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母乳宏量营养素和总能量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婵 王丽 +6 位作者 窦亚兰 李丽玲 花玮 张舒文 宦夏 曹云 胡晓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1-305,共5页
背景中国早产儿母乳成分的报告不多,早产儿母乳成分可能受遗传、饮食习惯等影响。目的探索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母亲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 ... 背景中国早产儿母乳成分的报告不多,早产儿母乳成分可能受遗传、饮食习惯等影响。目的探索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母亲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及其变化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 g、孕周<37周的早产儿母亲,母亲年龄>18岁、无严重先天畸形,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无母乳喂养禁忌证,自愿提供新鲜母乳,以双侧电动吸奶器收集早上4~5时双侧乳房全乳至一次性储奶瓶,冷链运送,从母亲采集母乳至上机行成分分析的过程在4 h内完成,采用MIRIS HMA母乳分析仪(瑞典Miris AB公司),检测时用超声技术进行匀化。通过婴儿病例资料获取临床信息,根据纳入母亲分娩孕周分为<28周组、~32周组和~<37周组;根据纳入母亲分娩年龄分为适龄产妇(≤34岁)和高龄产妇(>35岁);根据采集母乳发生于产后时间分为产后初乳(1~7 d)、过渡乳(~14 d)、成熟乳(~42 d)。主要结局指标早产儿母亲不同泌乳阶段乳汁的宏量营养素含量。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早产儿母亲191例,阴道分娩79例(41.4%),分娩年龄18~44(31.1±4.5)岁,分娩时孕周为(29.2±2.2)周;分娩191例婴儿,男婴102例(53.4%),女婴89例,出生体重(1286±344)g。共收集到母乳305份,其中初乳55份,过渡乳72份,成熟乳178份。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的脂肪含量呈递增趋势,蛋白质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和总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过渡乳和成熟乳的碳水化合物、总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孕周的早产儿母亲的母乳中宏量营养素及总能量多重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过渡乳中的蛋白质含量<28周高于~32周和~<37周,过渡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28周和~32周高于~<3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乳中的脂肪含量阴道分娩低于剖宫产,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阴道分娩均低于剖宫产,成熟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熟乳中的脂肪含量和总能量适龄产妇低于高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泌乳阶段早产儿母乳中的宏量营养元素和总能量有明显差别,未来可考虑开展母乳成分分析以指导早产儿个体化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 宏量营养素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 吕天婵 +8 位作者 李丽玲 窦亚兰 王源 李昭颖 于玲 唐熙 姚莉莉 宦夏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 目的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阶段性经口喂养 完全性经口喂养 个性化喂养 新生儿护理学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丽 吕天婵 +12 位作者 李丽玲 金玉梅 王燕 唐云飞 马月兰 窦亚兰 刘婵 曹云 宦夏 张莉 曹素珍 黄国英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56-1961,共6页
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现状,为临床中该类群体喂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12月,采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情况调查表,回顾性收集长三角地区5所三级甲等医院NICU胎龄... 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现状,为临床中该类群体喂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12月,采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情况调查表,回顾性收集长三角地区5所三级甲等医院NICU胎龄≤35周且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获得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情况,同时比较纯母乳喂养组和亲母母乳不足时使用配方奶补足组患儿喂养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共收治极/超低出生体重儿830例,最终纳入667例。其中仅接受亲母母乳喂养82例(12.3%),仅接受捐赠母乳喂养5例(0.8%),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喂养65例(9.8%),以上3种方式统称为纯母乳喂养,共计152例(22.9%)。接受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34例(5.1%),仅接受配方奶喂养75例(11.2%),接受亲母母乳+配方奶喂养333例(49.9%),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73例(10.9%)。使用纯母乳喂养组肠外营养天数少于配方奶补足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迟发性败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亲母母乳不足时以配方奶进行补足喂养仍然不如纯母乳喂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喂养 捐赠母乳 配方奶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