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场所中超细颗粒暴露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宾平凡 张美辨 +1 位作者 陈苘 丛黎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les)或纳米颗粒一般定义为空气动力学、几何学或迁移直径<100 nm的颗粒[1].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生产、生活中接触超细颗粒或纳米颗粒的机会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引起的相关... 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les)或纳米颗粒一般定义为空气动力学、几何学或迁移直径<100 nm的颗粒[1].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生产、生活中接触超细颗粒或纳米颗粒的机会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引起的相关疾病与超细颗粒的暴露有关[2-3].超细颗粒的暴露测量是评价其潜在健康危害的重要条件.近几年,国内外在工作场所中超细颗粒暴露测量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中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工作场所 测量 纳米颗粒 空气动力学 纳米科技 流行病学 健康危害
原文传递
电焊工作场所超细颗粒与细颗粒暴露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宾平凡 张美辨 +3 位作者 陈苘 袁伟明 周潇潇 丛黎明 《浙江预防医学》 2012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电焊工作场所超细颗粒、细颗粒暴露特征。方法检测某电焊工作场所超细、细颗粒的质量浓度及其分布、数量浓度、形态学和化学元素含量,记录检测点距离、生产活动及风速等影响因素。结果超细、细颗粒的浓度与电焊作业点数量和生... 目的研究电焊工作场所超细颗粒、细颗粒暴露特征。方法检测某电焊工作场所超细、细颗粒的质量浓度及其分布、数量浓度、形态学和化学元素含量,记录检测点距离、生产活动及风速等影响因素。结果超细、细颗粒的浓度与电焊作业点数量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距离作业点3.1 m处颗粒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明显低于距离作业点1.1 m处(P<0.05),高窗口风速的检测点颗粒数量浓度明显低于低窗口风速的检测点(P<0.01),车间内焊接作业前与车间外大气化学元素含量较接近,但车间内焊接作业前超细、细颗粒浓度明显高于车间外大气(P<0.01)。结论电焊作业超细、细颗粒浓度与工人作息时间、作业点数量、检测距离、窗口风速、背景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焊烟尘 暴露特征 超细颗粒 细颗粒
原文传递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 被引量:21
3
作者 袁伟明 宾平凡 +4 位作者 邢鸣鸾 张美辨 邹华 刘鸿 栾俞清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检测电焊作业环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2011年抽取不同焊接行业16家(次)企业,对焊接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手工电焊作业环境中,噪声平均值85.6dB(A),点超标率71.4%;锰及其化合物... [目的]检测电焊作业环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2011年抽取不同焊接行业16家(次)企业,对焊接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手工电焊作业环境中,噪声平均值85.6dB(A),点超标率71.4%;锰及其化合物平均值0.13mg/m3,点超标率40.0%;电焊烟尘平均值3.18mg/m3,点超标率20.0%。气体保护焊环境中,锰及其化合物平均值0.03mg/m3,点超标率60.0%;噪声平均值84.5dB(A),点超标率45.5%;电焊烟尘平均值2.28mg/m3,点超标率30.0%。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紫外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手工电焊和气体保护焊环境中均有检出,但均未超标。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焊作业环境中,超细粒子浓度与焊接点距离、焊工工作时间和风速有关。[结论]企业除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外,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十分重要。对超细粒子的防护主要是佩戴安装有超细过滤棉的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焊作业环境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 防护对策
原文传递
不同粒径纳米二氧化钛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苘 邹华 +4 位作者 邢鸣鸾 蔡德雷 夏勇 傅剑云 宾平凡 《浙江预防医学》 2012年第11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00、25和15 nm 3种粒径的TiO2染毒组。每天以40 mg TiO2进行皮肤染毒,连续染毒7 d,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00、25和15 nm 3种粒径的TiO2染毒组。每天以40 mg TiO2进行皮肤染毒,连续染毒7 d,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等指标。结果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SOD活性分别为(22.73±5.10)、(18.13±6.02)和(12.87±4.23)U/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28.77±3.05)和(24.43±5.92)U/ml,25 nm TiO2染毒组SOD活性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15 nm TiO2染毒组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200 nm TiO2染毒组均下降(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8-OHdG分别为(7.91±0.66)、(8.02±0.93)和(8.93±0.56)ng/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7.24±0.69)和(7.66±0.69)ng/ml,15 nm TiO2染毒组8-OHdG含量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组均升高(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8-OHdG无明显变化(P>0.05);CAT活性、MDA含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nm和15 nm级TiO2皮肤染毒可引起大鼠氧化应激反应,该反应与TiO2的粒径大小有关,并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8羟基脱氧鸟苷 大鼠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常州市武进区管网末梢水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宾平凡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1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管网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采样监测,依据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数据评价;选取2011—2...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管网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采样监测,依据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数据评价;选取2011—2013年管网末梢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武进区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保持在96.88%以上,不合格指标为浑浊度、耗氧量、游离氯、铁与菌落总数;3年间比较,浑浊度、耗氧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051,P<0.01;F=61.874,P<0.01),且逐年升高;枯水期与丰水期相比较,浑浊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1)。结论武进区管网末梢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部分指标超标,应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末梢水 水质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