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道贵 孟琼 +2 位作者 殷四涛 封妮莎 肖琴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68-4276,共9页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呈现缓慢下降或趋于稳定的趋势。除15℃下最大瞬时增长率(1.36 d^-1)出现在中食物浓度组外,20℃(1.51 d^-1)、25℃(1.39 d^-1)、30℃(0.69 d^-1)下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均出现在高食物浓度组。(2)相同温度下,食物浓度与大型溞最大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相同食物浓度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产幼溞时间(5~21d)和到达最大种群密度的时间(15~29d)缩短,首次抱卵时的体长(1.75~2.67 mm)减少。(4)在较低的温度和中食物浓度组下,大型溞产生了较多的休眠卵或卵鞍(15℃:(16.7±2.5)ind.和20℃:(18.3±3.8)ind.);30℃下没有出现休眠卵或卵鞍。除15℃、中食物浓度组外,其它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实验25d后,雄体密度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0℃:p〈0.05;15~25℃:p〈0.01)。(5)本研究结果暗示大型溞休眠卵的形成受温度、食物浓度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且较低的温度是大型溞休眠卵形成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种群密度 雄性 休眠卵
下载PDF
温度和培养体积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孟琼 邓道贵 +3 位作者 杜浩 封妮莎 杨茜 梁静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0-1167,共8页
研究了5个培养体积(50、100、200、400、1000 mL)和2个温度(20℃、25℃)下大型溞(Daphnia magnaStraus)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相同培养体积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抱卵时间缩短、首次产幼溞时间提前。在相同温度下... 研究了5个培养体积(50、100、200、400、1000 mL)和2个温度(20℃、25℃)下大型溞(Daphnia magnaStraus)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相同培养体积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抱卵时间缩短、首次产幼溞时间提前。在相同温度下,大型溞首次抱卵体长随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增大。20℃和25℃下,1000 mL组大型溞首次抱卵体长分别是(2.54±0.02)mm和(2.71±0.01)mm。(2)在一定时间内,大型溞种群数量快速增加。但在较小培养体积下大型溞种群增长明显受到抑制。20℃和25℃下1000 mL培养体积组最大种群数量是2152 ind./1000 mL和3085 ind./1000 mL,分别约为50 mL组的4倍和13倍。培养体积与大型溞最大种群数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n=15)。(3)所有种群实验组均产生雄体,且雄体数量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20℃下1000 mL组产生的雄体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培养体积组,最大比例可达36%,且第一次产幼溞即出现雄性。雄体数量与大型溞最大种群数量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20℃:P<0.01,n=15;25℃:P<0.05,n=15)。(4)20℃和25℃下,1000 mL组大型溞累计产生卵鞍分别为814和359个,且均由母溞后代形成。而其他体积组仅产生少量卵鞍或不产卵鞍,且所产卵鞍均由培养时的母溞形成。20℃和25℃下1000 mL组所产卵鞍的空卵鞍率分别达61.18%和99.16%。实验期间,20℃、1000 mL组所产生的卵鞍中,含休眠卵的比例均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种群动态 雄性 卵鞍 休眠卵
下载PDF
仿刺参体腔液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轶南 穆晓虎 +2 位作者 封妮莎 宋坚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在(22±1)℃下抽取体质量为95.0~105.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体腔液,制备体腔液及体腔细胞溶解上清液(CLS),分别测定其酚氧化酶(PO)活性,检测分析不同刺激物(CaCl2、MgCl2、LPS、SDS、Trypsin和甲醇)对酚氧化酶原(proPO... 在(22±1)℃下抽取体质量为95.0~105.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体腔液,制备体腔液及体腔细胞溶解上清液(CLS),分别测定其酚氧化酶(PO)活性,检测分析不同刺激物(CaCl2、MgCl2、LPS、SDS、Trypsin和甲醇)对酚氧化酶原(proPO)系统的激活效果,并比较了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的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个体差异较大,平均为(146.90±55.60)U,体腔液与不同激活剂作用后PO活性均无明显变化;CLS中的PO活性为31.82 U,其在100 mmol/L MgCl2作用后PO活性大幅度提高,proPO比活为43.9 U,CLS与LPS、CaCl2和甲醇作用后PO活性无明显增加,与SDS和Trypsin作用后PO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抑制。研究表明,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主要存在于体腔液中,CLS中的PO活性较低,proPO主要存在于体腔细胞中,可被Mg2+大幅度激活。52.4~68.5、20.7~24.4、4.9~5.6 g 3种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分别为(42.18±7.62)、(34.10±9.28)、(33.29±7.42)U,表明不同规格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呈现随规格的增大PO活性增强的趋势,其中100 g左右的仿刺参与3个较小规格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PO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液 酚氧化酶 酚氧化酶原
下载PDF
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邓道贵 孟琼 +3 位作者 毛开云 张赛 封妮莎 肖琴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51-6358,共8页
在20℃、25℃下,将大型溞和老年低额溞分别按7+3(B组),5+5(C组),3+7(D组)的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以及用单种培养(10+0(A组),0+10(E组))作为对照,研究了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笛榻峁砻?在混合培养时,大型溞对... 在20℃、25℃下,将大型溞和老年低额溞分别按7+3(B组),5+5(C组),3+7(D组)的组合进行混合培养,以及用单种培养(10+0(A组),0+10(E组))作为对照,研究了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笛榻峁砻?在混合培养时,大型溞对老年低额溞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20℃、25℃下,单种培养的老年低额溞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大型溞的2.31和1.97,而在混合培养下老年低额溞的种群密度明显低于大型溞,在实验25d后几乎全部死亡。25℃下两种溞的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C组:r=-0.508,n=30,P<0.01;D组:r=-0.483,n=30,P<0.01)。在20℃、单种培养下,大型溞在首次产幼溞时即出现雄体,且种群密度与雄体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0.678,n=24,P<0.01)。大型溞的最大雄体密度(106ind·(200ml)-1)和最大雄体比例(36.8%)均出现在20℃、单种培养下。25℃下,大型溞在混合培养的B组和C组首次产幼溞时即出现雄体,且雄体在混合培养B组的比例达28.2%。大型溞在25℃、单种培养下没有产生卵鞍,在混合培养下总计产生66个卵鞍,其中空卵鞍占51.5%,而在20℃、混合培养下没有卵鞍产生。实验结果暗示:在较高的温度下,种间竞争刺激了大型溞雄体的产生和卵鞍的形成,高密度的雄体有助于大型溞孤雌生殖雌体向两性生殖雌体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老年低额溞 种间竞争 雄体 卵鞍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致病菌强壮弧菌的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常亚青 封妮莎 +3 位作者 王轶南 丁君 刘志敏 穆小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强壮弧菌Vibrio fortis是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一种致病菌。为建立强壮弧菌的PCR检测方法,根据强壮弧菌gyrB基因的高度变异区序列设计引物,筛选出特异性强的3对引物VF-6、VF-7及VF-8,分别对强壮弧菌S0907及20... 强壮弧菌Vibrio fortis是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一种致病菌。为建立强壮弧菌的PCR检测方法,根据强壮弧菌gyrB基因的高度变异区序列设计引物,筛选出特异性强的3对引物VF-6、VF-7及VF-8,分别对强壮弧菌S0907及20株参比菌株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3对引物均对强壮弧菌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基因片段且参考菌株无扩增条带。以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制备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3对引物VF-6、VF-7及VF-8可检测的最低细菌浓度分别为4.1×104、4.1×103、4.1×102 cfu/mL;对不同稀释度的细菌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3对引物VF-6、VF-7及VF-8可检测的最低DNA含量分别为1.4、0.14、0.014 pg/μL。试验结果表明:3对引物的特异性均较好,但灵敏度存在差异,其中以VF-8为引物的PCR检测方法最佳;使用以VF-8为引物的PCR检测方法对实验室养殖海胆及其生境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健康海胆、养殖海水及投喂的海带均为阴性,而自然海域海水中带有一定量的强壮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强壮弧菌 PCR检测 gyrB基因
下载PDF
海水希瓦氏菌(Shewanella aquimarina)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轶南 穆晓虎 +2 位作者 封妮莎 丁君 常亚青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海水希瓦氏菌(Shewanella aquimarina)是虾夷马粪海胆的一种致病菌。为建立海水希瓦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海水希瓦氏菌gyrB基因的高变区序列设计3对引物,随后进行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引物SA-9可扩增出片段大小为815 b... 海水希瓦氏菌(Shewanella aquimarina)是虾夷马粪海胆的一种致病菌。为建立海水希瓦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海水希瓦氏菌gyrB基因的高变区序列设计3对引物,随后进行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引物SA-9可扩增出片段大小为815 bp的海水希瓦氏菌特异片段。引物可检测的最低细菌量为4.6×103cfu/mL,最低DNA含量为3.15×10-4ng/μL。表明以SA-9为引物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另外以该方法对海胆及其生境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发现健康海胆、养殖海水及投喂海带为阴性,而自然海域的海水具有一定量的海水希瓦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希瓦氏菌 gyrB基因 PCR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