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活体评估种公猪瘦肉率、脂肪率和肌内脂肪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志强 王晨阳 +3 位作者 寇忠云 蔡瑞 杨公社 庞卫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7-1799,共13页
【目的】通过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在活体评估种公猪胴体与肉质性状中的准确性,实现对表型组进行智能测定,为种猪的选育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选择体重相近((42.02±1.05)kg)、健康状... 【目的】通过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在活体评估种公猪胴体与肉质性状中的准确性,实现对表型组进行智能测定,为种猪的选育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选择体重相近((42.02±1.05)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公猪40头,饥饿处理24 h后,采取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剂,实行全身性麻醉。将猪只按照头前尾后俯卧姿势置于CT扫描床上,通过16排螺旋CT平扫获取原始图像序列。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薄层重建与去噪、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图像分割,进而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B超活体测定和屠宰测定评估了种公猪的胴体组成、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等胴体性状;以屠宰测定瘦肉率为因变量,CT活体测定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为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构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预测模型;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背最长肌、臀中肌和半膜肌样品中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并与CT活体评估对应部位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对CT活体评估与屠宰测定瘦肉率、脂肪率、骨率、皮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达到0.85以上,呈强相关(P<0.01);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2、0.820、0.800和0.740。此外,CT活体评估与屠宰测定背膘厚、眼肌深度、胴体直长和胴体斜长无显著差异(P>0.05);在胸腰椎结合处(P2点)测量背膘厚时,B超活体测定与屠宰测定差异显著(P<0.05),而CT活体评估与屠宰测定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预测种公猪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模型,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472、0.983。进一步通过CT评估肌内脂肪含量,CT活体评估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臀中肌、半膜肌肌内脂肪含量呈强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7、0.815、0.78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T活体评估和屠宰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运用CT技术可准确活体测定种猪瘦肉率、脂肪率、骨率、背膘厚和眼肌深度等胴体性状,以及肉质指标肌内脂肪含量,为实现种猪性能的持续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更准确地选择相关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种公猪 活体评估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下载PDF
猪背膘及其在生猪产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寇忠云 王晨阳 +1 位作者 任志强 庞卫军 《养猪》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背膘是猪背部皮下的一种层状脂肪组织,区别于腹腔的软脂肪组织,它是一种硬脂肪组织。猪背膘厚是衡量背部脂肪沉积情况的关键依据,也是评价生猪养殖和种猪选育的重要指标。文章系统性介绍了猪背膘的生化组成、生理特性与功能、背膘厚测... 背膘是猪背部皮下的一种层状脂肪组织,区别于腹腔的软脂肪组织,它是一种硬脂肪组织。猪背膘厚是衡量背部脂肪沉积情况的关键依据,也是评价生猪养殖和种猪选育的重要指标。文章系统性介绍了猪背膘的生化组成、生理特性与功能、背膘厚测定方法以及背膘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胴体和瘦肉评估、体况评估、检验饲喂策略、检验育肥效果、指示母猪繁殖指标等方面,揭示了猪背膘对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旨在为养猪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提升养猪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膘 背膘厚 B超 CT 繁殖
下载PDF
非接触式测温鉴定母猪典型生理状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晨阳 胡冰艳 +4 位作者 李雨晴 寇忠云 李爱赟 李倩 庞卫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49-155,共7页
体温是衡量母猪发情与否的关键生理指标。母猪发情期与间情期体温的明显不同,是运用红外热成像监测母猪体温变化以鉴定母猪发情的依据。该研究基于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C3实时非接触拍摄母猪红外热图像,并运用图像分析... 体温是衡量母猪发情与否的关键生理指标。母猪发情期与间情期体温的明显不同,是运用红外热成像监测母猪体温变化以鉴定母猪发情的依据。该研究基于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C3实时非接触拍摄母猪红外热图像,并运用图像分析技术获取体温,为非接触式测温用于鉴定母猪典型生理状态提供支持。试验以空怀期、发情期、妊娠1~8 d和妊娠9~16 d大白初产和经产母猪共720头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设备和电子体温计分别测量母猪的眼睛、耳、耳蜗、乳房、外阴、臀部和直肠温度,筛选不同胎次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体表关键部位温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运用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可以代替直肠温度测定,准确监测母猪体表温度(相关系数为0.973);红外热像仪C3检测体温异常母猪的体表温度,臀部温度可以作为筛选大白初产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测定部位(准确率分别为77%和72%),外阴温度可以作为筛选大白经产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测定部位(准确率分别为88%和81%)。因此,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C3配套技术能准确监测母猪体温和异常体温报警,明确不同胎次不同生理时期大白母猪体表部位温度和体温分布,准确鉴定出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研究为非接触式测温鉴定母猪发情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动物 母猪 非接触测量 发情鉴定 红外热像仪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在猪精液常温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甜甜 寇忠云 庞卫军 《养猪》 2021年第5期38-42,共5页
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精液的保存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精液制备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细菌的污染,而目前国家又在倡导减少抗菌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所以需要研究杀菌效果好的抗菌替代品。中草药具有无毒副... 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精液的保存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精液制备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细菌的污染,而目前国家又在倡导减少抗菌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所以需要研究杀菌效果好的抗菌替代品。中草药具有无毒副作用、低残留和杀菌效果好等优点,在猪精液常温保存上的应用广泛。文章就中草药替代抗生素在猪精液常温保存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猪精液常温稀释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猪精液 常温保存 抗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