日低涡东南向移动使其后部高空冷空气下摆,为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及不稳定能量,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云图显示直接导致短时强降水的MCS云团移动方向与500-700h Pa平均引导气流及地面辐合线走向一致,低空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地形强迫抬升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雷达回波显示有明显的"列车效应"及后向传播特征,导致对流单体反复经过吉林地区产生强降水。造成两段强降水的多单体雷暴为低质心结构的暖云主导型对流降水,即热带降水型。这种降水回波虽然发展高度不高,但降水效率很大,因此配合"列车效应"更加加强了吉林地区的短时强降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MCS 热带降水型回波 列车效应
下载PDF
东北夏季低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宗振涛 张炜 《科技传播》 2014年第4期119-120,共2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1951—2008年中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选出东北地区22个代表站,在分析东北气温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
关键词 东北 夏季低温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吉林市两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炜 宗振涛 辛羽婷 《气象灾害防御》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卫星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地区2016年12月16-23日和2017年1月3-10日的两次重污染天气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均为高压前部控制,均有逆温...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卫星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地区2016年12月16-23日和2017年1月3-10日的两次重污染天气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均为高压前部控制,均有逆温层存在。但两次过程主要成因不同,第一次过程主要成因为本地排放遇到静稳天气条件,污染物外源输送虽然存在但不占主要成分;第二次过程的峰值阶段主要成因则为由低层偏西或西北气流带来的长春、松原、齐齐哈尔一带的颗粒物向吉林地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稳天气 HYSPLIT后向轨迹 对比分析 重污染
下载PDF
吉林省初冬2次暴雪成因诊断与对比分析
6
作者 张炜 宗振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5期266-267,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数据,针对2012年11月10—15日、2013年11月16—20日吉林省出现的2次暴雪天气,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雪...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数据,针对2012年11月10—15日、2013年11月16—20日吉林省出现的2次暴雪天气,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雪的形成均受到了东北冷涡、低空急流、低空切变线等系统的共同影响;降雪前期的异常升温也为此次降雪积聚了大量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冬 暴雪 成因 对比分析 吉林省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炜 宗振涛 《科技风》 2014年第17期186-186,共1页
本文利用我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山区降水较多,长白山脉至辽宁东部的辽东丘陵一带的广大地区降水量为最多。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准13a左右的周期振荡,并在1967年左右和1983年左... 本文利用我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山区降水较多,长白山脉至辽宁东部的辽东丘陵一带的广大地区降水量为最多。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准13a左右的周期振荡,并在1967年左右和1983年左右发生突变。从九十年代末至今,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处于偏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夏季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探究气象灾害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思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宗振涛 吴静 《科技资讯》 2015年第34期126-126,128,共2页
在制定气象灾害预防及减灾具体方案上要强化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身日探究,对气象灾害风险性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该论文从气象灾害诱发因素、灾害发生环境、承灾体易损性能入手开展具体浅析,受到气象灾害类型不同的影响,所引发的孕... 在制定气象灾害预防及减灾具体方案上要强化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身日探究,对气象灾害风险性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该论文从气象灾害诱发因素、灾害发生环境、承灾体易损性能入手开展具体浅析,受到气象灾害类型不同的影响,所引发的孕灾环境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气象灾害风险因素前提下引发的气象灾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此提出具体的风险评估思路,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风险 因素 评估 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