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湿挤压技术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工艺 被引量:11
1
作者 寻崇荣 薛洪飞 +5 位作者 刘宝华 江连洲 谢凤英 李杨 隋晓楠 王中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2-298,共7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为挤压原料、天然呈味粉末油脂为香气调味料,利用高湿挤压技术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仿肉制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谷朊粉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挤压...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谷朊粉为挤压原料、天然呈味粉末油脂为香气调味料,利用高湿挤压技术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仿肉制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谷朊粉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挤压温度及螺杆转速对挥发性风味物质保留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高湿挤压工艺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进行优化,确定高湿挤压最优工艺参数为谷朊粉质量分数20%、挤压温度150℃、螺杆转速300 r/min,响应值总挥发性风味物质保留率有最优值,为44.07%。而总挥发性风味物质保留率随水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为不影响仿肉制品的咀嚼性,固定原料水分质量分数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肉 高湿挤压 风味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超高压-限制性酶解法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江连洲 寻崇荣 +7 位作者 綦玉曼 吴长玲 普拉谢克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 范志军 许振国 李杨 王中江 谢凤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68-275,共8页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浆渣分离后的豆乳进行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处理,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制备低致敏性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超高压-限制性酶解的工艺参...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浆渣分离后的豆乳进行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处理,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制备低致敏性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超高压-限制性酶解的工艺参数为超高压处理压强320.00 MPa、超高压处理时间15 min、酶解时间60 min、酶添加量0.3 U/g,此条件下致敏性降低率为88.09%,但制备的豆乳粉具有微苦味,需要进一步调配以改善口感。超高压处理与酶解具有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豆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对不同加工工艺豆乳粉进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蛋白质分散指数、过敏原含量及蛋白电泳分析,进一步证明超高压与酶解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限制性酶解 豆乳粉 致敏性 溶解性 体外消化率 电泳
下载PDF
螺杆转速对持香型仿肉制品结构及挥发性成分保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寻崇荣 薛洪飞 +5 位作者 江连洲 滕飞 李杨 隋晓楠 谢凤英 王中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0-155,共6页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及谷朊粉为主要原料,以天然呈味粉末油脂为香气调味料,利用高湿挤压技术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螺杆转速对持香型仿肉制... 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及谷朊粉为主要原料,以天然呈味粉末油脂为香气调味料,利用高湿挤压技术制备持香型仿肉制品。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螺杆转速对持香型仿肉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保留率、微观结构、水分分布、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挥发性风味物质保留率总体随螺杆转速的增加有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300 r/min时最大,且仿肉制品较紧密的微观结构、较小的水分子运动自由度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展开均有利于风味物质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肉制品 螺杆转速 挥发性成分 微观结构 水分分布 蛋白结构
下载PDF
生物解离大豆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立敏 马文君 +5 位作者 孙红波 寻崇荣 张丽 江连洲 隋晓楠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2,共6页
以不同酶解时间(1、2、3 h)、不同酶添加量(1%、2%)生物解离大豆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乳状液中乳滴聚集机制、结构特征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乳状液中蛋白水解度、显微镜观察、Zeta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以不同酶解时间(1、2、3 h)、不同酶添加量(1%、2%)生物解离大豆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乳状液中乳滴聚集机制、结构特征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乳状液中蛋白水解度、显微镜观察、Zeta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荧光色谱等指标的测定发现:经过蛋白酶酶解,乳状液中蛋白水解度在7%左右;生物解离使乳状液蛋白被酶解成分子质量较小的肽段,乳状液油脂与蛋白之间的亲和力降低,乳滴出现聚集,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SDSPAGE条带上出现了由二硫键引起的大分子质量的蛋白聚集体;另外,乳状液荧光光谱中,乳状液相对于相同酶解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可能是由磷脂的存在、蛋白质-油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聚集体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结构特征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荧光光谱 分子间相互作用
下载PDF
萌芽-低温打浆技术制备高苷元类异黄酮豆乳粉 被引量:2
5
作者 江连洲 寻崇荣 +5 位作者 吴长玲 普拉谢克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 范志军 李杨 许振国 王中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20-226,共7页
在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的基础上,以萌芽大豆为原料,对热烫后的大豆进行低温打浆处理,提高豆乳粉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萌芽-低温打浆制备高苷元型异黄酮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萌芽-低温打... 在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的基础上,以萌芽大豆为原料,对热烫后的大豆进行低温打浆处理,提高豆乳粉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萌芽-低温打浆制备高苷元型异黄酮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萌芽-低温打浆的工艺参数为萌芽温度25℃、萌芽时间75 h、浆液pH 6.0、打浆温度57℃、打浆时间3.5 h,响应值苷元类异黄酮含量有最优值,为6.43 mg/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豆乳粉中异黄酮种类及含量,结果发现萌芽-低温打浆可显著提高豆乳粉中总异黄酮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P<0.05),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其异黄酮总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1.09倍和9.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 低温打浆 豆乳粉 苷元型异黄酮
下载PDF
酶解—高压均质制备高溶解性、高消化率豆乳粉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寻崇荣 范志军 +3 位作者 王冬梅 王中江 江连洲 李杨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6期30-35,共6页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酶解后的豆乳进行高压均质处理,提高豆乳粉溶解性,并探讨酶解—高压均质工艺对制备豆乳粉的溶解性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发现酶解—高压均质后的豆粉乳液粒径减小,无聚集现象,豆乳粉的溶解性及蛋...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酶解后的豆乳进行高压均质处理,提高豆乳粉溶解性,并探讨酶解—高压均质工艺对制备豆乳粉的溶解性及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发现酶解—高压均质后的豆粉乳液粒径减小,无聚集现象,豆乳粉的溶解性及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高压均质 豆粉溶解性 蛋白消化率 粒径
下载PDF
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制备高钙豆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寻崇荣 范志军 +3 位作者 王冬梅 王中江 江连洲 李杨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8期21-24,44,共5页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粉为基础,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酶对豆乳进行酶解处理并混入Ca CO3以提高豆乳粉的钙融合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制备高钙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限...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粉为基础,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酶对豆乳进行酶解处理并混入Ca CO3以提高豆乳粉的钙融合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制备高钙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1.56 h、酶添加量1.59%、均质压力29.18MPa、均质时间9.55 min,此条件下蛋白质分散指数为80.02%、可溶性钙结合量为1.8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酶解 钙融合 豆粉 蛋白质分散指数
下载PDF
原料豆粉对儿童营养配方粉储藏期品质劣变的影响
8
作者 寻崇荣 王冬梅 +4 位作者 吴长玲 王中江 江连洲 李杨 范志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7期38-42,共5页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的豆粉为研究目标,通过抽提不同储藏期内的油脂、蛋白质组分,确定引起儿童营养配方粉品质劣变的可能原因,重点分析油脂氧化、蛋白氧化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对配方粉品质劣变的影响规律。通过过氧化值、酸价、丙二...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的豆粉为研究目标,通过抽提不同储藏期内的油脂、蛋白质组分,确定引起儿童营养配方粉品质劣变的可能原因,重点分析油脂氧化、蛋白氧化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对配方粉品质劣变的影响规律。通过过氧化值、酸价、丙二醛含量分析不同储藏期油脂氧化程度,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脂肪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以分析儿童营养配方粉品质劣变原因;通过羰基含量的测定,确定不同储藏期内样品的蛋白氧化程度;采用OPA法豆粉追踪美拉德产物,确定美拉德反应产物对配方粉风味劣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粉 储藏期 品质劣变 配方粉
下载PDF
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綦玉曼 寻崇荣 +5 位作者 车佳玲 江连洲 马文君 张潇元 李杨 王中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35,共7页
为克服薄荷油易挥发、不易溶于水的缺点,以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作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薄荷油纳米乳液,研究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薄荷油质量分数及均质压力对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浊... 为克服薄荷油易挥发、不易溶于水的缺点,以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作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薄荷油纳米乳液,研究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薄荷油质量分数及均质压力对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浊度、乳化产率、乳液稳定性指数的影响,并确定制备薄荷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5%、薄荷油质量分数5%、均质压力80 MPa。通过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验证最佳条件制备的薄荷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小且分布均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发现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乳液可有效保护薄荷油功能成分;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薄荷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高压均质 薄荷油 大豆蛋白 磷脂酰胆碱
下载PDF
低温超微粉碎对生物酶法制油豆渣蛋白结构影响的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长玲 寻崇荣 +4 位作者 刘宝华 王中江 滕飞 江连洲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9,共7页
为研究低温超微粉碎对生物酶法制油豆渣蛋白结构的影响,将生物酶法制油豆渣烘干后分别经常温、低温超微粉碎处理,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法表征低温环境下生物酶法制油豆渣在不同超微粉碎程度(100、200、300目)及常温条件下豆渣蛋白的结构变... 为研究低温超微粉碎对生物酶法制油豆渣蛋白结构的影响,将生物酶法制油豆渣烘干后分别经常温、低温超微粉碎处理,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法表征低温环境下生物酶法制油豆渣在不同超微粉碎程度(100、200、300目)及常温条件下豆渣蛋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经低温超微粉碎处理后豆渣蛋白中α-螺旋结构、β-折叠结构含量增加,β-转角结构含量降低;色氨酸、酪氨酸残基趋于"暴露态";二硫键t-g-t模式经处理后显著增加;与未处理及常温超微粉碎条件相比,低温超微粉碎处理后豆渣蛋白无序结构单元更趋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法制油 低温超微粉碎 豆渣蛋白 拉曼光谱
下载PDF
超声波及高压均质制备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纳米乳液的特性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中江 常宗明 +2 位作者 张翠 尹花 寻崇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65,共9页
超声及高压均质均可制备稳定的纳米乳液,通过高压均质制备的纳米乳液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平均粒径及PDI值较小,浊度和TSI低,乳化产率和β-胡萝卜素保留率高。两种纳米乳液的界面吸附蛋白亚基组成接近,主要由分子质量20 ku的11 S球蛋白... 超声及高压均质均可制备稳定的纳米乳液,通过高压均质制备的纳米乳液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平均粒径及PDI值较小,浊度和TSI低,乳化产率和β-胡萝卜素保留率高。两种纳米乳液的界面吸附蛋白亚基组成接近,主要由分子质量20 ku的11 S球蛋白碱性亚基及分子质量35 ku的11 S球蛋白酸性亚基组成。超声制备的纳米乳液界面蛋白含量较高,而纳米乳液体系黏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超声 高压均质 乳化产率 稳定性
下载PDF
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杨 刘宝华 +5 位作者 樊金源 寻崇荣 张菀坤 全惟诚 江连洲 王中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171,共10页
为揭示不同物理处理对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荧光猝灭法分析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下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间相互作用及作用力类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探究蛋白构象变化。内源猝灭荧光研究表明:磷脂酰胆碱对大豆蛋白有猝... 为揭示不同物理处理对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荧光猝灭法分析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下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间相互作用及作用力类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探究蛋白构象变化。内源猝灭荧光研究表明:磷脂酰胆碱对大豆蛋白有猝灭作用,在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下大豆蛋白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均发生红移,两种物理处理均使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存在相互作用;高速分散处理、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下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的吉布斯自由能绝对值大小排序为:高压均质处理>超声处理>高速分散处理,说明高压均质作用及超声处理均可增强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的相互作用强度,且高压均质作用的效果较超声处理更为显著(P<0.05)。三维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高压均质处理对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高于超声处理(P<0.05)。本研究结果为将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运用于制备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纳米乳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 荧光光谱 高压均质处理
原文传递
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纳米乳液超声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江连洲 寻崇荣 +5 位作者 刘军 马春芳 刘汝萃 李杨 滕飞 王中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7,共12页
纳米乳液可实现生物活性分子的运输、传递,解决其不稳定,易氧化,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为乳化相,葵花籽油为油相,利用超声技术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纳米乳液最优... 纳米乳液可实现生物活性分子的运输、传递,解决其不稳定,易氧化,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为乳化相,葵花籽油为油相,利用超声技术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纳米乳液最优超声制备工艺为:大豆蛋白添加量1.48%,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量0.2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9 min。此条件下纳米乳液平均粒径282.4 nm,TSI为3.10,乳化产率为9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 纳米乳液 超声 乳化产率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