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实践
1
作者 宿江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2期0026-0029,共4页
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工作所涉及领域的范围和跨度较大,时间周期也更长,其中及时发现目标、准确确定点位、科学分析空间信息等工作一直都是监测和保护实践的难点。在这一背景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合理把控成本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工作所涉及领域的范围和跨度较大,时间周期也更长,其中及时发现目标、准确确定点位、科学分析空间信息等工作一直都是监测和保护实践的难点。在这一背景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合理把控成本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的质量,是当前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在现代化技术应用发展上新方向。但在实践层面上,遥感技术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发展。基于这一问题,本文以遥感技术的应用实践为研究主题,以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和遥感技术的协作发展为研究方向,以遥感技术的基本认识为切入点,探讨应用实践中二者协作的主要方向和过程,以期为遥感技术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生态环境 生态监测与保护
下载PDF
锡林浩特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特征及源区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晨阳 李慧融 +2 位作者 李冬楠 孙鹏飞 宿江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9-1516,共8页
为探究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8—2021年的涡动相关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草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并对通量源区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年盛行西南风,生... 为探究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8—2021年的涡动相关资料分析了锡林浩特草原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CO_(2)通量的影响,并对通量源区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年盛行西南风,生长季的源区面积大于非生长季,大气稳定条件下的源区面积大于不稳定条件;90%贡献率的源区最大长度接近400 m,与经典法则估算的长度一致。锡林浩特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生长季白天为碳汇,夜间为碳源,非生长季白天和夜间均为弱碳源。2018—2021年,年总NEE分别为-15.59、-46.28、-41.94和-78.14 g C·m^(-2)·a^(-1),平均值为-45.49 g C·m^(-2)·a^(-1),表明锡林浩特草原有较强的固碳能力。饱和水汽压差和光合有效辐射有助于草原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_(2);夜间,当温度高于0℃时,气温和土壤温度升高会促进植被呼吸作用释放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足迹分析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 环境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