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封春房 董开帆 李志林 《警察技术》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当前各地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一套统一的标准符合性评价方法。针对此问题,依据公安交管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相关标准规范,构建了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综... 当前各地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一套统一的标准符合性评价方法。针对此问题,依据公安交管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相关标准规范,构建了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判断的方法确定了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值,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重构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分值和所属水平。最后,以韶关市系统建设和应用为例进行评价,实验表明,本方法评价结果可信度高,能够合理评价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有利于指导各地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思考
2
作者 董开帆 邱红桐 +1 位作者 顾家悦 封春房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对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是道路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枢纽。通过总结梳理国家应急管理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相关发展成果,深入剖析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对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是道路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枢纽。通过总结梳理国家应急管理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相关发展成果,深入剖析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案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制订测评体系等针对性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交通指挥中心 应急管理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昌成 封春房 +2 位作者 邱红桐 俞春俊 繆建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3-120,共8页
首先根据《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 455—2010)的要求,介绍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评价内容。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和应用水平。最后提出提高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 首先根据《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 455—2010)的要求,介绍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评价内容。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和应用水平。最后提出提高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的建议。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评价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有利于指导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
下载PDF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GA/T2099-2023)标准要点解读
4
作者 封春房 韩龙 张军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2099-2023《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已于2023年8月2日发布,并将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GA/T 2099-2023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和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2099-2023《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已于2023年8月2日发布,并将于2023年11月1日正式实施。GA/T 2099-2023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和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围绕标准的制定背景、编制原则、主要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价 公共安全行业 技术水平 编制原则 发布和实施 智慧城市建设 标准的制定
下载PDF
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公安检查站智慧管控系统建设和应用研究
5
作者 封春房 董开帆 +1 位作者 李志林 赵晓磊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0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面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新形势下,研究了省界公安检查站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内容和实战应用。提出省界公安检查站智慧管控系统的整体框架,综合省界公安检查站的整体功能,将其划分为感知区、待检区、检查区、停车区等四个功能区,... 在面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新形势下,研究了省界公安检查站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内容和实战应用。提出省界公安检查站智慧管控系统的整体框架,综合省界公安检查站的整体功能,将其划分为感知区、待检区、检查区、停车区等四个功能区,提出各功能区的建设内容,并结合业务实战,将应用场景划分为日常模式和战时模式,同时分析相应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界收费站 公安检查站 智慧管控系统 建设和应用
下载PDF
考虑拥堵关联的城市主干道运行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可然 朱自博 +1 位作者 封春房 唐克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第5期862-867,共6页
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运行有显著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拥堵情况下,连续路段间的交通状态关联显著影响城市主干道的运行可靠性.为准确描述和定量分析路段间拥堵关联对主干道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网格搜索算法的拥堵关联判别方法被提出,结... 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运行有显著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拥堵情况下,连续路段间的交通状态关联显著影响城市主干道的运行可靠性.为准确描述和定量分析路段间拥堵关联对主干道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网格搜索算法的拥堵关联判别方法被提出,结合不同交通状态出现概率与对应交通状态下的行程时间分布特征,通过双层蒙特卡洛仿真建立了主干道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并以青岛市福州南路为实例,利用定点检测器和卡口电警数据的多源融合,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建模型更加符合主干道交通拥堵时空演化机理及其可靠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道 行程时间可靠性 拥堵关联 网格搜索算法 蒙特卡洛仿真
下载PDF
基于路网分层的协同诱导路径搜索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林 邱红桐 +1 位作者 封春房 李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8,共6页
针对交通诱导中的分布式诱导和中心式诱导各自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层的协同式诱导算法。首先,根据出行偏好,对路网进行了分层,并对不同形式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子区域中路径搜索进行动态搜索限定,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跨层... 针对交通诱导中的分布式诱导和中心式诱导各自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层的协同式诱导算法。首先,根据出行偏好,对路网进行了分层,并对不同形式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子区域中路径搜索进行动态搜索限定,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跨层节点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的跨层路径搜索算法。最后,构建了协同式诱导算法模型,此模型运用中心式诱导完成主干道路网层交通流的诱导,而分布式诱导完成子区域小范围次要路网上的车辆的路径搜索,并对协同搜索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相比单一诱导模型计算性能好,平均搜索的效率提高了1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同诱导路径 协同诱导搜索算法 跨层路径 子区域 动态搜索限定 跨层节点确定
下载PDF
基于数据维度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可然 张军 +2 位作者 顾家悦 封春房 吴瑞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7-53,共7页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城市交通的管理与运行有重大影响,但对每个产品和过程的可靠性评价体系过于庞大且不符合系统需求。以共性研究为出发点,从数据处理流程这一系统共性角度,建立以数据的采集—传...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城市交通的管理与运行有重大影响,但对每个产品和过程的可靠性评价体系过于庞大且不符合系统需求。以共性研究为出发点,从数据处理流程这一系统共性角度,建立以数据的采集—传输—应用为维度的可靠性评价模型,筛选关键可靠性影响因素形成7个一级和18个二级共性评价指标,然后从“道路监视、交通管控、违法处置、信息服务”4个应用维度分解形成多维树状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德菲尔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方法。最后,以某中小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靠性评价为实例,对评价指标数据采集、量化计算、综合评分以及整体评价等运用过程进行说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复杂系统 共性研究 模糊层次分析法 实例分析
下载PDF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 顾家悦 +1 位作者 李志林 封春房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反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效益,本文提出包括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管理效能、交通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引入相关度的概念来量化各项指标与智能... 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反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效益,本文提出包括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管理效能、交通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引入相关度的概念来量化各项指标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各组成之间的相关程度。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项目效益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效益后评价 指标体系 关联度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交叉口人均延误的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汤若天 邱红桐 +2 位作者 卢健 封春房 郝明阳 《城市交通》 2023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在利用人均延误进行信号控制交叉口优化时,研究者为了简化模型通常使用不同车型的车辆平均载客量和车均延误来估计人均延误。为揭示这一简化方法忽视的人均延误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传统Webster模型进行改进,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均延误受到不... 在利用人均延误进行信号控制交叉口优化时,研究者为了简化模型通常使用不同车型的车辆平均载客量和车均延误来估计人均延误。为揭示这一简化方法忽视的人均延误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传统Webster模型进行改进,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均延误受到不同车辆载客量和车辆到达顺序的显著影响。进而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的Webster模型和高斯混合模型的人均延误估计方法。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在不同交通量、车辆到达顺序、车辆类型比例和车辆载客量分布组合的场景下测试所提出的估计方法。结果表明,信号控制交叉口人均延误受不同载客量车辆的到达顺序、车辆类型比例的影响,证明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通过反映这些影响因素能够对处于非饱和交通流条件下的人均延误及其极值进行更加准确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人均延误 影响因素分析 改进Webster模型 VISSIM仿真 信号控制交叉口
下载PDF
城市交通管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科技支撑发展框架探析
11
作者 李标 高书涛 封春房 《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
依据近年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推进过程,将改革历程划分为先行先试、整体推进、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全面梳理了各阶段警务机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在分析科技支撑现代警务机制改革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以基础“四大平台... 依据近年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推进过程,将改革历程划分为先行先试、整体推进、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全面梳理了各阶段警务机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在分析科技支撑现代警务机制改革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以基础“四大平台”为核心,地方“N类扩展科技应用”为辅助,“共性统一+个性创新”不断迭代优化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科技应用闭环支撑体系,主要从“以数据为驱动,构建面向业务的情报分析决策支撑体系”“以警情为核心,构建快速响应精准调度的指挥支撑体系”“以网格为基准,构建网格化和机动化的勤务支撑体系”“以规范为目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考核的监督支撑体系”“以服务为导向,构建矩阵化多维度主动式宣教支撑体系”等五个方面开展框架构建,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丰富完善公安交管“情指勤督宣”一体化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管理现代警务机制改革 “情指勤督宣”一体化 科技支撑框架体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时空层递的交通信号分布式强化学习方法
12
作者 王福建 范诚睿 +2 位作者 周斌 封春房 马东方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263,共14页
信号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信号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具体策略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2类。分布式控制的轻量化状态空间可以有效避免深度强化学习中的维度灾难问题,近年来愈发受到研究者关注。现有的... 信号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信号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具体策略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2类。分布式控制的轻量化状态空间可以有效避免深度强化学习中的维度灾难问题,近年来愈发受到研究者关注。现有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多以图卷积网络或图注意力网络为基础挖掘路口的耦合关系,但对路口状态之间的时空关联性随时变交通流的动态变化特征考虑不足。为此,首先基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建立时变交通流特征的提取方法,确定多路口时空关联度;其次采用图注意力机制搭建区域时空特征的层递融合算法,以路口重要度为指标实现状态空间重构;再次,采用全连接理念面向自适应相位相序结构构造路口通行权切换决策模型。最后,基于实际路网仿真测试了模型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分布式强化学习算法,该模型在低、中、高3种流量下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分别降低了13.74%、5.03%、6.30%以上,表明了新方法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交通 深度强化学习 信号控制 多角度时空学习 层递学习
原文传递
不同预约出行服务机制对节假日旅游景区出行行为的影响——以南京景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若天 薛新 +2 位作者 卢健 邱红桐 封春房 《综合运输》 2022年第9期24-29,52,共7页
预约出行最早是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案被提出的,随着出行即服务理念的推广,预约出行的概念延伸至景区管理。为控制人员流动,预约出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使得景区预约出行成为旅游业的常... 预约出行最早是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案被提出的,随着出行即服务理念的推广,预约出行的概念延伸至景区管理。为控制人员流动,预约出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推广。在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使得景区预约出行成为旅游业的常态。本文深入分析了旅游景区的预约出行服务机制,并基于南京景区节假日调查数据,建立了预约出行行为选择的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预约出行服务机制下节假日旅游景区游客的出行行为,结果表明: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带有票价优惠、预约变更和附加服务等机制的预约出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出行服务机制 节假日旅游 出行行为选择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