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工业供热热电联产机组蓄热和放热阶段双向调峰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尉清源
郑莆燕
+4 位作者
朱群志
邹思宇
白天宇
程云瑞
封康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94-600,共7页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EBSILON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EBSILON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案、抽汽蓄热调峰方案、旁路-蓄热调峰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调峰范围最大,降负荷调峰深度最深可达127.5 MW;一个蓄放热周期内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热效率最高,运行收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蓄放热
双向调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碳交易的凝汽式机组蓄热调峰方案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邹思宇
郑莆燕
+4 位作者
白天宇
尉清源
姚哲豪
封康
程云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7,共8页
将抽汽分级蓄热应用于凝汽式机组调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提出了“3级”和“2级”蓄放热结构,研究不同方案下调峰范围、CO_(2)排放和收益的变化。以某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将这2种蓄放热结构与已有的“单级”蓄放热结构进行比较;以...
将抽汽分级蓄热应用于凝汽式机组调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提出了“3级”和“2级”蓄放热结构,研究不同方案下调峰范围、CO_(2)排放和收益的变化。以某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将这2种蓄放热结构与已有的“单级”蓄放热结构进行比较;以40%THA工况作为起始工况,分别对1号、2号、3号回热抽汽进行蓄热。结果表明:“3级”“2级”结构的调峰范围为31.5%~45.2%,大于“单级”蓄放结构;在1个蓄放热周期内,蓄热调峰方案的碳排放量与无蓄热的对照方案几乎相等,碳配额却少于对照方案,导致碳交易收益减小,但加上各蓄热方案的调峰收益后,总收益均高于对照方案,其中总收益最高的是“3级”结构的“蓄一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式机组
深度调峰
分级蓄热
碳交易
调峰收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供热热电联产机组蓄热和放热阶段双向调峰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尉清源
郑莆燕
朱群志
邹思宇
白天宇
程云瑞
封康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94-60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0dz1205208)。
文摘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EBSILON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案、抽汽蓄热调峰方案、旁路-蓄热调峰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调峰范围最大,降负荷调峰深度最深可达127.5 MW;一个蓄放热周期内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热效率最高,运行收益最大。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蓄放热
双向调峰
Keywords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nit
heat storage and discharge
steam bypass peak shaving
分类号
TK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碳交易的凝汽式机组蓄热调峰方案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邹思宇
郑莆燕
白天宇
尉清源
姚哲豪
封康
程云瑞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7,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20dz1205208)。
文摘
将抽汽分级蓄热应用于凝汽式机组调峰,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提出了“3级”和“2级”蓄放热结构,研究不同方案下调峰范围、CO_(2)排放和收益的变化。以某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为例,将这2种蓄放热结构与已有的“单级”蓄放热结构进行比较;以40%THA工况作为起始工况,分别对1号、2号、3号回热抽汽进行蓄热。结果表明:“3级”“2级”结构的调峰范围为31.5%~45.2%,大于“单级”蓄放结构;在1个蓄放热周期内,蓄热调峰方案的碳排放量与无蓄热的对照方案几乎相等,碳配额却少于对照方案,导致碳交易收益减小,但加上各蓄热方案的调峰收益后,总收益均高于对照方案,其中总收益最高的是“3级”结构的“蓄一抽”方案。
关键词
凝汽式机组
深度调峰
分级蓄热
碳交易
调峰收益
Keywords
condensing unit
deep peak shaving
staged heat storage
carbon trading
peak shaving income
分类号
TK1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工业供热热电联产机组蓄热和放热阶段双向调峰方案研究
尉清源
郑莆燕
朱群志
邹思宇
白天宇
程云瑞
封康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碳交易的凝汽式机组蓄热调峰方案研究
邹思宇
郑莆燕
白天宇
尉清源
姚哲豪
封康
程云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