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i_(2)Nb_(10)O_(29)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1
作者
孙佳伟
宛心怡
+2 位作者
杨婷
马董云
王金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可以通过调节光和热而减少能源使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特别是化学性质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双金属氧化物由于存在两种可变价态的金属离子,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活性而逐渐受到关注。...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可以通过调节光和热而减少能源使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特别是化学性质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双金属氧化物由于存在两种可变价态的金属离子,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活性而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在透明导电基底上直接生长了Ti_(2)Nb_(10)O_(29)薄膜,并探究了前驱体中铌钛原子比对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铌钛原子比为3:1的前驱体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Ti_(2)Nb_(10)O_(29)薄膜在-1.6 V呈蓝灰色,在0.4 V呈无色透明状;在300~1100 nm的宽波长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光调制幅度,其褪色态的透过率接近90%;在波长750 nm处的最大光调制幅度达69.4%;对薄膜施加–1.6 V、60 s和0.4 V、15 s的方波电位,测得其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分别为29.8和5.9 s;薄膜的着色效率为68.3 cm^(2)·C^(-1)。本研究制备的Ti_(2)Nb_(10)O_(29)薄膜拓展了双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双金属氧化物
Ti2Nb10O29
中性色
光调制幅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_(2)Nb_(10)O_(29)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1
作者
孙佳伟
宛心怡
杨婷
马董云
王金敏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75154)。
文摘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可以通过调节光和热而减少能源使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特别是化学性质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双金属氧化物由于存在两种可变价态的金属离子,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活性而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在透明导电基底上直接生长了Ti_(2)Nb_(10)O_(29)薄膜,并探究了前驱体中铌钛原子比对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铌钛原子比为3:1的前驱体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Ti_(2)Nb_(10)O_(29)薄膜在-1.6 V呈蓝灰色,在0.4 V呈无色透明状;在300~1100 nm的宽波长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光调制幅度,其褪色态的透过率接近90%;在波长750 nm处的最大光调制幅度达69.4%;对薄膜施加–1.6 V、60 s和0.4 V、15 s的方波电位,测得其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分别为29.8和5.9 s;薄膜的着色效率为68.3 cm^(2)·C^(-1)。本研究制备的Ti_(2)Nb_(10)O_(29)薄膜拓展了双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致变色
双金属氧化物
Ti2Nb10O29
中性色
光调制幅度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bimetallic oxide
Ti_(2)Nb_(10)O_(29)
neutral color
optical modulation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i_(2)Nb_(10)O_(29)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孙佳伟
宛心怡
杨婷
马董云
王金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