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文化学研究的生活方式论探索——评《民俗文化学》
1
作者 宣炳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民俗学在20世纪初由周作人等学者介绍到中国以来,通过顾颉刚、江绍原、钟敬文、黄石、刘魁立、乌丙安、刘守华、刘铁梁、陈勤建等现当代民俗学家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不少成绩。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并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载... 民俗学在20世纪初由周作人等学者介绍到中国以来,通过顾颉刚、江绍原、钟敬文、黄石、刘魁立、乌丙安、刘守华、刘铁梁、陈勤建等现当代民俗学家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不少成绩。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并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载全国征集的歌谣选。自此,钟敬文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守华 钟敬文 民俗学家 乌丙安 民俗文化学 周作人 刘铁梁 顾颉刚
下载PDF
关于“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 被引量:12
2
作者 宣炳善 《民间文化论坛》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等人提出的“传统的发明”这个概念对于民俗学来说,与民俗传承中的民俗变异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民俗在其传承过程中,会发生变异,而这个变异的成分就是相应的新民俗传统。如端午民俗在西周时期就已产生。
关键词 伪民俗 民俗传统 民俗学研究 民俗学者 霍布斯鲍姆 变异现象 正统观念 民间文化 中国孔子基金会
下载PDF
中国斗牛民俗的分类 被引量:9
3
作者 宣炳善 《民间文学论坛》 1997年第4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斗牛图 汉代画像石 山越 斗牛之戏 汉画像砖 民间文学论坛 南阳画像石 汉代画像砖 娱神
下载PDF
李白《静夜思》的民俗学阐释——兼论乐府传播的民俗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宣炳善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第2期60-66,共7页
李白《静夜思》作为中国思乡诗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以井为家乡象征的思乡民俗心态。本文从民俗意象角度分析了《静夜思》在井民俗意象和月民俗意象这双重民俗意象制约下所呈现的思乡主题,并认为井民俗意象是该诗的核心意象,而月民俗意... 李白《静夜思》作为中国思乡诗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以井为家乡象征的思乡民俗心态。本文从民俗意象角度分析了《静夜思》在井民俗意象和月民俗意象这双重民俗意象制约下所呈现的思乡主题,并认为井民俗意象是该诗的核心意象,而月民俗意象只是一个过渡意象,从而对传统的“望月思乡”说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栏 井民俗意象 月民俗意象 思乡民俗心态 《静夜思》
下载PDF
“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 被引量:2
5
作者 宣炳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电视口头表演不是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说书",而是当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新口头表演形态,即"说史"。易中天"说史"重在"品",而不在叙事,具有知识分子特有的言说...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电视口头表演不是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说书",而是当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新口头表演形态,即"说史"。易中天"说史"重在"品",而不在叙事,具有知识分子特有的言说风格。民间说书艺人"说书"与电视知识分子"说史"口头表演风格不同,思想深度不同,历史观也不同,因此"说史"的知识分子风格的口头表演新传统与民间传统"说书"艺术不可混为一谈。易中天"说史"远远没有达到"说书"所要求的艺术境界,易中天"说史"象征着电视知识分子群体在媒体语境中公共口头表演新传统的形成,但也面临知识分子公共口头表演的接受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中天 百家讲坛 说史 说书 知识分子 新传统
下载PDF
当代人文学者文人化倾向之批判 被引量:4
6
作者 宣炳善 《学术界》 2002年第3期105-121,共17页
回顾 90年代学术规范的大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那次讨论是在社会科学中而不是在人文科学中形成规模并引起巨大反响的。当社会科学学者意识到学术规范对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时 ,人文学者却在质疑学术规范的有限适用性并越来越往文人化方向... 回顾 90年代学术规范的大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那次讨论是在社会科学中而不是在人文科学中形成规模并引起巨大反响的。当社会科学学者意识到学术规范对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时 ,人文学者却在质疑学术规范的有限适用性并越来越往文人化方向发展。学术规范是一种学科的科学化努力 ,这在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极为薄弱的中国 ,是学术界当下迫切需要的学术自律。 90年代学术规范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外部原因上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 ,学术的外部环境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但对于人文科学来说 ,最重要的还是学术的内部环境 ,即人文学者本人的学术素质。本文将对人文学者根深蒂固的文人病症状予以分析和批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者 文人化 批判 学术规范 人文科学
下载PDF
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被引量:6
7
作者 宣炳善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9-14,共6页
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 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非遗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非遗行政话语、非遗文化话语、非遗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语状态,产业话语则提升了中国非遗项目的文化产品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话语类型 知识生产 中国语境 民俗学
下载PDF
陈翥《桐谱》梧桐混用为泡桐纠谬 被引量:2
8
作者 宣炳善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99,共8页
目前在关于陈翥《桐谱》的研究中 ,有一个现象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即陈翥《桐谱》一书中将梧桐的文献材料误当作泡桐的材料来使用。后来的研究者包括《桐谱》的校注者潘法连先生也没有指出陈翥梧桐混用为泡桐的现象。陈翥的一生中 ,实际... 目前在关于陈翥《桐谱》的研究中 ,有一个现象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即陈翥《桐谱》一书中将梧桐的文献材料误当作泡桐的材料来使用。后来的研究者包括《桐谱》的校注者潘法连先生也没有指出陈翥梧桐混用为泡桐的现象。陈翥的一生中 ,实际上并没有见过生活中真正的梧桐。陈翥关于梧桐的知识只是来自文献 ,所以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而陈翥关于泡桐的知识则来自生活实践。本文揭示了《桐谱》一书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和错误 ,并认为梧桐混用为泡桐的问题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农史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文化史的问题。对于陈翥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翥 《桐谱》 梧桐 泡桐 文化认同 栽培 分布
下载PDF
春节与端午节的节日信仰及其类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宣炳善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3期7-14,共8页
在国内民俗学者的呼吁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已相继被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信仰及其与岁时节气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节日与信仰的关系入手,研究春节与福文化信... 在国内民俗学者的呼吁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已相继被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信仰及其与岁时节气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节日与信仰的关系入手,研究春节与福文化信仰、端午节与阴阳五行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如果不深入研究节日的内在意义,那么在当前民俗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就会流于民俗事象的表现保护,而最终使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益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端午节 节日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论陈华文的民俗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宣炳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4,共4页
陈华文教授从事民俗学研究和教学二十多年来 ,在区域民俗学和理论民俗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并以严肃朴实的实证研究和勤劳执著的理论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关键词 陈华文 理论民俗学 吴越民俗 学术贡献
下载PDF
唐代李绅《悯农》诗的农史学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宣炳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关键词 唐代 李绅 《悯农》 农史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井”的三重文化意蕴 被引量:4
12
作者 宣炳善 《华夏文化》 1998年第1期11-12,共2页
中国古代「井」的三重文化意蕴宣炳善中国境内迄今最早的水井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木结构井,距今5500多年。其井壁由200多根桩木和长圆木构成井架,5500多年过去了,这些木头还没有腐烂。水井的发明使原始人可以远离经常... 中国古代「井」的三重文化意蕴宣炳善中国境内迄今最早的水井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木结构井,距今5500多年。其井壁由200多根桩木和长圆木构成井架,5500多年过去了,这些木头还没有腐烂。水井的发明使原始人可以远离经常发洪水的大河湖泊,定居在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 中国古代 重文化 思乡民俗心态 市井 水井 商业活动 文化意蕴 全唐诗 《周易》
下载PDF
梁漱溟的文化人格结构及其境界圆融——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宣炳善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9期91-105,共15页
由梁漱溟先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出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一书,对我们了解晚年梁漱溟的思想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新材料。而有了新材料,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新问题。
关键词 梁漱溟 晚年 人格结构 世界 圆融 文化 新材料 书评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下载PDF
陆游晚年的诗情与意趣 被引量:1
14
作者 宣炳善 《华夏文化》 1998年第3期33-34,共2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09),浙江绍兴人。由于陆游一直主张在杭州苟安的南宋朝廷北上抗金,因而遭到主和派权贵的排挤,从1189年到陆游去世的1209年这20年中,陆游的晚年生活大都在当时的山阴(绍兴)度过。由...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09),浙江绍兴人。由于陆游一直主张在杭州苟安的南宋朝廷北上抗金,因而遭到主和派权贵的排挤,从1189年到陆游去世的1209年这20年中,陆游的晚年生活大都在当时的山阴(绍兴)度过。由于报国无望,陆游的晚年生活一方面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道家 养生之道 知识分子 乌骨鸡 养生术 《庄子》 《老子》 《周易》 艺术创作
下载PDF
浙江山水诗路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15
作者 宣炳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5-36,共2页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也到了对百年历史进行深反思的时候。百年前,军阀混战,国家贫弱,民生凋敝,中华传统文化遭到激进知识分子的猛烈批判。学者提出废除汉字,“非孝”思潮高涨,吴虞欲“只手打孔家店”,知识分子以学世界语为荣...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也到了对百年历史进行深反思的时候。百年前,军阀混战,国家贫弱,民生凋敝,中华传统文化遭到激进知识分子的猛烈批判。学者提出废除汉字,“非孝”思潮高涨,吴虞欲“只手打孔家店”,知识分子以学世界语为荣。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传统文化几沦为当时衰败政治与经济的牺牲品。在之后的系列社会运动中,中国文化断层现象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五四新文化运动 山水诗 激进知识分子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浙江 百年历史
下载PDF
对外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孔子标准像
16
作者 宣炳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48-61,共14页
引言 孔子像在中国历史上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在各地的文庙中一般也只有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历来并无“孔子标准像”一说。鲁迅在1935年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
关键词 孔子 文化传播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标准 中国历史
下载PDF
李敖清华演讲的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
17
作者 宣炳善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9期34-53,共20页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 演讲作为知识分子民俗,其口头表演艺术及其言说策略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讨论。2005年李敖清华演讲中共出现17次掌声,通过17次掌声的民俗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演讲在内容上是爱国主义与法律信仰的混合,在形式上则构成一个口头循环结构。李敖清华演讲的知识分子口头表演与法律修辞策略遭遇了公共言语修辞的信任危机,这种口头修辞的信任危机实际上说明表演知识分子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困境。由于李敖与鲁迅共享了一个知识分子公共口头言说技巧的言语传统,因此需要进行民俗学意义上的言语修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清华演讲 爱国主义 法律信仰 言语修辞 表演知识分子
下载PDF
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以浙江新调查个案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华文 陈映婕 +3 位作者 王巨山 王逍 宣炳善 钟红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26,共19页
《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是一个在调查基础上所作的应用性对策研究。它从传统节日的形成发展、节日的类型及当下的趋势入手,对传统节日的意义、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传统节日的丰富内容,尤其是如何弘扬传统... 《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及节日文化如何弘扬的对策研究》是一个在调查基础上所作的应用性对策研究。它从传统节日的形成发展、节日的类型及当下的趋势入手,对传统节日的意义、传统节日放假的意义、传统节日的丰富内容,尤其是如何弘扬传统节日中优秀和独特的民间文化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法定放假 节日文化 弘扬
下载PDF
浙江诗路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圣华 罗时进 +2 位作者 陈国灿 施俊天 宣炳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7-27,共1页
2018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以水系(古道)为纽带,建设江南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路等四条诗路。诗路文化汇聚了丰富的历代先贤智慧,展示了浙江诗意的生态画卷,体现了江南... 2018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以水系(古道)为纽带,建设江南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路等四条诗路。诗路文化汇聚了丰富的历代先贤智慧,展示了浙江诗意的生态画卷,体现了江南独特的地域风采,彰显出重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是“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进一步实施“文化浙江”战略的时代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历史价值 浙江省 唐诗 实践路径 标志性工程 文化价值 社会价值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中国语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宣炳善 《粤海风》 2007年第5期29-37,共9页
90年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学术界、学术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部门仍在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是学术管理部门使用的概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管理部门 社会科学研究 苏联共产主义 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 概念 思维形式 中国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