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贺州学院装配式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1
作者 封声凤 罗金连 孙凌云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0期78-81,共4页
装配式建筑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之带来的是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社会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文章基于团队学习法和案例学习法,在梳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基于TBL-CBL的"... 装配式建筑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之带来的是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社会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文章基于团队学习法和案例学习法,在梳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基于TBL-CBL的"四位一体"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BIM技术原理为例,多阶段分层次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网络+机房+基地+园区"的"四位一体"智慧式课堂.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CBL 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BIM视角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封声凤 苏莹 《价值工程》 2017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近几年,我国对于BIM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鉴于建筑给排水专业也位列其中,文章以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的运用为视角,研究其优势与趋势。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 BIM 价值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室水泵房设计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封声凤 马世斌 《福建建筑》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以一高层办公楼的地下室水泵房为例,介绍BIM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技术革新运用,并指出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BIM 水泵房 建筑给水排水
下载PDF
混合式合作学习模式在应用型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罗金连 苏莹 +1 位作者 封声凤 邱秀丽 《科教导刊》 2022年第36期56-59,共4页
文章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本,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键,以“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采用在线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合作学习”理念,通过线上教学... 文章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本,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键,以“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采用在线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合作学习”理念,通过线上教学、线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以“过程+结果”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混合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为“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 合作学习 实践
下载PDF
贴近摄影测量与BIM技术在濒危民族建筑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军 江伟 +1 位作者 温日强 封声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3,共5页
为完善我国传统村落实景三维建设,并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濒危民族建筑,本文以广西传统村落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工程为依托,首先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传统村落进行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利用贴近摄影测量技术与BIM技术对濒危等级高的民族... 为完善我国传统村落实景三维建设,并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濒危民族建筑,本文以广西传统村落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工程为依托,首先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传统村落进行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利用贴近摄影测量技术与BIM技术对濒危等级高的民族建筑进行部件级实景三维建模;然后将倾斜摄影技术建模与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建模的模型相融合,形成传统村落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图;最后根据濒危民族建筑构件的外观特征、尺寸信息、濒危等级、所处年代、地理位置,利用BIM技术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编码与入库,形成可查询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濒危民族建筑 贴近摄影测量 BIM技术
下载PDF
线性文化上的传统村落民族建筑濒危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军 邱秀丽 +3 位作者 苏莹 封声凤 潘德武 刘彩云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32-237,共6页
针对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的现状,以潇贺古道线性文化线路上的某传统村落民族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民族建筑濒危等级评价体系,确定濒危等级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濒危等级的隶属等级。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的民族建筑濒危等级的确... 针对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的现状,以潇贺古道线性文化线路上的某传统村落民族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民族建筑濒危等级评价体系,确定濒危等级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濒危等级的隶属等级。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的民族建筑濒危等级的确定可从民族建筑数量、民族建筑健康状况、民族建筑历史与艺术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确定;为易于确定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研究过程可将濒危等级划分为低危、易危、濒危、极危四个等级;根据民族建筑濒危等级和数量可确定该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濒危等级属于濒危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筑 濒危等级 模糊可拓 AHP法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民族建筑构件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军 封声凤 +3 位作者 苏莹 邱秀丽 刘彩云 潘德武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69-72,80,共5页
以岭南地区民族建筑封火墙构件为例,针对民族建筑构件因种类繁多、构件复杂而难以快速建模的问题,运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进行了构件的参数化建模。通过分析民族建筑构件的演化发展规律,将同种类的民族建筑构件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 以岭南地区民族建筑封火墙构件为例,针对民族建筑构件因种类繁多、构件复杂而难以快速建模的问题,运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进行了构件的参数化建模。通过分析民族建筑构件的演化发展规律,将同种类的民族建筑构件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一化的模型尺寸建立参数关系,利用Revit软件进行模型参数化建模,通过改变模型的自变量参数,控制因变量,即可演化成同类型构件的其他模型。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封火墙的归一化模型的马鞍墙模型I的部分自变量参数,可演化为镬耳墙模型和马鞍墙模型II。而对于模型较为复杂的细部构造,可以将三维激光扫描形成的点云模型与参数化建模方法相结合,从而降低民族建筑构件的建模难度,节省建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筑 BIM技术 参数化建模 归一化
下载PDF
装配式框架结构叠合梁连接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金丹 苏莹 +2 位作者 封声凤 邱秀丽 邓礼娇 《建筑施工》 2021年第10期2056-2059,共4页
在分析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碰撞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主次梁连接以及梁板连接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从构件设计、工厂制作、现场施工等多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些连接新技术及新型创新构件设计... 在分析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碰撞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主次梁连接以及梁板连接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从构件设计、工厂制作、现场施工等多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些连接新技术及新型创新构件设计,可供后续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梁 装配式建筑 连接技术 解决方案
下载PDF
红黏土边坡植物固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苏莹 韦武昌 封声凤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0期171-172,共2页
指出了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边坡,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针对边坡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红黏土地区植物固坡提供更多、更好的... 指出了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边坡,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针对边坡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不足,以期为红黏土地区植物固坡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植物固坡 力学机理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孙凌云 封声凤 苏莹 《高教学刊》 2022年第S01期163-166,共4页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为培养出懂技术、会施工和精管理的高技能装配式复合型人才,解决目前装配式人才的匮乏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通过组织教师编写基于AR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教材、带领...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为培养出懂技术、会施工和精管理的高技能装配式复合型人才,解决目前装配式人才的匮乏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通过组织教师编写基于AR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教材、带领学生在校内基地及工地进行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工人培训、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全国装配式建筑毕业设计大赛,探索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路径的五步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人才培养路径 产业工人培训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毕业设计大赛
下载PDF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军 邱秀丽 封声凤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第8期99-102,共4页
现代产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侧重于过程管理以及成果转化。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驱动下,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课-训-赛-创-产”5个方面,根据地方高校特点制定“专创融合”教育路径,将师生共创的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并... 现代产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侧重于过程管理以及成果转化。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驱动下,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课-训-赛-创-产”5个方面,根据地方高校特点制定“专创融合”教育路径,将师生共创的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并在企业投产使用,高校根据投产反馈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使其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从而推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方高校 现代产业学院 专创融合 过程管理 教育路径
下载PDF
线性文化濒危民族建筑构件编码及数据库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国雄 李炳鸿 +4 位作者 蒋姣雯 蔡军 封声凤 李莹 黄淑钊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方便统计线性文化沿线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数量以及相关建筑构件名称,需要建立线性文化民族建筑数据库平台。针对民族建筑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平台过程中如何进行编码的问题,参照柔性编码方式对线性文化濒危民族建筑构件进行编码,包括... 为方便统计线性文化沿线民族建筑的濒危等级数量以及相关建筑构件名称,需要建立线性文化民族建筑数据库平台。针对民族建筑相关信息导入数据库平台过程中如何进行编码的问题,参照柔性编码方式对线性文化濒危民族建筑构件进行编码,包括建筑构件的地理位置、建设年代、濒危等级、构件本体等。建筑构件编码详细、系统地记录着民族建筑构件的相关附属信息。数据库平台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美术设计、UI设计、主程序逻辑实现、后台管理系统等方面,数据库从文字、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多角度、多方位对濒危民族建筑构件进行数字化传承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民族建筑 构件编码 数据库 线性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