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假性病变CT表现及与肝内血供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寿毅 徐爱民 +2 位作者 程红岩 王翔 贾雨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内假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其血供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 例经临床证实的肝脏假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并根据所在部位及其血供特点将假性病变归类。结果 35例共48处肝内假性病变,按出现部位及表现可分为5类:①胆管旁静脉丛... 目的 探讨肝内假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其血供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5 例经临床证实的肝脏假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并根据所在部位及其血供特点将假性病变归类。结果 35例共48处肝内假性病变,按出现部位及表现可分为5类:①胆管旁静脉丛引起的假性病变20处。②胆囊静脉丛引起的假性病变6 处。③镰状韧带旁静脉引起的假性病变7处。④肝包膜血管引起的假性病变10处。⑤肝内小动静脉开放引起的假性病变5处。结论 肝内假性病变的形成与肝内血供密切相关,在特定的部位可形成较特异的CT影像表现。认识假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肝脏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假性病变 胆管静脉丛 胆囊静脉 镰状韧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梗死CT影像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寿毅 王翔 +2 位作者 程红岩 徐爱民 陈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肝梗死的CT影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梗死 2 8例 ,均经CT扫描。结果 根据发生部位与形态将肝梗死分为 3型 :肝叶型 (2 2例 ) ,包括肝脏手术史 12例 (包括肝脏动脉化疗TACE) ,合并肝癌(肝细胞性肝癌、... 目的 研究肝梗死的CT影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梗死 2 8例 ,均经CT扫描。结果 根据发生部位与形态将肝梗死分为 3型 :肝叶型 (2 2例 ) ,包括肝脏手术史 12例 (包括肝脏动脉化疗TACE) ,合并肝癌(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及乳腺癌肝转移、盲肠癌肝转移 ) 8例 ,不明原因 1例 ,肝移植术后 1例 ;包膜下型 (4例 ) ,包括肝脏移植术后 2例 ,大剂量激素治疗 1例 ,腹部钝伤 1例 ;胆管周围型 (2例 ) ,均为行肝脏动脉化疗术 (TACE)后。结论 肝梗死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 ,CT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肝梗死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3
作者 寿毅 程红岩 +4 位作者 陈栋 徐爱民 李波 贾雨辰 吴孟超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与癌栓的 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5 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 (血栓 18例 ,癌栓 32例 )进行了螺旋 CT扫描检查 ,分析了门脉血栓与癌栓的不同影像特点。结果  18例良性栓塞中 ,栓子发... 目的 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与癌栓的 CT影像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5 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 (血栓 18例 ,癌栓 32例 )进行了螺旋 CT扫描检查 ,分析了门脉血栓与癌栓的不同影像特点。结果  18例良性栓塞中 ,栓子发生于主干 15例 ,右支 10例 ,左支 7例 ,脾静脉 6例 ,肠系膜上静脉 4例 ;栓子出现高密度 8例 ,等密度 5例 ,低密度 2例 ;栓子为部分偏心栓塞 13例 ,呈现小条状、柴捆状 ;出现受累管腔扩张 5例 ,附栓管壁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 16例 ,无一例出现管壁强化 ;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 10例 ;无一例出现动—门脉瘘。 32例恶性栓塞中 ,栓子发生于右支 2 6例 ,左支 14例 ,主干 12例 ,肠系膜上静脉 2例 ,脾静脉 1例 ;栓子出现低密度 2 0例 ,等密度 10例 ,高密度 2例 ;栓子为完全性栓塞 2 6例 ,呈现局部结节状、团状及分支型 ;受累管腔扩张 2 9例 ,附栓管壁呈现不连续光滑 ,有外突结节 17例 ,有 8例出现血管壁强化 ;出现胆囊周围丛及胆总管周围丛侧支 18例 ,食管胃丛侧支 8例 ;动—门脉瘘出现 4例。结论 良性栓塞与恶性栓塞在栓塞的位置、栓子的表现、附栓管腔的情况及肝外侧支循环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征性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癌栓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PET/CT显像淋巴瘤病灶^(18)F-FDG摄取程度与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寿毅 陆建平 +4 位作者 陈涛 马大烈 童林军 施一平 陈虞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50例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 PET显像病灶^(18)F-FDG浓聚程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淋巴瘤病例,每个病例均有酶标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染色免... 目的:通过对比50例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 PET显像病灶^(18)F-FDG浓聚程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淋巴瘤病例,每个病例均有酶标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染色免疫组化报告,病理检查前或后常规行PET/CT检查。病理分型均采用WHO分类标准,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例按WF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大小细胞类型归类。Ki-67酶标染色结果统一采用分级方法: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5%,表示为微弱阳性(+/-);百分数为5%~20%,表示为弱阳性(+);百分数为20%~50%,表示为中阳性(++);百分数大于50%,表示为强阳性(+++)。PET/CT影像上,病灶^(18)F-FDG摄取程度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出病灶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SU Vave)。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计算不同病理亚型的病灶^(18)F-FDG摄取值(以(?)±s表示),并对大、小细胞类型淋巴瘤的FDG摄取值差异显著性行t检验;对所有病灶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摄取程度两者之间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远高于小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特别是B系大小细胞不同类型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差异性更显著;Ki-67表达水平同结性与结外病灶^(18)F-FDG摄取值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0和0.843。结论:反映肿瘤增殖活性的Ki-67与淋巴瘤病灶^(18)F-FDG摄取程度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程度较高的大细胞性进展性淋巴瘤,其病灶^(18)F-FDG摄取值很高,而Ki-67表达程度较低的小细胞性低度恶性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KI-67 ~18F-FDG PET/CT
下载PDF
惰性淋巴瘤大细胞转化的^(18)F-FDG PET/CT影像研究(附8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寿毅 陈涛 +3 位作者 童林军 陈虞梅 施一平 閤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惰性淋巴瘤大细胞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惰性淋巴瘤转化前后18F-FDG PET/CT影像,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3.5岁;8例转化前后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结果:8例惰性淋巴瘤最终均转化为...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惰性淋巴瘤大细胞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惰性淋巴瘤转化前后18F-FDG PET/CT影像,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3.5岁;8例转化前后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结果:8例惰性淋巴瘤最终均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其中6例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转化;1例由滤泡性淋巴瘤(FL)转化;1例由霍奇金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性淋巴瘤(NLPHL)转化。转化前病灶18F-FDG摄取呈轻度增高或无增高,平均SUV为2.2±1.0;转化后病灶18F-FDG摄取明显增高,平均SUV为4.7±1.9;转化后病灶平均SUV明显高于转化前(P<0.01)。结论:惰性淋巴瘤以小细胞为主,其增殖活性低,核分裂不明显,葡萄糖代谢水平较低,在PET/CT上病灶呈低摄取;转化成大细胞淋巴瘤增殖活性高,核分裂明显,葡萄糖代谢水平明显增高,提示18F-FDG PET/CT随访可帮助判断惰性淋巴瘤发生大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转化 大细胞 FDG PET/CT
下载PDF
肝脏假性肿瘤病变的CT表现与血供特点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寿毅 王翔 +2 位作者 程红岩 徐爱民 贾雨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假性肿瘤病变的CT特征及其与血供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共48个经临床证实为肝脏假性肿瘤病变的CT影像特征,根据病变的部位及其所在部位血供特点将假性肿瘤病变归类,并分析CT影像特征与血供特点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肝内假性肿瘤病变的CT特征及其与血供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共48个经临床证实为肝脏假性肿瘤病变的CT影像特征,根据病变的部位及其所在部位血供特点将假性肿瘤病变归类,并分析CT影像特征与血供特点的相关性。结果:48个肝内假性肿瘤病变可按出现部位血供特点及表现分为5类:(1)胆管旁静脉丛引起的假性病变20个;(2)胆囊静脉丛引起的假性病变6个;(3)镰状韧带旁静脉引起的假性病变7个;(4)肝包膜血管引起的假性病变10个;(5)肝内小动静脉开放引起的假性病变5个。结论:肝内假性肿瘤病变的形成与肝内血供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特定的部位可形成较特异的CT影像表现,认识假性肿瘤病变的影像表现,有助于提高肝脏肿瘤病变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肝脏假性肿瘤病变 血供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的肝内CT影像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寿毅 陆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的CT影像表现,并初步探讨产生影像学表现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原因。方法:对12例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经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进行螺旋CT扫描,并归纳其肝内影像学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出现... 目的:归纳总结Budd-Chiari综合征的CT影像表现,并初步探讨产生影像学表现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原因。方法:对12例Budd-Chiari综合征病人(经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进行螺旋CT扫描,并归纳其肝内影像学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出现肝脏明显肿大,其中尾状叶增大7例,肝左叶增大8例;增强后肝实质雪花强化9例,多发结节状强化2例,肝脏出现网格状低密度间质显影5例。结论:Budd-Chiari综合征在CT影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结合肝脏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可以更好地阐明产生该影像特点的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血流动力学 肝间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应用^(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虞梅 陈涛 +3 位作者 童林军 施一平 寿毅 閤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3-679,共7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其预后,因此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非常关键。目前,18FDGPET被认为是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最佳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18FDGPET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诊断价值...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其预后,因此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非常关键。目前,18FDGPET被认为是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最佳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18FDGPET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收集公开发表的应用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所有英文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参照QUADAS系统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标准的入选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综合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优势比;根据Moses’线性模型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Q*值。结果:入选的13篇文献均满足QUADAS质量评价系统所列评估项目。18FDGPET评价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综合敏感度为70.3%(95%CI:64.4%~75.8%),综合特异度为70.1%(95%CI:65.1%~74.8%),综合诊断优势比为9.389(95%CI:3.482~25.319);S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4,Q*值为0.7575。结论:18FDGPET作为一种无创性分子影像诊断技术,在评价食管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食管癌 新辅助治疗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氟化去氧葡萄糖
下载PDF
PET/CT及DWI-MRI早期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石华铮 刘士远 +6 位作者 朱海云 杨春山 高欣 平照福 寿毅 华威 吴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d行DWI-MRI检查,治疗后3 d行PET/CT检查。分别计算肿瘤病灶和消融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标准摄取值(SUV)值。根据外科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金标准,分别对DWI-MRI、PET/CT及两者联合等3种方法评估RFA瘤灶行临床诊断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 VX2肉瘤RFA前,DWI-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1加权像环状强化,PET/CT显示18F-FDG呈结节状或环状聚集;消融后DWI-MRI显示T1高信号,T2轻度高密度,T1加权像轻度强化,PET/CT显示18F-FDG浓聚程度减低。消融瘤灶ADC值为(1.52±0.24)×10-3mm2/s,明显高于未消融瘤灶(1.09±0.12)×10-3 mm2/s(P<0.05);SUV值为(0.60±0.30),明显低于未消融瘤灶(9.60±3.20)(P<0.05)。单独DWI-MRI与单独PET/CT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357和0.428,无显著性差别(P>0.05),DWIMRI联合PET/CT评估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6,与前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DWI-MRI显像ADC值和FDG-PET/CT显像SUV值是评估RFA治疗早期效果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DWI-MRI与FDG-PET/CT诊断肿瘤病灶治疗效果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弥散加权像 兔VX2肿瘤 PET/CT 早期疗效
下载PDF
^(18)F-FDGPET/CT诊断肝脏单发病灶:患者年龄分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閤谦 陈涛 +4 位作者 华佳 寿毅 万良荣 徐波 童林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在18FDG PET/CT对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中,希望通过患者的年龄分层寻找各年龄层次患者的最佳诊断标准,进而比较年龄分层前后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包含272例无肿瘤病史的肝脏单发病灶患者。患者被分为青年组(≤49岁)、中年组(5... 目的:在18FDG PET/CT对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中,希望通过患者的年龄分层寻找各年龄层次患者的最佳诊断标准,进而比较年龄分层前后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包含272例无肿瘤病史的肝脏单发病灶患者。患者被分为青年组(≤49岁)、中年组(50~69岁)、老年组(≥70岁)。首先,通过ROC曲线分析和AUC的计算,确定总体组及每个年龄组LNR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最佳诊断界值和诊断价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后分别比较总体患者组和三个年龄组之间18F-FDG PET/CT对肝脏单发病灶的诊断价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t检验分析,良恶性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t=10.23,P≤0.0001)。利用ROC曲线分析、χ2检验及相关分析得出,各年龄组的LN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总体组(>1.25),青年组(>1.17),中年组(>1.45),老年组(>1.25)。LNR的AUC分别为:总体组(0.856),青年组(0.962),中年组(0.650),老年组(0.973)。总体组和三个年龄组之间的诊断符合率的比较分别为青年组优于总体组(χ2=13.352,P=0.0003),老年组优于总体组(χ2=8.494,P=0.0036),总体组优于中年组(χ2=9.057,P=0.0026)。结论: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不同的LNR最佳诊断值,年龄分层后,青年组和老年组鉴别肝脏单发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总体组,总体组明显优于中年组。年龄分层对18FDG PET/CT诊断肝脏单发病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摄取值 肝脏单发病灶 年龄
下载PDF
恶性蝾螈瘤1例报道及临床病理与PET/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华铮 寿毅 刘士远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右咽旁MTT的临床表现、PET/CT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女性,51岁,右侧颌面部胀痛麻... 目的:探讨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右咽旁MTT的临床表现、PET/CT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女性,51岁,右侧颌面部胀痛麻木,且进行性加重。PET/CT检查:右侧咽旁间隙显示软组织肿块并FDG明显异常高摄取,SUVav e为16.9。病理组织学检查:瘤细胞多为梭形,小圆形细胞,其间还可见似横纹肌特征的细胞,肿瘤细胞中等大,圆形或卵圆形,具有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核偏位。免疫组化:神经鞘膜细胞标记S-100阳性,其内分化横纹肌细胞标记desmin及vimentin阳性。结论:MTT是伴有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分化的恶性外周神经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PET/CT可提供一定诊断价值的信息,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具有特征性表现。MTT主要需与尤文氏肉瘤(Ewing’s scarcoma,ES)/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RMS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ocytoma,MFH)相鉴别。根据PET/CT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学特点,可对该疾病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蝾螈瘤 恶性外周神经肿瘤 横纹肌肉瘤 PET/CT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门静脉血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恒 寿毅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影像表现。方法对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门脉血栓影像特点。结果18例门脉血栓中,栓子发生于主干15例,右支10例,左支7例,脾静脉6例,肠系膜上静脉4例;栓子出现高密度5例... 目的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的CT影像表现。方法对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门脉血栓影像特点。结果18例门脉血栓中,栓子发生于主干15例,右支10例,左支7例,脾静脉6例,肠系膜上静脉4例;栓子出现高密度5例,等密度8例,低密度2例;栓子为部分偏心栓塞13例,呈现小条状、柴捆状;出现受累管腔扩张2例,附栓管壁均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无1例出现管壁强化;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10例,胆管丛及胆囊丛侧支循环2例;无1例出现动-门脉瘘。结论门脉血栓在栓塞的位置、栓子的表现、附栓管腔的情况及肝外侧支循环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癌栓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和CT表现可以对门脉栓塞的定性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 栓子 门静脉血栓 栓塞 侧支循环 CT表现 鉴别诊断 影像特点 肠系膜上静脉 螺旋CT扫描
下载PDF
CT仿真支气管镜临床应用评价
13
作者 吴恒 寿毅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作对比,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符合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者,先行CT仿真支气管镜的检查,再做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的诊断... 目的 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作对比,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符合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者,先行CT仿真支气管镜的检查,再做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价CT仿真支气管镜的诊断率。结果 设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率为100%,以此为对照,CT仿真支气管镜对全部病灶诊断率为84.71%,对主气管病灶诊断率为100%,对1级支气管病灶诊断率为100%,对2级支气管病灶诊断率为91.30%,对3级支气管病灶诊断率为59.09%。结论 病灶发生在1,2级支气管上,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基本一致,病灶发生在3级及3级以下的支气管上,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率有较明显的差异。CT仿真支气管镜对病灶发生在2级及2级以上的支气管病灶诊断基本可靠,CT仿真支气管镜对病灶发生在3级及3级以下的支气管病灶诊断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支气管镜 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 诊断
下载PDF
18F-FDG PET/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腹膜增厚性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海岩 尤志雯 +3 位作者 寿毅 孟庆元 陈慧倩 赵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在腹膜增厚性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在腹膜增厚性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膜增厚原因待查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18F-FDG PET/CT检查发现腹膜病变,选择18F-FDG代谢活性较高的靶区,在同机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穿刺取材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均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7例腹膜穿刺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包括4例腹膜转移肿瘤、3例淋巴瘤;余下的3例分别为1例腹膜假黏液瘤、1例结核病变、1例炎症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结论·18F-FDG 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腹膜增厚性疾病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穿刺活检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QGS和ECTb软件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结平 寿毅 +3 位作者 姜建隽 尤志雯 孟庆元 赵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中常用的2种处理软件Cedars-Sinai定量门控SPECT(quantitative gated SPECT,Q...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中常用的2种处理软件Cedars-Sinai定量门控SPECT(quantitative gated SPECT,QGS)和爱莫瑞心脏工具箱(Emory cardiac toolbox,ECTb)所得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以锝-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99mTc-MIBI)为心肌灌注显像剂进行SPECT G-MPI的28例患者(共37人次)的检查结果,使用QGS和ECTb 2种后处理软件分别对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及相位分析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HB)和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同一参数在2种软件处理结果中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2种软件所测得LVEF、EDV和ESV值的相关性较好(LVEF:r=0.917,P=0.000。EDV:r=0.976,P=0.000。ESV:r=0.981,P=0.000)。但2种软件进行相位分析所得PHB及PSD的相关性均不明显(PHB:r=0.319,P=0.055。PSD:r=0.172,P=0.310)。在心功能分析方面,QGS所测得ESV值高于ECTb所测得值,而QGS所测得EDV、LVEF值则均低于ECTb所测得值。在相位分析方面,QGS所测得PSD、PHB值均低于ECTb所测得值。分析2种软件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发现2种软件所测得LVEF、ESV、PS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EF:(47.8±16.9)%vs (57.4±17.2)%,P=0.000。ESV:(67.5±51.0) m L vs (58.3±50.0) mL,P=0.000。PSD:20.5o±10.3ovs 30.6o±18.9o, P=0.004]。而2种软件所测得EDV、PHB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V:(116.8±52.8) m L vs(120.8±55.7) mL,P=0.050。PHB:72.2o±37.0ovs 86.1o±55.7o,P=0.139]。结论·QGS与ECTb软件在G-MPI定量分析中所测得左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好,但2种软件在左心室机械不同步评估(相位分析)中无明显相关性。2种软件所测得同一参数的值之间有差异,故在临床应用中2种软件所测得结果不适合直接对比参考。2种软件所测得结果的差异提示,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根据科室所用软件建立本单位正常人群的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定量分析 软件 心功能
下载PDF
经肝动脉途径行肝癌化疗栓塞后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翔 程红岩 +3 位作者 乐园 韩志刚 寿毅 徐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经动脉穿刺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经CT检查系列随访的肝癌TACE后患者共3948例。观察TACE术后有无胆管阻塞和扩张... 目的探讨肝癌经动脉穿刺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经CT检查系列随访的肝癌TACE后患者共3948例。观察TACE术后有无胆管阻塞和扩张等表现。结果共发现35例(0.9%,35/3948)胆汁瘤,其中沿Glisson鞘呈分支样分布的低密度区4例,残癌病灶周围柱状改变7例,囊状改变33例。结论胆汁瘤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之一,随病情进展可以有不同CT表现。治疗上可采取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的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放射学 介入性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疾病
原文传递
PET/CT显像恶性单发肺结节边缘征象与所对应区域18F-FDG代谢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寿毅 姜建隽 +6 位作者 王海岩 蒋艳 宋结平 尤志雯 孟庆元 陈兴 赵军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比较恶性单发肺结节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程度的差异,分析肿瘤不同生长模式对18F-FDG摄取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0例恶性单发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定结节各边缘征象(包括分叶征、毛... 目的 比较恶性单发肺结节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程度的差异,分析肿瘤不同生长模式对18F-FDG摄取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0例恶性单发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定结节各边缘征象(包括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及血管集束征)所在区域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e)、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标准化摄取均峰差(ΔSUV)。应用多组间均数比较LSD法分析各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50例恶性单发肺结节患者中,出现毛刺征者35例,SUVave=4.99±2.98,SUVmax=5.87±3.48,ΔSUV=0.88±0.67;出现分叶征者41例,SUVave=6.95±3.30,SUVmax=8.43±3.98,ΔSUV=1.48±1.04;出现胸膜牵拉征者26例,SUVave=4.45±2.03,SUVmax=5.40±2.45,ΔSUV=0.95±0.82;出现血管集束征者30例,SUVave=6.36±3.94,SUVmax=7.78±5.22,ΔSUV=1.42±1.52。分叶征组的SUVave、SUVmax及△SUV明显大于毛刺征组及胸膜牵拉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法,P=0.008、0.006、0.015及P=0.002、0.003、0.049);血管集束征组的SUVave及SUVmax明显大于胸膜牵拉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法,P=0.026、0.026)。结论 肿瘤不同生长模式的区域18F-FDG摄取程度存在差异,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很好地反映增殖性生长与浸润性生长在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分布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 计算机 边缘征象 标准化摄取值
原文传递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MR显像一例
18
作者 寿毅 姜建隽 +2 位作者 王海岩 蒋艳 赵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患者男,65岁,因"胃部不适,腹胀伴呕吐10个月,近5个月加重"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低热,未予重视;2个月后出现胃部不适,呃逆伴呕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腹部CT检查提示肠梗阻、慢性胆囊炎、胆囊结... 患者男,65岁,因"胃部不适,腹胀伴呕吐10个月,近5个月加重"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低热,未予重视;2个月后出现胃部不适,呃逆伴呕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腹部CT检查提示肠梗阻、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胃肠减压后症状好转,出院;近5个月多次出现腹胀伴呕吐并渐进性加重,再次入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胃肠减压 胃镜检查 胆囊结石 腹部CT检查 呃逆 胃部不适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18)F-FDG PET/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厚礼 姜建隽 +3 位作者 王海岩 蒋艳 寿毅 赵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成人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检出的5例IM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77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成人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检出的5例IM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77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对病变部位(淋巴结、扁桃体、骨髓、肝等)淋巴组织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半定量法对病变部位^(18)F-FDG放射性摄取进行测定。结果5例IM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区淋巴结区)及深部淋巴结(主要分布于纵隔、肺门、腹腔、腹腔后区)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及FDG摄取增高,其中浅表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2~7.3,深部淋巴结SUVmax为3.5~9.7;5例全身骨髓均弥漫性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0~7.9;均出现咽扁桃体不同程度肿大及FDG摄取增高,SUVmax为1.7~13.4。IM患者较淋巴瘤患者存在器官累及多和放射性摄取相对较低等差异。结论^(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汽车维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
20
作者 寿毅 《汽车世界》 2020年第9期0106-0106,共1页
现阶段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随着人们对汽车维修的效率以及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汽车维修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显得比较重要。汽车维修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专业化技术作为支撑,从而才能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阶段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随着人们对汽车维修的效率以及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汽车维修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显得比较重要。汽车维修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专业化技术作为支撑,从而才能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就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汽车维修技术完善的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借此研究为实际汽车维修技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维修 技术问题 发展形势 完善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