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学”出处钩辑心得
1
作者 寄小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6-18,共3页
钩辑"桂学"一词在元代的文献出处,探究"桂学"一词的原始语义。
关键词 桂学 出处 桂林府学
下载PDF
向培良在桂林从事抗战宣传史实钩辑
2
作者 寄小文 《抗战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中国现代早期文化名人向培良,抗战时期在桂林广泛参与了抗战宣传方面的各种活动,积极推进桂林抗战宣传,热心参加西南剧展,其态度上是积极的,理论上是有创见的,行动上是有成效的。本文对向培良在桂期间的一些抗战宣传活动作史实钩辑,希... 中国现代早期文化名人向培良,抗战时期在桂林广泛参与了抗战宣传方面的各种活动,积极推进桂林抗战宣传,热心参加西南剧展,其态度上是积极的,理论上是有创见的,行动上是有成效的。本文对向培良在桂期间的一些抗战宣传活动作史实钩辑,希望以此来促进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研究在多视角、全方位的层面有一个全新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培良 桂林抗战宣传 西南剧展 教育部巡回戏剧教育队
下载PDF
马哲民与桂林师专
3
作者 寄小文 徐雅娟 《桂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一、生平简介马哲民(1899—1980),字浚,号铁肩。别名:马念一、马彦一、马一鸥、马濬、颂五、一欧、惕文等。湖北黄冈县(今黄州区)陈策楼村松林湾人。早年毕业于武昌外国语专门学校和福州高等工业学校,后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社会学。五四... 一、生平简介马哲民(1899—1980),字浚,号铁肩。别名:马念一、马彦一、马一鸥、马濬、颂五、一欧、惕文等。湖北黄冈县(今黄州区)陈策楼村松林湾人。早年毕业于武昌外国语专门学校和福州高等工业学校,后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社会学。五四运动后回国,在上海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武汉与陈潭秋创办中外通讯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德国柏林大学 陈潭秋 生平简介 黄州区 黄冈县 陈策 五四运动
下载PDF
用校本的理念审视“校本教研”
4
作者 寄小文 《广西教育》 2008年第8期21-22,共2页
桂林市自2005年起进行了国家级“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的实验,通过介入校本教研的方式来推进新课改,并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切切实实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何以“校本”的理念来指导校本教... 桂林市自2005年起进行了国家级“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的实验,通过介入校本教研的方式来推进新课改,并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切切实实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何以“校本”的理念来指导校本教研?这在部分学校的领导、教研骨干和教师的观念里,还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校本教研就是在学校内开展或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教育科研活动 制度建设 以校为本 “校本” 新课改 国家级 桂林市
下载PDF
主动探寻校际合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
5
作者 寄小文 《广西教育》 2009年第2期37-37,共1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一种美德。然而,很少有人可以将这种传统美德从个人的品行素养上升到办学的一种思路或实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明见,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言,但主动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中国人历来所推崇的一种美德。然而,很少有人可以将这种传统美德从个人的品行素养上升到办学的一种思路或实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明见,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言,但主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也不常见。在中国不乏声名显赫的百年老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校际合作 传统美德 办学模式 中国人
下载PDF
向培良与湖湘抗战演剧活动
6
作者 郭景华 寄小文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68-176,共9页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保卫祖国的神圣历史责任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初期,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的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文艺战线上也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抗日救亡的洪流。'以话剧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话剧...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保卫祖国的神圣历史责任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初期,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的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文艺战线上也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抗日救亡的洪流。'以话剧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话剧,经过本世纪初的萌芽期、‘'五四'’运动和二十年代的发展期、三十年代的成熟期,它在抗日战争的年代进入了一个空前普及和繁荣的黄金时代。……‘八·一三’沪战爆发后。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