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三类油层同步挖潜补压结合射孔方法
1
作者 金贤镐 宣英龙 +2 位作者 王春尧 刘洋 覃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平面、纵向交互分布,目前尚未形成同步开发方法。从射孔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油层特点,匹配射孔工艺方法,二类油层匹配深穿透(穿深为956 mm)射孔、三类油层匹配超深穿透(穿深为1 308 mm)射孔,建立单...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平面、纵向交互分布,目前尚未形成同步开发方法。从射孔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油层特点,匹配射孔工艺方法,二类油层匹配深穿透(穿深为956 mm)射孔、三类油层匹配超深穿透(穿深为1 308 mm)射孔,建立单井“组合射孔”模式;针对大段三类油层,通过抽稀射孔数,提高单卡层段数,提高过孔压力,建立“组合射孔+限流法压裂”模式。数值模拟和现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萨中开发区2个二、三类油层同步挖潜区块应用,“组合射孔”实施20口井,采出端单井含水率多降低2.0%、日产油量增加1.2 t;“组合射孔配套限流法压裂”实施6口井,实现了单孔排量0.6 m3/min以上,平均单井产液量增幅17.56%,含水率多降低0.94百分点。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投产设计,对二、三类油层的同步挖潜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类油层 同步挖潜 组合射孔 超深穿透 限流法压裂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低渗常规稠油油藏乳化降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宣英龙 王树坤 +1 位作者 马德胜 桑国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剪切速度对扶余原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和剪切速度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变好。当油水比<55∶45时,乳液为水包油型;>55∶45时,为油包水型。剪切速度45 cm/min时,形成... 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剪切速度对扶余原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和剪切速度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变好。当油水比<55∶45时,乳液为水包油型;>55∶45时,为油包水型。剪切速度45 cm/min时,形成的乳液完全为水包油,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大,乳滴颗粒粒径逐渐变小,最后全部为油包水型。乳化剂聚合物二元驱提高采收率幅度高达25.4%,表明乳化具有启动携带降低原油粘度的作用,对低渗常规稠油油藏限压注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常规稠油 乳化 降粘 波及体积
下载PDF
分形煤层气藏数值模拟研究——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的应用
3
作者 宣英龙 马德胜 +1 位作者 王树坤 张永琪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4-559,共6页
传统的煤层气动力学模型多建立在欧几里得基础上,难以描述煤层气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形状的不规则性。为此,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煤层基质和裂缝的分形维数来刻画煤层气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吸附特性,建立了双重分形介质渗流模型,采用... 传统的煤层气动力学模型多建立在欧几里得基础上,难以描述煤层气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形状的不规则性。为此,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煤层基质和裂缝的分形维数来刻画煤层气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吸附特性,建立了双重分形介质渗流模型,采用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对非线性方程组进行离散,获得了无限大地层和有限地层定产量生产时拟稳态吸附模型的差分方程,求得数值解。结果表明,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非线性模型的求解问题,获得无限大地层定产量生产时变形双重分形介质模型的数值解;分析各种分形参数下的煤层压力动态,做出了典型压力曲线图。对无限大地层,初期分形维数对压力影响不大,后期分形维数越小,压力越高。对有限地层,初期分形维数的影响明显,且分形维数越大,压力越低。压力随分形指数的减小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末期压力平稳趋向同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形参数 双重介质 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 数值解 拟稳态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水驱后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盈盈 宋新民 +3 位作者 马德胜 宣英龙 李海波 张小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 利用新鲜含油岩心样品,研究玉门老君庙油田主力油层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和长期水驱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储集层中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以膜状和填隙形态为主,孔隙结构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状态和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物性较好部位孔隙中填隙物减少,渗流阻力进一步减小;L层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M层有近三分之一的剩余油分布在小孔隙中或浸染于岩石颗粒表面,呈束缚态难以流动;大孔隙中的可动水含量与储集层综合含水率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高含水层 薄片观察 剩余油 核磁共振 赋存状态
下载PDF
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孙仁远 宣英龙 +2 位作者 任晓霞 王楚峰 胡爱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对于煤层气井的排采方案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常规气井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结合煤层气井的排采方式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组合计算了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编制了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软件,并将计算结果... 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对于煤层气井的排采方案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常规气井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结合煤层气井的排采方式和生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组合计算了煤层气井的井底流压,编制了煤层气井井底流压计算软件,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现场煤层气排采数据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同阶段井底流压与煤层气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纯气段压力的计算,平均温度-平均偏差系数法的计算值比Cullender-Smith法高;对于气液混合段压力的计算,Podio修正"S"曲线法计算出的结果比陈家琅-岳湘安法和Hasan-Kabir解析方法略高;在煤层供气充足的条件下,井底流压与产气量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量随井底流压的降低而增加;在煤层气井排采的不同阶段,井底流压随产气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层气井 井底流压 两相流
下载PDF
低渗透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和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田茂章 宋新民 +5 位作者 马德胜 张群 周朝晖 蔡红岩 张帆 宣英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4-809,共6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突破快、无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开展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通过界面性能和体相流变性能对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评价和优化,得到了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功能,并具有良好注入性的粘...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突破快、无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开展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通过界面性能和体相流变性能对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评价和优化,得到了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功能,并具有良好注入性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该表面活性剂还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浓度介于0.05%~0.3%时,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2m N/m数量级,并具有迅速剥离油膜的能力。在0.15%以上,体系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当浓度达到0.3%时,体系的粘度达到20.1 m Pa·s(50℃)。该体系能够通过直径0.2μm的核孔膜,而聚合物则因为堵塞核孔,不能通过0.2μm核孔膜。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左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低储层伤害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低界面张力 粘度 注入性
下载PDF
扶余原油乳化生成条件与驱油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宣英龙 杨雪白 +2 位作者 秦笃国 王树坤 张永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0-304,共5页
为提高扶余油田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开展了乳化降黏技术研究,考察了乳化剂加量、油水体积比和剪切速度对所形成的乳状液状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相同黏度聚合物段塞和乳化剂/聚合物二元段塞的驱油效率,分析了乳化复合驱提高... 为提高扶余油田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开展了乳化降黏技术研究,考察了乳化剂加量、油水体积比和剪切速度对所形成的乳状液状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相同黏度聚合物段塞和乳化剂/聚合物二元段塞的驱油效率,分析了乳化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增大,乳液黏度先减小后增大,乳液粒度逐渐减小;对于扶余稠油,乳化剂最佳质量分数为0.3%,在此条件下,油水体积比低于55∶45时可产生O/W型乳液;随剪切速度增大,乳液黏度先降低后增加,剪切速度为45 cm/min时乳液为O/W型,剪切速度为450 cm/min时乳液变为W/O型;水驱后分别注入聚合物和乳化剂/聚合物二元段塞,采收率分别提高10.5%和25.4%。乳化复合驱不仅能扩大波及体积,还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稠油 乳化 驱油效率 扶余油田
下载PDF
高含蜡油井结蜡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宣英龙 孙仁远 +1 位作者 李培伦 任晓霞 《采油工程》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油井结蜡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有必要对油井结蜡进行预测分析,以指导清防蜡措施的实施,提高清防蜡措施的针对性和效果。在油井结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油井结蜡预测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编制了油井结蜡预测软件,对两种模... 油井结蜡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有必要对油井结蜡进行预测分析,以指导清防蜡措施的实施,提高清防蜡措施的针对性和效果。在油井结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油井结蜡预测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编制了油井结蜡预测软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影响油井结蜡剖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结蜡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油井结蜡厚度、结蜡深度及清蜡周期。经验公式方法对结蜡剖面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生产实际,油井结蜡随油井生产时间和含水率变化而变化。随生产时间的增加,油井的结蜡厚度增大;随油井含水率的提高,结蜡厚度相应变小,结蜡速度变小。该研究可以为油田清防蜡提供依据,并指导油田清防蜡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蜡 预测模型 清蜡周期 结蜡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