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老年人跌倒监测设备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官坤 林建德 冯涛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23期115-116,127,共3页
基于跌倒监测设备,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提升老年用户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明确老年人的需求,以老年人的心理诉求为基础,对跌倒监测设备进行研究与改进。研究发现,老年人更加偏好戴在手腕的跌倒监测设备,同时该设备具有心率监测、血液... 基于跌倒监测设备,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提升老年用户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明确老年人的需求,以老年人的心理诉求为基础,对跌倒监测设备进行研究与改进。研究发现,老年人更加偏好戴在手腕的跌倒监测设备,同时该设备具有心率监测、血液酒精浓度监测,利用LABVIEW模拟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用户需求 居家环境 报警 穿戴设备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对Cu、Pb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岩 高桂青 +3 位作者 吕顺华 官坤 徐晨晨 高雄飞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8-52,59,共6页
以苦草、黑藻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研究12种单混种植模式下的重金属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和重金属去除率,找出这3种沉水植物对污染底泥修复效果最好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苦草、黑藻和金鱼藻分别按不同模式培养108 d(每27 d一个阶段)后,... 以苦草、黑藻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研究12种单混种植模式下的重金属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和重金属去除率,找出这3种沉水植物对污染底泥修复效果最好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苦草、黑藻和金鱼藻分别按不同模式培养108 d(每27 d一个阶段)后,单种模式下,黑藻对Cu的富集量最大,苦草对Pb的富集量最大,其底泥重金属富集量为239.5mg/kg和126.2mg/kg,去除率为72.31%和53.10%,生物富集系数为3.10和1.19。混种模式中,苦黑(9∶9)的各项指标都是所有模式中最优的,其Cu和Pb的富集量为278.9mg/kg和130.8mg/kg,生物富集系数为5.69和1.12,去除率为82.13%和54.21%。因此,苦黑(9∶9)模式是12种种植模式中对Cu-Pb复合底泥修复效果最优的。另外,苦草、黑藻和金鱼藻对Cu的富集都强于对Pb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种植模式 重金属富集 富集系数 去除率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柔性基板材料评价
3
作者 官坤 林建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43-548,共6页
柔性基板材料种类多样并且存在各自的优缺点,筛选最优材料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对柔性基板材料进行评价。通过了解柔性基板材料的属性与性能,提取重要因素作为决策的准则,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与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与... 柔性基板材料种类多样并且存在各自的优缺点,筛选最优材料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对柔性基板材料进行评价。通过了解柔性基板材料的属性与性能,提取重要因素作为决策的准则,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与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及层次总排序。利用柔性基板材料的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的运算过程,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减少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量。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只是筛选出备选方案中的最优者并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获得更优的方案得综合考量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板材料 层次分析法 MATLAB程序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涛 林建德 官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6期11-13,共3页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2021年发表的植保无人机主题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 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植保无人机知识图谱,分析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植保无人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财政补...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1~2021年发表的植保无人机主题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 Ⅴ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植保无人机知识图谱,分析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植保无人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财政补贴不完善、施药技术不规范和科研机构多而不强等问题,并结合实际从科研机构跨地域整合、财政补贴因城施策、因作物施策和政策引导企业定向研发及药企参与飞防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研究热点 CITESPACE 跨地域整合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炭化稻谷壳吸附Cu(Ⅱ)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佳琪 邹成龙 +3 位作者 官坤 徐志威 李春兰 龚友 《能源环境保护》 2022年第6期52-60,共9页
为了提高稻谷壳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制备的稻谷壳炭上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复合改性,开发出羟基磷灰石炭化稻谷壳(HAP@BC)。构建了Cu(Ⅱ)吸附实验,分析了改性材料的吸附性能,探索了最佳使用条件。基于吸附动力学、吸附等... 为了提高稻谷壳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制备的稻谷壳炭上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复合改性,开发出羟基磷灰石炭化稻谷壳(HAP@BC)。构建了Cu(Ⅱ)吸附实验,分析了改性材料的吸附性能,探索了最佳使用条件。基于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模型及吸附热力学,分析了吸附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35℃、初始pH为5.0条件下,采用1.0 g/L HAP@BC吸附初始浓度为50 mg/L的Cu(Ⅱ)模拟废水,Cu(Ⅱ)残余浓度和去除率分别达到1.60 mg/L和96.80%。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等温模型,为自发吸热的过程且偏向于化学吸附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稻谷壳 Cu(Ⅱ)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