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真、向善、育美:高校设计学专业史论类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1
作者 吴海茹 邹晨 +2 位作者 寇迪一 李贺 姜雨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新时代面对新格局与新挑战,高校必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文章深入探究了陶行知“真善美合一”的教育理念与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交叉点与契合点,建构以“求真、向善、育美”为核... 新时代面对新格局与新挑战,高校必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文章深入探究了陶行知“真善美合一”的教育理念与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交叉点与契合点,建构以“求真、向善、育美”为核心的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和推进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度与效度,更好地挖掘、深化陶行知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专业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文化转译视角的蒙象汉体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海茹 寇迪一 +4 位作者 邹晨 侍秉颂 郝亚岑 佟可新 成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34-442,456,共10页
目的探索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在字体形态上文化转译的可行性;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字的多元字型文化,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汉字设计创新研究,服务于民族区域文化建设,助力民族品牌塑造。方法运用“文化转译”方法展开对蒙古文字造型特征的... 目的探索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在字体形态上文化转译的可行性;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字的多元字型文化,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汉字设计创新研究,服务于民族区域文化建设,助力民族品牌塑造。方法运用“文化转译”方法展开对蒙古文字造型特征的提取,进行汉字文化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的蒙象汉体设计转译。在获得造型要素样本筛选结果、蒙象汉体转译方法建构、认知体验达成路径以后,进行赋能民族品牌升级的设计与优化,继而提升汉字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结果围绕蒙古文多元字型的挖掘,完成蒙汉字型文化转译的设计方法探索、蒙象汉体设计、民族区域品牌优化实践。结论基于文化转译视角的蒙象汉体创新设计研究是以设计学视角构架民族文字与汉字融通的桥梁,有助于深度挖掘民族文字造型的文化内涵,探索中国汉字传承与设计创新的新思路,为促进我国汉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赋能民族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传播事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译 蒙古文字 蒙象汉体 汉字创新设计
下载PDF
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的意象偏好研究
3
作者 邹晨 吴海茹 寇迪一 《设计》 2023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探索蒙古文字介入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用户意象偏好,以此作为依据,对地域品牌进行升级和迭代、提升地域品牌的竞争力。采用语义差分法和李克特量表进行对用户意象偏好实验调查,将用户对标志设计关联的意象词汇评分作为样本,再结合交叉对比... 探索蒙古文字介入品牌标志设计中的用户意象偏好,以此作为依据,对地域品牌进行升级和迭代、提升地域品牌的竞争力。采用语义差分法和李克特量表进行对用户意象偏好实验调查,将用户对标志设计关联的意象词汇评分作为样本,再结合交叉对比分析,确定设计要素。得出用户关于内蒙古地域品牌标志设计偏好实验数据,提出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原则,完成以“纳冉”视觉设计为主题的工作室标志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验证。通过用户意象偏好,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感性认知、标志设计意向与设计要素间的关系,为蒙古文字介入地域品牌标志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设计 意象偏好 地域品牌 蒙古文字 语义差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