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俊 丁立刚 +6 位作者 李宜富 李腾 阮焕钧 彭文杰 宾武刚 李超帆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转归,探讨更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律失常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共2211例,其中15例(0.68%)发生心包填塞。分析心包填塞...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原因及处理转归,探讨更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律失常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共2211例,其中15例(0.68%)发生心包填塞。分析心包填塞发生率、原因及处理转归情况。结果:2211例射频导管消融的患者中,9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心包填塞;707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0例(1.41%)发生心包填塞,其中9例是使用非压力导管导致术中出现心包填塞;57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5例(0.88%)发生心包填塞。根据消融过程及开胸结果,12例可确定心脏穿孔位置,分别在右心室流出道(RVOT)游离壁3例、左心房顶部4例、右心室心尖部2例及其他位置3例。术中及时心包穿刺引流,9例患者顺利拔除心包引流管,6例需要外科开胸手术,所有患者经抢救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发生率较低,其发生率与房性心律失常消融、操作损伤及有无压力监测相关。此外与特定解剖部位(比如RVOT游离壁、左心房前顶部等)局部薄弱或导管难以稳定贴靠导致过度消融相关。心包填塞大多经心包穿刺引流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华龙 黄俊 +5 位作者 宾武刚 廖志勇 李宜富 李腾 丁立刚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90例合并TR的NVAF患者,87例NVAF合并重度TR患者为重度TR组,男性35例,平均年龄(73.5±9.0)岁;20...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90例合并TR的NVAF患者,87例NVAF合并重度TR患者为重度TR组,男性35例,平均年龄(73.5±9.0)岁;203例NVAF合并轻-中度TR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114例,平均年龄(66.2±10.9)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重度TR的危险因素。结果:290例NVAF患者中,30.0%合并重度TR,41.0%合并中度TR,29.0%合并轻度TR。与对照组相比,重度TR组年龄大[(73.5±9.0)岁vs(.66.2±10.9)岁]、心房颤动病程长[4.5(2.0,10.0)年vs.3.0(2.0,7.0)年]、心功能差、持续性心房颤动(96.6%vs.73.4%)及女性(59.8%vs.43.8%)比例高,同时心房扩大、肺动脉压升高及二尖瓣反流更明显(P均<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重度TR与年龄(OR=1.060,95%CI:1.020~1.102)、女性(OR=4.727,95%CI:1.977~11.306)、持续性心房颤动(OR=6.873,95%CI:1.419~33.297)、右心房左右径(OR=1.202,95%CI:1.117~1.293)相关(P均<0.05)。右心房左右径≥45.5 mm可预测重度TR,诊断敏感度为0.712,特异度为0.697;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96~0.831,P<0.001)。结论:NVAF合并重度TR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女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右心房左右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三尖瓣反流 危险因素 心房内径
下载PDF
双心腔主动电极起搏与心房被动心室主动电极起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腾 徐琼 +4 位作者 黄俊 梁建 宾武刚 李超帆 李宜富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双螺旋电极组中1例孕妇零射线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左侧锁骨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双螺旋电极组和单螺旋电极组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时间无显著差别,双螺旋电极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4.2±1.5)h vs(56.3±22.5)h,P<0.05]。单螺旋电极组术中出现心房电极导线脱位3例,双螺旋电极组未见导线移位、心肌穿孔及心包填塞等情况。术后随访,2组均无电极脱落和起搏阈值升高。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射线时间,特别是应用于心腔结构异常和特殊患者,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主动电极 电极移位 双腔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兼容核磁共振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腾 徐琼 +5 位作者 黄俊 梁建 宾武刚 李超帆 彭长农 李宜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观察兼容核磁共振(MRI)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以及术后MRI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MRI兼容双腔起搏器组(简称MRI组)植入Medtronic双腔心脏起搏器A3DR01,对照组为同期植入了Medtronic非MRI兼容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随访及MRI检查... 目的观察兼容核磁共振(MRI)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以及术后MRI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MRI兼容双腔起搏器组(简称MRI组)植入Medtronic双腔心脏起搏器A3DR01,对照组为同期植入了Medtronic非MRI兼容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随访及MRI检查前后起搏器参数等情况。结果MRI组50例[男性22例(44%),年龄(74±8)岁]患者均成功植入A3DR01起搏器,对照组共128例[57例男性(44.5%),年龄(58±12)岁]植入非MRI兼容双腔起搏器。两组手术时间、射线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MRI组9例(18%)患者术后共行13次MRI扫描(3次头颅,2次胸部和6次腰椎),其中1例共行4次腰椎MRI扫描,无MRI检查相关并发症出现,均未见起搏阈值增高、感知异常及导线移位、心肌穿孔等情况。结论兼容MRI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术后能安全进行MRI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螺旋主动电极 核磁共振 兼容MRI心脏起搏器
原文传递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孕妇零射线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一例
5
作者 李腾 黄俊 +4 位作者 梁建 宾武刚 李超帆 邱春奕 李宜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6期616-617,共2页
一例37岁妊娠9周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孕妇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辅助,消融导管轨迹右心系统建模,三维电场系统导航下零射线置入起搏电极导线,完成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孕妇 X射线 三维电场导航系统 心脏起搏器
原文传递
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腾 黄俊 +5 位作者 梁建 宾武刚 李超帆 彭文杰 丁立刚 李宜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RFCA的持续性房颤伴HFrEF患者,分析患者超... 目的探讨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RFCA的持续性房颤伴HFrEF患者,分析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消融即刻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共入选25例患者,年龄(60±13)岁。消融策略为肺静脉电隔离加经验性线性消融。随访(18.2±8.5)个月,单次和多次消融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8%(17/25)和84%(21/25)。21例维持窦性心律患者的LVEF从术前(0.37±0.07)上升至术后(0.55±0.08)(P<0.001),17例二尖瓣返流术后恢复正常或呈轻度返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持续性房颤伴HFrEF患者,导管射频融安全有效,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LVEF,但部分患者需要多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持续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力衰竭 二尖瓣返流
原文传递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再次射频消融术中靶点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俊 李宜富 +3 位作者 李腾 梁建 阮焕钧 宾武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总结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PVC)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并指导对RVOT PVC消融策略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使用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导管... 目的总结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PVC)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并指导对RVOT PVC消融策略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使用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的RVOT PVC患者的手术资料,对复发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并分析其手术靶点的特点。结果共68例RVOT PVC患者使用Array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10例复发,此10例(100%)患者第二次手术消融靶点于肺动脉瓣上,双极靶点电图提前体表QRS波(32.0±2.0)ms;双极靶点记录到反转电位8例(80%)。第一次手术时靶点电图提前(30.3±2.0)ms;而无反转电位的病例。结论Array球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RVOT PVC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与肺动脉瓣起源有关,肺动脉瓣上标测消融可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右室流出道 室性早搏 Array球囊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PentaRay电极高密度基质标测指导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疗效
8
作者 李腾 黄俊 +3 位作者 梁建 宾武刚 李超帆 李宜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PentaRay电极高密度基质标测指导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肺静脉电隔离(PVI)加左心房电压基质标测指导消融组(观察组,30例)和PVI加经验性线性消融组(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PentaRay电极高密度基质标测指导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肺静脉电隔离(PVI)加左心房电压基质标测指导消融组(观察组,30例)和PVI加经验性线性消融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电复律后在窦性心律下应用PentaRay电极完成左心房基质标测。比较两组患者射线时间、手术时间及消融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单次消融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射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平均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次消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6.7%(23/30)、80.0%(2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entaRay电极高密度基质标测指导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策略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不低于PVI加经验性线性消融,且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标测 电压标测 持续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基质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