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德裕与会昌灭佛之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封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李德裕是晚唐武宗时期著名政治家,担任首席率相,会昌五年发生的灭佛事件是晚唐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以往史论认为李德裕在会昌灭佛事件上一手策划和具体执行了这次行动。作者根据史料,认为李德裕并本策划会昌灭佛,在灭你行动上也是... 李德裕是晚唐武宗时期著名政治家,担任首席率相,会昌五年发生的灭佛事件是晚唐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以往史论认为李德裕在会昌灭佛事件上一手策划和具体执行了这次行动。作者根据史料,认为李德裕并本策划会昌灭佛,在灭你行动上也是有保留地参与了一些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武宗 李德裕 会昌灭佛
下载PDF
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演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封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90,共5页
作者认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经历了三个调整阶段而逐步完成整体上的本质性转变:首先是通过对安史之乱事件本身及其社会意义的深刻解读,杜甫的社会认知发生了改变。其次是经过邺城战役先胜后败的形势大逆转,杜甫对国家实现中兴... 作者认为,杜甫社会心态在安史之乱时期经历了三个调整阶段而逐步完成整体上的本质性转变:首先是通过对安史之乱事件本身及其社会意义的深刻解读,杜甫的社会认知发生了改变。其次是经过邺城战役先胜后败的形势大逆转,杜甫对国家实现中兴的前景失去信心,残存的社会信念彻底丧失。最后是在战争、饥饿和死亡的共同压力下,杜甫形成了对乱世的高度恐惧心理,并且产生强烈的逃避愿望和实际的逃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安史之乱 社会心态 演变
下载PDF
论宫体诗在贞观时期的新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封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99-104,共6页
宫体诗历经梁、陈、隋诸代,至初唐四杰始由宫廷走到市井,此为共识。但具体而言,走入市井固由四杰,而离开宫廷则自贞观始。贞观时,唐太宗倡导雅正之风,使它体诗殊途发展,一是宫廷文学的香艳之中杂入歌功颂德之谈词;二是由宫廷移... 宫体诗历经梁、陈、隋诸代,至初唐四杰始由宫廷走到市井,此为共识。但具体而言,走入市井固由四杰,而离开宫廷则自贞观始。贞观时,唐太宗倡导雅正之风,使它体诗殊途发展,一是宫廷文学的香艳之中杂入歌功颂德之谈词;二是由宫廷移向上层贵族家庭。这些变化都是宫体诗发展中未经人道的实际历程,也为宫体诗走入民间铺设了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体诗 贞观 雅正 谀颂
下载PDF
浅析杜甫夔州时期的社会关怀 被引量:4
4
作者 封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以杜甫寓居夔州时期社会关怀为研究对象 ,阐释了杜甫社会关怀的忧国意识和忧民意识 ,认为其忧国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前途和李唐政权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外敌侵逼和盗贼蜂起的严重焦虑 ;其忧生意识表现为反对李唐王朝诛求政策和对饱受战乱摧残... 以杜甫寓居夔州时期社会关怀为研究对象 ,阐释了杜甫社会关怀的忧国意识和忧民意识 ,认为其忧国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前途和李唐政权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外敌侵逼和盗贼蜂起的严重焦虑 ;其忧生意识表现为反对李唐王朝诛求政策和对饱受战乱摧残不能自存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在此基础上 ,指出杜甫夔州时期社会关怀的特征是以夔州而知天下 ,居夔州而悯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时期 社会关怀 忧国意识 忧民意识
下载PDF
论杜甫的归田意向及其在夔州的尝试 被引量:1
5
作者 封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98-401,416,共5页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相左,遭到其内在的价值系统的抵制;二是杜甫对夔州独特的文化形态缺少基本的认同,社会顺应不良;三是夔州混乱的治安状况使杜甫不能安心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时期 归田意向
下载PDF
对公安文秘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6
作者 封野 刘崇奎 余晓明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语文教学既要贴近近期工作需要,又要贴近长期工作需要;既要贴近初级文秘岗位的工作需要,又要贴近较高文秘岗位的工作需要。因此,既要抓好应用型课程教学,又要加强文史哲一体的综合文化素质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体系是教学... 语文教学既要贴近近期工作需要,又要贴近长期工作需要;既要贴近初级文秘岗位的工作需要,又要贴近较高文秘岗位的工作需要。因此,既要抓好应用型课程教学,又要加强文史哲一体的综合文化素质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中最基本、最具有实质性的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公安文秘专业 语文课程
下载PDF
论杜甫任左拾遗前后政治心态的变迁
7
作者 封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杜甫的政治理念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建立一种才子治国的体制,辅圣明之君以达尧舜之道。从这种理念出发,杜甫对文学、政事咸有所称的宰相房琯有所期望。在房琯罢相事件中,杜甫以左拾遗之卑位竭力营救房琯,与肃宗政治集团产生了不能调和的... 杜甫的政治理念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建立一种才子治国的体制,辅圣明之君以达尧舜之道。从这种理念出发,杜甫对文学、政事咸有所称的宰相房琯有所期望。在房琯罢相事件中,杜甫以左拾遗之卑位竭力营救房琯,与肃宗政治集团产生了不能调和的矛盾,并因此由左拾遗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疏救房琯的实质是对自己的政治理念的信守与捍卫,而房琯罢相则使杜甫感到理想与希望的破灭。理想的追寻与失落导致杜甫政治心态发生了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政治理念 才子治国体制 房琯罢相事件 政治心态
下载PDF
杜甫迁离夔州原因新探
8
作者 封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杜甫在大历元年初夏移居夔州府治白帝城,大历三年初春离夔赴荆。杜甫离开夔州,除了孤独、思乡等感情因素,还有三条重要的客观原因:一是夔州混乱的人居环境与他避离祸患的初衷相悖离;二是夔州崇商轻儒的文化环境与他儒业致身的理念相冲突... 杜甫在大历元年初夏移居夔州府治白帝城,大历三年初春离夔赴荆。杜甫离开夔州,除了孤独、思乡等感情因素,还有三条重要的客观原因:一是夔州混乱的人居环境与他避离祸患的初衷相悖离;二是夔州崇商轻儒的文化环境与他儒业致身的理念相冲突;三是夔州奇异的民俗环境超越了他力所能及的适应范围。杜甫既不愿改变自己,也无力改变环境,最终惟离开夔州另寻栖身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迁离 原因
下载PDF
从英雄崇拜看李杜人格取向的差异
9
作者 封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5-149,共5页
李白和杜甫都具有强烈的英雄崇拜倾向,由此反映了各自的人格取向。比较而言,李白的英雄崇拜是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艺术再造,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批判精神。杜甫的英雄崇拜以“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为起点,将儒家所倡导的社会责... 李白和杜甫都具有强烈的英雄崇拜倾向,由此反映了各自的人格取向。比较而言,李白的英雄崇拜是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艺术再造,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和批判精神。杜甫的英雄崇拜以“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为起点,将儒家所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原则性以及忠诚执著的品质作为他不懈的人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英雄崇拜 人格取向
下载PDF
论杜甫人生心态在华州弃官前后的改变
10
作者 封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7-60,共4页
杜甫早年执著于通过参与政治而跻身精英阶层以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在至德二年(757)春到乾元二年(759)秋的两年多时间里,整个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机遇的一再丧失,使杜甫放弃了自我实现的目标,转而回归于在乱世中远祸全身的人生本位,以... 杜甫早年执著于通过参与政治而跻身精英阶层以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在至德二年(757)春到乾元二年(759)秋的两年多时间里,整个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机遇的一再丧失,使杜甫放弃了自我实现的目标,转而回归于在乱世中远祸全身的人生本位,以与世推移的态度应对现实。他在成都用托迹官府、寄食友人的方式获得了暂时的安定,但生计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持久安定的渴望和对生活前景的迷惘糅合为沉重的抑郁感,笼罩着杜甫弃官后的人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华州弃官 人生心态 抑郁感
下载PDF
再论杜甫夔州时期的社会关怀
11
作者 封野 《杜甫研究学刊》 2009年第1期29-35,共7页
永泰、大历之际,安史之乱后遗症集中爆发,新一轮社会危机日渐凸现。杜甫身处夔州偏隅,关注天下大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社会形势,深入剖析原因,冷静思考对策。他理解朝廷处理河北藩镇问题的立场和方式,主张对吐蕃和回纥分别采取怀柔与强力... 永泰、大历之际,安史之乱后遗症集中爆发,新一轮社会危机日渐凸现。杜甫身处夔州偏隅,关注天下大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社会形势,深入剖析原因,冷静思考对策。他理解朝廷处理河北藩镇问题的立场和方式,主张对吐蕃和回纥分别采取怀柔与强力的不同态度,对蜀中战乱的是非曲直提出独特见解,在诗歌里充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民生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社会关怀
下载PDF
杜甫东屯督耕求是
12
作者 封野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5期4-5,共2页
杜甫在夔州尝试归农自给,东屯农事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甫在东屯主要经营自家的私田,同时接受夔州都督柏茂琳委托,代为照看东屯的公田.杜甫东屯督耕不是官府赋予的权力或义务,而是属于私谊行为.官府在东屯公田的管理者不是杜... 杜甫在夔州尝试归农自给,东屯农事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甫在东屯主要经营自家的私田,同时接受夔州都督柏茂琳委托,代为照看东屯的公田.杜甫东屯督耕不是官府赋予的权力或义务,而是属于私谊行为.官府在东屯公田的管理者不是杜甫,而是杜甫在诗中几次提到的行官张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 东屯督耕
下载PDF
论杜甫的边缘焦虑及其影响
13
作者 封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3-95,共3页
边缘焦虑是杜甫人格构成的重要因素。边缘焦虑限制了杜甫对理想自我的设计和追求 ,使其社会生活呈现以官府为中心的显著特征 ;边缘焦虑还培植了杜甫的京城情结 ,促进其诗歌创作与社会现实和国家政治生活紧密关联。
关键词 杜甫 边缘焦虑 回归情结
下载PDF
论杜甫荆湘时期的生存危机与自我冲突 被引量:1
14
作者 封 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杜甫大历三年(768)至大历五年(770)流寓荆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根据杜甫当时的生存环境,着重分析困境形成的原因、杜甫的应对方式及其内心冲突。本文认为,托迹官府是杜甫的理想生活方式,而与州府官员的深密交谊则是这种生... 杜甫大历三年(768)至大历五年(770)流寓荆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根据杜甫当时的生存环境,着重分析困境形成的原因、杜甫的应对方式及其内心冲突。本文认为,托迹官府是杜甫的理想生活方式,而与州府官员的深密交谊则是这种生活得以维持的前提。由于杜甫与卫伯玉等荆湘官员的交谊没有达到预期的深度,故其寻求官府援济的愿望未能得到积极回应,导致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陷入穷途末路之境。在如何应对危机的问题上,杜甫徘徊于托迹官府与遁迹山林两种方式之间而难以决断,欲托迹官府但投靠无门,欲遁迹山林却与自己毕业所追求的生活目标相背离,由此激起内心无可排遣的冲突与焦虑,最终在彷徨无着中结束了苦难的人生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荆湘之行 生存危机 自我冲突
下载PDF
李德裕夫人刘氏考
15
作者 封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3-163,共1页
李德裕夫人刘氏考封野对于刘氏身份向来有妻、妾两种意见,分歧的原因是李德裕在《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师彭城刘氏墓志铭并序》中虽然提到他与刘氏共同生活并且生子育女,但对刘氏的身份没有作出明确交待。刘氏是哪一年、多大岁数时嫁给... 李德裕夫人刘氏考封野对于刘氏身份向来有妻、妾两种意见,分歧的原因是李德裕在《唐茅山燕洞宫大洞炼师彭城刘氏墓志铭并序》中虽然提到他与刘氏共同生活并且生子育女,但对刘氏的身份没有作出明确交待。刘氏是哪一年、多大岁数时嫁给李德裕的,《墓志》中没有直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刘氏 墓志铭 唐律疏议 唐代法律 夫妇关系 已婚女子 特殊规定 御史台 婚姻
下载PDF
唐代市井艺妓兴盛的社会原因
16
作者 封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市井艺妓是唐人小说中的重要描写对象,《霍小玉传》等著名作品都与市井艺妓生活有密切关系。唐代市井艺妓兴盛的原因:一是市井艺妓在初唐时期受到宫廷艺妓和家妓兴盛的联动作用而逐渐兴起。二是市井艺妓商业服务性质与盛唐以后的商品经... 市井艺妓是唐人小说中的重要描写对象,《霍小玉传》等著名作品都与市井艺妓生活有密切关系。唐代市井艺妓兴盛的原因:一是市井艺妓在初唐时期受到宫廷艺妓和家妓兴盛的联动作用而逐渐兴起。二是市井艺妓商业服务性质与盛唐以后的商品经济相适应,融为商品社会的有机部分,因而长盛不衰。三是文苑和士林风尚对扩大市井艺妓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考察唐代市井艺妓兴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小说 市井艺妓 兴盛原因
下载PDF
漫谈公安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封野 《政法学刊》 2004年第6期94-95,共2页
针对公安院校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以及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难以及时跟进公安工作发展的现状,建立专业师资培养机制已成为公安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这种培养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一是建立公安院校的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二是... 针对公安院校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以及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难以及时跟进公安工作发展的现状,建立专业师资培养机制已成为公安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这种培养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一是建立公安院校的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二是逐步推行专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定期轮训制度;三是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院校 专业师资 培养机制
原文传递
韦庄为什么要在江南避乱
18
作者 封野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唐才子传》卷十"韦庄传"云:"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这是指韦庄在僖宗中和三年(883)举家从洛阳迁居江南,在金陵、润州、婺州等地辗转流寓长达10年... 《唐才子传》卷十"韦庄传"云:"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这是指韦庄在僖宗中和三年(883)举家从洛阳迁居江南,在金陵、润州、婺州等地辗转流寓长达10年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庄 江南 洛阳 长安城 黄巢起义 唐才子 寓居 迁居 流寓 中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