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钦第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5年第6期45-46,共2页
科教融合对大学本科生人文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步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科技和BB教学平台走进大学课堂,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网络和BB平台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相结合的... 科教融合对大学本科生人文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步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科技和BB教学平台走进大学课堂,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网络和BB平台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夯实本科生的基本功,培育人文素养;将学术前沿问题导入课堂,激励学生参与科研,开拓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教学模式 网络 BB平台
下载PDF
胶东方言音韵结构特征与地理、政区和移民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钦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2-66,共5页
胶东方言的音韵结构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半岛地域几近封闭,很少受第二方言的接触感染和冲击,其方言内部结构特征一致性强。方言间的主要差异与古代政区的划界相吻合,而来自不同方言区的驻军世代定居隶籍胶东,... 胶东方言的音韵结构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半岛地域几近封闭,很少受第二方言的接触感染和冲击,其方言内部结构特征一致性强。方言间的主要差异与古代政区的划界相吻合,而来自不同方言区的驻军世代定居隶籍胶东,对胶东方言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方言 音韵 地理 政区 移民
下载PDF
从知系跟精组的层次看胶东方言与《中原音韵》 被引量:3
3
作者 钦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胶东方言古知庄章组与精组声母在各方言及《中原音韵》里的不同分合关系,显示了它们代表的不同历史层次。胶东方言是在以《中原音韵》为主流的古官话浸染、覆盖下而定型的一种官话方言。
关键词 胶东方言 中原音韵 知庄章组 精组 层次
下载PDF
《金瓶梅》语言中见系精组字同读现象试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钦第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金瓶梅》语言中有许多三四等精组与二三四等见系同音的替代别字,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已经合并为一套t-组声母。验证以现代方言以及相关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文献材料和古代移民材料,我们认为《金瓶梅》时代山东方言的见系细音字,除了k... 《金瓶梅》语言中有许多三四等精组与二三四等见系同音的替代别字,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已经合并为一套t-组声母。验证以现代方言以及相关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文献材料和古代移民材料,我们认为《金瓶梅》时代山东方言的见系细音字,除了k-组的读法以外,还有一套ts-组白读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山东方言 见系 精组 白读
下载PDF
山东莱阳话里的“着尾音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栾瑞波 钦第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9-70,共2页
山东莱阳话语流中的"着尾音变"有"单读轻声"和"弱化或脱落导致前字变韵变调"两种形式,我们从共时平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并讨论了其音变条件和语法意义。
关键词 方言 着尾 音变 莱阳话
下载PDF
胶东方言声调调形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钦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声调可能更容易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声调 调形 历史 地理
下载PDF
山东莱阳方言的儿化现象 被引量:5
7
作者 栾瑞波 钦第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共时角度描写了莱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分析了其语音、语法层面上的特点。同时,比较并讨论了其与普通话表现上的异同。
关键词 莱阳 方言 儿化
下载PDF
从《十七史蒙求》用韵看北宋江淮方音 被引量:1
8
作者 钦第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5-97,119,共4页
北宋蒙书《十七史蒙求》的用韵特色反映了11世纪江淮方言的"止遇摄合韵、前后鼻尾相混、入声塞尾弱化为-"等重要时音特点,这些特点在同时代同地域其他诗人的作品里都能得到验证。《十七史蒙求》江摄入声字所独有的-u尾二合元... 北宋蒙书《十七史蒙求》的用韵特色反映了11世纪江淮方言的"止遇摄合韵、前后鼻尾相混、入声塞尾弱化为-"等重要时音特点,这些特点在同时代同地域其他诗人的作品里都能得到验证。《十七史蒙求》江摄入声字所独有的-u尾二合元音读法,则填补了语音史上的一段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史蒙求 江淮方言 韵尾 入声
下载PDF
《切韵指掌图》德韵四配试释
9
作者 钦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8-23,共6页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k尾系统分化为"-k∶-t"的近代早期新格局。德韵配止摄则是共同语口语音入声舒化"宕、江、通摄(-η/-u)∶曾、梗摄(-η/-i)"不对称格局影响下的产物。现代方言材料表明,德韵配流摄代表了方言口语音的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指掌图》 《声音唱和图》 《中原音韵》 共同语 方言 口语音 入声
下载PDF
山东方言鼻化韵的类型与政区、地理之关系
10
作者 钦第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33-36,共4页
现代方言材料、历史文献、方言地理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证据共同表明,北方地区鼻化韵有三种演变类型:始于an类音的,在随后的扩散过程中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韵尾-n为条件,一是以韵腹a类音为条件;第三种则始于aN类音。山东方言属于第一种... 现代方言材料、历史文献、方言地理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证据共同表明,北方地区鼻化韵有三种演变类型:始于an类音的,在随后的扩散过程中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韵尾-n为条件,一是以韵腹a类音为条件;第三种则始于aN类音。山东方言属于第一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方言 鼻化 韵尾 咸山摄
下载PDF
胶东方言曾梗通摄分混与历史地理之关系
11
作者 钦第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9-81,91,共4页
胶东方言曾梗通三摄合流的现象有两种类型:1.仅古合口字同韵母,2.古开口字与合口字同韵母。这两种类型以古登州府和莱州府划界处为分界线,从相关文献和现代方言材料看,除了语言内部因素之外,古代政区的相对稳定、共同语和区域性强势方... 胶东方言曾梗通三摄合流的现象有两种类型:1.仅古合口字同韵母,2.古开口字与合口字同韵母。这两种类型以古登州府和莱州府划界处为分界线,从相关文献和现代方言材料看,除了语言内部因素之外,古代政区的相对稳定、共同语和区域性强势方言都对胶东方言产生过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方言 曾梗通摄 合流 政区 地理
下载PDF
胶东方言声调演变与人文历史地理之关系
12
作者 钦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从相关文献和现代方言材料看,除了语言内部因素之外,强势方言的东向入侵、古代政区的相对稳定、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移民迁徙诸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胶东方言的声调不断发展演变。以古平声和古入声的分化演变为主,以艾山—牙山—海莱... 从相关文献和现代方言材料看,除了语言内部因素之外,强势方言的东向入侵、古代政区的相对稳定、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移民迁徙诸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胶东方言的声调不断发展演变。以古平声和古入声的分化演变为主,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界,形成了现代胶东方言独特的声调结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方言 声调 政区 地理 移民
下载PDF
山东莱阳话的几种语音屈折形式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钦第 栾瑞波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1.引言 山东莱阳话内部大致可分为中部话(含城区)、北乡话和南乡话三个小片,各片声韵调系统在音值上略有差异,下文讨论以中部话为准,其他片的重要特点随文注明。本文材料主要采自对中部话姜疃镇董格庄村的调查记录,北乡话的材... 1.引言 山东莱阳话内部大致可分为中部话(含城区)、北乡话和南乡话三个小片,各片声韵调系统在音值上略有差异,下文讨论以中部话为准,其他片的重要特点随文注明。本文材料主要采自对中部话姜疃镇董格庄村的调查记录,北乡话的材料来自对石河头乡思格庄村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折形式 山东 语音 声韵调系统 材料 引言 音值
原文传递
山东莱阳话的“四声别义”变调构词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钦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8,共9页
古代汉语的"四声别义"通过语音内部屈折形式派生新词,山东莱阳话仍然使用这种变调构词方式派生新词,特别是古入声字舒化后仍然通过舒声变调构成新词。古代汉语的"四声别义"通常限于单音节词,在莱阳话里,除了单音节... 古代汉语的"四声别义"通过语音内部屈折形式派生新词,山东莱阳话仍然使用这种变调构词方式派生新词,特别是古入声字舒化后仍然通过舒声变调构成新词。古代汉语的"四声别义"通常限于单音节词,在莱阳话里,除了单音节词之外,多音节词语也可以通过变调来区别词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别义 变调构词 语音屈折 莱阳话
原文传递
論《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的性質
15
作者 宫欽第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宕江攝入字在《經典釋文》、《廣韻》的異讀裏有效、果、遇、流等攝的讀音,表明宕江攝入聲字經歷了多種競争演變方式,而《切韻指掌圖》僅陰陽兩配則可能是競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結合同期韻圖、詩歌叶韻等文獻材料和現代方言的證據... 宕江攝入字在《經典釋文》、《廣韻》的異讀裏有效、果、遇、流等攝的讀音,表明宕江攝入聲字經歷了多種競争演變方式,而《切韻指掌圖》僅陰陽兩配則可能是競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結合同期韻圖、詩歌叶韻等文獻材料和現代方言的證據,可以認爲:《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字陰陽兩配,應分析爲-k、-u兩個不同的層次,以避免人爲造成的山攝入聲與宕江攝入聲混併的背離文獻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韻指掌圖 宕江攝入聲 異讀 韻圖 韻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