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寇巧花
吴雪辉
+2 位作者
李丽
林锷
许宝如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油茶籽壳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自由基体系、双氧水体系和亚硝酸盐体系研究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醇浓度有关,以6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浓度为15、2、4、10g/L...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油茶籽壳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自由基体系、双氧水体系和亚硝酸盐体系研究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醇浓度有关,以6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浓度为15、2、4、10g/L时,粗提物对·OH、DPPH·、H2O2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47.7%、76%、97.1%和99.0%,且粗提物用量与清除能力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壳
粗提物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预处理对毛茶油品质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寇巧花
吴雪辉
李昌宝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采用微波技术对油茶籽进行预处理,探讨微波作用条件对茶油提取率和毛茶油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可增大提油率,缩短预处理时间,茶籽水分含量很快达到平衡;但毛茶油过氧化值、酸价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色泽也有所加深。
关键词
微波
毛茶油
保健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51
3
作者
吴雪辉
周薇
+1 位作者
李昌宝
寇巧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茶油营养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明显,但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容易被氧化,失去其原有的风味、口感及生理功能,甚至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茶油的贮藏稳定性研究非常重要。以过氧化值(POV)为...
茶油营养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明显,但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容易被氧化,失去其原有的风味、口感及生理功能,甚至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茶油的贮藏稳定性研究非常重要。以过氧化值(POV)为油脂稳定性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光照条件、抗氧化剂等因素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油的氧化稳定性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光照条件对茶油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对茶油的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紫外光照射对茶油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常用的抗氧化剂对茶油的氧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其中以PG和TBHQ的效果较好,VC、柠檬酸对PG和TBHQ都有协同增效作用,VC对PG的抗氧化增效作用比柠檬酸好,对TBHQ而言,柠檬酸的协同作用比VC更明显,0.02%TBHQ和0.02%柠檬酸对茶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使茶油在20℃下的货架期由66 d延长达2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氧化
稳定性
货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籽的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描述
被引量:
32
4
作者
张喜梅
吴雪辉
+2 位作者
李昌宝
寇巧花
李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茶油质量极其重要.为了优化干燥工艺,降低干燥能耗,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茶油质量极其重要.为了优化干燥工艺,降低干燥能耗,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采用热风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堆积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40、55、70℃下,油茶籽干燥至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20、15、13 h;堆积密度为322、354、430、442 kg/m3时,对应的干燥时间约为15、20、22、25 h.常用的3种指数干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所得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及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干燥特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125
5
作者
李丽
吴雪辉
寇巧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保健功能。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介绍了茶油的理化特性、保健功能、加工工艺,并对茶油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保健功能。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介绍了茶油的理化特性、保健功能、加工工艺,并对茶油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茶油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理化特性
保健功能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照与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雪辉
寇巧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解茶油贮藏品质,该文以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K270等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条件、包装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茶油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避光条件下贮藏的茶油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自然光和日光灯下...
为了解茶油贮藏品质,该文以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K270等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条件、包装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茶油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避光条件下贮藏的茶油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贮藏的茶油。避光条件下,PET、PP、玻璃3种容器材料盛装的茶油,以玻璃瓶其品质最好,贮藏75 d,其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和K270分别为13.29 mmol/kg、0.62 mg/g、0.664 mg/kg、2.47和0.3,与初始值相比,增幅均小于其余2种容器材料。说明茶油适宜采用玻璃容器盛装,并在避光下贮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茶油品质指标对贮藏稳定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K232、TBA、过氧化值影响较大,可以解释茶油贮藏过程中79.85%的品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贮藏
光照条件
容器材料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大罐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寇巧花
曾钧
+2 位作者
黄名扬
赖碧坤
郭庆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
以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采用机械化生产、大罐发酵工艺过程中糯米黄酒的糖化发酵工艺,以及糖化工艺对成品酒的酸度、口感风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酒大罐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整体呈现前期大幅增长而后期缓慢增...
以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采用机械化生产、大罐发酵工艺过程中糯米黄酒的糖化发酵工艺,以及糖化工艺对成品酒的酸度、口感风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酒大罐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整体呈现前期大幅增长而后期缓慢增长的趋势;若主发酵时峰值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则糖化更彻底,同时有机酸也产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黄酒
大罐
糖化
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小曲米香型白酒生产的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
11
8
作者
黄名扬
曾钧
+1 位作者
郭庆东
寇巧花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5-847,共3页
米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四大香型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适合南方天气酿造、入口绵甜、回味怡畅等特点,在两广地区以广西桂林三花酒、广东长乐烧酒为代表,深受南方地区消费者群体喜爱。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理论...
米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四大香型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适合南方天气酿造、入口绵甜、回味怡畅等特点,在两广地区以广西桂林三花酒、广东长乐烧酒为代表,深受南方地区消费者群体喜爱。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理论,介绍了传统广东米香型白酒的特色、生产工艺,详细阐述了蒸饭、糖化、发酵、蒸馏、储存、勾兑等各酿酒工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旨在将广东的传统酿酒工艺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米香型白酒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ASB工艺在规模化处理米酒糟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庆东
黄杰龙
+1 位作者
寇巧花
曾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米香型白酒为半固态发酵、蒸馏而成,其酒糟水具有数量大、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直排势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采用厌氧消化-三级曝气-三级沉淀的工艺,可使处理后的酒糟废水COD达到100 mg/L以内,达标排放,同时可以产生沼气,获得一...
米香型白酒为半固态发酵、蒸馏而成,其酒糟水具有数量大、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直排势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采用厌氧消化-三级曝气-三级沉淀的工艺,可使处理后的酒糟废水COD达到100 mg/L以内,达标排放,同时可以产生沼气,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着重探讨了UASB厌氧消化工艺包含的菌种驯化、菌种扩培、厌氧罐启动、厌氧罐处理能力核算、进料方式的影响等5个技术环节的要求,同时简要说明好氧处理阶段,曝气环节通气量要求、沉淀环节污泥回流要求等信息,希望能给相关行业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糟水
COD
UASB
厌氧
好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寇巧花
吴雪辉
李丽
林锷
许宝如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摘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油茶籽壳中的有效成分,通过自由基体系、双氧水体系和亚硝酸盐体系研究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醇浓度有关,以6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浓度为15、2、4、10g/L时,粗提物对·OH、DPPH·、H2O2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47.7%、76%、97.1%和99.0%,且粗提物用量与清除能力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油茶籽壳
粗提物
抗氧化
自由基
Keywords
camellia seed shell
crude Extract
antioxidant
free radical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预处理对毛茶油品质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寇巧花
吴雪辉
李昌宝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文摘
采用微波技术对油茶籽进行预处理,探讨微波作用条件对茶油提取率和毛茶油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可增大提油率,缩短预处理时间,茶籽水分含量很快达到平衡;但毛茶油过氧化值、酸价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色泽也有所加深。
关键词
微波
毛茶油
保健油
Keywords
microwave
crude camellia oil
health oil
分类号
TS2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51
3
作者
吴雪辉
周薇
李昌宝
寇巧花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20201023)
广东省教育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cgzhzd0503)
文摘
茶油营养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保健功能明显,但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很容易被氧化,失去其原有的风味、口感及生理功能,甚至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茶油的贮藏稳定性研究非常重要。以过氧化值(POV)为油脂稳定性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光照条件、抗氧化剂等因素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油的氧化稳定性随贮藏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光照条件对茶油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对茶油的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紫外光照射对茶油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常用的抗氧化剂对茶油的氧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其中以PG和TBHQ的效果较好,VC、柠檬酸对PG和TBHQ都有协同增效作用,VC对PG的抗氧化增效作用比柠檬酸好,对TBHQ而言,柠檬酸的协同作用比VC更明显,0.02%TBHQ和0.02%柠檬酸对茶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使茶油在20℃下的货架期由66 d延长达2年以上。
关键词
茶油
氧化
稳定性
货架期
Keywords
camellia oil, oxidation, stability, shelf life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TS2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籽的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描述
被引量:
32
4
作者
张喜梅
吴雪辉
李昌宝
寇巧花
李丽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12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802043
2009B020201007)
文摘
干燥对油茶籽贮藏、加工和茶油质量极其重要.为了优化干燥工艺,降低干燥能耗,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方法对油茶籽中油脂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和堆积密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3种不同模型对油茶籽干燥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采用热风干燥,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堆积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40、55、70℃下,油茶籽干燥至相对安全储藏水分所需时间分别为20、15、13 h;堆积密度为322、354、430、442 kg/m3时,对应的干燥时间约为15、20、22、25 h.常用的3种指数干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所得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及水分含量.
关键词
油茶籽
干燥特性
数学模型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seed
drying characteristic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S22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125
5
作者
李丽
吴雪辉
寇巧花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064201000027)
文摘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保健功能。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介绍了茶油的理化特性、保健功能、加工工艺,并对茶油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茶油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茶油
理化特性
保健功能
应用
Keywords
camellia seed oi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health function
utilization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照与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雪辉
寇巧花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100380)
文摘
为了解茶油贮藏品质,该文以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K270等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条件、包装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茶油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避光条件下贮藏的茶油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贮藏的茶油。避光条件下,PET、PP、玻璃3种容器材料盛装的茶油,以玻璃瓶其品质最好,贮藏75 d,其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和K270分别为13.29 mmol/kg、0.62 mg/g、0.664 mg/kg、2.47和0.3,与初始值相比,增幅均小于其余2种容器材料。说明茶油适宜采用玻璃容器盛装,并在避光下贮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茶油品质指标对贮藏稳定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K232、TBA、过氧化值影响较大,可以解释茶油贮藏过程中79.85%的品质变化。
关键词
茶油
贮藏
光照条件
容器材料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Camellia oil
storage
light
packaging mater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大罐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寇巧花
曾钧
黄名扬
赖碧坤
郭庆东
机构
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67,共3页
文摘
以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采用机械化生产、大罐发酵工艺过程中糯米黄酒的糖化发酵工艺,以及糖化工艺对成品酒的酸度、口感风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酒大罐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整体呈现前期大幅增长而后期缓慢增长的趋势;若主发酵时峰值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则糖化更彻底,同时有机酸也产生较多。
关键词
客家黄酒
大罐
糖化
发酵
Keywords
Hakka rice wine
stainless steel tank
saccharification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6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小曲米香型白酒生产的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
11
8
作者
黄名扬
曾钧
郭庆东
寇巧花
机构
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5-847,共3页
文摘
米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四大香型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适合南方天气酿造、入口绵甜、回味怡畅等特点,在两广地区以广西桂林三花酒、广东长乐烧酒为代表,深受南方地区消费者群体喜爱。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理论,介绍了传统广东米香型白酒的特色、生产工艺,详细阐述了蒸饭、糖化、发酵、蒸馏、储存、勾兑等各酿酒工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旨在将广东的传统酿酒工艺发扬光大。
关键词
传统
米香型白酒
工艺
Keywords
traditional
rice-flavor wine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ASB工艺在规模化处理米酒糟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庆东
黄杰龙
寇巧花
曾钧
机构
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文摘
米香型白酒为半固态发酵、蒸馏而成,其酒糟水具有数量大、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直排势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采用厌氧消化-三级曝气-三级沉淀的工艺,可使处理后的酒糟废水COD达到100 mg/L以内,达标排放,同时可以产生沼气,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着重探讨了UASB厌氧消化工艺包含的菌种驯化、菌种扩培、厌氧罐启动、厌氧罐处理能力核算、进料方式的影响等5个技术环节的要求,同时简要说明好氧处理阶段,曝气环节通气量要求、沉淀环节污泥回流要求等信息,希望能给相关行业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米酒糟水
COD
UASB
厌氧
好氧
Keywords
rice wine lees
COD
UASB
anaerobic
aerobic
分类号
X78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茶籽壳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寇巧花
吴雪辉
李丽
林锷
许宝如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波预处理对毛茶油品质影响
寇巧花
吴雪辉
李昌宝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吴雪辉
周薇
李昌宝
寇巧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茶籽的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描述
张喜梅
吴雪辉
李昌宝
寇巧花
李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李丽
吴雪辉
寇巧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光照与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品质影响研究
吴雪辉
寇巧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大罐发酵工艺研究
寇巧花
曾钧
黄名扬
赖碧坤
郭庆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统小曲米香型白酒生产的工艺技术探讨
黄名扬
曾钧
郭庆东
寇巧花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UASB工艺在规模化处理米酒糟废水中的应用
郭庆东
黄杰龙
寇巧花
曾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