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同”新诂
1
作者 宣燕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六同"的训诂历来不能厌饫人心。文章通过先秦两汉典籍中十二筒、十二管、十二钟等名称的记载,并结合出土文献中"同"字的用法,推断十二同和十二律本来都是指十二根用来定声的竹管,"六律六同"的本义由此... "六同"的训诂历来不能厌饫人心。文章通过先秦两汉典籍中十二筒、十二管、十二钟等名称的记载,并结合出土文献中"同"字的用法,推断十二同和十二律本来都是指十二根用来定声的竹管,"六律六同"的本义由此可以确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律六同 十二筒 通假 上博简
下载PDF
《報任安書》“威約”解(下)
2
作者 宣燕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0-380,共1页
西汉末严遵所着《道德指归论》(《老子指归》),有语曰“郁约而辞卑,拘制而体降”。这是一个互文辞格的偶句,故可知“郁约”与“拘制”同义,拘制即拘禁之义。“郁”字上古音为影母物部,微、物对转,郁与威音近可通,故“郁约”之... 西汉末严遵所着《道德指归论》(《老子指归》),有语曰“郁约而辞卑,拘制而体降”。这是一个互文辞格的偶句,故可知“郁约”与“拘制”同义,拘制即拘禁之义。“郁”字上古音为影母物部,微、物对转,郁与威音近可通,故“郁约”之义,豁然可解,其与上文“威约”、“畏约”、“忧约”等词,形殊而音近,字异而义同,是一组货真价实的双声连绵词,表示被拘禁、充作仆役、被围困以及被软禁等种种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词性为动词,亦可活用为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任安书》 《老子指归》 人身自由 上古音 连绵词 拘禁 道德 义同
下载PDF
《報任安書》“威約”解(中)
3
作者 宣燕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252,共1页
“威约”亦见《焦氏易林》。《中孚之比》:“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几得脱免。”《既济之旅》:“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部械出牢,脱归家闾。”此“威约”与“拘囚”连用,联系《报任安书》“在穽槛之中”、“幽于... “威约”亦见《焦氏易林》。《中孚之比》:“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几得脱免。”《既济之旅》:“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部械出牢,脱归家闾。”此“威约”与“拘囚”连用,联系《报任安书》“在穽槛之中”、“幽于园墙之中”,不难发现,此词就是表示被剥夺人身自由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任安书》 《焦氏易林》 人身自由 皋陶 中孚
下载PDF
《報任安書》“威約”解(上)
4
作者 宣燕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0,共1页
《汉书·司马迁传》录《报任安书》,《文选》亦收,该文两用“威约”一词:“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穽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马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关键词 《报任安书》 《文选》 司马迁
下载PDF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恒代遗风”辨误
5
作者 宣燕华 《语言历史论丛》 2019年第2期65-75,共11页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中对"恒代遗风"一词的解释,沿袭自清初大儒阎若璩《潜邱劄记》,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采信,但实际上存在问题。本文以大量书证纠正阎说,认为"恒代"一词是在鲜卑拓跋部兴起过程中产生的...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中对"恒代遗风"一词的解释,沿袭自清初大儒阎若璩《潜邱劄记》,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采信,但实际上存在问题。本文以大量书证纠正阎说,认为"恒代"一词是在鲜卑拓跋部兴起过程中产生的地理名词,带有特定的历史和民族内涵;通过考察词语的形成、演变和对现实的影响,展示了该词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恒代遗风 阎若璩 恒州 代郡
原文传递
清初古文《尚书》辨伪与理学的关系——兼议余英时“内在理路说” 被引量:1
6
作者 宣燕华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106,共18页
清初群经辨伪风潮大盛,其中对古文《尚书》的辨伪最为重要。在当时对古文《尚书》真伪公案的大讨论中,如何处置在理学话语中占据“三圣传心”神圣地位的“虞廷十六字”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也是观察当时经学和理学关系以及学术转... 清初群经辨伪风潮大盛,其中对古文《尚书》的辨伪最为重要。在当时对古文《尚书》真伪公案的大讨论中,如何处置在理学话语中占据“三圣传心”神圣地位的“虞廷十六字”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也是观察当时经学和理学关系以及学术转型理路的极佳切入点。通过剖析参与此公案的几个最重要的学者如顾炎武、黄宗羲、阎若璩、毛奇龄等对该问题的论说,从实践层面体认当时经学考证风潮中理学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加深对这一重要学术转型期的内在肌理的认识,并检验前人关于清学发生的几种典范理论,尤其是对余英时“内在理路说”提出基于实证的驳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虞廷十六字 理学 明清学术转型 内在理路
原文传递
閻若璩《潜邱劄記》編刻與流傳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宣燕 《古典文献研究》 2020年第1期256-275,共20页
閻若璩(1636—1704,字百詩,號潜丘,山西太原人,寄籍江南山陽)是清初著名學者,開有清一代考據學風之先聲,在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中踞於首位。《四庫全書總目》將其與顧炎武并稱,謂"若璩博極群書,又精於考證,百年以來,自顧炎武以... 閻若璩(1636—1704,字百詩,號潜丘,山西太原人,寄籍江南山陽)是清初著名學者,開有清一代考據學風之先聲,在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中踞於首位。《四庫全書總目》將其與顧炎武并稱,謂"若璩博極群書,又精於考證,百年以來,自顧炎武以外,罕能與之抗衡者"~①。除影響最大的《尚書古文疏證》一書外,閻若璩的筆記體著作《潜邱~②劄記》亦久負盛名,與顧炎武《日知録》相頡頏。《四庫全書簡明目録》評價"此書爲若璩未成之本,然援據精博,與顧炎武《日知録》方軌并騖,未决誰先"~③,淩廷堪論歷代考核之學,謂"迨至國朝,兹學漸盛,而昆山顧氏《日知録》、太原閻氏《潜邱劄記》,由此其選也"~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知 四庫全書 筆記
原文传递
閻若璩未刊書劄十一通輯釋
8
作者 宣燕 《古籍研究》 2020年第1期196-202,共7页
通行的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閻若璩《潛邱劄記》卷五,收閻氏書劄173通,内容大體皆爲論學談藝,對於研究閻若璩及清初學術皆有重要價值。現藏上海圖書館的拜經樓舊藏抄本《潛邱劄記》七卷,其内容形成於刻本之前,且較刻本多出詩19首、雜文8... 通行的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閻若璩《潛邱劄記》卷五,收閻氏書劄173通,内容大體皆爲論學談藝,對於研究閻若璩及清初學術皆有重要價值。現藏上海圖書館的拜經樓舊藏抄本《潛邱劄記》七卷,其内容形成於刻本之前,且較刻本多出詩19首、雜文8篇及書信11通,具有極高的版本和校勘價值。其中的書信11通,在抄本中是完全連續的,且皆爲言之有物的論學之文,其未入於刻本很可能是出於無意的遺漏而非有意的删削,是此抄本所見佚文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今輯録之,以供學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閻若璩 潛邱劄記 上海圖書館 佚文 書劄
原文传递
顧貞觀《彈指詞》誤收閻若璩《金縷曲》一首考辨
9
作者 宣燕 《词学》 2020年第2期400-407,共8页
顧貞觀(一六三七—一七一四)《彈指詞》中《金縷曲·酬容若見贈次原韵》一首的作者問題,早在一九九二年已由趙秀亭先生在《納蘭叢話》([一])一文中提出。《彈指詞》一集享譽甚隆,顧貞觀與納蘭成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之交遊唱和亦... 顧貞觀(一六三七—一七一四)《彈指詞》中《金縷曲·酬容若見贈次原韵》一首的作者問題,早在一九九二年已由趙秀亭先生在《納蘭叢話》([一])一文中提出。《彈指詞》一集享譽甚隆,顧貞觀與納蘭成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之交遊唱和亦久爲藝林佳話,《金縷曲》更是爲顧、成二人贏得重大聲名的詞調。該詞的原唱即納蘭成德的成名之作《金縷曲》(德也狂生耳)。這個問題理應早得到關注和解决,但多年來却幾乎無人問津([二])。筆者偶然涉及此題,不忍其小案久懸,故不揣淺陋,試爲論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生 唱和 誤收 成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