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压通气诱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容英旋 孙春红 +2 位作者 李经纬 唐志航 温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非正压通气诱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诱导时间和胃内积气的影响。方法将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三组:正压通气组(A组)、非正压通气1组(B组)和非正压通气2组(C组),每组各20例... 目的观察非正压通气诱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诱导时间和胃内积气的影响。方法将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三组:正压通气组(A组)、非正压通气1组(B组)和非正压通气2组(C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给予同样的药物种类和插管程序,A组患者通过紧闭面罩给予正压辅助通气,B、C组患者采用紧扣面罩自主呼吸,不作加压辅助呼吸,放任患者由自主呼吸至无通气状态;C组患者在预充氧之后,先静脉注射肌肉松弛剂预算总量的1/5,余量给药时间同其他两组。分别于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记录诱导时间、胃内积气。结果与A、B组比较,C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患者胃内积气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T2时间点三组患者MAP、HR明显降低;A组患者Sp O2显著升高,Pet CO2明显降低;B、C组患者Sp O2明显降低,Pet CO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组患者T1、T2时HR、Pet CO2明显升高,Sp 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正压通气诱导能有效减少胃内积气,肌肉松弛剂预给药法明显缩短诱导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压通气 麻醉诱导 腹腔镜子宫切除 诱导时间 胃内积气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容英旋 孙春红 +3 位作者 陈荣坚 李经纬 张裕丰 罗哈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8期1094-1097,1100,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给予同样的药物种类和插管程序。试验组在摆体位后,开始电针足三里直至拔除气管导管。分别...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相关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给予同样的药物种类和插管程序。试验组在摆体位后,开始电针足三里直至拔除气管导管。分别于T1:麻醉前;T2:摆体位调整后气管导管后,电针刺激前;T3:单肺通气30 min后;T4:恢复双肺通气30 min后;T5:拔管后10min;T6:术后24 h;T7:术后3 d 7个时间点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清学指标。结果试验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3时间点高于对照组,HR在T3、T4及T5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PO2在T5时间点,Pa O2、氧和指数在T3~T6各时间点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白细胞数在T6时间点,SP-A在T3~T6各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T4~T6各时间点,白细胞介素-8(IL-8)在T4~T6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ICU天数短于对照组,术毕3 d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减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相关的炎症反应,并对该反应所导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电针 足三里
下载PDF
无痛肠镜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心率变异性与脑电双频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春红 容英旋 +4 位作者 温涛 唐志航 张裕丰 王海玲 张良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7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台山医院择期静脉全身麻醉下肠镜检查患者60例,均为ASAⅠ或Ⅱ级,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开始进镜时(T1... 目的:观察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中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台山医院择期静脉全身麻醉下肠镜检查患者60例,均为ASAⅠ或Ⅱ级,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开始进镜时(T1)、进入结肠脾曲(T2)、结肠肝曲(T3)、回盲部(T4)、清醒即刻(T5)6个时段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记录BIS、HRV以及其它相关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T0比较明显降低,到T4时回升并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的BIS在93附近,诱导后进入麻醉状态忽然下降(P<0.05),之后在停药后在(56.06±14.27)附近波动,T5时在(79.63±13.86)附近,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HRV值基本位于60附近,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之后趋于平稳,从入镜时至T5的HRV为(45.25±6.86)^(58.31±9.24);HRV和BIS显著相关(r=0.792,P<0.05)结论:在无痛肠镜麻醉中HRV与BIS在监测麻醉深度时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肠镜 心率变异性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下载PDF
喉罩在双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4
作者 容英旋 孙春红 +2 位作者 李经纬 唐志航 温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喉罩在双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拟行双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的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研究组使用喉罩的方式通气,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 目的评价喉罩在双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拟行双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的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研究组使用喉罩的方式通气,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经口明视)的方式通气。记录两组患者T0(术前)、T1(诱导后3min)、T2(插气管导管(喉罩)即时)、T3(手术开始时)、T4(术毕)、T5(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MAP、HR]变化及PetC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SpO2(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记录手术耗时、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的应用情况及术中是否出现呛咳、术后有无咽部疼痛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2±26mg vs(180±30)mg,(231±49)μg vs.(292±48)μg,(5±1)mg vs.(8±2)mg],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0.7)min vs.(92±1.1)min],气管导管或者喉罩的插入、拔除时研究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除喉罩时呛咳、咽喉部疼痛、管道带血等情况明显减少(3vs.28;2 vs.13;1vs.12),术中患者体动和呛咳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1vs.10;0vs.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颅骨钻孔外引流手术放置喉罩通气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全身麻醉通气方式之一,其操作简易、所需麻醉药物较少、并发症少,可适用于双侧颅骨钻孔外引流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钻孔引流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椎间孔镜术中不同手术通道建立方式治疗老年LDH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清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裕丰 黎玉辉 +2 位作者 容英旋 刘洋 方婉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82-2885,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术中不同手术通道建立方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老年LDH患者,根据术中手术通道建立方式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采用漂移法置管建立通道;对照组45例,采用骨钻椎...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术中不同手术通道建立方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老年LDH患者,根据术中手术通道建立方式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采用漂移法置管建立通道;对照组45例,采用骨钻椎间孔成形置管建立通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试验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试验组腰椎功能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1 w试验组相关检验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软组织扩张器漂移进入椎管后建立工作通道的方式对老年LDH患者更具优势,不仅可缩短操作时间及透视次数,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状态,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漂移法置管 血清指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邝秀美 容英旋 +4 位作者 张裕丰 罗文敏 吴佩银 李晓华 郑女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6例行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如下的措施: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患者身体的评估和心理护理;术中准确的局部药物注...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6例行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阻滞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如下的措施: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患者身体的评估和心理护理;术中准确的局部药物注射和病情观察;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和疼痛护理、健康教育。结果76例患者手术时间(11.3±2.4)min。术中均未发生如肌腱断裂、血管损伤及护理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术中有效的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小针刀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护理
下载PDF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彭玉琴 容英旋 杨远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丙泊酚复合地佐辛进行麻醉,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前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前后各个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研究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清醒后10min和30min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麻醉,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以及减少术后疼痛程度,该麻醉方式其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电切术 宫腔镜 丙泊酚 地佐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彭玉琴 容英旋 杨远平 《广州医药》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两组均行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下的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麻药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两组均行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下的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麻药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观察组为质量浓度为5 g/L的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术中预防寒战效果。结果观察组寒战发生率(16.64%)低于对照组(39.25%)(P<0.05);MAP、HR组内各时间点间有差异(P<0.05),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牵拉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与对照组的12.6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对预防产妇术中寒战的效果的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寒战
下载PDF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全麻在颈椎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春红 容英旋 +4 位作者 温涛 熊珠取 陈荣坚 方海腾 黄海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4期2875-2876,共2页
目的探究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全麻在颈椎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颈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普通喉镜经口明视下行气... 目的探究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全麻在颈椎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颈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普通喉镜经口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及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并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牙龈牙齿损伤、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及插管后对照组MAP显著高于观察组,HR显著快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牙龈牙齿损伤、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全麻在颈椎骨折患者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棒 喉镜 气管插管 颈椎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杰贤 容英旋 +2 位作者 黄绮娟 冯慧宇 陈煜森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2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A组采用电针治疗,1次/d,每周治疗6次;B组采用超声...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42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A组采用电针治疗,1次/d,每周治疗6次;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超声平面内引导穿刺,星状神经节处注入1%利多卡因3 mL进行神经节阻滞,共治疗5次,每3 d 1次;C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15天记录面瘫计分量表(House-Brackmann, H-B)评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在上述治疗时间段的变化趋势;记录3组患者出现霍纳综合征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H-B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结果显示,C组患者治疗15 d后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19%、97.61%,而A组分别为61.90%、83.33%,B组分别为59.52%、85.71%,C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都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组的症状体征量化积分逐渐降低,变化趋势较A组和B组均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无皮下血肿、滞针、断针、面肌痉挛、倒错等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无出现霍纳综合征的情况及面肌痉挛等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或电针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电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在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张裕丰 邹定全 +3 位作者 容英旋 刘洋 方婉萍 黎玉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三叉神... 目的:探讨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疗效、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例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虽无明显差异,但可降低患者术后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半月节
下载PDF
回顾分析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春红 容英旋 +4 位作者 温涛 熊珠取 陈荣坚 方海腾 黄海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区域麻醉对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接受膝关节镜老年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观... 目的:研究区域麻醉对于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接受膝关节镜老年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行基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38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统计2组手术时间,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心率)、评价术后6小时时患者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L时间节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6小时时运动及静息疼痛评分对比均无差异;但较L时间点,T1时间点2组HR均未见显著波动,而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时间节点2组MAP显著上升,且观察纽仍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纽HR未见显著波动,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时间节点2组MAP下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HR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时间节点MAP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HR则上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73%,对比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超声引导下腰丛一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不仅效果确切,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更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叶切除33例术中出血量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经纬 伍宏章 +2 位作者 谭洪光 孙春红 容英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研究低中心静脉压下行肝叶切除对减少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64例肝叶切除手术随机分两组:对照组(C组)31例,实验组(L组)33例。L组肝叶切除时维持中心静脉压在2~5 cmH_2O,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水平;C组中心静脉压维持正常水平。观察两... 目的研究低中心静脉压下行肝叶切除对减少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64例肝叶切除手术随机分两组:对照组(C组)31例,实验组(L组)33例。L组肝叶切除时维持中心静脉压在2~5 cmH_2O,肝叶切除后恢复正常水平;C组中心静脉压维持正常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输液量、尿量、失血量。结果 L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心静脉压 肝叶切除 出血量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玉嫦 罗文敏 +2 位作者 吴佩银 郑女芳 容英旋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探究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MT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CMT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予以肌内效贴联... 目的:探究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CMT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CMT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予以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后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的变化情况,记录患侧胸锁乳突肌(SCM)肌肉紧张消退率和治疗天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SCM肌肉紧张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CMT患儿的颈部活动度,消除肌肉紧张,缩短治疗时间,比单纯推拿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推拿 先天性肌性斜颈 儿童
下载PDF
痊愈妥联合聚维酮碘治疗Ⅱ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邝秀美 容英旋 +1 位作者 黄俊明 李铮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痊愈妥联合聚维酮碘治疗对Ⅱ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对比三种不同处理方法评估痊愈妥疗效:痊愈妥+聚维酮碘乳膏组、痊愈妥单用组和聚维酮碘乳膏... 目的探讨痊愈妥联合聚维酮碘治疗对Ⅱ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Ⅱ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对比三种不同处理方法评估痊愈妥疗效:痊愈妥+聚维酮碘乳膏组、痊愈妥单用组和聚维酮碘乳膏单用组;共78名符合条件患者入组,每组26例;观察时间为1月。结果痊愈妥+聚维酮碘组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均有效,其治愈时间较其他两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妥+聚维酮碘、痊愈妥单用和聚维酮碘单用三组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妥单独使用的治愈时间比较聚维酮碘乳膏没有优势,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痊愈妥联合聚维酮碘治疗Ⅱ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显著,恢复时间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痊愈妥 聚维酮碘 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老人股骨骨折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春红 容英旋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3期149-149,共1页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应用于老人股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0~2011年在我院进行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A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而B...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应用于老人股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0~2011年在我院进行股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A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而B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患者的麻醉效果的好坏,麻醉起效时间的长短,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手术过程中手术后出现的各项并发症。结果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实验组的麻醉效果要远远好于应用传统的连续的硬膜外麻醉技术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要远远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数量也要远远少于对照组,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老人股骨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综合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连续的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 股骨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玉琴 容英旋 杨远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5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监测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探讨PETCO_2监测在门诊提高舒适医疗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于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人流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监测对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探讨PETCO_2监测在门诊提高舒适医疗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于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人流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根据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情况来干预呼吸;B组患者根据胸腹部的呼吸起伏情况来干预呼吸;C组患者根据PETCO_2波形来干预呼吸。结果:C组患者的低氧发生次数要较A组及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托下颌或面罩给氧的次数要高于A组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组患者在苏醒时间上也较A组与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O_2监测有减少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具有提高舒适医疗中安全性,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无痛人流 低氧血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孙春红 容英旋 +3 位作者 温涛 陈荣坚 方海腾 黄海霞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80例全麻下择期进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进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80例全麻下择期进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首次PCA时间、芬太尼总用量、MAP、HR及不同时间段疼痛强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内芬太尼总用量为(441.0±56.3)μg,对照组患者24h内芬太尼总用量为(569.6±63.6)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8h MAP、HR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绮娟 翟青 +2 位作者 陈劲新 容英旋 吴杰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6期52-53,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75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肌内效贴贴扎疗法+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面神经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能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面神经麻痹 星状神经节阻滞 肌内效贴
下载PDF
针刀疗法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爱军 伍元川 +3 位作者 容英旋 谭洪光 黄健香 陈荣坚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透明质酸钠组和联合针刀组.透明质酸钠组患者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2 ml),联合针...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透明质酸钠组和联合针刀组.透明质酸钠组患者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2 ml),联合针刀组患者在每个疗程首次关节腔内注射10 min后进行针刀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于患者治疗前(T1)、2个疗程结束后1周(T2)时评定VAS、AOFAS评分,并统计并发症.结果 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T2时联合针刀组VAS降低[(2.4±1.0)vs(3.5±1.1)],AOFAS升高[(82.8± 17.7)vs(70.1±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疗法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透明质酸 踝关节炎 创伤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