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状叶肝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宿贝贝 李晨 桑泽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62-765,共4页
尾状叶肝癌是位于肝脏尾状叶的一种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较多的血管及胆管毗邻结构导致外科切除治疗困难,且病死率高。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放疗等,但是效果均较差。本文就尾... 尾状叶肝癌是位于肝脏尾状叶的一种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较多的血管及胆管毗邻结构导致外科切除治疗困难,且病死率高。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放疗等,但是效果均较差。本文就尾状叶肝癌微创治疗的方式及理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尾状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宿贝贝 董景辉 +1 位作者 王华明 余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106-106,共1页
患者女,59岁。因'间断右季肋部胀痛不适伴发热1个月'于2009年8月4日入院。患者自2009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季肋部胀痛不适伴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纳差、乏力等。2009年7月27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地医院怀疑肝脓肿... 患者女,59岁。因'间断右季肋部胀痛不适伴发热1个月'于2009年8月4日入院。患者自2009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季肋部胀痛不适伴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纳差、乏力等。2009年7月27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地医院怀疑肝脓肿可能性大。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查体: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肝右肋下、剑突下未触及,肝区轻度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能检查:ALT40 U/L,AST 50 U/L,白蛋白23 g/L,球蛋白26 g/L,总胆红素13.3μmol/L,直接胆红素6.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淋巴瘤 肝脓肿 直接胆红素 凹陷性水肿 叩痛 肝区 季肋 咳痰 肝右叶脓肿 肝实质
下载PDF
CT引导下肝尾叶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宿贝贝 高原智 +4 位作者 李真 谢辉 邵琼 徐思明 王华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尾叶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尾叶肝癌患者21例,共计21个病灶(最大病灶大小约为4.6 cm×4.8 cm)行CT引导下RFA治疗。结果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0.5%(19/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尾叶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尾叶肝癌患者21例,共计21个病灶(最大病灶大小约为4.6 cm×4.8 cm)行CT引导下RFA治疗。结果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0.5%(19/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术后疼痛、胸膜反应、肝包膜下出血等。结论肝尾叶肝癌行RFA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治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脂肪肝与腹部脂肪分布CT影像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宿贝贝 田圣涛 王华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使用CT评价肝脂肪浸润和腹部脂肪体积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306位患者测量以下脂肪衰减指数:(1)肝实质衰减(CTLP);(2)肝与脾的衰减率(LS率);(3)肝衰减与脾衰减的不同(LSdif)。腹部脂肪分为:全部脂肪(T... 目的使用CT评价肝脂肪浸润和腹部脂肪体积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306位患者测量以下脂肪衰减指数:(1)肝实质衰减(CTLP);(2)肝与脾的衰减率(LS率);(3)肝衰减与脾衰减的不同(LSdif)。腹部脂肪分为:全部脂肪(Total fat,TF)、内脏脂肪(Visceral fat,VF)和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SF)。使用bivariate相关法评估3个脂肪衰减指数与TF、VF和SF的关系。结果 CTLP、LS率和LSdif与TF、VF和SF分别呈显著负相关。CTLP与TF、VF存在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5和-0.434,P<0.001)。CTLP与SF之间有较小的负相关性(r=-0.313,P<0.001)。结论肝脂肪浸润与腹部脂肪的量关系密切,并且内脏脂肪与脂肪肝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CT 腹部脂肪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云 王华明 +3 位作者 周霖 彭晓明 宿贝贝 张林枝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2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介入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介入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食欲减退和肝区疼痛改善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可延长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但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中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生存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栓塞微粒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余强 王华明 +2 位作者 彭晓明 王京艳 宿贝贝 《肝癌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应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作为栓塞剂,对20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止血。结果 20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肝动脉栓塞后,198例均显示...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应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作为栓塞剂,对20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止血。结果 20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肝动脉栓塞后,198例均显示有效止血。另有4例患者再次有活动性出血(2例经再次栓塞止血病情控制,另1例栓塞不完全5天后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再次造影仍未见有明确出血血管而行"盲栓",48小时内死于失血性休克,考虑为静脉性出血可能),1例患者因出血前肝功能较差,栓塞2周后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经肝动脉注入栓塞微球栓塞出血肝动脉支可作为抢救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超选择性栓塞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甚微,不良反应小,特别适用于肝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破裂出血 栓塞微球 止血
下载PDF
右膈下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长春 董景辉 +4 位作者 安维民 宿贝贝 高原智 李勇武 马威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右侧膈下动脉(RIPA)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中的表现,探查其解剖与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35例患者行腹部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方法进行... 目的:分析右侧膈下动脉(RIPA)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中的表现,探查其解剖与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35例患者行腹部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方法进行血管重建,总结RIPA的起源和分布对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指导意义。结果:935例进行右膈下动脉螺旋CT三维重建的病例均可成功显示膈下动脉起源(占100%),其中发自于双侧膈下动脉共干者为163例(占17.4%),单独发自于RIPA者为772例,其中发自于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干、右侧肾及副肾动脉、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分别为367(占39.3%)、320例(占34.2%)、196例(占21.0%)、27例(占2.9%)、11例(占1.1%)和14例(占1.5%)。RIPA参与原发性肝癌(HCC)供血者达12.5%(32/25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在介入术前了解右膈下动脉的起源与分布,并判断有无肝癌侧枝供血,对于临床TACE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膈下动脉 肝细胞癌 多排螺旋CT 化疗栓塞
下载PDF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CT、MR检查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辉 高原智 +3 位作者 董景辉 齐雪欣 宿贝贝 安维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Syndrome,IPH)CT及MR影像特点,评价CT、MR检查对IPH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IPH患者进行CT或MR检查,观察肝脏表面、肝脏大小、形态及各叶比例、脾脏大小及肝内外...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Syndrome,IPH)CT及MR影像特点,评价CT、MR检查对IPH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IPH患者进行CT或MR检查,观察肝脏表面、肝脏大小、形态及各叶比例、脾脏大小及肝内外门静脉系统等。结果 26例患者中,肝脏表面光滑、形态规整者19例,肝表面欠光滑、形态欠规整者7例,肝左叶明显增大2例,肝尾叶增大4例,肝左叶缺如2例,门脉海绵样变12例,门脉系统血栓8例,食道、食道旁、胃底及胃冠状静脉、脾静脉曲张21例,腹水4例,26例患者脾脏均增大。结论临床上原因不明的门脉高压伴脾脏增大、门脉侧枝开放及门脉海绵样变的患者可提示IPH,并给予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 CT及MR检查 门脉侧开放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表现及其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辉 高原智 +3 位作者 宿贝贝 迟浩 李真 王华明 《肝脏》 2013年第12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组织穿刺病理证实的9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资料,3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6例仅行MR检查。评价所有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结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9例病...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组织穿刺病理证实的9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资料,3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6例仅行MR检查。评价所有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结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9例病灶均为单发。CT示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影,病灶内含部分脂质成分。增强扫描:3例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扫描呈不均匀密度影,病变脂肪部分呈低密度影,血管部分呈高密度影,2例见假包膜强化。MR示病变呈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4例T2信号不均匀,3例可见短T2流空信号,6例见大量脂质成分,2例病变内合并出血。8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8例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为中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6例信号不均匀,3例以低信号为主,3例以高信号为主,4例见假包膜强化。MR增强动脉期3例同时可见粗大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5例仅见粗大供血动脉,7例病灶内见扭曲血管影。结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与其病理组织特征密切相关,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平滑肌脂肪瘤 影像诊断 病理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DWI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宿贝贝 赵云 王华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27-1328,共2页
目的研究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肝脏肿瘤患者,在常规磁共振平扫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患者实施扫描,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肝... 目的研究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肝脏肿瘤患者,在常规磁共振平扫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患者实施扫描,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与肝转移瘤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肝血管瘤患者(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肝囊肿患者(P<0.05)。结论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提供良好参考依据,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肿瘤 鉴别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辉 安维民 +2 位作者 王华明 高原智 宿贝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11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前、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49例结节型HCC患者分别...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前、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49例结节型HCC患者分别于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前及治疗后24~48h,1,3个月行肝脏MRI弥散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各时间段ADC值变化及增强扫描结果。结果正常肝脏ADC值在术前、术后24~48h及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病变高信号部分ADC值在1,3个月时与术后24~48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及可疑复发患者术后1,3个月ADC值与术前原病灶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24~48h病变肝脏的ADC值可反映术后1,3个月疗效,并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磁共振 表观弥散系数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MRI检查及ADC值对肝腺瘤诊断的意义
12
作者 谢辉 董景辉 +4 位作者 高原智 齐雪欣 迟浩 宿贝贝 安维民 《现代医学》 201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对肝腺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腺瘤者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术前或活检前的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5例肝腺瘤患者中14例患者术前诊断认为肝腺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对肝腺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腺瘤者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术前或活检前的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5例肝腺瘤患者中14例患者术前诊断认为肝腺瘤可能性大,1例为肝腺瘤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待鉴别。15例患者中除1例为多发肝腺瘤(9个病灶)、2例有2个病灶外,其余12例均为单发肝腺瘤,共有25个病灶。MRI检查结果显示:T1WI22个病灶呈稍低信号,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T2WI15个病灶呈高信号,10个病灶呈低信号;DWI16个病灶呈稍高信号,9个病灶呈等信号。25个病灶中有24个病灶不同程度地含脂质成分,22个病灶见瘤内出血。9个病灶见假包膜强化。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显示,所有病灶动脉期呈中度一明显强化,门脉期18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影,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延迟扫描18个病灶呈低信号影,7个病灶呈等信号;15例患者测量ADC值,同一患者病灶ADC值〉肝实质ADC值。结论:MRI检查及ADC值的测量可以对肝腺瘤无创性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腺瘤 MRI ADC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