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荷叶生物碱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楚邵璇 王晓 +4 位作者 唐征 张志毅 董红敬 宫建泉 郑振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20,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作用靶点以及高尿酸血症靶点,通过Cytoscape 3.8.0建立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利用...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作用靶点以及高尿酸血症靶点,通过Cytoscape 3.8.0建立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将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文献检索获取27种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信息,包括荷叶碱、衡州乌药碱、莲心碱等,预测获得对应靶点337个,高尿酸血症相关靶点926个,关键靶点57个。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GAPDH、STAT3、JUN、CASP3、PTGS2、XDH、MAPK1等靶基因,这些基因主要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PD-1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p53信号通路等调控蛋白表达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分子靶点对接结果良好,荷叶碱、衡州乌药碱、莲心碱均可与关键靶点自发结合,其中莲心碱与蛋白PTGS2、JUN可形成最稳定结构,结合能可达-9.3 kcal/mol。结论:本研究预测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为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分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荷叶生物碱 高尿酸血症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泰山灵芝的营养价值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尹馨一 宋盈萱 宫建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111-115,119,共6页
泰山灵芝属于药食同源的真菌,其营养价值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该文阐述泰山灵芝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归纳总结泰山灵芝主要加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并重点综述了泰山灵芝中的功能成分提取和纯化技术,同时对泰山灵芝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作出展... 泰山灵芝属于药食同源的真菌,其营养价值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该文阐述泰山灵芝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归纳总结泰山灵芝主要加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并重点综述了泰山灵芝中的功能成分提取和纯化技术,同时对泰山灵芝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作出展望,旨在为泰山灵芝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及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新视角,为产业发展贡献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灵芝 营养价值 功能成分 加工技术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大鼠白介素-1β的变化及对肺脏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宫建泉 毕宁康 岳屹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β和肺脏病理学的变化。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观察缺血再灌注(IR)后2h、6h、12h、24h和72h血清IL-1β的变化和以上...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β和肺脏病理学的变化。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观察缺血再灌注(IR)后2h、6h、12h、24h和72h血清IL-1β的变化和以上各点肺脏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血清IL-1β和Scr水平均为最低,缺血再灌注2h后各值均逐渐升高,12h达峰值,缺血再灌注12h肺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后,其血清IL-1β和Scr水平增高。IL-1β参与了肺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高血压病的“三三”分型疗法
4
作者 李全喜 宫建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1期56-57,共2页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三三”分型疗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分型疗法 西医分型 中医分型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改良牛蒡多糖粒径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5
作者 陈晓乐 韩笑 +3 位作者 宫建泉 李玲玉 朱文卿 郑振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1期140-147,共8页
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牛蒡多糖粒径进行改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的表面活性剂改良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粒径和扫描电镜等对改良前后的牛蒡多糖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牛蒡多糖粒径的最优改良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 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牛蒡多糖粒径进行改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的表面活性剂改良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粒径和扫描电镜等对改良前后的牛蒡多糖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牛蒡多糖粒径的最优改良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种类为吐温-80(Tween-80),浓度为0.5%,涡旋时间16 s,pH5.67,此条件下得到牛蒡多糖粒径为6.19±0.14 n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表面活性剂改良并未改变牛蒡多糖的结构,紫外光谱显示改良后多糖在280 nm处出现了一个细微的波动,推测可能是表面活性剂在该波段的紫外吸收。粒径分析对比表明改良后的牛蒡多糖粒径较改良前显著减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改良后牛蒡多糖呈现出更为有序的球状结构,大小较均一。本研究可为制备粒径可控的多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多糖 表面活性剂 结构改良 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