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在医科大
1
作者 宾琼 《大学(高考金刊)》 2014年第5期27-27,共1页
医学科目繁多,不管你就读于哪所医学院校,你都必须面对医学中的基础科目和临床科目.临床科目一般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基础科目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是理解临床科目学习内容的基础,所以传统的五年制本科医... 医学科目繁多,不管你就读于哪所医学院校,你都必须面对医学中的基础科目和临床科目.临床科目一般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基础科目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是理解临床科目学习内容的基础,所以传统的五年制本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头2~3年学习基础科目,后面学习临床科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医学院校 学习内容 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 临床 基础 解剖学
下载PDF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HP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利娟 罗建明 +3 位作者 黄小花 欧丹艳 宾琼 韦清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了解HPA-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在广西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分布情况,探讨儿童慢性ITP与HPA-1~6、15系统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儿童慢性ITP患者46例(ITP组)... 目的了解HPA-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在广西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分布情况,探讨儿童慢性ITP与HPA-1~6、15系统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儿童慢性ITP患者46例(ITP组)和正常健康儿童48例(对照组)进行HPA-1~6、15共7个抗原系统基因分型。结果 ITP组HPA-2、15系统基因频率明显异于对照组(P〈0.05),其中HPA-2a及HPA-15a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HPA-2b及HPA-15b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其余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的未发现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HPA-2、15抗原系统多态性可能与儿童慢性ITP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PA 基因多态性 儿童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其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利娟 周晓恒 +1 位作者 宾琼 罗建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是表达于不同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上的抗原表位,是血小板外膜上特有的抗原决定簇。HPA的种族差异性可导致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是表达于不同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上的抗原表位,是血小板外膜上特有的抗原决定簇。HPA的种族差异性可导致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同种免疫反应有关。本文介绍了HPA的命名、定位、分子学生物特征,与之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综述了国内外HPA基因多态性与ITP发病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 血小板膜糖蛋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P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利娟 周晓姮 +2 位作者 宾琼 黄小花 罗建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及HPA-2和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ITP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和慢性ITP的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运...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儿童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及HPA-2和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ITP发病的潜在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急性和慢性ITP的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急、慢性ITP两组各46例患儿及对照组48例健康儿童进行HPA-2和HPA-15基因分型。结果:3组之间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2组比较分析显示,HPA-2和HPA-15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IT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ITP组与对照组及慢性ITP组与急性ITP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2与HPA-1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慢性ITP发病有关,与儿童急性ITP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PA-2 HPA-15 等位基因 儿童
下载PDF
ATP7B p.Ser1369Tyrfs^(*)24突变致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
5
作者 刘玉婷 唐志慧 宾琼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2-895,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一种铜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13q14.3~q21.1)上的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7B蛋白功能障碍引起铜排泄障碍,进而造成铜大量沉积于...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一种铜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13q14.3~q21.1)上的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7B蛋白功能障碍引起铜排泄障碍,进而造成铜大量沉积于组织器官,尤以肝脏、大脑多见[1]。目前WD全球患病率为1/5000~1/30000,ATP7B突变基因携带率为1/90[2-3],该疾病主要通过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青霉胺负荷试验、肝细胞含铜测定及基因测序等检查进行辅助诊断[1]。WD是一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遏制疾病进展、预后良好的遗传性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大大减少该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本文通过对先证者及其家系的基因检测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明确了患儿及其胞兄WD的诊断,进一步丰富了ATP7B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ATP7B基因
下载PDF
2个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6
作者 韦清华 罗建明 +3 位作者 欧丹艳 宾琼 唐丽娟 黄小花 《内科》 2015年第1期1-5,30,共6页
目的探讨2个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platelet glycoprotein Ib alpha,GPⅠb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第28个外显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 目的探讨2个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platelet glycoprotein Ib alpha,GPⅠb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第28个外显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基因变异情况。探索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参照CCDS数据库人类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GP1BA、v WF28、ADAMTS13基因进行PCR扩增后采用凝胶电泳观察产物是否合格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中发现GP1BA基因G1206A(E429K)突变位点,同时检出一父子存在39个碱基缺失但不是VNTR序列,且发现该患儿母亲GP 1BA存在VNTR B/C杂合子。检测到v WF 28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2个家系的ADAMTS13基因均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1)在v WF28上发现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可能与家系1(2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发病有关。(2)在家系2中,患者的GP1BA基因上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G1206A(E429K),可能与患者患有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有关。(3)本研究还发现在家系2中患者及患者的父亲GP1BA基因均存在一段39个碱基的缺失,但并不是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片段。且患者的母亲存在VNTR B/C杂合子。可能是促进该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 GP1BA基因 VWF基因 ADAMTS13基因
下载PDF
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宾琼 王丹 +1 位作者 喻娟娟 钟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时临床指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9年2月于我院确诊ITP且初诊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纳入77例患儿,53.2%(41/77)患儿在3个月内缓解,14.3%(11/77)在3... 目的探讨初诊时临床指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9年2月于我院确诊ITP且初诊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纳入77例患儿,53.2%(41/77)患儿在3个月内缓解,14.3%(11/77)在3~12个月内缓解,32.5%(25/77)病程超过12个月。单因素分析示≤5岁和>5岁的患儿病程在3个月内、3~12个月和超过12个月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9.892,P=0.007);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3.0×10^(9)/L和>3.0×10^(9)/L的患儿病程差异有显著性(χ^(2)=10.577,P=0.005),骨髓涂片中成熟淋巴细胞比例≤29.8%和>29.8%的患儿病程差异有显著性(χ^(2)=8.933,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C≤3.0×10^(9)/L(OR 4.383,95%CI 1.395-13.767,P=0.011)、骨髓成熟淋巴细胞比例≤29.8%(OR 5.463,95%CI 1.060-28.158,P=0.042)是ITP慢性转归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时外周血ALC和骨髓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是儿童ITP慢性转归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儿童 淋巴细胞 骨髓 预后
下载PDF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ANK1基因Arg319X突变1例
8
作者 宾琼 王丹 李雄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8-100,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6岁9个月,因“面色苍白半年”入院。既往史:新生儿期生后1d诊断“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贫血”:总胆红素最高达400.6μmol/L,间接胆红素388.2μmol/L,血红蛋白127 g/L。否认贫血、脾大、黄疸家族史。查体:面色稍苍黄,巩膜... 1病例资料患儿男,6岁9个月,因“面色苍白半年”入院。既往史:新生儿期生后1d诊断“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贫血”:总胆红素最高达400.6μmol/L,间接胆红素388.2μmol/L,血红蛋白127 g/L。否认贫血、脾大、黄疸家族史。查体:面色稍苍黄,巩膜轻度黄染,睑结膜、口唇稍苍白,脾左肋下4cm可触及,质中,边钝,无压痛,余查体无特殊。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64×10^9/L,红细胞2.92×10^12/L,血红蛋白77g/L,红细胞平均体积82.8fl,平均血红蛋白量26.4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5g/L,网织红细胞比值13.8%,网织红细胞计数402×10^9/L,血小板347×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计数 巩膜轻度黄染 面色苍白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期 睑结膜 新生儿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
下载PDF
穿孔素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小花 罗建明 +3 位作者 宾琼 唐利娟 袁媛 蒋玉凤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了解穿孔素基因(PRF1)多态性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中的分布情况,探讨PRF1基因多态性与HLH是否存在易感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HLH的48例患儿(HLH组)及100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 目的了解穿孔素基因(PRF1)多态性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中的分布情况,探讨PRF1基因多态性与HLH是否存在易感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HLH的48例患儿(HLH组)及100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两组患儿的PRF1基因编码区(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进行基因多态性位点筛查。结果 48例HLH患儿中,在PRF1基因编码序列中共发现3个SNP位点,而在非编码序列中共发现7个SNP位点;PRF1基因非编码序列中还有2个SNP位点rs10999426和rs10999427分别仅在5例对照组儿童中发现(5%);以上12个SNP位点在HLH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提示rs10999426和rs10999427紧密连锁(D=1,r2=1),但上述2个位点构建的A-T单体型在HL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1基因多态性与HLH发病存在易感相关性的可能性不大;rs10999426和rs10999427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其构建的A-T单体型虽仅在对照组中发现,但发生率低,可能不是家族性HLH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穿孔素基因 基因多态性 儿童 PRF1
原文传递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及其家系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晓姮 罗建明 +1 位作者 宾琼 黄小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了解穿孔素1(PRF1)基因突变型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突变与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将8例(例1-8)治疗后HLH患儿、5例(例1-5)患儿的父母及同... 目的了解穿孔素1(PRF1)基因突变型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突变与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将8例(例1-8)治疗后HLH患儿、5例(例1-5)患儿的父母及同胞纳入研究,以30名门诊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采用PCR法分段扩增PRF1、Unc13D、STX11、STXBP2、RAB27A、LYST、 SH2D1A、BIRC4基因并直接测序;通过ExPASy网站在线分析系统进行PRF1蛋白构象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 T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①8例患儿中有3例存在PRF1外显子编码区杂合错义突变:例1为复合杂合错义突变R4C和R33H,其父、兄也存在相同突变;例2为杂合错义突变V50L,其母、弟也存在相同突变;例3为杂合错义突变R489W,其父不存在R489W,其母未参与检测,推测其突变来自母亲。例1、2、3可明确诊断为家族性HLH第2亚型(FHL2)。②例1及其父、兄以及例2及其母、弟的外周血CD8+ T细胞穿孔素阳性率(0-1.48%)和NK细胞的穿孔素阳性率(8.69%-32.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但两组间颗粒酶B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R4C和R33H复合杂合突变以及V50L杂合突变均可导致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表达减少,为FHL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基因 PRF1 天然 穿孔素 颗粒酶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