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亮 宦宏波 +3 位作者 温旭东 杨大鹏 吴黎雳 夏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 目的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 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 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 ChRM3组、sh 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K/Akt的改变。结果 Hep 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 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 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 侵袭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肝癌干细胞标志在肝癌诱导过程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林 宦宏波 +2 位作者 吴黎雳 别平 夏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在大鼠肝癌诱导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肝癌干细胞标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诱导模型组(n=30)。诱导模型组大鼠饮水中加入二乙基亚硝胺溶液,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水。在...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在大鼠肝癌诱导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肝癌干细胞标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诱导模型组(n=30)。诱导模型组大鼠饮水中加入二乙基亚硝胺溶液,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水。在诱癌过程中每隔4周取材5只大鼠肝脏,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Kupffer细胞ED2抗体在肝组织的表达和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Kupffer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及肝癌干细胞标志物的基因表达。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相关炎症因子与肝癌干细胞标志物之间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癌诱导模型,在24周时诱导模型组大鼠出现肝脏肿瘤;ED2抗体在诱癌过程中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01);PCR结果提示,Kupffer细胞分泌的相关炎症因子IL-6、MCP-1、TGF-β、TNF-α在诱癌过程中逐渐升高(P<0.05),同时,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90在诱癌过程中呈明显升高趋势(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提示:IL-6、MCP-1、TGF-β的表达变化与CD90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 Kupffer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IL-6、MCP-1、TGF-β的表达升高与CD90上调呈明显正相关,进一步明确了Kupffer细胞促进肝癌发生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KUPFFER 炎症因子 肝癌干细胞标志
下载PDF
肝脏去交感神经状态对大鼠脂类和激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宦宏波 夏锋 +4 位作者 吴林 吴黎雳 邓翔 马宽生 别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损伤状态下化学性去除肝脏交感神经对肝脏脂类和激素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CCl_4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OHDA制作大鼠去交感神经模型,实验组进行"去交感神经"预处理后应用CCl_4致"急性肝损伤&quo...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损伤状态下化学性去除肝脏交感神经对肝脏脂类和激素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CCl_4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OHDA制作大鼠去交感神经模型,实验组进行"去交感神经"预处理后应用CCl_4致"急性肝损伤",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处理7 d后,检测不同处理组的动物血清中脂类代谢和激素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血清皮质醇(Cor)、血清醛固酮(ALD)、免疫活性胰岛素(IRI)]。结果急性肝损伤后,肝脏功能明显下降,肝损伤模型组TG(0.87±0.09)μmol/L、Tch(1.47±0.21)μmol/L与对照组TG(1.22±0.18)μmol/L、Tch(2.37±0.29)μmol/L相比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TG(1.05±0.04)μmol/L、Tch(1.96±0.06)μmol/L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有所升高。肝损伤模型组Cor(28.3±5.6)μg/L、ALD(651.6±82.3)ng/L较对照组Cor(9.5±3.4)μg/L、ALD(196.5±47.3)ng/L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Cor(20.9±4.2)μg/L、ALD(471.73±72.9)ng/L较肝损伤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肝损伤模型组的IRI(20.37±5.57)mIU/L较对照组(12.48±3.03)mIU/L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的IRI(29.39±7.67)mIU/L较对照组和肝损伤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在大鼠肝损伤状态下,去除交感神经能够促进肝脏脂类合成和激素的代谢,也使胰岛素分泌增多。结论去交感神经能够改善急性肝损伤时的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代谢 交感神经 脂类 激素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在去细胞化肝脏再细胞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温旭东 宦宏波 +3 位作者 吴黎雳 张亮 杨大鹏 夏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9-974,共6页
目的通过制备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研究自主神经递质对再细胞化过程的影响。方法使用全器官灌注法制备C57小鼠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行HE和Massion染色鉴定并检测DNA残留量;RT-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检测再细胞化肝脏中种子细胞(L02细胞株... 目的通过制备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研究自主神经递质对再细胞化过程的影响。方法使用全器官灌注法制备C57小鼠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行HE和Massion染色鉴定并检测DNA残留量;RT-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检测再细胞化肝脏中种子细胞(L02细胞株)肾上腺素能受体及亚型表达情况;检测平面以及生物支架内异丙肾上腺素对种子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再细胞化肝脏白蛋白分泌和尿素合成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L02细胞株表达肾上腺素能受体,并且β2受体亚型表达相对较高;异丙肾上腺素显著促进平面及再细胞化肝脏内L02细胞株增殖,并增强再细胞化肝脏分泌白蛋白和尿素。结论异丙肾上腺素可促进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再细胞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化肝脏支架 异丙肾上腺素 再细胞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肝癌患者慢性应激的评价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宦宏波 吴黎雳 +6 位作者 温旭东 张亮 杨大鹏 王喜术 雷雍容 江鹏 夏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6-822,共7页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应激指数水平,探索评估肝癌患者慢性应激水平的方法,初步探讨肝癌患者慢性应激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例肝癌患者,利用HRV检测仪分别在术后5 d,3、6个月检测患者应激指...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应激指数水平,探索评估肝癌患者慢性应激水平的方法,初步探讨肝癌患者慢性应激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1例肝癌患者,利用HRV检测仪分别在术后5 d,3、6个月检测患者应激指数和HRV指标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of normal-to-normal R-R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R-R intervals,RMSSD)、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的水平;分析HRV各指标与应激指数的相关性;并研究各应激指标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HRV 4个指标分别与应激指数呈显著负相关(SDNN、RMSSD、LF、HF的r分别为-0.703、-0.674、-0.508、-0.707,P<0.01)。应激指数和HRV指标分别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应激指数高水平(≥52)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较低水平组(<52)明显缩短(P<0.01)。HRV 4个指标SDNN、RMSSD、LF、HF低水平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分别较高水平组短(SDNN、RMSSD,P<0.01;LF、HF,P<0.05)。4个HRV指标低水平组患者总生存期也较高水平组显著缩短(SDNN,P<0.05;RMSSD、LF、HF,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应激指数和SDNN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明显相关(P=0.024,P=0.021)。结论 HRV水平较低的肝癌患者应激指数为高水平,这些应激指标能够评估患者慢性应激水平,证实慢性应激水平较高的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总生存时间亦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慢性应激 心率变异 应激指数 预后
下载PDF
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人类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黎雳 宦宏波 +4 位作者 温旭东 张亮 杨大鹏 钱程 夏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分析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神经肽-1(NK-1)受体表达;Cell Titer Blue检测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分析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神经肽-1(NK-1)受体表达;Cell Titer Blue检测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 nmol/L)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96、120 h)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肝癌细胞均经不同浓度的(0 nmol/L,对照组;100 nmol/L,实验组)P物质处理48 h,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K-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Hep G2和SMMC-7721两种人肝癌细胞中均有NK-1受体表达;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 nmol/L)在96 h内不影响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在120 h 250 nmol/L和500 nmol/L P物质可抑制两种细胞增殖(P<0.05);100 nmol/L P物质明显促进两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NK-1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和Slug表达上调(P<0.05)。结论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与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NK-1受体相互作用并使其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提高其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P物质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在CT影像学上的临床分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涂玉亮 蔡守旺 +8 位作者 刘志伟 王大东 谭向龙 宦宏波 冯健 辛先磊 王鹏飞 韩明明 张卓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INP)感染坏死灶在CT影像学上的解剖学位置与分布特点,并据此对INP进行临床分型,为INP的外科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四医学中心2008年6月... 目的总结分析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INP)感染坏死灶在CT影像学上的解剖学位置与分布特点,并据此对INP进行临床分型,为INP的外科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四医学中心2008年6月6日至2014年12月31日INP病例112例,根据INP感染坏死灶CT影像学中位置分为五个区域:胰腺区域、网膜囊区、脾胃间隙区、左侧腹膜后间隙区、右侧腹膜后间隙区;据此分为三型:I型,感染灶位于胰腺区域,局限于胰腺实质组织、胰腺包膜周围脂肪组织、胰腺下沿肠系膜根部脂肪组织。II型,感染灶扩散至胰腺周围,包括网膜囊和脾胃间隙,IIa型感染灶扩散至网膜囊,IIb型感染灶扩散至脾胃间隙,IIc型感染灶同时存在于网膜囊和脾胃间隙。III型,感染灶扩散至侧腹膜后间隙,IIIa型感染灶扩散至左侧腹膜后间隙,IIIb型感染灶扩散至右侧腹膜后间隙,IIIc型感染灶扩散至左、右侧腹膜后间隙。结果112例INP患者共204个感染灶分别位于胰腺区域42个、网膜囊区43个、脾胃间隙区16个、左侧腹膜后间隙区68个、右侧腹膜后间隙区35个。I型12例(10.7%);II型14例(12.5%),其中IIa型8例,IIb型5例,IIc型1例;III型86例(76.8%),其中IIIa型51例,IIIb型17例,IIIc型18例。结论INP感染灶沿着胰周间隙,尤其是腹膜后间隙有着特征性扩散分布,根据该特征进行的INP分型,对INP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操作步骤的优化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 感染性坏死 脓肿位置 CT影像 临床分型
下载PDF
迷走神经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黎雳 宦宏波 +3 位作者 吴林 邓翔 温旭东 夏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191-194,共4页
目前,肝脏肿瘤占全球癌症病死原因的第三位。关于影响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因素的研究已经开展了数十年。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HBV、HCV感染等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发现,肿瘤... 目前,肝脏肿瘤占全球癌症病死原因的第三位。关于影响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因素的研究已经开展了数十年。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HBV、HCV感染等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发现,肿瘤发展不仅仅需要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为肿瘤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同时肿瘤微环境中神经末梢生成,形成肿瘤的神经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肝细胞癌 胆碱能系统 P物质
下载PDF
以第三级肝蒂横断为主导的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标准化流程 被引量:1
9
作者 涂玉亮 张卓超 +7 位作者 李梦阳 赵伟 朱自满 韩明明 金鑫 宦宏波 王大东 蔡守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85-389,共5页
随着对肝脏血管和胆道的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解剖性肝切除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从解剖性肝叶切除逐渐精确到解剖性肝段切除。为进一步提高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安全性,规范手术流程,本文拟以肝Ⅷ段切除为例,从术前评估的标准化、手术... 随着对肝脏血管和胆道的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解剖性肝切除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从解剖性肝叶切除逐渐精确到解剖性肝段切除。为进一步提高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安全性,规范手术流程,本文拟以肝Ⅷ段切除为例,从术前评估的标准化、手术步骤的标准化以及术后管理的标准化等方面对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段切除制定标准化流程,为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步骤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规范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段切除 第三级肝蒂横断术 标准化流程
下载PDF
局部治疗联合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靶向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逾35个月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明明 王大东 +4 位作者 宦宏波 赵伟 郁李新 李梦阳 姜凯 《肝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61-65,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每年新发和病死的HCC中,中国占比>50%;高居中国肿瘤发病的第3、4位和肿瘤死因的第2、3位^([1]),其...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每年新发和病死的HCC中,中国占比>50%;高居中国肿瘤发病的第3、4位和肿瘤死因的第2、3位^([1]),其中66.7%~77.2%的HCC患者死于肝内肿瘤未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肺转移瘤 序贯治疗
下载PDF
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肝癌免疫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宦宏波 陈雪娇 夏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0-914,共5页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射频消融,介入等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较差。肝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时已无手术治疗机会。对于晚期肝癌患者,临床上一直缺乏有效的...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射频消融,介入等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较差。肝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时已无手术治疗机会。对于晚期肝癌患者,临床上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HCC大多是基于肝脏慢性炎症所致,免疫疗法在治疗HCC方面有着巨大前景,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生物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针对HCC的治疗,更加精准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不断被探索,给H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精准医学背景下HCC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 治疗 精准医学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肝外转移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果 吴黎雳 +4 位作者 宦宏波 马宽生 李晓武 别平 夏锋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CC)肝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经PET/CT检查确诊HCC肝外转移的病例132例,对其HCC转移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HCC 肝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淋巴结(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CC)肝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经PET/CT检查确诊HCC肝外转移的病例132例,对其HCC转移部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HCC 肝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淋巴结(54.5%,72/132)、骨(24.2%,32/132)和肺(21.2%,28/132);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而其他转移部位和生理指标对生存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在HCC肝外转移最常见且可显著影响患者生存预后,及早诊断及治疗淋巴结转移病灶将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外转移 淋巴结 生存预后
原文传递
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黎雳 夏锋 +2 位作者 宦宏波 吴林 温旭东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3期231-234,共4页
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通过问卷调查梳理总结出,当前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存在评价内容较为片面单一、评价方式相对滞后、以单方面他评为评价主体等弊端。由此,对评估体系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①建立目标决策评价... 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通过问卷调查梳理总结出,当前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存在评价内容较为片面单一、评价方式相对滞后、以单方面他评为评价主体等弊端。由此,对评估体系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①建立目标决策评价系统,由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和自身情况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以细化后的目标为参照进行评价。②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系统,扩宽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专业素质、科研能力、人文素养、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评价。③在培养过程中引入学习历程档案评价及最佳证据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监控实施系统和信息反馈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 培养质量 评估体系
原文传递
再次肝脏部分切除与射频消融术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的 Meta 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黎雳 宦宏波 +3 位作者 温旭东 张亮 杨大鹏 夏锋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再次肝脏部分切除(RH)与射频消融术(RFA)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12月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aboratory、中国学术... 目的:分析并评价再次肝脏部分切除(RH)与射频消融术(RFA)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12月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aborato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根椐纳入标准纳入比较 RH 与 RFA 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后不同时期生存人数的随机对照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分别提取接受 RH 与 RFA 治疗的患者例数及治疗后1、3、5年的生存例数计算比值比(OR),进行系统回顾和 Meta 分析。采用 Q 检验和I2检验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同质性好的研究(P 〉0.05, 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分析,否则认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纳入研究足够多时,采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176例患者。定性分析显示 RH 较 RFA 能更有效地提高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率。 Meta 分析评估 RH 与 RFA 的预后效果差异显示,1年、3年、5年的合成 OR 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1(0.82,4.01)、1.26(0.78,2.01)、1.73(1.02,2.95),1年、3年预后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5年预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中,与 RFA 相比,RH 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更为有利;虽然 RH 与 RFA 对改善患者早、中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趋势上来说 RH 仍较 RFA的预后效果好,且 RH 较 RFA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晚期预后。综合来看,对于可以接受 RH 或 RFA 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RH 治疗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复发 再次肝脏部分切除 射频消融术 META 分析
原文传递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叙事医学课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喜术 宦宏波 +5 位作者 吴黎雳 张亮 杨大鹏 别平 马宽生 夏锋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然...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方法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然后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对选取的40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叙事医学的课程标准。对重庆市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在读研究生进行小范围教学实践,并收集了教学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经过2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由叙事医学导论理论课、叙事医学相关书籍的阅读、医学叙事影视作品的观摩、叙事医学病历的书写4个部分组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小范围的教学实践,收集了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设置的构建合理,可为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奠定基础,加快叙事医学理念在我国的普及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 叙事医学课程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段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癌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16
作者 胡斌 赵伟 +5 位作者 宦宏波 朱自满 韩明明 涂玉亮 王大东 蔡守旺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切除(AR)和非解剖性肝切除(NAR)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89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R组(n=45)和NAR组(n=44)。数... 目的研究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切除(AR)和非解剖性肝切除(NAR)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89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R组(n=45)和NAR组(n=44)。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肝酶谱变化以(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等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术后复发率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R组患者出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明显低于NAR组(出血量:414mlus.973ml,P<0.01;切缘阳性率:0%us.10%,P=0.056),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NAR组(6.7%vs.20.5%,P=0.058;15.6%us.40.9%,P=0.008);AR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NAR组(325minus.270min,P=0.041);AR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受影响小(P<0.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非解剖性肝切除,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肝功能受影响小、术后复发率低,是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非解剖性肝切除术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