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国电影中的藏文化“刻板印象” |
寇才军
|
《西藏研究》
CSSCI
|
2007 |
7
|
|
2
|
贾樟柯的“现实主义” |
寇才军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2
|
|
3
|
少数族裔文化传播困境与美国华裔文化认同之新变 |
寇才军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从“精神分析”到“英雄牌”痒痒挠——姜文“后革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 |
寇才军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5
|
包法利夫人之悲剧与女性解放的消费主义陷阱 |
寇才军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4
|
|
6
|
毛泽东民族文化观的当代意义 |
寇才军
|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1
|
|
7
|
“主义”对“身体”的争夺——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跨族婚恋主题 |
寇才军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0 |
|
8
|
从华裔美国文学看少数族裔文化的商品化 |
寇才军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9
|
伦理、政治间的裂隙与人文主义思想建构的二难困境由《麦克白》看莎士比亚与马基雅维里的“对话” |
寇才军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0
|
“练习曲”:让教育戏剧一个学生也不能少的关键 |
孙惠柱
寇才军
|
《美育学刊》
|
2013 |
2
|
|
11
|
“布莱希特剧场”的枪声与帕慕克的“异托邦”——帕慕克“陌生化”布莱希特 |
寇才军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0 |
|
12
|
飘洋过海的俄罗斯蝴蝶──纳博科夫和俄罗斯白银时代 |
寇才军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13
|
民间文化的错位展演 |
寇才军
|
《艺术广角》
|
2004 |
1
|
|
14
|
亚瓦:雪山上的众神之舞 |
寇才军
吕玲珑
|
《中国西部》
|
2007 |
0 |
|
15
|
通天河:一场不平凡的拜祭 |
寇才军
|
《中国西部》
|
2006 |
0 |
|
16
|
恺撒的归给恺撒——由伽尼昂的绘画谈西方绘画艺术的抽象化倾向 |
寇才军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7
|
“解放”与“身份”的变奏——从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理论到当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 |
寇才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美国华裔文学喜剧精神与黄西脱口秀 |
寇才军
陈漪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由扎西达娃和阿来的创作看当今藏族作家文学的发展 |
寇才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20
|
偶遇通天河 |
寇才军
|
《西藏旅游》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