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3
1
作者 容小川 张盘德 +1 位作者 刘翠华 林楚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7-1809,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等常规康复治...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等常规康复治疗,每周6次,共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应用Bio Master2012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进行互动训练,每周6次,共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应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FAM评分、M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银质针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容小川 周文 尹杰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5年第5期256-257,共2页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根据流行病学[2]调查显示,下腰痛是引起45岁以下人群失能的最为常见的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某个阶段,有60%~80%的人都会受...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根据流行病学[2]调查显示,下腰痛是引起45岁以下人群失能的最为常见的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某个阶段,有60%~80%的人都会受到腰痛的干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致使下腰痛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症状 下腰痛 疗效观察 银质针 治疗 臀部疼痛 流行病学 生活习惯
下载PDF
针刺配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侧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容小川 尹杰 林楚克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4期419-420,共2页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急骤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其功能障碍大多表现在知觉、运动、意识、认知等方面,而偏瘫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功能障碍-([1])。虽然,近年来对脑卒中的早期医治与抢救水平有所提高,但脑卒中复发率及致残率应同样...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急骤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其功能障碍大多表现在知觉、运动、意识、认知等方面,而偏瘫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功能障碍-([1])。虽然,近年来对脑卒中的早期医治与抢救水平有所提高,但脑卒中复发率及致残率应同样引起广大医务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现代康复治疗 医务者 复发率 抢救水平 血液循环障碍 功能障碍 拮抗肌 脑出血后遗症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5 位作者 容小川 周惠嫦 陈丽珊 林楚克 李桂恩 武士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采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对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治疗,每天2次,其中第一次为训练模式... 目的:观察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采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对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治疗,每天2次,其中第一次为训练模式,只进行患侧胫前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0min;第二次在同样NMFS的同时进行步行训练15—20min。每周5—6d,共2周。治疗前先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找准敏感位置,然后将阴极至于敏感部位(腓总神经),阳极至于合适部位(胫前肌)。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行下肢步行功能的评定,分别测定不戴和佩戴刺激仪的StepTest评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上下8个台阶时间、生理耗能指数。结果: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下肢步行功能有明显改善,佩戴刺激仪步行时可即刻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步速、体位转移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及降低生理耗能(P<0.05—0.001)。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佩戴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步行时可即刻明显提高患者的步速、体位转移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及降低生理耗能,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足下垂 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治疗次数与镇痛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张盘德 彭小文 +1 位作者 容小川 尹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71例肩周炎患者,5天1次,共3次,所有患者试验前接受为期2周的临床洗脱期。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PPI、VAS、RO...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71例肩周炎患者,5天1次,共3次,所有患者试验前接受为期2周的临床洗脱期。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PPI、VAS、ROM、ADL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P<0.001)。在治疗间歇期,PPI疼痛评分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1周后随访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41±0.67)分降到治疗后的(1.23±0.78)分。治疗后VAS、ROM、ADL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VAS由治疗前的(5.49±1.49)分降到治疗后的(2.79±1.95)分,ROM由治疗前的(3.69±2.18)分降到治疗后的(1.54±1.77)分,ADL由治疗前的(4.94±2.61)分降到治疗后的(1.96±2.30)分。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镇痛效果 现时疼痛状况 累积效应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3 位作者 容小川 林楚克 李桂恩 邓红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同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或足内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和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组(治疗组30例)。在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同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或足内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和功能性电刺激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组(治疗组30例)。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肌张力、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评定,分别对患者进行肌张力评定(改良后Ashworth分级评定)、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4周后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肌张力未见明显增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同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改善脑卒中足下垂、足内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速度;与传统训练方法比较更利于促进患侧下肢运动功能的逐渐恢复,达到安全、省时、高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虚拟现实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踝足矫形器的3D打印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3 位作者 容小川 刘翠华 谢亿民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踝足矫形器(AFO)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希望能够降低打印成本,促进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rtec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肢,利用软件Meshlab进行STL文件的表面处理。通过软件Instep将STL文件转换成STP文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 目的:探讨3D打印踝足矫形器(AFO)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希望能够降低打印成本,促进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rtec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肢,利用软件Meshlab进行STL文件的表面处理。通过软件Instep将STL文件转换成STP文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AFO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软件Evolve对AFO模型结构优化,去除多余的结构。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制作所需的AFO。结果:详细展示3D打印AFO的具体流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AFO后部中间和两侧区域的应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结构优化后AFO减少了17%的重量,两种材料打印的AFO轻便,打印成本也有降低。结论:本次研究成功地展示了3D打印AFO的临床应用流程,降低打印成本可以促进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踝足矫形器 脑卒中 成本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3 位作者 容小川 林楚克 李桂恩 邓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882-6884,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脑卒中后导致足下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采用XFT-2001型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对患侧腓总神经,胫骨前肌进行电刺激治疗,2次/d,其中一次为训练模式,只进行患侧胫前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0 min;另一次同时进行步行训练15~20 min。5~6 d/w,共4 w。治疗前先使用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找准敏感位置,然后将电极片分别置于合适位置。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 w、4 w后行下肢运动及步行功能的评定,分别对患者进行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Step Test评定、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上下8个台阶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 w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平衡功能及上下楼梯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速度、平衡功能及上下楼梯能力,但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 足下垂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同步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4 位作者 崔伟 邓红艳 邱运奕 容小川 林楚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6-847,共2页
步态异常是脑卒中后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评估中,除常用的评估量表外,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测其步态特征及下肢运动学改变,因其具有客观、准确、定量、操作便捷的特点,在康复评估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步态异常 功能性电刺激 虚拟现实 脑卒中偏瘫患者 训练 同步 步态分析系统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盘德 彭小文 +1 位作者 容小川 尹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治疗间歇期,疼痛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29±0.76)分降到治疗后的(0.74±0.52)分。治疗后VAS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由治疗前的(5.06±1.51)分降到治疗后的(1.99±1.82)分。治疗前Mills征阳性率为95.6%,3次治疗后阳性率分别为86.7%、64.4%、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镇痛 现时疼痛状况 累积效应
下载PDF
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3 位作者 刘翠华 容小川 邓红艳 张晋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803-9807,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机器人治疗能促进慢性期和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但是针对急性期患者的研究很少。目的:观察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常规治疗组按照成熟... 背景:研究证实机器人治疗能促进慢性期和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但是针对急性期患者的研究很少。目的:观察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常规治疗组按照成熟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神经促进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等;机器人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上肢机器人治疗,该机器人具有可调节的上肢减重系统、智能反馈和三维空间训练系统,患者可以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单关节或多关节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②治疗后3周,两组间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5);3个月时机器人治疗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③治疗后3周、3个月,两组间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后3周、3个月,机器人治疗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的改变量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能获得更高的上肢运动功能,更好地改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急性脑卒中 上肢 功能恢复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4 位作者 张晋昕 容小川 陈慧琼 李桂恩 林楚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方法:将36例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高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 目的:研究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方法:将36例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高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性任务性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训练、坐-站训练和站立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MA)进行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进行步行功能的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2个月,2组FMA和FI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组FMA和FI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FMA和FIM的评分改变量(△FMA和△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FAC分级更高,比对照组获得了更好的步行功能(P=0.004)。结论: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性任务性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急性脑卒中 下肢 重度瘫痪
下载PDF
早期减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3 位作者 彭小文 皮周凯 容小川 杨杰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18-519,共2页
目的观察减重训练(PBW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进行减重训练的疗效,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减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14例)整个康复过... 目的观察减重训练(PBW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进行减重训练的疗效,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减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14例)整个康复过程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1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加减重训练;C组(1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5周后加减重训练;3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定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评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0.001),但治疗后B组与A、C组比较大部分评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C组与A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介入减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训练 偏瘫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肢
下载PDF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盘德 容小川 +2 位作者 林楚克 刘翠华 周惠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观察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A2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患侧上肢训练,1次/d,30min/次,每周5... 目的观察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A2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患侧上肢训练,1次/d,30min/次,每周5~6次;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行患侧上肢肌力(MMT)、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评估。结果 (1)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MMT评估患侧上臂肌力、伸腕肌和屈腕肌肌力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患侧肌力明显改善(P<0.05~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FMA评定得分治疗1、2周后均增加(P<0.001)。对照组治疗后1、2周也增加,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更大,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2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2周后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智能反馈训练
下载PDF
智能康复训练器对脑卒中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3 位作者 杨杰华 容小川 林楚克 李桂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THERA-vital智能康复训练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智能运动训练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肌... 目的观察应用THERA-vital智能康复训练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智能运动训练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Fugl-Meyer评定表(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智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智能康复训练器 肌力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5 位作者 容小川 周惠嫦 刘震 林楚克 李桂恩 邱运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一种新型的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所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智能组:30例)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普通组:30例),其中普通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 目的观察应用一种新型的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所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智能组:30例)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普通组:30例),其中普通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及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智能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及应用A1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 w、4 w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MT)、改良后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Fugl-Meyer下肢评定量表及Holden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观察2组患者下肢肌力、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变化,以及站立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智能组治疗2、4 w后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01);普通组治疗2、4 w后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01),患侧下肢肌张力也有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 w、4 w后比较,患侧下肢肌力、下肢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训练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普通组患者的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智能组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智能组的脉搏变化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结论 A1型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与传统普通站立床比较,血压、脉搏波动更小,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反馈训练 电动站立床 运动功能
下载PDF
Mulligan技术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彭小文 张盘德 +3 位作者 容小川 皮周凯 尹杰 邱运奕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Mulligan技术在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56名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Mulligan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VAS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用关节活动度测量评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治疗结束... 目的:观察Mulligan技术在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56名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Mulligan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VAS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用关节活动度测量评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所需的次数,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患者颈椎病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后伸和左旋转这两个活动方向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ulligan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Mulligan技术 手法治疗 关节松动术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盘德 刘翠华 +5 位作者 容小川 周惠嫦 刘震 林楚克 李桂恩 邱运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25-432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60例卧床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组(智能组)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组(普通组),在站立训练第1、2、5天测量站立前、站立3、20、30 min的血压、...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60例卧床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组(智能组)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组(普通组),在站立训练第1、2、5天测量站立前、站立3、20、30 min的血压、脉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卧位血压、脉搏无显著性差异,站立训练后两组患者收缩压、普通组患者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智能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站立训练后智能组患者3 min脉搏无显著变化,20和30 min时脉搏轻度增快(P<0.05)。普通组患者站立训练3、20和30 min时脉搏均增快(P<0.05,P<0.01)。两组比较,20和30 min时智能组的脉搏变化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智能组和普通组体位性低血压(OH)总发生率分别为27.8%、63.3%,有症状OH发生率分别为1.1%、10.0%,差异显著(P<0.01)。结论卧床期脑卒中患者OH发病率高。相比普通电动起立床,新型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显著降低OH发生率,提供更高的耐受量,更快、更安全地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起立床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翠华 张盘德 +2 位作者 容小川 李桂恩 林楚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药物、物理因子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热敏化穴艾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药物、物理因子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热敏化穴艾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通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热敏疗法 穴位 艾灸
下载PDF
任务强化性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丽婵 张薇平 +2 位作者 刘翠华 容小川 陈丽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任务强化性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任务强化性训练,内容包括:坐... 目的探讨任务强化性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任务强化性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训练、坐-站训练、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对2组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AC步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FAC步行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分级更高,比对照组获得更好的步行能力(P=0.003)。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任务强化性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强化性训练 步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