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条短信何以能撼动一个产业——“蛆柑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宛月琴 杨荣涛 《中国果业信息》 2008年第11期5-7,共3页
“告诉家人和朋友,暂时别吃桔子,今年广元的桔子剥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撤上石灰!请转发给每个你关心的人。”一条短信,一种水果,一个产业,在某个时刻突然有了某种链锁式联系,以至一夜之间,公众“... “告诉家人和朋友,暂时别吃桔子,今年广元的桔子剥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撤上石灰!请转发给每个你关心的人。”一条短信,一种水果,一个产业,在某个时刻突然有了某种链锁式联系,以至一夜之间,公众“谈桔色变”,全国柑桔滞销,随之而来的是果农和果商的辛勤付出“功败垂成”,全国范围内的柑桔产业受到重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产业 短信 传播学 解读 事件 桔子 病虫
下载PDF
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
2
作者 宛月琴 曾灿 《今传媒》 2009年第10期8-10,共3页
四月的山城春意盎然,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迎来了我国著名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郑教授那深厚的理论积淀、崇高的新闻理想和浓郁的学识修养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们也... 四月的山城春意盎然,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迎来了我国著名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郑教授那深厚的理论积淀、崇高的新闻理想和浓郁的学识修养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的儒雅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者 理想 发展中心 保卫 主任 社会 发展研究中心
下载PDF
营造雅正的健康语境——对话电视选秀节目
3
作者 董小玉 宛月琴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
宛月琴(以下简称宛):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卫视正在热播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国内选秀节目首次被“红牌”警告。我们知道,从过去的《超级女声》风行一时开始,选秀类节目不仅制造出了一场场耀眼的荧屏盛宴,... 宛月琴(以下简称宛):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卫视正在热播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国内选秀节目首次被“红牌”警告。我们知道,从过去的《超级女声》风行一时开始,选秀类节目不仅制造出了一场场耀眼的荧屏盛宴,几乎掀起了一股“全民娱乐”的热潮,更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而受到广泛关注。那么,针对此次广电总局叫停《第一次心动》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秀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 电视 对话 语境 健康 雅正 《超级女声》
下载PDF
因为亲近,所以贴近!--“亲近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价值访谈
4
作者 董小玉 宛月琴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3,共2页
宛:近些年,民生新闻节目或栏目热火朝天,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丰富了报道对象的内容,受众关注度很高,但我也发现,这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些瓶颈,如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充斥着大量的新闻时间和空间,对... 宛:近些年,民生新闻节目或栏目热火朝天,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丰富了报道对象的内容,受众关注度很高,但我也发现,这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些瓶颈,如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充斥着大量的新闻时间和空间,对生活浅层次的过多关注也使得此类新闻越来越丧失活力和格调。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节目 实践价值 传播理论 亲近 报道对象 生活琐事 受众关注度 意义空间
下载PDF
新闻写作中的一道瑰丽风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叙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沧 宛月琴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1,共3页
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细致而富张力的叙事结构,理性而温情的叙事话语,深切而感性的叙事节奏,使《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叙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透出了这份以责任和深度著称的报纸的文化理念,也反映出新... 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细致而富张力的叙事结构,理性而温情的叙事话语,深切而感性的叙事节奏,使《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叙事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透出了这份以责任和深度著称的报纸的文化理念,也反映出新年献词这种特殊文体书写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周末》 新年献词 叙事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野的农民工形象变迁与话语建构:由媒体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董小玉 宛月琴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7,共10页
1978年以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予以持续关注。通过主流政治文化生态视野下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即"生存者"形象—"发展者"形象—"融入者"形象,反映对农民工群体的话语意识的建构。党报... 1978年以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予以持续关注。通过主流政治文化生态视野下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即"生存者"形象—"发展者"形象—"融入者"形象,反映对农民工群体的话语意识的建构。党报视野中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塑造、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媒介形象 大众媒体 党报党刊
下载PDF
全媒体语境下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宛月琴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4期200-202,共3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方式,惊艳全世界,同时极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交融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节气文化传播,由此成为2022年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细...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方式,惊艳全世界,同时极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交融的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自信。节气文化传播,由此成为2022年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细观时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热潮和全媒体加速发展的大势,为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带来了广阔空间。做好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需坚持问题导向,从提高思想站位、做优内容生产、变革传播方式等多维度着手,紧扣节气物候特征、时令农事活动和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突出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寻求节气文化传播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与人民生活的交融点,在深度上再挖掘、广度上再延展、互动性上再提升,更好地运用现代方式展现节气文化的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 提高站位 做优内容 变革方式 问题导向
下载PDF
联播类电视节目建设性新闻的优势与审思--以安徽新闻联播《优化环境无小事》专栏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宛月琴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13期183-185,共3页
“建设性新闻”概念源自西方,属舶来品,近几年日渐成为热点话题。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和方法为当前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正向的借鉴与参考。研究发现,联播类电视节目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 “建设性新闻”概念源自西方,属舶来品,近几年日渐成为热点话题。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和方法为当前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正向的借鉴与参考。研究发现,联播类电视节目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其独特的媒介形态为建设性新闻本土化的实践带来诸多创新,包括直观具象的可视化呈现、信源可靠的权威性报道、强而有力的参与式推进等,使联播类电视节目中的建设性新闻报道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建设性新闻这一外来理论框架,媒体人应具备足够的审思能力,不能想当然地“拿来主义”,更不能片面“揭丑”,必须坚守原则、恪守底线。因为只有与中国土壤相融合,在守正中创新,建设性新闻才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播类节目 建设性新闻 内涵 优势 报道策略
下载PDF
无限舆论 有限民主——对话“躲猫猫”事件
9
作者 董小玉 宛月琴 《新闻研究导刊》 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
【事件回放】2009年1月2日,云南省24岁的青年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并关押;11天后,李荞明因重伤入院;2月13日,医院称李重度颅脑损伤身亡;同日,警方称其因为在玩"躲猫猫"游戏时被狱友踢打,不小心撞墙而死;
关键词 躲猫猫 网络舆情 重度颅脑损伤 公共话语空间 天后 云南信息报 亿人 社会人士 周老虎 政府宣传
下载PDF
用户生产内容在传统主流媒体中的运用--基于《安徽新闻联播》疫情防控报道的样本分析
10
作者 方国琼 宛月琴 《新闻世界》 2022年第11期7-10,共4页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用户生产内容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各个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中。本文以《安徽新闻联播》疫情防控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试图梳理运用用户生产内容为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带来的新变化、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在主流文化的视野...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用户生产内容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各个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中。本文以《安徽新闻联播》疫情防控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试图梳理运用用户生产内容为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带来的新变化、呈现的新特点,以及在主流文化的视野下,如何规避因此可能带来的问题与偏差,并为提升用户生产内容运用价值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径和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生产内容 传统媒体 运用
下载PDF
管窥典型人物报道中的策划意识
11
作者 宛月琴 《视界观》 2022年第8期35-37,共3页
典型人物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报道也是新闻内容生产线上的“特色产品”之一,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怎样让典型人物形象入脑入心,如何进一... 典型人物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报道也是新闻内容生产线上的“特色产品”之一,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怎样让典型人物形象入脑入心,如何进一步提升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认同,必须加强策划意识,并贯穿在选题、采访、写作、分发的全过程,从报道选题、报道方式、表现方法、传播效果等方面加大策划力度。实践证明,有效的策划,对于形成新闻精品、深化报道主题、发掘新闻价值、强化舆论导向、提高传播效果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典型人物报道需要策划来优化,科学精准的新闻策划也能帮助典型人物报道增色添彩、更具创新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