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地震识别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客伟利 张光亚 +2 位作者 潘文庆 张磊 张仁焕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分时窗提取、断裂属性(Fault Fracture Attribute,FFA)裂缝预测等特色技术,详细刻画了一间房组孔洞、裂缝型储集层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层CT扫描古河道识别、残厚法古地形恢复、基于优化算法的构造识别体断裂精细刻画等特色技术开展了岩溶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指出古地形较高、水系发达、小断裂发育等是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控制因素。面对现有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勘探难题,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钻井—地震结合,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是开展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识别和控制因素分析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岩溶储集层 孔洞储集层识别 裂缝储集层识别 地层CT扫描 古地形恢复
下载PDF
孟加拉湾西侧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5
2
作者 客伟利 童晓光 +2 位作者 温志新 张光亚 王兆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7,共9页
通过对孟加拉湾西侧盆地群的板块构造演化、地层层序发育、烃源岩—储层—盖层等石油地质要素开展详细分析,可知该盆地群先后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后裂谷期等3个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并在后期随着南亚大陆的整体向北漂移演变为被动大... 通过对孟加拉湾西侧盆地群的板块构造演化、地层层序发育、烃源岩—储层—盖层等石油地质要素开展详细分析,可知该盆地群先后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后裂谷期等3个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并在后期随着南亚大陆的整体向北漂移演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根据区域板块演化与地层发育特征,可将该盆地群的地层划分为前裂谷、裂谷和后裂谷3套巨层序,在各个巨层序内部能够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6套成藏组合。从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的油气地质特征可知,深层的前裂谷巨层序内部二叠系—三叠系河道砂岩、裂谷巨层序内部的白垩系河流相、三角洲相河道砂岩、深水地区后裂谷巨层序内部的被动陆缘盆地中发育的第三系河道、三角洲和深水浊积砂岩是该盆地群下一步主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板块演化 裂谷层序 深层与深水目标
下载PDF
孟加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5
3
作者 客伟利 童晓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0,5-6,共6页
分析孟加拉盆地的板块演化、层序划分、成藏组合等特征,认为该盆地经历了板块裂解、漂移、冲撞等多个演化阶段,并在后期随着印度-亚洲板块的冲撞从早期的被动陆缘盆地演变为活跃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特殊的构造演化史造就了2个不同类型的... 分析孟加拉盆地的板块演化、层序划分、成藏组合等特征,认为该盆地经历了板块裂解、漂移、冲撞等多个演化阶段,并在后期随着印度-亚洲板块的冲撞从早期的被动陆缘盆地演变为活跃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特殊的构造演化史造就了2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和沉积单元:盆地西侧的孟加拉陆架和东侧的Surma次盆,并形成西孟加拉陆棚和Surma次盆、Faridpur海槽和Hatia海槽3个沉降中心及不同的成藏组合.研究表明,有利油气勘探目标分布在各个巨层序中,目前的勘探活动主要分布在陆上和近海区域的新生界地层中,下一步的勘探目标应该为西孟加拉陆棚的裂谷前期二叠—三叠系河流与湖相砂岩、裂谷后期被动陆缘盆地阶段的新生界水下河道、三角洲沉积,以及Faridpur海槽和Hatia海槽孟加拉扇内部的深水浊积水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板块演化 裂谷层序 前陆层序 深水浊积砂体
下载PDF
濮城油田沙二下储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客伟利 李建明 胡明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207-209,共3页
濮城油田沙二下地层属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传统的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不适用于该地区。通过对沉积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运用基于湖平面升降旋回理论的T-R旋回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等时划分.划分出4个4级T-R旋回... 濮城油田沙二下地层属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传统的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不适用于该地区。通过对沉积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运用基于湖平面升降旋回理论的T-R旋回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等时划分.划分出4个4级T-R旋回层序.9个副层序组.33个副层序;进而对研究区进行了小层对比.查明了53个单砂体的连通关系,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城油田 沙河街组 沉积微相 层序地层学 小层对比
下载PDF
异常信息提取方法在油气试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客伟利 陈建平 +1 位作者 马绍平 侯国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07,共2页
试井压力测试数据的变化特征是地层异常信息的响应 ,不同地层边界和孔渗特征与地层测试压力数据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新的试井解释思路———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分析了地层异常特征提取的理论与方法 ,对该技术的... 试井压力测试数据的变化特征是地层异常信息的响应 ,不同地层边界和孔渗特征与地层测试压力数据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新的试井解释思路———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分析了地层异常特征提取的理论与方法 ,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并以BP网络与VB语言结合进行了系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信息 试井模型解释 信息提取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 被引量:145
6
作者 张光亚 马锋 +5 位作者 梁英波 赵喆 秦雁群 刘小兵 张可宝 客伟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6-1166,共11页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总体上还较低,但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展示了深层油气良好的发展前景。深层油气田主要发育在被动陆缘、前陆冲断带、克拉通区中下组合和裂谷盆地深层等领域。深层油气勘探及地质理论研究揭示深层油气的独特石油地质特征,其油气生烃特征突破了传统的油气消亡线,扩大了"油气窗"赋存范围;深部由于超压、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碳酸盐岩生物礁发育、次生白云石化、裂缝发育和岩溶等多种作用而发育优质储层,突破了传统储层的"死亡线";盐岩发育及变形控制深层油气聚集及盐相关圈闭发育。未来,深部储层预测、超压预测、深层钻井、完井改造和测井技术发展将推动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油气藏 勘探领域 石油地质 勘探技术
下载PDF
塔北隆起英买2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华 张艳秋 +2 位作者 潘文庆 王瑞菊 客伟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8,共7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鲜明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复杂的形成机理。应用三维地震、岩心、成像测井、薄片等资料对英买2井区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域储层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岩溶储层,而属于断裂岩溶或断控岩溶储层,储集空间以方解石...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鲜明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复杂的形成机理。应用三维地震、岩心、成像测井、薄片等资料对英买2井区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域储层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岩溶储层,而属于断裂岩溶或断控岩溶储层,储集空间以方解石半充填或未充填的裂缝、小型溶蚀孔洞-裂缝为主,且分布受到断裂系统的强烈控制。结合构造活动背景以及包裹体盐度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断裂岩溶先后经历了地表水沿断裂向下溶蚀和深部热液沿断裂向上溶蚀2个阶段。前者以建设性作用为主,后者以破坏性作用为主。塔北地区油气勘探过程中,应突破以风化壳岩溶储层为主体的勘探思路,寻找多种类型的储层目标,其中断裂(控)岩溶储层可望成为该区域未来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英买2井区 断裂岩溶 裂缝型储层 包裹体盐度
下载PDF
南大西洋深水盐下碳酸盐岩沉积特征、模式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6
8
作者 秦雁群 温志新 +3 位作者 王兆明 冯栋 客伟利 张新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近年来,南大西洋深水盐下碳酸盐岩陆续取得重大发现。根据已发现的深水油气田特征,结合该地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认为:南大西洋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形成背景是南美与非洲板块白垩纪差异裂解,沉积环境为障壁条件局限湖泊沉积,岩性主要... 近年来,南大西洋深水盐下碳酸盐岩陆续取得重大发现。根据已发现的深水油气田特征,结合该地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认为:南大西洋深水盐下碳酸盐岩形成背景是南美与非洲板块白垩纪差异裂解,沉积环境为障壁条件局限湖泊沉积,岩性主要为灰岩、藻灰岩,多位于构造高部位和斜坡地带。其沉积过程主要是板间差异裂解,受南部瓦尔维斯火山脊阻挡作用,水体逐渐变浅,局部高地及斜坡地区形成碳酸盐岩,当周期性灌入的海水不足以抵消古盐盆蒸发量时,盐岩开始析出,持续欠补偿发育的古盐盆形成巨厚的盐岩沉积。该套碳酸盐岩储层受盐岩控制作用明显,其油源来自下部裂谷期湖相泥岩,油气主要是经断裂、不整合短距离运移,在构造高部位且连续性盐岩发育区形成有效储层,盖层为上覆盐岩,以构造和地层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深水 盐下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6区基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健 张光亚 +6 位作者 刘爱香 客伟利 史艳丽 邹荃 程顶胜 郑永林 於拥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在邻区多个盆地基岩潜山勘探陆续获得突破的背景下,苏丹Muglad盆地基岩勘探备受关注。基于盆地勘探实际,充分利用Muglad盆地6区钻井、测井、测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基底岩性和储层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勘探意义。盆地基底岩石由长... 在邻区多个盆地基岩潜山勘探陆续获得突破的背景下,苏丹Muglad盆地基岩勘探备受关注。基于盆地勘探实际,充分利用Muglad盆地6区钻井、测井、测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基底岩性和储层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勘探意义。盆地基底岩石由长石、石英、角闪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其原岩属于长英质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并经历了不同程度区域变质或动力变质,属低级—中级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研究区内基岩储层具有双层结构,浅层属风化淋滤带,中—深层以裂缝发育带为主。风化淋滤带主要发育在隆(凸)起表层,厚度较小,通常不足50m,以风化淋滤作用为主,多见岩石破碎和矿物溶蚀,孔洞发育;裂缝发育带厚度一般较大,但区域分布不均,在盆缘和坳—隆过渡带较发育,是盆地基底主要储层类型。富油气坳陷(或凹陷)边缘陡坡带、坳—隆过渡带等裂缝发育区应是未来基岩勘探的优先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6区 盆地基底 岩石类型 储层特征 勘探意义
下载PDF
番禺低隆起东区中新世早-中期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国伟 于兴河 +2 位作者 客伟利 施和生 庞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番禺低隆起位于珠江口盆地的中央隆起带上,研究认为其沉积环境主要为三角洲相和滨岸相两种沉积体系.从层序地层学入手,将研究层段分为4个3级层序(Ⅲ1,Ⅲ2,Ⅲ3和Ⅲ4),其中Ⅲ1层序包含一个海进体系域和一个高位体系域,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 番禺低隆起位于珠江口盆地的中央隆起带上,研究认为其沉积环境主要为三角洲相和滨岸相两种沉积体系.从层序地层学入手,将研究层段分为4个3级层序(Ⅲ1,Ⅲ2,Ⅲ3和Ⅲ4),其中Ⅲ1层序包含一个海进体系域和一个高位体系域,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的沉积形成过程.按照这个地区3级层序的演化模式,21~15.5Ma时期整体上是一个海进,形成海进型三角洲;15.5~13.8Ma时期形成的是海退型三角洲,并分析了各自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进型三角洲 海退型三角洲 韩江组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Muglad盆地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组2段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圣强 史卜庆 +5 位作者 客伟利 袁选俊 於拥军 潘春孚 邹荃 贺金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3-1224,共12页
下白垩统AG组2段(后简称AG2段)是苏丹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和最重要的含油层系。本文基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研究,对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2段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结合其沉积期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古气... 下白垩统AG组2段(后简称AG2段)是苏丹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和最重要的含油层系。本文基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研究,对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2段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结合其沉积期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古气候环境及内物源和外物源发育特征,建立了其断陷期沉积模式。Sufyan凹陷AG组断陷初期为双断模式,南北两侧高陡断层发育规模相当,随着盆地的演化和湖平面的变化,到AG2段进入高水位期,凹陷北部逐渐演变为缓坡沉积环境,南部仍然为陡坡沉积环境。凹陷北部为Babanusa凸起和中非走滑带,为Muglad盆地的盆外物源,凹陷南部以Tomat凸起与Nugara凹陷分割,发育内物源。从钻井和岩心资料来看,凹陷北部以分选较好、细粒沉积为主,在断层下降盘发现中粗粒重力流沉积,反映了北部物源长距离搬运和长期供应的特点,据此建立了断陷后期AG2段北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北部物源为主力物源区;南部临近凹陷断裂带钻井揭示其发育较高砂地比的细粒沉积,显示物源供给的周期性和近源性,研究认为发育辨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类似于扇三角洲,总体物源供给能力较弱,具有近源水下搬运特征。南部物源和西部物源一起,构成凹陷的次物源。本文综合编制了Sufyan凹陷AG2段沉积期的两期沉积相图,建立了立体沉积模式,认为盆地优质储层应以凹陷中部近烃源岩的区带为目标进行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裂谷盆地 Muglad盆地 Sufyan凹陷 下白垩统 AG组 沉积体系 成因模式
下载PDF
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研究: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敏 穆龙新 +3 位作者 赵国良 客伟利 邹荃 康楚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8,共7页
辫状河储层的夹层预测是油藏描述的重点内容。目前夹层的预测主要集中于夹层发育模式研究和心滩坝体的构型单元解剖,且多运用单一的预测方法。南苏丹P油田辫状河储层夹层类型多、规模差异大、分布复杂,定量表征难度较大,在文献调研的基... 辫状河储层的夹层预测是油藏描述的重点内容。目前夹层的预测主要集中于夹层发育模式研究和心滩坝体的构型单元解剖,且多运用单一的预测方法。南苏丹P油田辫状河储层夹层类型多、规模差异大、分布复杂,定量表征难度较大,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夹层的沉积成因入手,依据不同沉积方式形成的沉积砂体及其内部泥质夹层形态与结构不同的特点,综合岩心、测井与地震等多种资料,提出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在密井网区建立骨架剖面与三角网小剖面,运用测井资料的垂向高分辨率与地震资料的横向强连续性特征确定不同类型夹层的井间发育规模;在建立岩相模型的基础上,以隔层厚度分布图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稳定泥岩隔层分布模型;以沉积微相研究结果和夹层规模预测结果为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分别在砂岩相和泥岩非隔层相中模拟心滩坝、河道和各类型夹层的分布;最终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存在4种成因类型的夹层,并在多信息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多类型夹层空间分布的辫状河储层精细地质模型。研究发现,对于厚度大于2m的夹层可以通过井震结合的方法验证其井间规模,定量确定不同层位、不同类型夹层顺物源与切物源的发育规模,为夹层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的岩相概率模型增加岩相模型准确率至94%;以隔层厚度平面分布图为约束条件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可准确建立砂组及小层间隔层分布模型;在各成因类型夹层井间规模预测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成因类型夹层的发育形态、数量、规模和趋势分别设定模拟参数,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结合,实现了辫状河储层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同时,对相关储层的夹层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夹层 成因类型 井震结合 夹层预测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Fula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威 窦立荣 +4 位作者 张光亚 程顶胜 文志刚 刘爱香 客伟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Fula坳陷位于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 000km2,FN油田是该坳陷最大的亿吨级油田。油气储层主要为白垩系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FN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FN油田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原... Fula坳陷位于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 000km2,FN油田是该坳陷最大的亿吨级油田。油气储层主要为白垩系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FN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FN油田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原油特征相似,来源于同一套烃源岩,原油既表现出正构烷烃、藿烷、甾烷系列分布完整等正常油特征,又表现出色谱基线抬升、高峰度UCM、25-降藿烷出现等生物降解油特征,这些特征表明FN油田经历了至少两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的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又接受后期成熟度较高的原油充注。根据构造演化、埋藏史和生排烃史可以研究生烃期次及油气成藏特征。Abu Gabra组烃源岩发生了两次生烃作用,第一次生烃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Ro达到0.6%以上,进入生排烃作用阶段,晚白垩世末构造抬升作用使这次生烃产物遭受较为严重的生物降解;第二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古近纪,Abu Gabra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是本区最重要的一次生油作用和成藏过程,与该次成藏事件相关的构造圈闭是Fula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glad盆地 Fula坳陷 FN油田 生物降解 生烃期次 成藏特征
下载PDF
苏丹富油气凹陷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探讨——以Muglad盆地Fula凹陷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淑文 李志 +3 位作者 潘校华 客伟利 胡胜福 张新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8,共9页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是一个陆相被动裂谷盆地内发育的富油气凹陷,经过多期次勘探后,目前已进入新的以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勘探阶段。以"满凹含油理论"、"构造—层序区带聚集理论"为指导,以岩性油气藏"四图叠合...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是一个陆相被动裂谷盆地内发育的富油气凹陷,经过多期次勘探后,目前已进入新的以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勘探阶段。以"满凹含油理论"、"构造—层序区带聚集理论"为指导,以岩性油气藏"四图叠合"区带评价方法为手段,对Fula凹陷三级层序内构造、沉积、有效烃源岩、运移条件的配置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现今油气发现,预测了Fula凹陷内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分析结果认为:Abu Gabra组AG2段是岩性油气藏发育最有利层段,Jake区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是目前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区带,Baleela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相带次之,Moga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再次之,Fula区断裂坡折带上盘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 Fula凹陷 岩性圈闭 Abu Gabra组 区带评价 沉积层序
下载PDF
苏丹-南苏丹穆格菜德盆地苏夫焉凹陷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彤飞 张光亚 +6 位作者 刘爱香 史艳丽 黄士鹏 客伟利 刘磊 王敏 孙晓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5,共12页
通过识别地震剖面构造样式、恢复骨干剖面构造演化历史,研究了苏丹-南苏丹穆格莱德盆地苏夫焉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结果表明:苏夫焉凹陷整体为南陡北缓的地堑结构,构造格局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正断层相关构造样式可识别... 通过识别地震剖面构造样式、恢复骨干剖面构造演化历史,研究了苏丹-南苏丹穆格莱德盆地苏夫焉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结果表明:苏夫焉凹陷整体为南陡北缓的地堑结构,构造格局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正断层相关构造样式可识别出“两类五种”,其中以基底卷入型铲式正断层、沉积盖层旋转型平面正断层为主。伴随中非剪切带以及周缘板块的构造演化,凹陷经历了早白垩世巴雷姆期-晚白垩世土伦期、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古新世、新近纪至今3期强-弱-弱断坳演化阶段,其中在第一演化阶段的早期-AbuGabra组第四段、第五段沉积时期,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中南部,而之后的演化阶段,沉积中心位于紧邻南部边界断层的洼陷带,并由此推测凹陷中部将是深层系(AbuGabra4段)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苏夫焉凹陷 穆格莱德盆地 苏丹-南苏丹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彤飞 张荻萩 +6 位作者 李曰俊 刘爱香 程顶胜 客伟利 罗贝维 王彦奇 刘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研究断陷盆地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对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西部边界断层(福西断层)生长过程的恢复结果,对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的发育位置、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 研究断陷盆地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对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西部边界断层(福西断层)生长过程的恢复结果,对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的发育位置、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变换构造对陡坡带断陷期有利砂体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该凹陷福西陡坡带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区及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福西断层自北向南发育4处同向型变换构造,对陡坡带Abu Gabra组断陷期砂体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控砂模式可分为转换斜坡控砂模式与传递断层控砂模式。福西陡坡带发育的3个岩性油气藏有利区,紧邻生排烃中心,均位于变换构造对应的断层上盘、横向背斜的上倾方向,处于油气二次运移的优势方向。在横向背斜的不同构造位置,不同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其顶部可形成断背斜油气藏,其两翼易于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其底部易于形成滑塌浊积岩透镜体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分段生长 变换构造 陡坡带 岩性油气藏
下载PDF
非洲中部Muglad盆地Fula凹陷断裂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彦奇 黄彤飞 +2 位作者 张光亚 刘爱香 客伟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0-353,共14页
Muglad盆地是中非剪切带南侧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Fula凹陷是其北部的一个富油气凹陷。对于该地区断裂控烃作用研究,前人主要集中在断裂控制圈闭形成、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及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通道等3方面,而对其他控制作用研究... Muglad盆地是中非剪切带南侧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Fula凹陷是其北部的一个富油气凹陷。对于该地区断裂控烃作用研究,前人主要集中在断裂控制圈闭形成、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及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通道等3方面,而对其他控制作用研究不足。故本文基于地震、地质及地化资料,对Fula凹陷断裂形成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ula凹陷断裂第一、二期裂陷期活动性较强,控制“继承型”凹陷的形成;2)第一、二裂陷期断裂活动性较强,使Fula凹陷主要发育Abu Gabra组烃源岩与中部成藏组合;3)中央断裂带与西部陡坡带内断裂控制构造及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Abu Gabra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中央断裂带的主干断裂及断层①向上部圈闭中运移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glad盆地 Fula凹陷 断裂演化 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下载PDF
约束稀疏脉冲储层反演技术在Sufyan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仓 邹荃 客伟利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4期47-54,共8页
Sufyan凹陷深层AG组砂体存在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作为储层预测广泛使用的方法,具有反演精度高、多解性少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刻画岩性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运用约束稀疏脉冲储层反演技术,通... Sufyan凹陷深层AG组砂体存在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作为储层预测广泛使用的方法,具有反演精度高、多解性少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刻画岩性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运用约束稀疏脉冲储层反演技术,通过地震资料分析、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精细井震标定和子波提取等一系列工作,优选反演参数,对Sufyan凹陷深层AG组进行了储层预测,为该区的储层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实例应用表明,该技术处理后的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区域沉积特征相吻合,能够为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fyan凹陷 AG组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一种新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OSR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中鹏 凌建军 +1 位作者 客伟利 佟彦明 《河南石油》 2001年第6期20-21,共2页
利用HCZ(胡-陈-张)预测模型,可以对已开发油田的年产量和累积产量进行全程预测,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本文将HCZ预测模型应用于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推导出的稠油蒸汽吞吐油汽比程式,可以对蒸汽吞吐稠油油田油汽比进行预... 利用HCZ(胡-陈-张)预测模型,可以对已开发油田的年产量和累积产量进行全程预测,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本文将HCZ预测模型应用于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推导出的稠油蒸汽吞吐油汽比程式,可以对蒸汽吞吐稠油油田油汽比进行预测,为油田编制开发方案和中长期规划及储量资产优化提供依据。文中结合油田实例,对蒸汽吞吐稠油油藏的开发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OSR油汽比 HCZ模型预测
下载PDF
非洲Muglad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光亚 黄彤飞 +5 位作者 刘计国 余朝华 赵岩 刘爱香 客伟利 王彦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4-1212,共19页
非洲Muglad盆地经历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发育与叠合演化历史,具有不同于主动裂谷盆地、单旋回被动裂谷盆地以及跨越多个变革期的叠合盆地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叠合盆地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事件识别、盆地演化阶段... 非洲Muglad盆地经历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发育与叠合演化历史,具有不同于主动裂谷盆地、单旋回被动裂谷盆地以及跨越多个变革期的叠合盆地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叠合盆地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事件识别、盆地演化阶段划分,恢复和重建了各阶段原型盆地;基于不同期次裂谷作用发育程度、叠加过程及叠加方式的时空差异性,划分了不同凹陷的叠合类型,建立了不同叠合类型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冈瓦纳大陆裂解、非洲大陆周缘大西洋、印度洋、红海张裂等构造事件的影响,该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Abu Gabra组(简称AG组,下同)沉积期、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期以及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期三大同裂谷作用阶段。早白垩世盆地原型为多个地堑及半地堑分隔式分布,为与大西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时期盆地原型为地堑及半地堑继承发育,但沉积中心东移,为与印度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主要为发育在Kaikang坳陷的地堑、半地堑,为与红海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所致。依据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的发育程度差异及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的不同,将各凹陷裂谷叠合方式划分为早断型、继承型与活动型三种类型。其中,早断型以Sufyan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弱-更弱"特征;继承型以Fula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较强-弱"特征,而活动型以Kaikang坳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强-较强"的特征。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内时空叠合差异控制了各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的不同,早断型凹陷成藏组合以下部成藏组合为主,继承型则以中部成藏组合为主,而活动型凹陷则以上部成藏组合为主。这些多期叠加型被动裂谷盆地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球裂谷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的认识,深化了该类裂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对于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Muglad盆地 冈瓦纳大陆裂解 被动裂谷 多旋回 叠合盆地 油气分布 白垩纪-新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