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成 陈彬川 +2 位作者 宫卫锋 帖红艳 李志宏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4期38-40,43,共4页
目的评估白内障摘除联合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9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将两种类型折叠... 目的评估白内障摘除联合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和硅凝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97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将两种类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Acrysof(SN60AT)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植入硅凝胶Canon staarks-1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及6个月PCO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应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术后1周的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的视力有显著性差异(Z=-2.265,P<0.05)。术后6个月Acrysof组后囊膜混浊率6.0%,硅凝胶组为20.8%(χ2=4.683,P=0.03)。Acrysof组患者术后发生PCO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在发生不同程度的PCO患者中,Acrysof组发生PCO的程度较Canon staarks-1组轻。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应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使白内障患者获得理想的视力,应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对减少PCO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面向下体位及端坐位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楠 朱冬梅 +1 位作者 张钊填 宫卫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 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术后分别行面向下体位及端坐位后在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恢复上的差别.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2012年1~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眼科连续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6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 目的 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术后分别行面向下体位及端坐位后在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恢复上的差别.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2012年1~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眼科连续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6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38例(38只眼);平均年龄(55.7±7.3)岁,平均病程(8.9±2.6)个月;术前logMAR视力为0.89±0.23,裂孔直径为(565±236) μm.均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矫正视力(CVA)检查,以及验光、裂隙灯下眼底镜检查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将小数视力换算成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用于统计学分析.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顺序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P0)在术后行面向下体位;另一组(P1)在术后行端坐位,各组分别为23例(23只眼),持续时间均为7d,且不少于12 h/d.术后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在裂孔闭合率及视力恢复上的差别.结果 P0组的裂孔闭合率为95.7% (22/23),P1组的裂孔闭合率为65.2% (15/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73,P=0.026).P0组与P1组术后logMAR视力分别为(0.48±0.27)及(0.69±0.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0,P=0.052).结论 对于裂孔直径>400 μm的IMH患者,术后严格面向下体位是保证裂孔高闭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裂孔直径较小的IMH患者,可以视患者具体情况将面向下体位改为端坐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面向下体位 端坐位 裂孔闭合率
原文传递
零球差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楠 黄晶晶 +2 位作者 朱冬梅 王迎彬 宫卫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非球面零球差及负球差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差别,以客观评价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眼科相继接受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零球差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探讨非球面零球差及负球差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差别,以客观评价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眼科相继接受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零球差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30例(60只眼),对照组选取同期接受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负球差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30例(60只眼),并在年龄(5岁之内)、性别和眼部情况方面进行严格配对。术后3个月观察术眼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并观察术眼的焦点深度。由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高阶像差。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等效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零球差组焦点深度〉对照组(F=1.421,P=0.046);零球差组的球差Z(4,0)为(0.04±0.04)μm,垂直彗差Z(3,-1)为(-0.01±0.13)μm,与负球差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5.769、0.574,P=0.024、0.041,均P〈0.05),而二组水平彗差Z(3,+1)、三叶草、总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9、2.618、1.951,P=0.086、0.078、0.110,均P〉0.05)。结论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负球差人工晶状体相比,在有效减少球面相差的同时,可使患者保留一定的焦点深度,从而拥有更好地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球差 人工晶状体 iTrace 波前像差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