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251例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封东进 王光猛 陈秋梅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11期861-862,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6年11月251例小儿胃镜资料。结果:251例中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5例,6例未见异常。结论: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是一种快... 目的:探讨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6年11月251例小儿胃镜资料。结果:251例中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5例,6例未见异常。结论: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治方法,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78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封东进 姜朕 +1 位作者 杨梅 陈秋梅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分析 小儿 黏膜损伤 狭窄部位 婴幼儿 排出 肛门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封东进 张瑞锋 朱冰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498-499,共2页
目的进行的临床表现和出血根本原因的研究,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对小儿患者进行胃镜、肠镜、钡餐、B超等全面检查找出消化道出血和其他临床表现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临床治疗。收集小儿患者的(性别、... 目的进行的临床表现和出血根本原因的研究,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对小儿患者进行胃镜、肠镜、钡餐、B超等全面检查找出消化道出血和其他临床表现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临床治疗。收集小儿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开始时间、之前做过的相关治疗等)基本资料以及临床表现和病因、治疗结果等数据,将这些数据和实验室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得到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和肠套叠这两种病因的发病率显著的高于其他的原因。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疾病治愈率较高,及时的医治病情能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疾病 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调运枢纽”推拿术对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玉婷 王艳辉 +3 位作者 张绍彩 封东进 王光猛 仇爱珍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75-878,共4页
目的:分析厌食症患儿引入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调运枢纽”推拿术对其临床疗效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优质照料积累循证经验。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将我院收诊的106例厌食症患儿视为纳入对象,采取随机术中表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 目的:分析厌食症患儿引入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调运枢纽”推拿术对其临床疗效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优质照料积累循证经验。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将我院收诊的106例厌食症患儿视为纳入对象,采取随机术中表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实施“调运枢纽”推拿术。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患儿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干预后的体质量、身高、头围、胸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高。结论: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调运枢纽”推拿术能提高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腧穴 调运枢纽 推拿术 厌食症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颗粒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巩露 赵琳琳 封东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将消旋卡多曲颗粒应用于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肠道微生态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9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 目的探讨将消旋卡多曲颗粒应用于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肠道微生态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诊治的9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8例)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及肠道菌群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平均退热、止泻、大便性状好转、止吐、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给予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可使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更快改善,获得良好抗炎和肠道菌群紊乱调节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助于患儿总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消旋卡多曲颗粒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琳琳 巩露 +1 位作者 封东进 任劲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神经介质(AchE、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病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酵母辅助组,每组44例。雷贝拉唑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20 mg/次,2次/d,共4... 目的: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神经介质(AchE、NP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病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和酵母辅助组,每组44例。雷贝拉唑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20 mg/次,2次/d,共4周。酵母辅助组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布拉氏酵母菌剂量0.25g/次,2次/d,共4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病情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GID评级、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酵母辅助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81.82%)(P<0.05)。酵母辅助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雷贝拉唑组(均P<0.05)。酵母辅助组小儿治疗后6周的胃肠功能GID分级明显优于雷贝拉唑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AchE、NPY均显著提升(均P<0.05),且酵母辅助组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并提升胃肠功能GID评级和改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雷贝拉唑 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 安全性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饮食疗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巩露 赵琳琳 封东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乳果糖+饮食疗法方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门诊接诊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乳果糖+饮食疗法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乳果糖+饮食疗法方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门诊接诊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乳果糖+饮食疗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物质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生长抑素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便质干硬、排便疼痛、排便频率<1次/d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P物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便质干硬、排便疼痛及排便频率<1次/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乳果糖+饮食疗法方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便秘 乳果糖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胃肠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58例儿童牛奶蛋白过敏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蓓蓓 唐明生 封东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986-988,共3页
目的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诊治后的患儿进行随访,以确定诊治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58例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在诊治过程中及诊治后对患儿进行... 目的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诊治后的患儿进行随访,以确定诊治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58例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同时,在诊治过程中及诊治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5月,将得到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确定58例患儿呈牛奶蛋白阳性,其中23例有其他阳性症状。对纳入研究的患儿根据其过敏轻重程度给予饮食回避、营养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后对患儿的情况进行随访,发现饮食回避结合营养干预辅以黏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部分患儿的症状消失。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5.2%,5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9.9%,10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9%,18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7.3%,前18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主要出现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等问题。饮食回避结合营养干预辅以黏膜保护剂、益生菌等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部分患儿的症状彻底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随访 饮食回避 儿童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慢性肠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董中茂 封东进 +4 位作者 王光猛 余小红 丛霞 王晗晶 任劲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250-2254,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头...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蒙脱石散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均治疗3周。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和CD4^+/CD8^+)、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与hs-CRP、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与IFN-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慢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平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炎症水平,且不显著增加总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慢性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以外科并发症首发的不完全川崎病误漏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锐锋 封东进 +3 位作者 王光猛 吕娟 杨焕丹 孙蓓蓓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以外科并发症首发的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例均以外科并发症首发而收治于外科。1例因左颈部肿块误诊为颈部脓肿行手术治疗,术中引流...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以外科并发症首发的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例均以外科并发症首发而收治于外科。1例因左颈部肿块误诊为颈部脓肿行手术治疗,术中引流出较多血液,无脓液,经内科会诊,仔细查体并完善检查,确诊为不完全KD。2例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先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和肠梗阻,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逐步出现KD典型体征,经仔细查体及相关检查,确诊为不完全KD;另1例保守治疗无效,病程中逐步出现KD典型症状体征,确诊不完全KD。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3例均痊愈出院,预后较好。结论 KD为多系统侵犯性疾病,可以颈部包块、肠梗阻等外科并发症首发,临床应注意鉴别,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尽早确诊,同时对外科并发症也应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外科并发症 误诊 颈部脓肿 胃肠炎 肠梗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袁婷婷 张锐锋 封东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尿微量蛋白(Albu)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尿微量蛋白(Albu)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尿Albu、NA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较观察组更明显(均P<0.01)。结论血液灌流可较明显缓解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减轻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液灌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晗晶 封东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84-84,共1页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HSP患者149例,其中腹型60例,HP感染38例。将有HP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HSP患者149例,其中腹型60例,HP感染38例。将有HP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根除HP治疗。治疗后随访,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17/19);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57.9%(11/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10.5%),对照组复发9例(47.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可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过敏性紫癜 腹型
下载PDF
基于内皮糖萼损伤探讨嗜酸乳杆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光猛 封东进 周琦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内皮糖萼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内皮糖萼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管糖萼损伤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硫酸乙酰肝素(HS)〕、血管生成因子〔促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特异性受体Tie-2〕、肠功能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尿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8〕水平,检测舌下微循环血管内皮糖萼厚度,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syndecan-1和HS水平降低,Ang-1水平升高,Ang-2、Tie-2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糖萼厚度增加,TNF-α、IL-6、IL-18水平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D-LA、DAO、L/M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可有效改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Ang-1与受体Tie-2结合、增强Ang-1/Tie-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轮状病毒 糖萼 促血管生成素-1 TIE-2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病综合征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焕丹 张锐锋 +2 位作者 封东进 朱冰冰 吕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降低、数量下降已被公认为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失调的重要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已在许多免疫性疾病方面成功应用。目的:观察骨髓间...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降低、数量下降已被公认为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失调的重要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已在许多免疫性疾病方面成功应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自SD大鼠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传代培养及鉴定后制备细胞悬液。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干细胞移植组注射阿霉素当日尾静脉射干细胞1×107;正常组不做处理。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均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以腹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干细胞移植组较生理盐水移植组则有明显改善(P<0.05)。②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造模后外周血CD4+CD25+Treg/CD4+Tre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干细胞移植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造模第28天,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在组织局部的表达而诱导CD4+CD25+Treg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病综合征 阿霉素 FOXP3 T细胞
下载PDF
基于糖萼降解角度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山白消食合剂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蓓蓓 王光猛 +2 位作者 余小红 周琦 封东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山白消食合剂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治疗的14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山白消食合剂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治疗的14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消食合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连续服用14 d,比较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糖萼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试验组为1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试验组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硫酸乙酰肝素、Syndecan⁃1、透明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Syndecan⁃1、透明质酸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山白消食合剂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内皮糖萼脱落降解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来改善消化不良性腹泻,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山白消食合剂 消化不良性腹泻 内皮糖萼
下载PDF
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琳琳 余小红 +3 位作者 封东进 巩露 董雪 丛霞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儿88例为急性胰腺炎组,其中合并胰腺原发感染(感染组)25例,非感染(非感染组)63例;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IP)、淀粉酶(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儿88例为急性胰腺炎组,其中合并胰腺原发感染(感染组)25例,非感染(非感染组)63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5例为对照组。急性胰腺炎组患儿于入院时和入院24 h后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对照组儿童于体检时和间隔24 h的次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LIP、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入院时急性胰腺炎组患儿血清LIP、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24 h,急性胰腺炎组患儿血清LIP、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两组患儿血清LIP、AMY、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IP、AMY、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高表达可用于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其中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儿童 脂肪酶 淀粉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玲 封东进 +3 位作者 周琦 孙蓓蓓 王光猛 董中茂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8期69-71,共3页
消化性溃疡在儿童胃肠疾病中较常见,但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缺乏周期性、规律性,在临床中易漏诊,误诊。本研究收集2016年6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6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对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 消化性溃疡在儿童胃肠疾病中较常见,但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缺乏周期性、规律性,在临床中易漏诊,误诊。本研究收集2016年6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6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对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治水平 消化性溃疡 胃肠疾病 临床特征 临床资料 漏诊 误诊 临床表现 周期性
下载PDF
小儿输液反应34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吴卫东 封东进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12期918-918,共1页
关键词 小儿输液反应 临床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多药联合治疗小儿活动性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晗晶 封东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6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多药联合治疗小儿活动性胃溃疡(GU)的效果及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活动性GU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方式治疗,观... 目的:观察多药联合治疗小儿活动性胃溃疡(GU)的效果及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活动性GU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及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联合治疗小儿活动性GU,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Hp根除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联合 小儿活动性胃溃疡 疗效
下载PDF
黄疸病史婴幼儿神经行为特点与多动症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梅 封东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3岁以内的婴儿多动症倾向与黄疸病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4-12儿科评估发育的220例有黄疸病史3岁以内婴儿,随访观察其神经行为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神经行为评价表,对0~12个月婴儿与13~36个月婴儿的神经行为作出评价... 目的探讨3岁以内的婴儿多动症倾向与黄疸病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01-2014-12儿科评估发育的220例有黄疸病史3岁以内婴儿,随访观察其神经行为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神经行为评价表,对0~12个月婴儿与13~36个月婴儿的神经行为作出评价,观察多动症倾向行为,用预测实验方法,对80例0~4个月与40例24~36个月多动症倾向婴儿作黄疸病史预测,分析黄疸病史与多动症倾向的相关性。结果 0~4个月婴儿的黄疸病史预测正确率95%,24~36个月婴儿的黄疸病史预测正确率9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病史婴儿与多动症倾向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在对黄疸婴儿作出治疗方案时,应尽可能避免多动症倾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病史 婴儿 神经行为特点 多动症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