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分度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宦鹏 黄静 +3 位作者 杜雪梅 赵波 吴家富 王芬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的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不同临床分度中的意义、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 检测2011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HIE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值和100例正常新生儿组心肌酶谱值,比较两组新生儿肌酸激酶(CK)、肌...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的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不同临床分度中的意义、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 检测2011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HIE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值和100例正常新生儿组心肌酶谱值,比较两组新生儿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在HIE及其不同临床分度中的意义、敏感度、特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HIE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较正常新生儿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E组患儿随病情加重,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敏感度为98%,特异性88.9%,相关性为0.8915,均较心肌酶谱其他指标高。结论 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新生儿HIE诊断及临床分度具有鉴别意义,其中CK-MB临床指导价值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谱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酶谱同工酶 缺氧
下载PDF
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在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芬 宦鹏 赵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在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28例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吸入,观察组患儿采用孟鲁期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疗程3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在缓解期哮喘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28例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吸入,观察组患儿采用孟鲁期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疗程3月,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9.4%(P<0.05);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vs 6.5%,P<0.05)。结论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布地奈德可显著提高缓解期哮喘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能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下载PDF
脊髓空洞症早期尿潴留1例
3
作者 宦鹏 陈泽金 王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尿潴留 脊髓空洞症 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 临床资料 排尿困难 对光反射 颈项强直 min 下腹部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致心肌损伤相关因素及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家富 陈泽金 +4 位作者 金黎刚 杜雪梅 赵波 宦鹏 赵兰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评估婴幼儿腹泻发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评估要点。方法:对216例婴幼儿腹泻的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分年龄及临床症状、病因组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目的:探讨应用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评估婴幼儿腹泻发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评估要点。方法:对216例婴幼儿腹泻的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分年龄及临床症状、病因组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改变明显,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异常达76.32%;并发CK-MB升高达59.21%;肌钙蛋白I升高27.63%,与非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其它病毒性腹泻相比较,分别为心肌酶异常占30.56%(p<0.01);47.92%(p<0.01),67.86%(p>0.05),并发CK-MB升高分别为8.33%(p<0.01);14.58%(p<0.01);42.86%(p<0.05)。肌钙蛋白I升高分别为2.78%(p<0.01);6.25%(p<0.01);14.29%(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性肠炎致心肌损伤危害最大,其他病毒性肠炎其次。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率与年龄成反比,与发热、脱水、酸中毒、腹泻种类及程度有关。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和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婴幼儿腹泻致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因素 评估要点 心肌损伤 婴幼儿腹泻
下载PDF
住院新生儿死亡50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杜雪梅 宦鹏 赵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近10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50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早产儿20例,足月儿25例,过期产儿5例;就诊时间:出生1d内22例,2~3 d24例,4~28...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近10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50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早产儿20例,足月儿25例,过期产儿5例;就诊时间:出生1d内22例,2~3 d24例,4~28 d4例;出生地点:家中7例,乡镇卫生院34例,二甲医院9例.本组50例均存在产科或胎儿高危因素,死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3例,胎粪吸入1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颅内出血7例,败血症2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征、败血症并化脓性脑膜脑炎、右侧肺未发育伴多囊肾、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核黄疸、重症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 重视产前高危因素和孕期保健,加强对基层医院产科、儿科医师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是提高住院新生儿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死亡 产科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早产儿心力衰竭三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杜雪梅 赵波 宦鹏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提高对早产儿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认识,加强对早产儿水肿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例表现为水肿的早产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3例均为早产儿,生后3 d~3个月就诊,查体均发现下肢水肿,伴会阴、腹部水肿。入院初期均误诊... 目的提高对早产儿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认识,加强对早产儿水肿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例表现为水肿的早产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3例均为早产儿,生后3 d~3个月就诊,查体均发现下肢水肿,伴会阴、腹部水肿。入院初期均误诊,按误诊疾病予相关处理无效,全面分析病情并完善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病因诊断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确诊后予相应处理,均病情缓解出院。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早产儿心力衰竭不典型表现的认识,对早产儿不明原因水肿需警惕是否存在心力衰竭,避免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早产儿 误诊 低蛋白血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兆辉 刘信凯 宦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奥美拉唑40 mg,每日2次,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联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奥美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于治疗后...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奥美拉唑40 mg,每日2次,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联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奥美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于治疗后4周观察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单纯用西医治疗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以指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婴儿梅毒1例
8
作者 杜雪梅 陈泽金 +2 位作者 吴家富 宦鹏 王芬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首发症状 婴儿梅毒 骨损害 手指肿胀 进行性加重 入院查体 蚊虫叮咬 四肢活动
下载PDF
抗菌药物在小儿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现状分析
9
作者 陈泽金 杜雪梅 +3 位作者 王芬 赵波 赵兰虹 宦鹏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4期12-12,14,共2页
目的为了解儿科病毒性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一步规范该院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抽查我科近3年住院患儿典型病毒性感染疾病600例,从中了解病毒性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原因。结果抗菌药物在该院病毒感染性... 目的为了解儿科病毒性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一步规范该院儿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抽查我科近3年住院患儿典型病毒性感染疾病600例,从中了解病毒性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应用原因。结果抗菌药物在该院病毒感染性住院患儿应用率约为81.67%,其中主要(约75.67%)应用于患儿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发生多器官障碍,较少(6%)应用于单纯病毒感染性感染患儿。结论①抗菌药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仍有应用指针,具体指针需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探讨完善。②部分儿科单纯病毒性感染的住院患儿仍在使用抗菌药物,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病毒性疾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川崎病5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杜雪梅 靳亚军 +2 位作者 徐建英 赵波 宦鹏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8期2786-2788,共3页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诊治经验,探讨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儿科收治的5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从发病诱因、发病年龄、系统损害、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并对6例不完全KD患者的确诊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诊治经验,探讨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儿科收治的5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从发病诱因、发病年龄、系统损害、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并对6例不完全KD患者的确诊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该组资料中川崎病发病诱因多为感染,男女比例为1.9∶1,婴幼儿占81.0%(47/58),临床上以心血管为主的多系统损害常见。完全KD临床表现典型,诊治顺利;而不完全KD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和漏诊。2种类型KD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佳,无死亡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1)KD发病以婴幼儿为主,多与感染相关;(2)不完全K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诊和误诊,是临床关注的重点;(3)临床多数以心血管损害为主,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冠状动脉并发症大多以Ⅱ级以下损害即一过性扩张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小儿过敏性紫癜119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王芬 杜雪梅 +1 位作者 赵波 宦鹏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9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9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季节、诱因、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重要脏器受损情况、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总结在诊治该...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9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季节、诱因、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重要脏器受损情况、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总结在诊治该病过程中的临床经验教训。结果 119例患儿中发病年龄2~8岁65例,>8~14岁48例,14岁以上6例。其中男75例,女44例,男∶女为1.7∶1。以春、冬两季发病最多,占70.59%(84/119)。发病诱因:感染93例(78.15%),进食及接触致敏物6例(5.04%),无明确诱因20例(16.81%)。腹型HSP在病初易误诊,肾脏损害是HSP后期治疗和随访重点。结论 HSP是一种在皮肤体征未出现前极易误诊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需积极治疗皮肤、消化道、关节等部位的症状、体征,以减轻患儿痛苦;恢复期需随访并检查小便、肾脏功能等;部分肾型HSP(HSPN)患儿病情迁延可达数年,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急腹症 关节炎 诊断 鉴别 肾脏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